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56:41

  闻此,静严挥了挥手中的竹扇,他倒是没想到这丫头年纪不大,防人之心却这般重,遂反笑道:“怀疑她对你有所图,还留在身边?”

  阿笙叹了口气,“我虽不知她图我什么,但目前为止她亦无错,我无理由遣退她,也不愿因为我自己的不信任害她前程。”

  正如此前教习嬷嬷所说,文仆被遣退便是前程尽毁。毕竟这些都是阿笙的怀疑,她亦不愿因为这个理由误人前路。

  静严持竹扇拍了拍阿笙的脑袋,道:“你年纪不大,心思却这么重可不好。”

  阿笙将他的竹扇挥开,一本正经道:“先生,性命难得,我自当更加小心一些。”

  静严闻此愣了愣,听着她这话倒像是曾经经历了许多生死一般,复笑道:“那我对你也不错,难不成我也对你有所图?”

  阿笙垂目看着自己的文册,就连看都不看静严一言,开口道:“以先生的性格,怕只有前家主能够唤的动你,我又能怀疑什么?”

  说着看向静严,笑问:“再说了,先生的这份好,我可是投喂了不少糕点换来的。”

  阿笙这话说完便挨了静严一扇子。

  静严眸色之中闪过一丝静谧之色,看来这丫头还当真如裴钰所言,被人盯上了。她的一无所有才正是被人看中之处。

  古来名利场中少不了女子的身影,尤其是聪慧又漂亮的女子。当年裴氏长女因聪慧机敏而受皇帝看重,欲用裴妙音笼络心腹,同时也能挟持裴氏。裴妙音为免连累家族,方选择远嫁西州。

  裴氏长女况且如此,阿笙这般毫无背景却才德初显的孤女,若用得得当便是一枚可提早布置的好棋。念及此,静严的神色中多了一抹冷意。

  转角处,锦瑟背靠着那一墙的凌霄花微垂着头颅,一片清风吹过,让身后一墙的颜色摇曳生姿,锦瑟抬头看向此时湛蓝的苍穹,眼眸柔软却带着几分淡漠,也不知到底在想着什么。

第二十三章 天家争权

  应帝三十七年,八月正夏。夜间,华灯已歇,一队人马自北城冰窖押送大量冰块入宫,正值盛夏,用冰量大实属正常,众人并未留意。

  三日后,景王入宫拜见,却被禁卫拦在了皇极殿外。理由是,皇帝身体欠安,无皇后允许,任何人等不得入内觐见。

  皇极殿中森森的寒气在炽热的天气之下显得尤为明显。景王看着那高耸的大殿,心生寒意,他默不作声,顾自退下。

  多年来,皇帝因喜制衡之策,虽立太子,却也因偏爱七子,早立其为亲王,赐有封地,却许他在京中长住。

  若按时间算,景王的这个封位比太子来得都早。

  这些年,二子相争,此消彼长,皇帝乐见此番景象,这也让他晚年之时,不必担忧任何一个儿子会出现越权的行为。

  但百密终有一疏。皇帝病得突然,而彼时太子仍在南方巡查。

  为免继承生变,皇后决定隐瞒皇帝死讯,将皇极殿内乃至龙榻之上放满冰块,每日轮换。同时私下快马往南方传唤太子归朝。

  但景王那日入宫,却还是从皇极殿那森森的寒气当中窥得了端倪。

  景王叔父为京机营统领,多年来支持景王与太子斗权,听闻此事,便谎称京内出现敌细,京机营抓捕后欲待皇帝裁断。

  京机营自然等不来皇帝的裁断,帝宫一拖再拖的反常举动,再加之皇帝多日未临朝,京城之内疑云遍布。

  终于在七日僵持之下,景王声称皇后禁锢皇帝,把持朝纲,以清君侧为由于午夜率兵攻入帝宫,随行的亦有部分前朝官员,以作见证。待他到达皇极殿外时,一股臭味弥漫,众人立刻反应过来此味道究竟来自哪里,念及此,一些官员忍不住当场呕吐。

  景王脸色极为难看,他亦不知皇帝究竟驾崩了多久,就这般未入棺椁,被人用冰存于此。见此,景王立刻派人去皇后宫中捉拿逆贼,皇后却是妆容整洁,着八宝后服于宫中静待,丝毫没有逃窜的打算,因她相信,太子终会归来。

  皇后年岁已大,经不起折腾,景王亦顾念这个嫡母从前不算苛待自己,于是将其禁锢在帝宫之中,又派人刻意去寻所谓的传位诏书。

  但皇后心知,无论皇帝遗诏为何,景王派人寻来的这份诏书,其上的名字都只会是景王之名。

  皇后于帝宫苦等七日,却不见太子音讯,她看着满庭盛放的夏木,又是一日枯坐。

  原是太子返京途中,得闻景王攻破帝宫的消息,于是转而往东部大营而去,前往调兵。他以景王谋逆为由,说动英勇候夏利川借兵与他反攻帝京。

  而太子在北上途中,忽然念及一件事,兵力虽是一面,但景王此番却忘了那些撑起央国半壁江山的世族,他们的态度才是坐稳这江山的关键,一如当年太祖一般。

  于是太子调转方向,直奔西陵而去。他的目标是华清斋内各族送去的精英子弟。有了这些人,京中世族便尽在他的手中了。

  但裴氏羽翼之下的人岂能让人擅动。

  裴氏瞰卫三日前便得到消息,太子兵马偏离进京路线,直奔西陵而来。当日夜间,三十艘航渡引和横渡引出现在西陵以北的淮水岸,一夜之间,裴氏将整个华清斋搬空。

  不止华清斋子弟,城中吏官得闻裴氏撤离子弟,请求同行,西陵城小,因距离帝京不远,守备不过数百人,哪里能与太子铁骑抗衡。因此裴氏连同城中百姓也全都接上航渡船,远行近海。

  而这便是裴钰收回航渡引调度之权时所下达的第一个备令,如果央国内战涉及华清斋,裴氏须尽阖族之力,保全华清斋众人性命。

  裴钰早已看透皇权利用世族笼络人心的把戏,历史滚滚,始而复之,太祖所行之事,他的子孙定不会忘。皇帝纵皇子相争,如此局面不难意料。

  华清斋不仅是裴氏所建的修学之地,更是诸国才士的摇篮,因此定要护得周全。

  航渡引一路乘风,众人心惊之余,庆幸裴氏的强大以及及时的回护,院首裴怀之令人清点各阶生徒,因走得匆忙,唯恐还有人余下。

  静严于舱内与人谈及近来帝京局势,却听舱外步履匆匆,一名文仆一边疾走,一边高呼,“院首,黄字阶有十名学生在张先生带领下去了象山相地,他们不在船上!”

  静严闻此,心下一沉,他此时忽然想起,几日前那丫头一脸兴奋地跑来告诉自己,先生要带他们去相地,难道至今未归?

  静严立刻推门而出,去寻裴怀之,后者此刻正在核实究竟是哪些学生。待听得来人细报那些学生的名字,静严脸色顿显灰败。

  阿笙亦在其列,她并未上船……

  象山位于西陵以南,山中万物丰盈,因此华清斋黄字阶学子学习地形地物之时多会去象山相地。

  而此时,若是派人去寻这十人,定然会与太子兵马撞个正着,如今唯愿他们尚未返回西陵,若是躲在象山靠着山势庇护,还能躲过一劫。但相地教学多不过五日,如今已经是第五日,这队师生定然已经在返程的路上。

  裴怀之脸色很是难看,若这十人并非高门子弟,落到太子手上便会成为其与裴氏谈判的筹码,届时裴氏便会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如今裴钰不在族中,主事之人是裴清召,那这十人的性命,怕是危矣。

  裴怀之当机立断,找到掌船之人,欲让其放一条小船将自己送回西陵,作为院首,他无法放任自己的学生不顾。但此举却遭到了掌船的拒绝,裴怀之作为华清斋院首,许多事还需他的决断,他若离开,这里上千师生之心难安。

  风浪翻腾,人心难定。静严沉思片刻,疾风如割裂之刀,一片片削在记忆当中那一盘西枣糕上。

  未久,静严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开口道:“我去吧。”

  裴怀之看向静严,欲要反对,却听静严神色寂定,道:“我不去西陵,我去太子军营。”

  此时,教习嬷嬷匆匆来报,原来是伺候阿笙的文仆锦瑟也未在船上。

第二十四章 华清斋已空

  西陵城外,人际罕见。阿笙等人身上背着此次从象山带回来的一些植被,还在商量着先去城西吃完油酥鸭再返回华清斋。

  而此时他们一路行来至近郊都未见一人一马,心里感到奇怪。

  近城门处,连寻常守备都不见,此时几人方才发觉情况不太对。

  步入城中,一片清冷,就连集市都是空置的摊位,百姓家门紧闭,就连炊烟都未起。

  几人分散四处寻了寻,着实不见一人。

  “发生了什么事?”

  带队的张先生立刻召众人快速返回斋内,却见那扇浅雕鲲鹏的楠木院门紧闭,寻常这个时候,前庭守备犹在,华清斋的院门不会关闭得这般早。

  而门房处也空无一人。

  张先生在门外唤了几声,却未得回应,他入华清斋十载,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亦让他顿感无措。

  此时,侧门处传出“吱呀”一声,众人转头,阿笙便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锦瑟见到阿笙归来,喜极而泣,立刻冲上前去,她心惊胆颤地等了两日,阿笙终于回来了。

  “姑娘,你终于回来了!”锦瑟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阿笙看到锦瑟眼中温润的水色,听着她快速将此时西陵的情况告知众人,方才明白,锦瑟是为了等她,为了在第一时间告诉她要逃命而留在此处。

  一时内心的愧疚感横生。

  “若按消息报,最迟明日清晨,太子兵马便至,我们还是先离开西陵城内。”

  阿笙听着众人言语,始终沉默,得闻这一句,却道:“若是太子未在华清斋搜到人,首先会想到的便是象山。”

  毕竟能藏下那么多人的地方不多。更何况以他们的脚力哪里能与太子铁骑相比,多半会在路途中碰上,届时那一片浅滩和草地,哪里容得下他们去躲。

  “万一太子已经知道裴氏用航渡引将众人接走,不来了呢?”

  “不会。”张先生道:“他们连夜出走,本就少有人见,更何况,中途若有人遇到他们即便上报也是往京城报,太子在途,消息有滞后性。”

  闻此,众人沉默。

  “那怎么办?”

  阿笙转头看向西陵城城门的方向,目色如矩,沉声道:“我们就躲在这。”

  “就躲在华清斋。”

  当夜,铁蹄之声响彻云霄。率兵前来的是太子心腹左云鹤,他带人行至西陵,却见城门大开,心下生疑,派人前往探查,回来报,城内不见一人。

  左云鹤带人入内,缓行至城中百姓多聚集之处,却见不少居民住所门户大开,店铺、茶楼亦是如此,派人入内探查,果然不见一人。

  这西陵城竟是空了。

  左云鹤遂率人直奔华清斋而去,而华清斋与西陵城内一样,亦是院门大开,除了夜风扫树,沙沙作响外,整个云庭落针可闻。

  还未深入,众人心中便已经浮出一个想法,这华清斋怕是已无人迹。

  左云鹤骑于高马之上,横视云庭,乃至往后埋于黑夜之中的景致,而后道:“搜。”

  众人正要行动,却听左云鹤又吩咐道:“勿要坏了斋内之物。”

  “是!”

  众人四散,各自寻去。华清斋占地宽广,若要搜满整个斋内,怕是须得数日时间,众人抵达之时,见这番场景,心中早已有数,只是太子之令,还需执行。

  左云鹤下马,在云庭的亭台处坐下歇息。

  西陵城已空,华清斋没理由还有人在,自己还是晚了一步。

  念及此,他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主掌后厨的柴火院内,阿笙等人分别躲在三堆柴火之下,趁着灯火照不透的屋内暗角隐藏身影。

  渐渐地便能听见踏行的声音,待脚步声一次次近了又远,众人心惊胆颤。

  西陵城那大开的城门,乃至居民户所、茶楼、酒肆,他们一个一个将那些门给砸开,就是为了给进城的铁骑印上“西陵已空”的想法,待到他们看到与西陵城门一样大开的华清斋院门和空旷的云庭之时,他们便会下意识认为“华清斋已空”。

  如此,这群人便不会仔细搜遍华清斋每个角落。

  在思及藏身之处时,他们亦未去隐世众人所居住的云岚山,也未去裴怀之等先生们居住的东青院,而是选择了文仆们烹食的后厨。

  战地之前,谋士大将堪比金银,太子铁骑入了华清斋,便如入宝山,那些在华清斋隐世而居的裴氏门客便是这无上珍宝,会是太子与景王较量的致胜之棋。

  果不其然,搜寻的队伍首先便直奔云岚山而去,而后是东青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