原本沈京墨是不打算答应他的,奈何陈君迁又是给她戴高帽,又是装可怜,当真是能屈能伸。她实在拗不过他,只好趁陈大出门采药之际,扶着他在院子里走上几步。
今日阳光极好,虽已入秋,天气却不冷,院中的树叶也不见变黄,入目仍是一片苍翠之色,与满街黄叶的上京截然不同。
陈君迁拉着沈京墨的手,贴着墙根绕了两圈半,她眉宇间便显出些许疲惫,他见状,正要提议回屋歇息,陈家的院门却被敲响了。
来人是谢遇欢。
这几日陈君迁在家养伤,他隔三差五便来家中找他一趟,一是探病,二是汇报县衙的工作。
沈京墨和谢遇欢一道将陈君迁扶回屋里,又给两人倒了水,识趣地出去了。
屋中只有陈谢二人,陈君迁也不与他寒暄,直问:“审得怎么样了?”
谢遇欢:“匪寨都快烧秃了皮,只剩三个活口,都审过了。其中一个说是寨子里的三当家,知道得多一些,说罗三自打三年前寨子被烧,就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去年开始,南边战事不息,不少人逃难至此,还没进永宁县,就被这帮土匪连蒙带骗拐上了山,男的做苦力,或者收编做土匪,再去抓新的壮丁,女人被瓜分,老人小孩就被关在草房里当人质。”
谢遇欢长叹一声,接着说:“原本罗三不打算这么早动手,但前些日子那场大雨把他们的庄稼地全给毁了,土匪们吃不上饭就要造反,罗三就把计划提前了。正好,萧景垣那个混账东西也对大人怀恨在心,两个人一拍即合,一个出钱一个出人出力,逼姓付的书生来接近夫人打听消息,趁大人不在,屠了村,抢了山洪后赈灾的钱粮和女人,还在山上设伏等大人去。”
说完,谢遇欢想起什么好笑的事,乐了一下:“哦还有,那天晚上萧景垣也在雁鸣山上,没死,昨天刚醒,问什么招什么。这混账想对夫人不轨,结果让夫人一刀把下边给废了!大人,夫人可真是女中豪杰,人不可貌相啊!”
他边说边冲陈君迁竖了个大拇指。
陈君迁“啧”他一声:“说正事儿呢。”
“嗯嗯,说正事儿。大人记不记得大雨过后,有人传夫人的谣言?这事本来也查得差不多了,昨天晚上萧景垣直接招了,也是他授意的,造谣传谣那些人都已经抓起来了。不过大越律法没有相关的罪名,只要不是污蔑天家,要是审不出别的,就只能放了。”
谢遇欢一口气说完,陈君迁又等了等,见没了下文,拧眉追问:“雁鸣山这事的后续安抚呢?”
“已经上报了,毕竟死了好几个人,县衙也伤了几个兄弟,抚恤银必须得发。”
“被抓上山的十六个姑娘呢?”
“送回家了。”
“没了?”
谢遇欢不解:“还要做什么?”
陈君迁无奈地叹了口气:“十几个年纪轻轻的大姑娘被一群土匪掳上山一晚上,别人会怎么传?三年前怎么做的你忘了?”
谢遇欢恍然大悟:“大人的意思是……”
“去请几个姑娘来,说我有事和她们商议。我记得出主意逃跑的是谢家丫头和云岫先生吧?就请她们来。”
谢遇欢立马去办。
沈京墨在院中晒着太阳发呆,只看见他急匆匆而去,又急匆匆而返,身后跟着谢玉娘和云岫先生。
谢玉娘一进院就瞧见了她,一脸愧疚地与她道歉,怪自己身手太差害她陷入危险之中,又庆幸她安然无恙,否则她定会愧疚一辈子。
云岫先生默默听着,等谢玉娘说完,冲沈京墨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等她们寒暄完毕,谢遇欢将两人带进了屋中。
沈京墨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但也猜得到和雁鸣山之事有关,也想听上一听,院门就又被人敲响了。
她只好去开门。
门口站着一脸局促的唐家娘子,臂弯挎着个小篮子。
沈京墨一愣,莫非他也要见她?
“你是来找大人的?请进……”
“不,我不找小陈大人,”唐家娘子扭捏地勾着手指,“我是来找你的。”
“找我?”
只见唐家娘子轻轻“嗯”了一声,低着头不看她,半晌,深吸了一口气,才终于肯抬起头来直视她的双眼。
“我是来谢你那晚在雁鸣山上救了我。如果不是你折返回去,我可能已经被烧成一捧灰了。”
她的道谢在情理之中,却在沈京墨的意料之外。她听完,惊讶地一时忘了回应。
唐家娘子的神情更加窘迫,接着像是给自己找补似的,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你别误会!感谢只是感谢,不代表是朋友……以后你要是做出什么对不起小陈大人的事,我还是不会放过你!”
说罢,她将弯臂的小篮子一把塞进沈京墨怀里,丢下句“送给你们”后,慌慌张张地转过身去,一瘸一拐却迅速地走掉了。
沈京墨喊了她两声,她却走得更快了。没办法,她只好把篮子收下,掀开摆在上面的白布,里面果然是些补身子的吃食。
村里刚遭山匪洗劫,她还能拿出这些吃的,想必是费了一番心思。
沈京墨盯着篮子里的鸡蛋,无奈地笑了笑,把东西放进了厨房。
虽然唐家娘子临走前放了句“狠话”,但沈京墨觉得,她日后应该不会再为难自己了。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谢玉娘和云岫先生终于出来了。
沈京墨迎了上去,想和她们再说说话,却发现两人的眼睛都红红的,像是哭过。
“你们……可是大人说了什么重话?让你们受了委屈?”虽然陈君迁不是这样的人,但沈京墨实在想不出她们到底是为何要哭。
云岫先生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拉着沈京墨的手,没有多做解释,只是由衷地说了一句。
“小陈大人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转过天,沈京墨才从陈川柏带回来的县衙告示里,明白了云岫先生那句话的缘由——
先前被山匪掳上山的十六个姑娘,有一个算一个,皆因剿匪有功,尽数受到表彰。
县衙不仅给每个姑娘都送去了赏银,还用红绸红花装点,银钱虽不多,排场却极大,热闹得让全永宁县的人都羡慕不已。
她也有一份。
捧着红绸包裹的盒子,沈京墨吃惊地合不拢嘴,愣在原地半晌,才想起去找陈君迁。
他正在屋里无聊地翻画簿。
她拿着告示给他读了一遍,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告示里写的,和那晚发生之事并不完全一致,是大人特意安排的?”
他点头:“救下她们之后,谢遇欢问过她们发生了什么,结果发现她们说得完全一样,但其中几个年纪小的回话时眼神乱飘,显得有些心虚。谢遇欢又追问了两句,就都说了,口供是云岫先生提前和她们串好的。”
“不过她们的说辞还是有漏洞,”他笑了一下,并无恶意,“被山匪掳走一夜,就算没发生什么,也难免教人嚼舌根。她们要是以后还要在永宁县生活,这件事就得好好解决。所以我昨天请了云岫先生和谢家丫头来,把事情重新梳理了一遍,让谢遇欢润色过后详细写在了告示里,不管谁来看,都找不出错处,也就无从质疑她们的清白。再加上县衙出面表彰,就更坐实了告示里的话。这样一来,她们下半辈子至少不需要被流言困扰了。”
“我们的确是清白的。”
“我知道,”他拉过沈京墨的手,让她坐在自己床边,笑着冲她竖起大拇指:“剿匪英雄沈大小姐,县衙抓不了的土匪头子,沈大小姐一出马就成功了。”
罗三的尸体几天前在饮马河下游被冲上了岸,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谢遇欢当天就告诉了他。
这个盘踞雁鸣山、为祸一方许多年的大山匪头子,终于再也无法害人了。
“沈大小姐居功至伟。”
陈君迁说完看着她笑,可沈京墨却低着头不做反应。
他疑惑地低头去看她的表情时,她却飞快地起身跑了出去。
转过脸时,有两滴清泪落在了他的被子上,慢慢晕染成两团深色的斑点。
陈君迁愣了一下,赶忙跳下床,抄起拐杖追了出去。
他腿间的伤算是愈合了,但走路摩擦还是会痛,不敢快走,起初还能跟在沈京墨身后不远,后来走着走着,就渐渐看不见她的背影了。
好在她去的方向是村后的饮马河,他忍着疼赶到时,发现她果然蹲在河边一棵树下,脸埋在臂弯里小声啜泣。
找到她了,陈君迁也算是放下心来,慢慢朝她走去,一直走到树旁站定,低声问她这是怎么了。
像是知道他会追来,听见他的声音沈京墨并未感到意外,兀自又哭了一会儿才抬起脸来,红肿如荔枝的两只眼睛看向平静流淌的饮马河。
她没说话,只是无声地哭,泪水比刚刚更加汹涌难抑。
陈君迁颔首敛眸,猜到她一时半会儿不会和自己道明原由,也没再打扰她。
他把拐杖放在树下,半边身子倚在树干上,就这么安静地陪着她哭。
沈京墨哭了好一会儿,抬手抹去泪花,微微转过脸来看了陈君迁一眼。
“心里有话不想和我说?”他的声音很轻很低,像怕惊扰了她。
沈京墨还是没有回音,眼泪却又涌了上来。
她的衣袖都哭湿了,陈君迁垂眸看着她颤抖的肩,心疼不已。
“不想和我说的话,就和它说吧,”他拍了拍背后那棵一人宽的老树,一瘸一拐地慢慢绕到树后,不教她看见,“它会认真听,不会打断你,也不会说给别人。”
他说完就不再出声了。
沉默了片刻,沈京墨吸吸鼻子,站起身来缓缓走到树下,一只手轻抚上粗糙的树干。
她没有立即开口,眼泪先于心里话翻涌上来,很快便打湿了她脚下的一小片草地。
直到哭累了,沈京墨才终于肯说话。
她的声音随着下巴一起颤抖,轻到几乎听不见。
“都是我的错……要是我没有让翠仪在家中等我,要是我让她陪我一起去学堂,或者……或者我和她一起留在家里,她也许就不会死了……”
她会和她一起被山匪抓到山寨里去,会和她一起想办法逃走,会和她们十六个人一样平平安安地下山,收到表彰和赞扬。
之前几日,她努力避开东屋,尽量不去回想屋中那血腥残忍的一幕,可今日看到告示和随之而来的赏赐时,她却再也无法阻止自己去回想。
这几日她夜夜梦魇,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梦回出事之前,上一刻翠仪还在说着要悄悄给林陌然准备生辰礼物,下一刻,她却苍白地躺在一地血泊里。
然后她会梦到雁鸣山那一夜的火和遍地焦尸。
她每每被这一幕惊醒,后半夜便再难以入眠,唯有盯着布帘那头陈君迁模糊的影子,才能稍觉慰藉。
她总在想,倘若当初她做了不一样的决定,说了不一样的话,或者她能跑得再快一点,是不是结局就会有所不同。
还有林婶。
回家后她身上有伤,一直无法出门,再加上心中有愧,不知该如何面对翠仪的家人,所以迟迟没有去林家探望。
可直到前几日她才偶然得知,林婶在山匪进村那日,就被杀死了。
而原因,竟然是几个月前在饮马河边为了护她,动手打了萧景垣那个恶霸!
两条人命,两个与她熟识的人,全都因为和她走得近而死。
都是她的错。
全都是她的错。
“如果不是我,你们都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