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218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56:41

  下了马车的庄翎月也略有些疑惑,寒城郊这个季节也没什么值得一去的了。

  “庄姐姐!”

  庄翎月听闻这声便见谢琳琅嬉笑着朝自己走来,她上前就拉住庄翎月的手,左右看了看。

  “我听说了,阿笙在西郊建了学舍,居然将无名区那里的孩子拉去念书。”

  “那个地方的人,念书?我听着都觉得稀奇。”

  “我本是想去看看,但兄长道那地方腌臜,并非我等贵女该去的,家里的马夫根本不敢违抗他的话。”

  “但你看阿笙也去了不是?”

  谢琳琅往前走了半步,小声道:“好姐姐,你带我去吧,我今儿一早就来这等你了。”

  说着又用小鹿般的眼神祈求着,庄翎月神色微眯,眼眸中的异样只是一瞬便不见了踪迹。

  她端起庄家大姑娘的作派,浅笑着对谢琳琅道:

  “今日我来南郊还有事务要忙,不若这样,你坐我的马车去,晌午前回来就行。”

  得了她这话,谢琳琅规矩地欠了欠身,而后三步并作两步,踩上马夫还未来得及收的马凳上便登了车,带着侍女就这般洋洋洒洒往西郊而去。

  庄家侍女此时脸色惨白,她在马车中的话让她此刻如芒在背,正欲找补,却见庄翎月清冷的眼扫了过来,当即不敢多言,规矩地跟在庄翎月身后往南郊的营地而去。

  西郊云生的学舍外此刻停了不少马车,这里面有一些是阿笙请来的城内各商铺的掌柜。

  今日请他们来是为了一堂课。

  未久众人便见那些穿着不算周正的孩子们从学舍里走了出来,他们手里拿着的是这些天他们通过捡拾林中的枯木,一件换一件,最终换得的东西。

  今日,学舍的先生是要让他们知晓,何为价值。

  但这些孩子从前向城中人讨要东西,多少都是挨过打的,面对这些人,他们难免还是有些害怕。

  一个年纪稍大的孩子终是鼓起勇气,怯生生地走到一位掌柜面前,拿出自己怀里抱着的一支陶壶,心一横递了出去。

  他死咬着嘴,良久方才开口道:“你要吗?”

  这一声仿似从嗓子眼挤出来的,未得片刻,却听得那掌柜道:“我家出售的多是精品良器,此壶粗糙,我不需要。”

  得了拒绝,那孩子脸色并不好看,他手足无措地回头看向剩下的伙伴们,还有不远处的先生。

  得到先生鼓励的眼神,他遂继续往下一个人去试,一次次尝试,一次次被拒绝,终于在他心中木然的时候,得了一句别的话。

  “我家中尚缺一个酱菜的壶,我看这个正好。”

  说话的是一名微胖的妇人,她铺子是做酱菜的生意。

  孩子得了她这一句话,眼中瞬间有了光。

  妇人从腰间拿出两枚钱币,放在孩子的手上,而后将壶拿走,这个过程他都是愣愣的,这是他此生第一次明白,不用讨要,不用挨打,便能获得钱财。

  是堂堂正正地获得钱财。

  那些孩子见到他的成功,瞬间全都一拥而上,拿出自己这些天想方设法换来的东西,一一上前兜售。

  阿笙就站在不远处的地方看着,她并不上前,是不愿山坳的人失了对她的惧怕,因为只有那些人明白她并非“善人”,才不敢将诨赖的手段再用在云生的场地上。

  阿笙回头对管事细细吩咐道:“你们着人留意着山坳里,他们越临近搬迁便越需要钱财,我怕那些人将主意打到孩子的身上,尤其是一些女娃。”

  阿笙所言便是一些人牙子的买卖,在这个世道不少孩童都是年幼时被发卖为奴,不少青楼女子都是这般的出身。

  在温饱难有的日子里,对一些人来说,父母爱子并非天经地义。

  管事得了话,当即吩咐了下去。

  当日夜里,侍女拿了一册从西郊得来的文册,一路小跑往庄翎月的明月园去,彼时嬷嬷正在为庄翎月拆掉繁重的发髻,得闻人回来了,遂将侍女召了进去。

  嬷嬷为她梳理着如瀑的长发,而后规整在身后,用锦带系上。

  静女其姝,于卧房之内亦应端正有礼。

  庄翎月扫了一眼铜镜中自己的模样,得她点头后,嬷嬷方才躬身离开。

  她接过侍女递上来的文册随手翻了翻,这里面的东西与《谦德》有些相似,却显然经过他人的编纂。

  未翻两页,她便丢到了一旁,如弃糟粕。

  “将这东西送去燕城,请裴氏族内过一过目。”

  擅自改编经典,在老一辈学究的眼中是对圣贤智慧的侮辱,更是假借圣贤之名,行歪门邪道的证据。

  庄翎月不知为何裴钰对此女会这般纵容,在她眼中,窦长笙此举不过是拿那些腌臜之人来为自己赚得名声罢了。

  《谦德》乃是裴氏先祖的大成之作,容不得她一个在学识之上毫无建树的商人这般玷污。

第二百五十九章 信

  一场暴雨连绵了三日,却也似乎下透了冬日的寒。府内管事一大早便着人将各院的棉门撤了,江淮的天儿便要渐热了。

  嬷嬷远远望了望怀安阁的方向,谢氏兄妹今日作客,这个点未离开,当是要吩咐后厨多备下二人的餐食。

  几名侍女手持着茶器和两壶煮好的香茗便往阁内去送,今日的两位姑娘都爱饮,因此裴钰吩咐多备一壶,省的她二人还要琢磨最后一盏该让与谁。

  怀安阁内,谢琳琅刚将杯盏放下,便见阿笙一只手从一堆文册里“拧出来”一张纹理清晰的正德宣纸,上面写了什么谢琳琅看不清晰,但阿笙的脸色却甚是怪异。

  “阿九。”

  她一声轻唤,抬眼便透过中庭的窗框,见到书阁内正与谢长珩聊事的裴钰闻声投来的目光。

  窗外的天光正好洒在他的身上,照得那双如画的眉眼更加温润。

  他一手浅浅罢了罢,示意谢长珩噤声,轻挑的眉目带着询问。

  阿笙两指提溜着那张文纸,走去了书阁,引得珠帘攒动砸砸作响。

  “为何会有这个?”

  她将手里的文纸递给了裴钰。

  这是一封燕城来信,信中言语虽和缓,但斥责之意却甚是明显。

  “我在西郊用书的确是借鉴了典籍,再由得先生因材施教,但这不过小事,为何族内会因为这件事专门斥责我?”

  再者,这件事阿笙让大主府莫要大肆宣传,她不愿那些孩子过于受到关注,这事燕城又怎么会那么快知晓?

  裴钰扫了一眼书信的落款,而后顺手便将那张文纸放在了一旁。

  “不必理会。”

  他言语简单,谢长珩闻此,问道:“可是太祀来信?”

  裴钰摇了摇头,谢长珩遂笑着对阿笙道:

  “裴氏族内执掌惩戒的是太祀,若是其他族老的来信……”

  说着他笑了笑,“世家大族的闲人亦不少,并不是每个有辈分的人都有责罚的权力。”

  “就像我谢氏,也有不少族老成日里仗着身份没事便爱斥责这个、教训那个的。”

  谢长珩这话说得委婉,只差没道“多管闲事”这四个字了。

  裴氏除了家主一脉,光嫡系的族老都有不少,这其中就连裴钰都未必能认完,他们这些人都各有利益和立场,更何况裴氏族内也不乏一些不精变通之人。

  也不知阿笙在西郊的作为究竟被谁捅到了燕城去,才会得来这么一封信。

  谢长珩的话刚说完便见自家妹妹笑得一脸怪异跟了进来。

  “阿笙与我年纪相仿,都不必加敬称,兄长算起来可是比九哥哥大,那我……”

  谢琳琅说到这里,嘴边的笑都快裂到脸上了,那一句“阿九”都到了嘴边。

  但知她莫若她兄长,这一句“阿九”还未开口便见谢长珩一眼扫了过来,谢琳琅吓得赶紧将这话咽了下去。

  “你九哥哥曾经也算是你半个先生,你怎可这般逾举?”

  听闻这话,谢琳琅又乖顺了不少。

  曾经在裴氏受教的时候,她的课业相较于其他贵女落下不少,先生讲的东西她听起来全都是云里雾里的,最后还是裴钰看不过去了,私下会教授她一二,这才免了许多责罚。

  阿笙见谢琳琅低垂着眉眼,面对她兄长她是丝毫没有反驳之力,终是开口为她解围。

  “你们在谈什么?”

  裴钰知晓她的意图,非常适当地将她的话头接了过来。

  “我们在聊平南学考的事。”

  平南学考为民间组织的考制,也被称为小恩科,但学考的历史却更为远久,当年朝廷便是借鉴了学考的考试制度,推出了皇榜恩科。

  也因学考不涉及官场与权势,只是单纯的学识考教,相较于恩科,它更为纯粹,亦是天下文士的炼金场。不少寒门文士都是通过平南学考崭露头角。

  而自两年前的榜下血案之后,朝廷一直有改革荐官制的意图,虽然一直没能成功,但既然已经有了这个苗头,说不准哪一日便会横空出世。

  再者,因为荐官制度的存在,许多世族子弟一直被民间诟病学识不佳,只能靠着祖上的庇佑谋得一两个闲职。

  自各地民社成立以来,这些言论便愈演愈烈,世族子弟现下正须一个公平公正的场合能为自己正名。

  “现下不少人都卯足了劲,报名了平南学考,今年就连考场都安排到了华安院,可见人数较往年暴增。”

  “今年学考过后再两个月便是恩科,这些人是都想先试试自己的身手。”

  阿笙听闻这话,看向裴钰,“裴氏与谢氏子弟也要参与?”

  谢长珩将话接了过来,“裴氏子弟甚少参与这类民间的学考。”

  裴氏重教,但阿笙在华清斋的时候也不曾见斋内安排生徒参加外面的学考。

  见阿笙疑惑,裴钰浅笑着开口道:“往年华清斋倒是会参与,但无论是平南学考还是其他,前三甲都是裴氏的人,后来裴院首便叫停了此事。”

  毕竟学识一道不能一枝独秀,裴怀之的这个决定也是为了不伤害其他学社生徒的向学之心。

  “至于我们谢氏……”说到这,谢长珩笑得有些无奈,“倒是会去,但为了不丢人,不以谢氏的名义参与。”

  谢氏近年来要说学识之上拿得出手的便是谢长珩了,其余族内子弟都不过平平,吟风弄月便罢,真知灼见甚少。

  但自谢家主得知裴钰以沈自轸的名义夺得了恩科甲榜第一后,便对族内子弟要求甚严,平南学考定然是要参与的。

  “这一次为了正名,江淮这边的好些世族都会参与,也不知到时候会是怎么样一个光景。”

  此时堂风微动,几人眼中都仿似含着揉碎了的天光,化在了此起彼伏的谈论声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页  当前第2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8/2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