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楼顶上,寒风凛冽,温凌裹紧了斗篷,眯着眼望着远处的应州城。
夜虽深了,应州城里万家灯火犹自未灭。
苦战在即,只怕谁都睡不着了。
温凌这才又一次露出了踌躇满志的笑容,久久凝望着应州城,心里终于一阵舒坦。
屋子里,门闩好,凤栖小心地给溶月紫胀了两痕的胳膊上药男人的手劲真大,隔着厚厚的棉袄,能打出这样淤血的伤来。
溶月嘶溜溜倒抽着气,疼得眼泪汪汪。
她今日是自己言语不谨找的打,冤屈都没的喊,而且悄然看凤栖的面色,觉得这刻薄主子接下来又要嘲笑她了。
“好了。”凤栖帮溶月披好贴身的小衫,说,“今天谢谢你。”
“啊?”
凤栖问:“这有什么好‘啊?’的?”
准备着挨嘲笑的溶月有点不习惯。
凤栖又说:“这一路上只有你一直陪着我,担惊受怕、挨打受气。今天你说那傻话,我知道是为了救我。”
溶月不由有些哽咽:“娘子懂奴的心意,奴就算被打死也值了。娘子金尊玉贵的,哪能在这样的破地方就……就……好歹也得该大礼合卺,金杯美酒,芙蓉春帐,香汤齐备,是不是?”
凤栖无语凝噎,半日才说:“我日常教你读了些书,你就记住了了这些艳.词?”
溶月眨巴着眼睛,也是半日才说:“人生第一次,可不能马虎!又不是营中歌姬,随随便便就拉去了帐篷。”
“行了,你别说了!”
简直被这蠢货气得头疼。
溶月殷勤地帮凤栖铺好被褥,又给自己打了个铺,钻进去后忍不住还是要说:“娘子,冀王是真喜欢你欸!”
“你这蠢丫头懂什么!”凤栖忍不住要呵斥她,“男人家的算计从来都是因利益而起,他求娶我,只不过是要利用我们大梁,因此拿我做个协议的见证,做个保证大梁不与北卢暗通里外的质子罢了!”
想想觉得自己和溶月讲这个真是对牛弹琴,粗粗地叹了口气,不想和溶月说话。
但溶月痴笑着说:“娘子说的这些我是不懂啦。但是男人家动心的模样我见过晋王府那个叫周小乙的小厮,曾经看上了王妃贴身的丫鬟宝珠,每每都想方设法往宝珠身边凑;平素挺机灵的一个小伙,见到宝珠就跟傻了似的,嘴也笨,身子也笨,笨得狗熊似的还一个劲儿地挠头傻笑;若是宝珠不高兴了,他也小心翼翼地不敢违拗,不敢招惹,垂头丧气跟自己犯了错似的。”
紧跟着来了一句:“别说,和冀王刚刚那模样真像!”
凤栖拉长着脸,半天说:“别废话了,睡吧!”
溶月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才闭嘴一两分钟,忍不住又说:“还有一点也很像:小乙那时候特别听话,宝珠随口说一句什么,他都比得了圣旨还殷勤!”
凤栖把耳朵一堵,赌气说:“你再啰嗦,让我睡不好觉,明儿我就让温凌来打你,看他是不是把我的话听得比圣旨还殷勤!”
溶月笑着求饶,胳膊好像也不疼了似的。
凤栖恨恨地心想:傻人有傻福。溶月就是这样咋咋呼呼的,一时为屁大的事发愁,一时又为屁大的事儿欣喜。
溶月果然肚子里不藏事,把她的看法说出来以后,揉了揉肿痛的胳膊,翻身找了个压不到伤的角度,美滋滋就睡着了。
凤栖一如既往的不那么容易入睡,气一阵以后开始琢磨溶月的话,而惊觉溶月话糙理不糙,以这丫鬟视野所见的温凌,仿佛真是如此。
凤栖更睡不着了,翻来覆去。先想,这怎么可能;又想,如果是真的,对自己是福是祸?福在哪里?祸又在哪里?……
心乱如麻,想到天色微明,才疲倦地眯了一会儿。
第49章
温凌也是翻了两个时辰的“烧饼”才睡了一小会儿。
脑子里太乱了,夜来既想着接下来的那一场大战,推演着每一个细节,又时不时想起凤栖又媚又俏,又带着拿捏他、碾压他的那种傲慢感。
他一头恨死了她这样的傲慢,想好好地压制她、掌控她,叫她不敢翻天;一头又为她这神色怦然心动,只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矮她一头,而需要她的垂怜,期待她的慈悲一笑。
自然,后者他自己都不愿意承认,凤栖比他小十岁,实在是个稚嫩的小女孩,她再聪明,也是个闺阁女子,见识和经验都不如他;他虽未正婚,但对付各类女子的经验丰富,怎么会叫她拿捏了心智?他还从未色令智昏过,女人,不是拿来“用”,就是拿来利用,如此而已。
营中起身的号角在五更吹起。那时候天刚刚蒙蒙亮,外头的雪映着熹微的晨光,外头渐渐喧闹起来,是士兵们有序地起身、洗漱、吃早饭。
温凌翻身起来,自己穿好了里面的襜褕,一声吩咐,他的亲兵进来,先给他送了饭食,又给他绑上了铁黑色的浮图甲,那张白皙的面孔被掩在哑光的面甲之下。
他走出帷幕,深吸了一口寒冽的空气,没有睡好的疲倦顿时一扫而空。在中军帐行走了两圈视察了军情,而后朗声吩咐道:“今日是攻城最重要的一场大战了。前几天用沿路拉来的民夫做先驱,去试探攻城,眼见应州城里先射下来的是榉木的好箭,接着就是竹枝粗粗制造的,这几天则连箭镞都是粗制滥造的了;礌石亦是同样越来越小了可见应州城防守的军备并不充足。”
他自信地笑了笑:“今日架云梯与壕桥,破他应州城!”
转眼,他突然看见了和溶月一道钻出帐篷门的凤栖。
她身着大红羽缎的斗篷,雪白的风毛拂在脸颊边,整个人娇小玲珑却不显得羸弱瘦怯,她眼睛明亮,纵然是没有笑意地凝望过来,也显得脉脉含情。
温凌觉得她在大战前夕肯来送别,心里顿时一暖,不由自主就对凤栖笑了笑。
凤栖倒是意外,不仅是他素来“一笑黄河清”,也是不知他何由要微笑溶月的话她不愿意信,且本来她不过是出来看一看情况,不知哪里触到了他的笑筋。
大军出发去攻城了,凤栖只能在营地里转悠转悠,营地驻扎在山坳间的谷底,前面是参差环抱的两山,只有山顶上可以望见远处的应州城池,但那里守卫森严,凤栖见执戟的士兵站着,怕引发温凌的怀疑,只闲聊了两句就离开了。
隐隐能听见远处的动静,惨叫、嘶嚎、礌石砸在地上的轰然声、擂木冲撞城门时的闷声……
傍晚时,这样的声音才轻微了,而后,迎着稀薄的夕阳光线,看见温凌带着他的人马,均是黑铁色铠甲、马铠,带着一身温热的腥热气味,进入到驻扎的营地里。
温凌翻身下马,自有他的亲兵来帮着卸下黑色的貂毛斗篷和黑色的浮图甲,他依然很忙的样子,不停口地吩咐着:
“围困城池的让阵营不要乱,吃喝着民夫送热的过去。”
“壕桥和云梯务必检视妥当,专人看管,注意防火。”
“晚上岗哨不得有丝毫疏忽!当心城里半夜缒墙而出。”
顿了顿,又吩咐道:“好像民夫不多了。前几日打头阵的那些没死的,赏肉吃,但武器全收回来,当心这些人反水。派几队人,四下里搜索各处村庄,再抓些人来,好多活儿得干呢。”
先用民夫打头阵,死伤不惜,再用民夫干重体力活儿,保存士兵的实力。
于士兵那是“爱兵如子”,于民夫就可谓是“草菅人命”了。
温凌一口气吩咐完这些,接过亲兵送来的一大皮囊的温水一口气饮下,才擦擦嘴角的水渍说:“饿死了,快拿吃的来。”
营中吃了两天干饭,今日只有稠粥。
按温凌的要求,士卒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于是乎稠粥兑着肉干,也顾不上好吃不好吃,唏哩呼噜就下肚了。
吃完两大碗后,他才想起来什么,到凤栖的帐篷前推推门说:“开门,这会儿再找根好门闩只怕更难了。”
进门后,他擦了擦汗津津的额角,对凤栖笑了笑说:“后队的粮草要明日才能补给上,今日你也只有粥喝了,若是饿了,就多喝一碗。”
又哄小孩般劝她:“不过看这阵势,明日应州城能下。进了城,想吃什么都有不是久困的城,绝对不荒。”
凤栖仔细端详他丝微微的讨好神情,踌躇了一下说:“谢谢你。我倒不饿,但是有点害怕。”
“别怕。”他安慰道,“这里绝对安全,四面我都派了斥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来回报。应州节度使是个无能之辈,北卢现在也没有呼应相救的能力,他投降才是最明智的。你只要乖乖待在这里等我。”
“谁知道你骗人不骗人!”
“不骗人!”温凌要紧说,唯恐她不信。
凤栖说:“那我要去高岗上看看情况。”
署瓷
温凌毫无迟疑,只笑道:“上高岗容易,你还敢上望楼么?”
“敢!”她也毫无迟疑地回复他。
温凌点点头说:“那好,换双油皮靴子、皮袄子和厚斗篷,山上极冷,雪还没化。”
那高岗看起来也不觉得很高,没想到从枯树和松柏间的山石中爬上去费了好大劲。叔赐
好容易到山顶,凤栖已经在喘气了,再看那望楼从山脚下看不觉得那么高,现在仰视过去,却似乎插入在幽冥的暮色深处。
“敢不敢?”
凤栖平了平气息,说:“敢!”
咬咬嘴唇,提了提裙子,攀上直梯。
两只手很快冻得通红,山风阵阵扑过来,果然是比山下又冷了许多。她背上出汗,手脚和头面偏又冰冷,手指僵硬得感觉都要握不住梯子了。
温凌就在她下面攀爬,仰头看了看她,说:“要给你做几件带毛绒袖子的衣衫。”
丝绵轻软,但搪不住干冷的寒意。
凤栖脸上两道泪痕冻成了冰渣子,她不想哭,但是冷得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突然,她的手被温凌的手包裹住了,他整个人在她身后,说:“别怕,快到上面了,再坚持一下。”
他整个人都是暖的,火炉似的胸膛贴着她的后背,踩在下一级梯级子上,呼出的热气却能喷在她后脑勺上。
凤栖心想:要是这时候把他一推下去,会怎么样?
下头已经高约三丈了,但要是摔不死他,自己会死得很惨不说,家人甚至国家也会被连累。凤栖只能忍着不适的感觉,机械地继续向上爬。
望楼顶处的风,吹得她一阵摇摆,脸冷得发麻,眼睫毛都在凛冽的风里颤动不止,眼睛睁着都不容易。
但往向远处的应州城,简直是一清二楚。
仍能看见城的轮廓,原该平整的地面上黑黢黢、起起伏伏、凸凸凹凹的应该是人的尸体那血腥味仿佛都能飘过来。
城楼上隐隐的哭泣声尖锐,所以传得很远,不知是不是哪一位母亲或妻子在哭战死的儿子或丈夫。
北卢的旗帜仿佛被冻馁了似的,蔫哒哒垂落。雉堞墙上死气沉沉,覆了一层雪是白皑皑的。
温凌兴致勃勃地指着城墙那里:“守军已经死了十之七八,还有的只怕也没有士气了。南梁的云梯和壕桥确实精妙好用,不仅可以遮挡上头的箭镞,还可以根据情势变换架梯的高度。”
凤栖说:“那么冷的天……”
心里琢磨着在城墙上架云梯或壕桥,得有固着的地方,而冬天恰有一件极为不利的事,会影响军械攻城。只是她有必要告诉温凌么?
温凌没想到她弯弯绕的内心算计,只得意洋洋说:“这点冷算什么!大丈夫死都不怕,还怕冷么?”
“那么,应州节度使下一步会怎么抗击你?”
温凌道:“我看他黔驴技穷了。”
凤栖居高临下看了看应州城,指了指靠山的西面:“那边有环围么?”
温凌顿了顿,才说:“有也有。”
后面应有“但是”,不过咽了下去,眼睛眯了起来,好像要杀人。
凤栖说:“我听说作战时不能赶尽杀绝,一旦赶尽杀绝了,里面的人知道必死无疑,则勇力胜以往十倍,必然要拼死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