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56:41

  待这些看热闹的走了,窦氏的人方才看明白,那从裴氏航渡引上下来的便是自家的老夫人。

  此时,原本还老神在在的薛娇娇眼中却盛满了光,她立刻扯了扯自己丈夫的衣衫,道:“此前便听闻母亲尚在闺中时与裴氏老夫人交好,她还说不熟,如今她可不好再说不熟的话了,这般昌儿想入华清斋的事不就有眉目了么?”

  长媳傅荣华此时方才抬眼,她上前去,低身向老夫人一礼,规矩地问安,薛娇娇见此立刻跟上,不肯落了人后。

  窦升平与窦知进两子同时上前,屈身见礼。

  “母亲一路可还安好?”

  “甚好。”

  安老夫人放开孙嬷嬷的手,伸向长媳傅荣华,后者当即上前将人扶住。

  薛娇娇见此欲上前,却见老夫人放下了另外一只手,便也没去自讨没趣。

  傅荣华向来受老夫人待见,薛娇娇一直觉得是因为傅府的门第高于自己,所以虽然心中有不满,却也分说不得半点。

  众人与老夫人见过,便见航渡引上,一名管事模样的人带着几名仆从躬身下船,与老夫人辞别,而后又登船离去。

  薛娇娇见此,抓着时机,道:“母亲,你可不好再说与裴氏不相熟了,这航渡引可是裴氏主家才能用的,都送您归京了,想必裴老夫人还是记着与您的闺中情分的。”

  安老夫人带着浅笑看了二儿媳一眼,却并未接她这话。

  倒是一旁的傅荣华,柔声道:“阿笙呢?可有随母亲一同回来?”

  这话若是旁人问,安老夫人会觉得是别有用心,但是傅荣华问,安老夫人了解她,不会为了别的。

  “她课业繁忙,先行回了学堂。”

  闻此,傅荣华与丈夫互看了一眼,眼中有着欣喜,“阿笙如今仍在念书?”

  见安老夫人点头,窦升平跟着点头,“在念书就好。”

  一个女娘在外,唯一令人担心的便是走了邪路,如今听闻阿笙不费文法功夫自然也是欣慰的。

  薛娇娇听闻提起学堂的事,自然不肯放过,复问道:“不知阿笙在哪家学堂就学?昌儿如今也到了要择大学堂的时候了,看看能不能与阿笙同堂?”

  窦知进哪里看不懂妻子这殷勤的模样是为了哪般,昌儿的年纪比阿笙大,哪里能同堂,不过是一个话头。

  他立刻接了这话过去,“母亲,说来昌儿入学的事……”

  此时傅荣华给窦升平递了一个眼色,后者会意,立刻插话道:“母亲一路也累了,父亲还在家中等着,不如先回家再说。”

  见窦升平这个时候岔掉了自己的话,窦知进目光冷冽地看了自己长兄一眼,但也只是一眼,遂后点头称是,是自己想的不周道了。

  窦府这一行人方才声势浩大地往帝京城内而去。

  窦府位于帝京北,帝京东西多宰官、南北多富商,尤其是鱼浮巷内,皆是寸土寸金的地界。

  听闻老夫人归来,今日窦府浅雕浮屠山色的正门通开,一众管事婆子并列两侧,垂首恭迎。

  正庭内,窦家主坐在雕花梨木大椅上沉思着,安氏离京多年,今日肯为了阿笙而回来,他的这个妻子他是知晓的,并不是一个肯轻易回头的性子,此番回来,定然有备而来。

  未久,听得外面的热闹,窦家主抬首便见众人簇拥而来的安氏,她眼眸明亮一如当年,在看向自己的时候,却是充满了疏离和客套的笑意。

  见此,窦家主心中还是不由一沉。

  众人纷纷向窦家主见礼,唯有安氏打直了脊梁,就连垂首都无。

  当年安氏是下嫁,夫着鱼服,妻着凤裳,按礼当是他向安氏见礼。

  但彼时安氏尊重夫家,一直尊其为上,但显然,如今的安氏不似从前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人心回暖,终究需要时间。

  众目睽睽之下,窦家主垂首拱手,先向安氏见了一礼,方才得来她的回礼。

  这夫妇二人对礼,让旁人看出了些名堂。

  “一路可还平安?”

  窦家主率先开口。

  安氏点了点头,“遇上了些水匪,还好笙笙聪明,解决了。”

  安氏这话吊起了众人对阿笙的好奇心。

  “哟,笙丫头这么能耐。”

  说话的是薛娇娇。

  窦家主听闻这话,开口问道:“阿笙没随你一同回来?”

  安氏听闻这话神色淡了淡,道:“笙笙开春便要从华清斋结业了,如今正是繁忙的时候,我便让她先回斋里去了。”

  “华清斋?”

  众人听闻华清斋之名,眼中皆有震惊,尤其是薛娇娇,如今她为了儿子能入得了华清斋是费劲功夫,如今这个在外漂泊五年的丫头便是华清斋的子弟,如何不让她眼红?

  “母亲,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既然笙丫头去得,昌儿为何去不得?”

  听得这话,安氏神色沉了下来,她看了薛娇娇一眼,窦知进赶紧将人拉到身后,“长辈谈话,容得你插嘴。”

  薛娇娇哪里肯罢休,又要分说两句,却听安氏道:“笙笙十岁入华清斋,我前几日方才与她相认,这事岂是我的功劳?若你那儿子也有此能耐让他自己试试去。”

  倒是窦家主听得这话,有些惊喜,“这么说,阿笙这五年都在华清斋?”

  安氏睨了他一眼,自然知晓窦家主心中在想什么。不思子孙性命安危,倒是怕她在外不走正道有辱门楣。

  于是对着窦氏众人朗声道:“笙笙这五年受裴氏教养,行端礼正,她凭自己的本事进入华清斋,若有人不信大可去裴氏打听。”

  窦氏众人听得这话,谁还敢有多的话,窦知进夫妇二人闻此对看了一眼,皆面露冷色。

  窦家主此时出面,让傅荣华将老夫人扶去休息,方才缓解了这一场面。

  待众人走出,薛娇娇看着安氏离去的方向,问丈夫道:“你说为何父亲对着母亲这般客套,若当真夫妻情谊不在了,和离不好么?”

  若是当真夫妻恩爱如初,也不会有窦知进的出生了不是?

  闻此,窦知进重重叹了口气,道:“父亲当年是高攀了安氏,窦氏所得一切的基底都是老太太的嫁妆,如今窦氏产业中有一半都在老太太名下,父亲多少都会敬重于她,断不会走和离的路子。”

  “那这么说,那丫头回来,岂不是你我能得的便更少了?”

  一个孤女还好,若是一个能力出众又有老夫人为靠山的孤女,便难办了……

第七十四章 即将加冠

  年节刚过,华清斋的学生还未返程,但书阁内却经常见到一个身影起早贪黑,那就是被裴钰激得近日十分用功的阿笙。

  午时,阿笙返回用膳,却见锦瑟正在院子里捣鼓着一口石锅。

  自西州回来之后,斋内将阿笙腾挪到了更大的院子,这里夏日乘风歇凉,冬日烤火围炉都方便。

  今日这鱼锅是裴怀之新请的厨子做的酸汤底,再加入番茄、菇类、豆腐等细细地熬,最后烫入纤薄的鱼片,远远的都能闻到香味,若不是华清斋的学生大多返了家,今日阿笙这一锅便能馋哭人。

  阿笙刚坐下,锦瑟便将陈国来的信件递给了阿笙。

  这是茉莉等人传回的。

  日前,茉莉正式接到了西州的授封文书,由她代表西州与央国、陈国和宣国谈西州运船在三国设立口岸的事。

  毕竟要往人家门前过,因此阿笙认为只有将东境诸国拉上同一条船,许以利益,这海上商道还能更加稳妥,因而向西州求了一份授封给茉莉。

  之后茉莉便带着弄墨与央国、陈国和宣国商行司同时谈此事。

  不出所料,央国与陈国都想作为牵头的一方,直接在谈判桌上吵了起来。

  这两国虽然综合实力是央国最盛,但陈国王室近年的威望却更胜一筹,因此谁也不服谁,倒是宣国使臣见这场景,也不敢多话,与茉莉签了协议便先溜了。

  如阿笙所料,因为央国与陈国最后谁都没能拿下所谓的话语权,倒是各自派了专人盯着行道建设,谨防对方偷摸着给自己使坏。

  阿笙看到这里心情大好,白得了两个免费的劳工,有陈国与央国的使臣在,与粮商谈合作的时候便更能有底气了。

  “不过,公主那边来说,即便咱们这般过了三国朝廷的眼,那些大的粮商也不怎么卖面子。”

  毕竟路上的商道早已成熟,利益划分明确,而海上的这条路风险未知,利益不明,没人愿意冒险。

  “咱们的人去窦氏却连个掌柜的都没见到,更别说主家的人了。”

  阿笙也能理解这个情况,窦氏起家来源于先帝重农的政策,窦氏的产业蒙受天恩,自然不肯轻易与他国王室合作。

  但东境农产多被大的粮商把持,若不能谈下一两个大的商户,阿笙他们可能要面临货物不够而运力过剩的情况,反倒要在漕运上赔钱。

  阿笙轻轻靠在椅背上,长叹了口气,“看来还得去一趟帝京。”

  锦瑟听到这话不仅提醒道:“院长可发话了,你现在的大论述还没写完之前不能离开。”

  “一天也不行?”

  锦瑟严正地摇了摇头。

  阿笙有些泄气,她不太懂,易澜山他们的东西裴怀之是看都不看,净盯着自己。

  “院长到底为什么老盯着我管?”

  阿笙说着又长长叹了口气。

  锦瑟闻此,道:“大概是看在九公子的份上。”

  阿笙狐疑地看着锦瑟,“这关他什么事?”

  这下轮到锦瑟莫名了,“你在裴氏是记在九公子名下的,自然关他的事。”

  阿笙是第一次听闻这话,“什么意思?怎么记在他名下?养女?这年纪也不对啊。”

  “胡扯!”

  阿笙被这一声吓到,转眼便见到裴怀之站在自己院外,指着自己的手被气得发抖,“是门生,门生!你当年进裴氏是由九公子作保入了裴氏名册的,不然你以为裴氏能容你四处蹦跶!”

  阿笙听闻这话,十分诧异,又看向裴怀之,见他一脸懒得与自己辩说的模样,指了指自己,“门生?”

  裴怀之就不明白了,这丫头性子这般难训,怎么就能得了裴氏家主门生的名号,这可是别人想都想不来的。

  想来当年裴钰也是念在她孤苦,怕没了依仗会受委屈才会点头。

  阿笙知晓这名号大概是裴钰的权宜之计,作不得数,倒是没太在意,但见裴怀之气得满脸通红,也不敢再多话,而是故作乖巧问:“裴院首可是有事?”

  裴怀之拿出一块玄铁打造的小令,递给了阿笙,“家主让人送来的,是广寒楼的小令。”

  裴氏的瞰卫、陈国王室的乌雀和广寒楼的信鸦,若说信息通达,整个东境没有什么比得上这三者的。

  “家主为何会给我这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2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