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234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56:41

  阿笙神色淡了三分,她不由静静地看着那盏已经凉掉了的杯盏,天光之下,瓷器之上似有流光晕染而过,几分刺眼。

  此刻,她倒是想到了小时候在上阳园偶见阮氏与世家主母们闲聊的场景,那日园中的天光亦是正好,她一个小女娘静静地站在屋外候着,不敢怠慢。

  屋内传来的谈笑之声,以戏言戏语谈着她的家破人亡。

  这便是世家的后宅……

  念及此处,阿笙神思当中却忽然出现了那人皎若明月的身姿,打断了她的思绪。

  阿笙敛了敛眉目,不再多想。

第二百八十一章 观宝(一)

  天色清明,金轮高挂,沾了露气的青石小径上,一队侍女手持食器行过长廊的尽头,房檐的滴水正巧落于廊下,惊动了那浅薄的水洼。

  长廊外便是安氏去年命人种下的西府海棠,此刻花开得正好,行过即可闻到三两花香,嬷嬷正着人采上一两枝装点屋内。

  院内,安氏见阿笙今日着了一席明月藏峰服,搭了一件玲珑绣挂,比她平日里的装扮繁复了一些。此刻,她早就停了碗筷,却因安氏尚未放筷箸还规距地坐着。

  “今日可是有要事?”

  听安氏忽而这般问,阿笙方才缓声道:“是,裴院首与几位大家今日到京,我该去见礼的。”

  安氏听闻她这话,笑着吩咐道:“是该去的,裴氏这位院首近年来少露面,今次因何事能得他亲自出席?”

  阿笙闻此唇边的笑意勾得更深了些,“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裴院首一时兴起,冲着今日城中的问天宴来的。”

  《博集雅卷》是裴怀之的心头好,也是他得意的藏宝,阿笙此番刻意书信一封与他,信中提及此番问天宴会邀请几位大家同赏,就算是裴怀之也免不了想看看,自己这件藏宝究竟能得多少名家的赞赏,因此,他必然会亲自前来。

  有裴怀之这个由头,安氏早早便放了阿笙离开,待傅荣华来问安的时候,她早走得没影了。

  因着这问天宴,今日香德楼外的积云巷来往的人群不断,不少起了侥幸心理想要混入楼内的人,刚到那五层高楼前便被楼外威武的武卫给骇住,在外踟蹰徘徊许久,发现没在名帖之内,又无举荐信的人是当真进不去。

  饶是如此,依旧有不少人驻足在外,企图从那阑珊的灯火中窥得一二。

  人群中,两名素衣青年身姿笔直走上前去,拿出了同过五楼的印帖,交与楼外候着的管事一一校验。

  二人一出面,人群当中便有人识出了其中一人乃是三息堂的聂远。

  此前平南学考,一招民告官的手法,逼得朝廷严查学考之事,为不少寒门学子平反,重获恩科资格,他的名声在淮南甚是响亮。

  对于聂远能入今日的问天宴,众人是信服的。

  待管事查验完毕,二人转身与楼外候着的众人拱手见礼,得了回礼方才抬步走进香德楼内。众人看着他二人的身影甚是羡慕,但又不得不感慨,如这般高才之人当有资格入这问天宴,与之相较,自身太过微末了。

  楼外众人便这般目送一位又一位或凭本事、或凭信件而入内的学子,直至管事确定再无新客,朝众人拱手见礼,返回楼内,这楼外看热闹的人却依旧不散。

  有好些身手灵活的,甚至攀爬到隔壁阁楼的房顶之上,绕远了往内远眺,倒也看得清楚一二,但正是因为看清了,却被其内的辉煌惊得险些掉了下巴。

  香德楼内,今日展出的不仅那一件重宝,其内琳琅满目皆是名家大作,古来珍宝,随意一件都可从典籍当中闻其名号。

  而最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当属那楠木展架整齐横列的长卷,五部二十卷《博集雅卷》就这般洋洋洒洒展于人前,那恢弘的姿态足以让人略过堂中的众宝。

  堂内众学子心怀虔诚地上前阅览,恨不能一夜阅尽这部辉煌之作。

  众人痴迷于书卷之中,却未注意到悄然道场的主人家。聂远转身间瞧见了来人,当即开口道:“宗亲王……”

  得他这一声,众人回首,便见到那锦衣男子凤眸带笑,一袭寻常的锦服就这般出现在这群学子当中。

  众人此时才省起,原来这一切的背后居然是这一位。

  聂远等人此前受其恩惠,因而赶紧上前礼拜,他们心中本就有投靠的意愿,不过一直在等,看看这位王爷是否当真有心,今日终是等到,自然不再作态,当即表达了臣服之心。

  不仅如此,聂远刻意提起了此前宗亲王的解救之恩,言语间将事情的原委说得清晰,让其余几名不明其中真相的人大叹宗亲王高义。

  在得知这堂间重宝大多是宗亲王当年亲自收藏之后,更是让众人明白,眼前这位生在天家的王爷有一颗重学之心。

  这楼内的投诚很快被那些爬楼眺望的人传了出去,《博集雅卷》身后是宗亲王这件事当即在楼外传开。

  此时,人群中有人“恰逢其时地”聊到这位王爷多年来为求学游览诸国的故事。

  楼内众人相谈甚欢,正欲入座,却听得一人高声道:“此卷并非《博集雅卷》本册!”

  这一声来得突兀,众人不由纷纷回头,却见那高架之前,一名青衣男子负手而立,他神色肃穆、言之凿凿。

  “这堂中展示的并非真的《博集雅卷》,王爷为揽才,也不该拿出这么一样物什来糊弄人!”

  一旁的人听到这话,不由问道:“你凭何说这非真迹?”

  青衣男子大步往前走了几步,微扬下颚,以堂中众人皆能听到的声音朗声道:

  “因我正是司马家子嗣,这《博集雅卷》乃先辈所书,我司马家存有一份手稿,我也曾有幸览阅一二,其中内容与此间展示的并不一致!因而,我可断定,这份《博集雅卷》乃是一份赝品!”

  此话一出,堂下当即议论纷纷,众人来回打探的目光在宗亲王与那自称司马家后人的青衣男子之间来回摆动,皆不敢轻易出声。

  聂远闻此,不由眉心一簇,正欲开口,却被宗亲王拍了拍,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今日会有人来找茬这种事,他心中早有所料。

  他来之时便看过众人的举荐信,果然如阿笙所言,这里面当真是混了不少其他势力的人。

  “原来是司马氏后人,我听这口气还以为《博集雅卷》是你写的呢。”

  一声轻灵,众人回首便见一名矜贵的女娘缓缓走入堂内,这女娘目若珠玉,这堂间的灯火仿在她的眸间耀动,让人一看便难以移开目光。

  而与她一同出现的几人让在场所有学子皆恭敬了不少。

第二百八十二章 观宝(二)

  裴怀之刚踏入堂内便听到那荒谬的言论,他此刻的神色微沉,紧抿着唇并未开口,而他身旁的离原、仲景等可堪为国士的大家则是第一时间上前去瞧瞧近日正当热的《博集雅卷》。

  那司马氏的青年似乎并未预料到今日这问天宴居然能请的这么多名家出席,一时有些慌神,但《博集雅卷》丢失多年,即便是这些名家也未必见过其全貌,凭着这份底气,他依旧板直了身子,一副不肯服软的模样。

  “此物是我族重宝,我自然不会弄错。”

  阿笙扫了一眼那男子比命都硬的嘴,如常地浅笑道:“那劳烦这位司马兄告诉我,《博集雅卷》下卷第 二十三 章中,提及九曲傅哀的《商博论》,‘天下商贾取之于民生之道’的后一句是什么?”

  司马氏微微一愣,他倒是准备了不少有关《博集雅卷》流通之事的证据,却未想到这女子居然考究的是其内容?

  “《博集雅卷》有百万之字,谁能全都记得?”

  这情急之下出口的话当即引来旁人质疑的目光。

  “你既然都不记得其中内容,又怎么敢说内容不一致呢?”

  阿笙端着谦和的笑意,遥遥地看向那男子略有些苍白的脸色,见他答不出来话来便未再追究,反倒是一旁的裴怀之沉着脸开口道:

  “九曲的傅哀大师乃是先帝早期的名士,这《博集雅卷》成书于百年前,怎么可能会提及他的论著,你来这堂中许久,但凡心思在书卷之上,也不会出这种错。”

  裴怀之的声音清浅,却若巨石入静滩深渊,砸的那人几乎站不住脚。

  “司马氏也曾是一代文史豪族,怎么会教养出一个信口雌黄之人?还劝你莫要辱没了先辈的名声。”

  以裴怀之在文士当中的地位,他今日一席话几乎算是断送了此人在文史一道上的前路。

  那青衣男子脸色苍白地后退了几步,如今裴怀之的态度他看得分明,自然不敢再多造次,但众目睽睽之下,饶是他想遁走,也只能站得笔直接受众人的口诛笔伐。

  宗亲王看了看那男子的身影,而后吩咐人去查此人经谁举荐,未久便得来回音,乃是得袁氏举荐。

  听闻这话,阿笙愣了愣,却还是敛了敛眉目,并未置评,倒是宗亲王不由叹了口气。

  “袁老之后,袁氏的骨气怕也是难在了。”

  说完这话,宗亲王当即起身与裴怀之等人一同欣赏那《博集雅卷》而去。

  阿笙扫了一眼堂中众人,这里面怕是不止那司马氏一人欲从中作梗的,但自裴怀之等人出现便知道收起爪牙,这些名士的一言便足以定其前程,今日若再莽撞行事,事情办不办得好是其次,赔上自己的未来便不划算了。

  阿笙正欲抬步往前,却被忽然窜出来的阿庆拦了下来。

  今日他亦作文士打扮,糖粉色的丝锦在他身上穿着多了几分俊秀。

  “笙姑娘,什么讲究?”

  说着抬眼睇了睇远处正在观赏《博集雅卷》的诸位名士。

  阿笙眸光之中盈出了三分笑意,与他低声道:“他们若来,这便是一场正经的名家品鉴之会,此前五大楼的摘选便是对重宝的爱惜之意,非凡俗之人能有资格观赏,彰显的也是文士的惜宝之心。”

  “若他们不来,便是你家王爷私自接触恩科考生,有替人作弊之嫌。”

  换言之,若今日阿笙一位名士也请不来,那么宗亲王这一场品鉴会便会成为朝廷为其落罪的证据,也会成为他人向其发难的由头。

  阿庆闻此,方思及这一计的危险之处,不由咽了咽口水。

  这几位名士并非央国之人,要请到他们并不容易,至少在时间上非三日之功,那么就只能是阿笙很早之前便部署好了今日这一局。

  见阿庆这凝重的模样,阿笙以为他是在担心无人出席之事,不由浅笑道:“至少咱们裴院首不会不来就是了。”

  既有裴怀之出席,又何惧请不来其他名士?

  阿笙说完这话便笑盈盈地走上前去,与众人一同观宝。

  今日香德楼的这番热闹,很快便传到了各大府门,其中包括公主府。

  彼时合德正吃了两小口厨房熬煮的汤水,听闻外院急报便将人直接召了进来。

  窦二姑娘亦出现在香德楼内的话一出,她拿着汤勺的手也不由一顿,随即放下了琉璃盏,微凝着神色。

  “你说清楚,她是受谁之邀前往?”

  那小厮不敢抬头,低垂着头颅,朗声道:

  “回公主,这个奴便不清楚了,但她是与华清斋的裴院首一同出现的。”

  合德闻此,继续问道:“裴怀之也来了?”

  “是,不止裴院首,还有仲景等名家大士。”

  听得这话,合德神色倒也松了松,裴怀之若到京,阿笙必然是该陪同的,更遑论这仲景大师从前与她也有些关联。

  但即便这道理说得通,但合德心中依旧不放心。

  “去江淮的信可有回信?”

  这问的便是此前她欲请裴氏瞰卫调查宗亲王之事,合德欲查清究竟是谁在为宗亲王出谋划策。

  每每念及此,那一双如珠玉般的双眸便会在脑海中滑过。合德是见过阿笙的本事,若无证据,她的确不愿与之为敌。

  “尚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页  当前第2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2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