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父亦随侍禁中,其母久居宫中偏殿,江见月遂索性开了安华阁赐他们一家居住。
至此,苏彦方觉同她最后一点联系都没有了。
他似一只断线的纸鸢,被她放逐在宫墙外。
已经跌入尘土里,想要回去她身边,然风吹不进她殿宇,他自己也撞不进她宫门。他伏在地上,她更不可能来捡他。
他只能站起来。
亦是从那日长街回来开始,他动暗卫和苏家军的人手,开始求访名医。
她需要便正好,不需要则最好。
最好不需要。
转年二月,暌违大半年,江见月身子大安,重回朝堂。
未央宫前殿中俯身一瞥,隔着十二冕旒,他看见她确实丰盈了些,容色甚好,眸光清亮。然亦深切地感受到,从她眼中扫向他身上的目光,有一瞬如刀似剑,带着冲天的恨意。只被她自己强压下去,端出一副平和模样。
初时,苏彦觉得是自己的错觉。
她那样的性子,欲要两清,爱恨两消才是对的。如此痛怒,当是有又出了旁的事,但是她并未对他做什么,只是偶尔宣政殿论政一瞥的冷嗤,或是中央官署銮驾擦身时,她居高临下看俯首的他,沉默无声。
他也曾在宫中轮值的时候,偷入过她的椒房殿,被她发现后,得了她一句,这般入天子殿,是不是苏氏阖族都活够了?
直到四月暮春,大朝会上,她终于愿意好好与他说话,回去宣室殿论政也不再有数月前压制不住的恼怒,整个人平静下来。
然待她话出口,苏彦便再难平静。
本来苏彦还觉二人心有灵犀,她道是观这大半年国中局势,又看边境战局,觉得可以征伐。
苏彦道,“不知陛下看上了哪处,又欲择何处出兵?”
北边有匈奴,至东是幽冀未平的内乱,西南是南燕,东南是东齐。
“东齐!”江见月话语落下。
苏彦很高兴,她不仅内政在行,军务上谋略亦好。
“东齐一州已定,沿江据点也有我们的,渡江难度减少了些,左右他处心也不正,确实是出兵的佳处。”苏彦分析道,“那陛下人手和粮草可有考虑?”
一引一答的论政方式,让苏彦有一刻回到她上位之初,他手把手教她的年月。
他们是君臣,是师徒,还有未来隐秘的爱人的情意。
“粮草好办,至于人手——”江见月看着他,将带兵的五王境况如实道来。
最后道,“既这般,就劳丞相走一趟吧。”
苏彦猛地抬眸看她,半晌道,“那朝中……”
他自无惧战场,原也是从战场立的功名。
只是,竟是离她越来越远。
“朝中有楚王,朕亦圣安,不劳苏相。”江见月道,“反而是这东征之战,苏相既也有此心,又认可朕对人手的规划,如此只剩您,便只好辛苦您。”
至此,尚书台颁布东征诏令,由丞相苏彦领兵八万,集巴东、荆州各一万兵甲,共十万,出征东齐。
大军出发这日,是五月初,长安城日光流金,城郊清风阵阵,是个很好的日子。
然女帝未曾出城送行,乃夷安长公主代帝送别三军。
一杯浊酒对饮而下。
苏彦望向城门处,“她们都无事吧?”
江见月不是那种因对他恼怒,而不来送别三军的人。
夷安颔首,“春夏交季的时节,夜中小皇子染了一点风寒,不碍事。不过是陛下心急,还望丞相在诸将处转圜。”
“不是便好,劳长公主照顾好她们母子。”苏彦笑了笑,“臣自当尽早归来。”
尽早归来。
这四个字跌入四耳,夷安叹,苏彦笑。
临行前夕半月,苏彦一直住在中央官署,前日里实在没忍住,二入椒房殿。索性是夷安当值,半睁半闭眼容他进去了。
然江见月没容他说一句话,只留他一句话,“东齐未灭,你不必还朝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来晚啦~发个红包哈,但还是肥的
感谢在2024-01-29 23:05:18~2024-01-30 15:34: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墓扬笙10瓶;不告诉你、桢5瓶;如古涵今的特级肥牛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苏彦是五月初八领大军东去, 然待东齐朝中五月十二接到大魏征伐的消息时,自觉幸亏按在长安城中的探子还算有用,在其出征前便送回了此等讯息, 可容他们提前准备,不说以逸待劳,总不至于措手不及。毕竟苏彦大军再快需十余日,到达沙江得五月廿左右。
却不料, 亦是在情报传来的当日, 位于扬州的斩春、庐江二郡接来传来消息,遭突袭, 沿江这两处防线至此也失守。
而原本镇守在荆州的刺史苏瑜,本是以宜都郡为行政核心,一来靠近自己的州郡巴东,一旦有事可随时得其援助;二来宜都郡距离江陵、江夏两处沿江防守线甚近,方便指挥;三来这处是整个荆州最富庶之地,人才钱粮最是充足,自当镇守。然苏瑜却在四月中前往涪陵为政。东齐朝中尚且疑他目的,只是因荆州再往南的广、交二州,在这期间发生动乱,广州牧遇刺受伤,交州九真郡民众聚乱,如此移去精力。
如今再观局势,分明是大魏朝中特意布局。
命苏瑜迁守涪陵,明面离开了荆州的中心地带,靠近南燕交接处, 是去守荆州的西线,而使得荆州空虚, 原去岁所得的扬州三郡也少了主心骨,却不想苏瑜一边迁行政中心,一边派人扰乱广、交二州。
再明显不过,在广、交二州抓到的刺客和聚众动乱的二十三人,在他们服毒自戕的验尸卷宗上,所载之毒,所死之状,同突袭斩春、庐江二郡的死士皆是一样的,都为苏家军暗子。
而待此时东齐朝野回神,当下已是这般格局。
苏瑜镇守荆州西线,阻隔了南燕有可能派遣的援兵;广、交二州州中不平,遂聚兵筹粮十分缓慢。而荆州虽空虚,但毕竟已是魏国国土,苏瑜走时尚留兵甲接应苏彦。
东齐共四州,如今只剩的扬州独守,举国内外有可能增援的兵甲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下旬这一月中,全部被隔绝。
再清楚不过的意思,苏彦的出征日是在五月初八,然在朝中有此决定时,他便已经提前布防。
以至于他领十万大军千里至新城,渡沙江,盘踞荆州时,才六月上旬,前后不过月余。于东齐而言,可谓恶煞天降,如鬼似魅。
而彼时南燕朝中钟离筠再清楚不过,燕国同齐国唇亡齿寒,此番乃苏彦领兵,来势汹汹,必要援救的。然且不说国中主和派以才收兵,粮草不济为由自是百般阻挠,今苏瑜领一万五千兵甲守在涪陵,算是彻底断了钟离筠增援之心。是故后来大半年中无论东齐如何谴人谴使偷渡至南燕求援,皆不得救。
钟离筠于堂中孤坐,眼睁睁看着原本结盟的邻国,四州之中,广、交二州自顾不暇,待换好主官,平定民乱,能聚起神来抵抗魏军时,已是七月里。而此时苏彦早已兵分三路,各置一万于广、交两州线防守,自己率两万坐镇荆州,其座下苏家军属将八人和煌武军参将十二人,分领六万兵甲,进入前头已经夺下的扬州三郡,于八月下旬全部到位。
九月初二,苏彦运筹帷幄于荆州主帐,发号施令于数百里之外的三郡兵甲,进行第一轮攻伐。
经三月余,推兵前近至百里,得潘阳、豫章两郡。
此时,乃大魏历,景泰九年正月。
东齐已是强弩之末,南燕有心无力。
苏彦从荆州出,领兵于扬州之地的豫章郡安营扎寨。扬州尚是东齐国土,豫章距离其国都建业亦还有四百里之遥,然苏彦如此挥军直入,待越过小弥江,便无异于兵临城下。
东齐一共两道天鉴,护国乃沙江,护城乃小弥江。
当年女帝白衣渡江,攻下荆州,占据两处沿江渡口,便基本已经注定了东齐国祚无多矣。只是还不到五年,魏军竟然二次征伐。
这厢魏军暂且修整兵甲,而豫章郡主帐中,将领们正在盘析出征至今七个月的得失、以及来日的作战计划。
得失之上,几乎皆为功。
驱兵千里突袭,直入扬州腹地,得两郡,战场伤亡比例乃七中之一,也就是开战至今我军战损不到五千,齐国伤亡却已经高达三万。
“丞相在兵未行、将未出之际,便提前布控,尤其是让苏刺史横兵涪陵,扼断了南燕钟离筠欲要援兵救齐的最后一丝念头,我们这厢渡江才迅捷许多。此乃快曰。”
“正是如此,入了荆州又是稳扎稳打,可谓步步为营,且这样低的战损可谓绝无仅有。这处为稳。”
“是故眼下,我军士气大振,齐军处无论是守在小弥江的最后五万兵甲,还是交广两州欲增兵的两万人手,皆闻风丧胆,萎靡不振。是故兵贵神速,我们当历立时渡过小弥江,直捣黄龙。”
前头说话的皆是苏家军的将领,确乃事实如此,面前这个十六岁就出使凉州同先帝共治州郡、同抗西羌的青年,可谓是真正的出将入相。
十六年后的今天,再上战场,不仅没有丧失年少的锐利机敏,反而平添岁月历练后的沉稳谋略,煌武军中的数位将领,原是服他的。然这会却只是相互眼风扫过,并未再言奉承之语,只接过话来,赞同稍作休整后,立刻发兵小弥江。
自然也有少数几位持反对意见,道是横渡小弥江之战,无异于攻城战。如今我军且有八万,齐军五万,且建业城中定还有守军,吾处并不占优势,建议缓一缓再作打算。此等说法若是放在寻常,自然所虑无错,然放在这处根本站不住脚。却不想,寥寥三两个经验尚浅的将领道出的建议,苏彦竟接纳了。
传令三军,休整两月,待至阳春三月再行征伐。
此令一出,苏家军属将连道不可,明里劝诫,暗里递话,此举恐惹怒女帝。女帝尚在千里之外还不知此处事宜,只是支持立刻渡江的煌武军在忍至半月后终于出了声音,入主帐中直指苏彦此步大错尔,再休整恐错失先机。
“此渡江一役尤似攻城战。攻城,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然东齐战力薄弱,且不说他五我八,纵是等量数,按照前头七比一的战损,我军八万足矣渡江开战。如此守在豫章,最直接的便是粮草的损耗,再者,难不成还要给东齐喘息之时间,让他们从幽冀二州得援吗?这是在作什?”
煌武军入主帐的这日,暗里送回京畿的战报同苏彦正常回奏的卷宗前后到达江见月手中。
江见月阅之,在宣政殿大怒,厉声斥问朝中其余留守的武官。
“苏相所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这是指人手不够,向朕要兵的意思?”江见月扫过殿中诸官,“你们说,他到底何意?前头作战好好的,连番捷报,这是失魂了还是傲气来了?”
江见月话落,自己也觉不可思议。她都能看出识出的局势,苏彦不可能看不出来。他更不是那种胜骄败馁的人,朝政上她是相信他的。然看呈上来的煌武军暗报,并不曾冤了他,他自个寻的理由也是荒唐至极。
一时间,殿中寂寂,她亦无声。
片刻后,她遣散了诸人,自己静思,最后是夷安给她解的惑。
夷安道,“若是从苏相的能力、性情上都寻不出问题,那是不是可以从他身边寻找他突然这般放缓行军的缘故。”
彼时才过二月二,天气依旧寒冷,小皇子入冬便风寒不断,江见月照顾他亦有些染恙,在烧着地龙的殿中,依旧还裹了件狐皮披帛。
她掖了掖披帛,蹙眉道,“阿姊何意?”
“陛下忘了,这厢苏相的胞姐苏恪亦随军而往。豫章好风光,新平翁主又是个极爱玩乐的人。此间正值新春,说不定苏相一来确实为了让兵甲休整,再来与胞姐共游豫章。”
这话简直比苏彦失智、懈怠政务更可笑。且是出自夷安口,江见月伸手摸了摸她额头,怀疑她是否病了。
夷安也觉自己神志不清,这样的话都说的出来。然一想,这是苏彦出发前,留她的一个锦囊中之意,“且告陛下,或与其姐春游豫章,谏君遥斥”。
夷安将这谬语说完,缓了缓,说了席正常话,“退一步说,前七个月苏相行军作战的效率实在太快了,这厢不过是延缓两月出兵。其实此行若换作旁人领兵,按正常速度也要今岁三四月方有可能攻下豫章。是故,且当他劳逸结合以养兵,也不算大错,陛下若是气恼,谴使臣持召训诫一番便可。”
“但朕未用旁人,就是用的他。”江见月确实生气,也没有心思去深究他为何这般做的缘故。心中有一瞬念起,是否受了伤撑着未说,但到底不曾细想。只以目指向笔墨,让夷安拟召,派使者训诫,催促渡江伐齐。
诏书乃飞骑送往,到时正是二月十五晚,天上一轮满月,皎洁无比。
苏彦回来帐中接旨。
他跪首在地,一时无法观月,遂只将低垂的眸光望向半开的营帐门边,看一地月华清辉。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