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今天这样的流民定然不止一波。
而且洛邵在谢吏面前展露出了功夫,肯定会被捅到谢无陵那里去。
洛邵的功夫也是洛青教的。
她担心他会被谢吏认出来。
阿月进来送茶水时,正好看到洛九娘在对着书本出神。
她知道那些书本是谢无陵送的,又联想到今日碰到的流民之事。便走上前,有些揶揄地询问:“如夫人是不是在想郎君?”
“嗯?”
洛九娘回过神来,有些不解地看向阿月。
阿月眼神示意着洛九娘手上的书,“奴记得,这些书是郎君送来的。”
洛九娘怔愣了片刻,随即无奈地笑了下。
“确实在想他。”
在想他会不会看出洛邵的端倪来。
第28章 希望谢无陵能快点出现。
雍凉两军集结在淮河畔。
战事一触即发。
这次谢无陵出战,身后只带了万余人兵马。胯-下的的卢马躁动地走来走去,他拽紧马绳,抬眸望着大凉临时搭建的简易城墙,眸光似铁,冰冷锐利。
“在下江州刺史谢无陵,特来阵前请教耶律将军。”
听见谢无陵的声音,城楼上的大凉军队立马便打整起了精神。
谢无陵这话除了寂寂的风声,并未得到回应。他遥看城墙,也并未看到耶律信的身影。
谢无陵笑出了声,笑声不大,但足以让守城士兵听见,“听闻耶律将军骁勇善战,本将渡过长江,已来此地多时,却迟迟不见耶律将军出城应战,莫不是怕了?如今看来这大凉第一勇士的称号不过是徒有虚名!”
身后的大雍将士也起了哄笑。
立在城墙后的男人,身穿黑色盔甲,睁目张须,怒火中烧。
“好个谢无陵,他竟然这般羞辱于我!”
他拿过随从手里的长刀,“看我今天不宰了他!”
“将军!”
营中军师连忙拦下了耶律信,“莫要上了他的当,他只带一万兵马过来,显然是有诈!”
耶律信忍了又忍,还是听从了军师的意思,只是大手不耐地捏紧了长刀刀柄。
谢无陵见耶律信不为所动,也不恼,继续笑道:“看来是我高估了耶律将军,也罢,我这就退兵离开,如此胆小怯战之人,也不值得我来攻打。”
这些年谢无陵北伐抗胡,连续收复了好几座被胡人侵占的城池。他的大名早已传到了大凉,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口口相传,说他是个英雄,甚至还将他与耶律信比较起来。
说什么耶律信只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而已,而谢无陵年轻英俊,心中又有谋略。
听多了言论的耶律信再也忍不住了。
“我岂会怕了谢无陵那黄毛小子?!”
这一次,他不顾军师的劝阻,跨上骏马就冲了出去。
谢无陵并未看过耶律信真人,但瞧着来人气势汹汹,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样,便知道是耶律信无疑了,也知道自己的言语挑衅也起到了作用。
他唇角勾了下,语气有几分嘲弄之意,“我以为耶律将军当真不敢了。”
耶律信轻哼了声,“无知小儿,受死!”
他双腿一夹马肚,扬起长刀就朝谢无陵冲了过去。
谢无陵目光微凛,他拔出随身长剑抵挡,刀剑相撞,发出了一声刺耳的争鸣。
仅仅一招,耶律信便知道谢无陵的实力了。
他轻声嘲弄:“不过如此!”
谢无陵并未开口与他争辩。
像是默认了一般。
两人兵戎相见之时,双方士兵也不甘示弱,纷纷敲起战鼓来。鼓声雷雷,似有风雨压境之势。
数招过后。
眼见时机已然成熟,谢无陵假装不敌,被耶律信击落下马。
耶律信放声大笑,“大雍口口相传的英雄,也不怎么样嘛?今日还不是死于我手?”
谢无陵起身,伸手擦掉唇边的血迹,又拽住马绳,跃上马背。
“撤退。”
他大喝一声,骑着的卢朝着山峡口而去。
“追!”
耶律信目光一寒。
今日好不容易得此机会,他怎么能让谢无陵跑了?
“将军不可!”
军师神色顿时一慌,连忙跑下城楼,拦在了耶律信面前,“不能去追啊!恐怕有诈!”
“有诈有诈!这淮北已经是我的地盘了,量他也没什么计谋!”
耶律信已然杀红了眼,“今日我不仅要他的项上人头,还要他胯-下那匹骏马!”
“闪开!”
耶律信推开军师,带着一众随从追了上去。
军师看着耶律信的背影,连连叹了好几口气。
…
谢无陵带着人马跑出几里地后,一回头,果真见耶律信的人马紧跟其后,他唇角上扬,露出一抹势在必得的弧度。
等谢无陵的人马‘逃’到峡口后,却突然停了下来。
他轻拽马绳,眼神落在了耶律信的身上,“将军还真是穷追不舍啊!”
耶律信一路追过来,灭谢无陵的怒火高涨,“谢无陵,今日峡谷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谢无陵并未开口,只是招了招手,那些埋伏在山崖上的弓箭手顿时便露出了面。
人数虽然不多,但此地有天然优势,足以以少拒多。
耶律信这才发觉自己中了埋伏,脸上又惊又恐,几乎咬碎了一口银牙,“好一个卑鄙无耻的黄毛小儿!”
话音刚落,无数箭弩齐发,如春雨一般细细麻麻。
耶律信所带来的兵马,很快便伤的伤、死的死。他大喝一声,长刀砍掉朝他射来的弓箭,再次朝着谢无陵挥了过去。
谢无陵提剑抵挡。
这一次,他根本没有给耶律信任何机会。
刀光剑影之中,只听见一道大凉军中高声叫喊。
“耶律将军!”
下一瞬,一颗头颅从马背上掉下来,在地上滚了一圈,最后滚到了小兵的脚下。
是耶律信的头。
他睁着眼,眼底还有一抹不甘与惊恐。
小兵顺着视线看向了谢无陵。
谢无陵骑在高大的骏马上,身穿金色甲胄,像是远古战神一般,强大而又威严。
他手里握着一柄长剑,剑身凛冽,鲜血顺着剑身低落在地上。
这一刻,他浑身杀气腾腾。
“杀!一个不留!”
-
赵承的人马来得很快,就在洛九娘从山上祭拜完回来的第二天。
她早早地便得到了洛邵的消息——说是赵承集结了十五万兵马,如今就在城外十里亭安营扎寨。
十里亭离江州不过二十公里,仅仅一日的功夫就能抵达。
城中人心惶惶。
谢无陵调走了大部分兵力,留在城中的不过五千人马,就算范老将军在,也很难用五千去抵御十五万。
“阿竹,你当真不走?”
洛邵急匆匆地寻来刺史府,再一次询问道。
起初他也以为谢无陵有计谋,可等赵承的人马都来,却迟迟不见他的策略,一时间便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
如今大军兵临城下,唯有一走了之。
正在洛九娘犹豫之时,阿月便进来传信,说了谢吏来了。
不等洛九娘回应,谢吏便直接闯了进来,他无视洛邵,声音迫切:“请如夫人尽快收拾行囊,未时便随我们去开县。”
开县是江州附近的一座小城池,距离并不远。
洛九娘不解:“怎么好端端地要去开县?”
谢吏猜测洛九娘还不知道赵承打过来的事,便道:“荆州的赵刺史联合一小路诸侯来攻打江州,刺史临走时,让我们退兵到开县,等他回来。”
洛九娘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