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是在试探摸索他的实力。
他可有见过此人?又或者同对方交过手?他何时结下过这样的仇家却不自知?最关键的是,对方为何会如此熟悉他的刀法?莫非……
无数疑问在心底划过,晃神间小臂处一凉,李樵的半截衣袖已被截断,挂在脚下的半截枯木上,而对方并不打算给他喘息的机会,杀招紧随而至,他只将将来得及横刀推挡,重击伴随着一声刺耳的声响将他掀翻到了半空中,他只觉左手一轻,下一刻低头望去,才发现手中那把锈刀竟被拦腰折断。
过往数年间,他曾折断过无数名刀名剑,却还从未亲自体会过这种感觉。
他能交付生死的只有手中的这把刀。刀若折断,他又能依靠谁呢?
有笑声夹在在风中,好似水鬼在窃窃私语。
“想不到你的刀同你的人一样不中用。”
下一刻,刀刃破空的声音已从身后呼啸而至,失去了兵器的少年只得尽力闪避,试图用手臂护住要害,对方却在最后一刻翻转手腕,带了几分恶劣玩弄的心将刀刃换做刀背,狠狠击在他颈后,将他从那落脚的半截枯木上击飞。
巨大的冲击顷刻间令他眼前一黑,耳鸣声响起,李樵感觉自己陷入短暂且致命的晕眩中。
他不该犯这样的错误的,实在不该……
“错了,又错了。再来。”
女子有些遥远的声音断断续续从他的记忆深处传来。
恍惚间,他又回到了七年前的那处山洞。
太阳正要落山,那盘坐在洞口的中年女子正一边啃着鸡骨头,一边懒洋洋地“指点着江山”。
“错了,再来。方才那些不作数,再来个一百遍吧。就这一招,你若练好了,这世间使刀之人九成九都不是你的对手……”
他满头大汗地立在那里,左手已酸痛地几乎抬不起来,许久,他将手中那把生了锈的刀立在地上,用压抑调整过的声音质问道。
“你这一招,连名字都没有,到底行不行?”
“谁说没名字?这招就叫、就叫……”女子吐出一根鸡骨头,冥思苦想许久才憋出一句,“……就叫一斩!”
今天是一斩,明天是二斩,后天是三斩。
斩完了再劈,劈完了再砍,荒村野岭里打柴的樵夫都比她会教。
他咬紧牙关沉默着。
他向来很会忍耐。过去这些天,他与其是在学功夫,不如说在学如何忍受对方种种胡言乱语和东拉西扯。
片刻后,他终于再次开口,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
“若遇上能破这一招的刀客呢?”
打了个响嗝的女子抹了抹嘴,理直气壮地开口道。
“那也不是我的刀法不行,是你不行。”
少年的目光落在对方一侧空荡荡的半截袖管上,显然觉得对方的话并没什么说服力。
“那我不学你的刀法了。我只想学逃命的功夫。”
洞口的女子换了个姿势望着他,声音中有种幸灾乐祸。
“我看这逃命的功夫,你已经颇有心得了。”
他垂着头不说话,心底已恨极那女子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懒散样子了。
不知过了多久,女子终于有些厌倦了逗弄他,沉沉开口道。
“若真有一日,教你遇上了,你且记住一句话。”
他终于抬起头来。
“什么话?”
女子自暮光中转过头来,落日在她身后缓缓下沉,她的身影也因此而变得越发模糊起来。
她似乎是开口同他说了些什么,但那石壁间回荡的声音很快便化作脑袋里嗡嗡作响的一团鸣叫声。
李樵晃了晃头,视线聚焦在眼前那片晃动的湖水上。
许是因为那刀客方才的一击,又许是因为残存的晴风散在他体内蠢蠢欲动,他再听不清也记不起那女子之后的话了……
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飞出,因撞击而断裂的枯枝在他后背噼啪作响,夜风卷起他的衣摆,像一块起了皱的夜色,圆脸刀客逼近的影子遮蔽了星光,下一刻,他已落入那枯木林立的漆黑湖水之中。
师父,这一天,终于还是到了。
原本寂静无声的湖面掀起雪白的浪花,仿若一条漆黑如墨的毯子被撕开一道口子,湖水翻滚、湖面上的碎木随之沉浮,好一会才慢慢平静下来。
黑色水面上,拎着兵器的圆脸刀客仍立在原处。
他似乎在等那少年从水中钻出头来,可等了半天,湖面上仍是半点动静也无。他终于渐渐显出些懊恼的神情来,一边扣着手指一边自言自语起来。
“才过了这么几招,怎地就结束了?不过瘾,太不过瘾了……”
远处,打斗声隐约传来,与那红衣女子交战的心俞已落下风,眼瞧着便要失手被擒。
“我确实很不过瘾,可我不得不走了。”壬小寒终于站起身来,望一望另一处战场,又低头看看脚下那片水面,“你不会就这么死了吧?先生可说过,现下还不能杀你呢。”
他面上呈现出些许惶惑的表情,末了最后四顾一番,竟做贼般飞快离开了。
那顶有些不合脑袋的新短笠在他头上一步三颠地晃着,直到跟随着它的主人一起消失在夜色中。
第146章 游丝
烟火结束后的璃心湖上空弥漫着一层淡淡烟气,月色似乎因此变得黯淡了些,连带着湖面上的花船与画舫都变得轮廓朦胧起来。
璃心湖岸、声影寂寥处,几道影子自三四个不同方位钻出,随后飞快潜入了湖边那处有些年久失修的老旧码头。
今夜所有人都跑去那湖面上凑热闹了,码头上只零星停着几艘无人看顾经营的小船,除了晃动的船影和湖水拍打的声响,四下都黑漆漆、静悄悄的。
黑暗中,隐约只有一点亮光。
那是一盏挂在桅杆上的风灯,许是哪家粗心大意的船工将它遗忘了,它便借着仅剩的那点灯油固执地亮着,只是看起来也亮不了多久就要熄灭了。
突然,一只举着油布的手凑近了那盏灯。
油布在风灯上一遮一掀,那有些昏暗的风灯便跟着明明灭灭,发出几长几短的闪烁光亮。
潜入码头的影子们瞬间觉察,飞快聚了过去,最终在那盏风灯下集合完毕。
年轻督护放下手中油布,望向那些在光亮中拉下面巾的一众小将。
“诸位辛苦了。抱歉,我因为私事耽搁了会,这才赶过来。”
他没有说太多,然而众人显然早就明白了什么,个个心照不宣。
他们督护委实可怜,即便官场上总处处受人牵制,军营里也总被人提起黑月那点旧事,但在外从来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人、任何事退缩过半步,可临到自家这点家务事,便无论如何也硬气不起来,总是一副理亏受气的样子,任那位二少爷再这么折腾下去,好端端一个人、便是有十颗心也不够耗的。
众人默契地沉默着。
然而他们不问,他却不能不说。
沉吟片刻,邱陵还是开口道。
“许秋迟那边……我已叫高全去跟着他了,今夜的事他究竟有没有份,很快便能知晓了。”
听这语气,那位二少爷今夜定是没少给他家督护甩脸子,郑沛余实在有些看不下去,嘴快地开口道。
“要我说,二少爷那边还不如交给我们几个……”
他话还没说完,便被一旁的周力拧了胳膊上的肉,剩下半截话就这么咽回了肚子里。
陆子参见状,连忙从身上掏出一个油纸包来。
“督护可用晚膳了?我这多带了几个烧饼……”
肚中那已凉透的茶水坠得人心寒,邱陵顿了顿,接过了对方递来的烧饼。
“你们也吃些吧,今晚还有事要做。”
众人闻言,这才纷纷掏出各自的干粮来。
他们从城里的方向一刻不停地赶来,现下终于得了空,纷纷掏出揣了一路的饼子胡乱撕下几块塞进嘴里,一边狼吞虎咽地填着肚子,一边飞快地汇报着。
“先前水运那条线查到城南便断了,对方实在狡猾,我们几个也怕打草惊蛇、没敢跟得太近,只摸到四条子街附近,还未锁定对方老窝。我和张闵不死心,蹲了一天一夜,今天终于有动静了。”
张闵点点头,接话说道。
“我们是一路从城中跟过来的,应当不会有错。今夜若能抓到活口,定让她将知道的一五一十地吐出来。”
“老张你也莫要想得太美,这人还未抓到,就算抓到了,听闻那天下第一庄里的人都是毒里泡大的,个顶个的抗折腾、不怕死,就凭咱几个的手段,还真未必搞得定那慈衣针。”
“怕什么?咱们不是还有樊大人?这差事丢给他,他定乐意得很。”
邱陵听到这里,吃饼的动作不由得一顿,随即低声问道。
“你们过来的时候,没有教他的人盯上吧?”
陆子参拍拍胸脯,显然早已有所准备。
“督护放心,您叮嘱过后,我便教大家伙都小心些了。那樊大人的手下委实难缠,从城里便缩头缩脑地跟着,我们方才趁着人多将他们甩开了,丢给高全去应付了。”
邱陵点点头,继续叮嘱道。
“记住,今夜你们只是得了信报,追击那名唤心俞的逃犯。于私,那樊统是否另有私心我们还不得而知,于公,眼下这案子在官府已算是了结,我等只能暗中探查,若要动用郡守府的人,必须要有师出有名。前几日我们彻查洹河码头已惊动了都水台的人,今日子参又调人手去衣铺拦人已是不妥,若再有第三次,难说会不会教人盯上,日后再想行动便麻烦了。”
众小将闻言纷纷点头,那厢郑沛余将最后一块饼塞进嘴里,有些苦恼地拍了拍手上的饼屑。
“话说方才我与老陆将离得近的几艘花船都搜过了,却没发现对方行踪。就怕我们终究还是慢了一步,对方已经转移了阵地,搞不好已上了快船往湖心的方向去了。”
张闵闻言亦有些忧愁。
“这可从何找起?咱们人手本就不够,今夜又人多眼杂的。”
段小洲闻言当即上前请命道。
“高参将之前备下了几艘快船,就在码头附近的草荡子里。我船撑得不错,现下带人去追,应当还来得及……”
邱陵闻言却轻轻摇头,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别慌。那慈衣针偏偏今夜现身,也未尝不可能是个诱饵。我们不可自乱阵脚,更不能被牵着走,需得纵观全局、时刻警醒。”
一旁的杜少衡听闻此话瞬间有些会意。
“督护的意思是,水运那条线同缉捕慈衣针这两件事或可殊途同归?”
邱陵点点头,随即低声将自己的推断全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