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
“嗯!”
他应下了。
她猜中了他的心思, 还是他心软了?
如果是前者,是不是说明他对她还存有旧情?
他念着旧情, 外加钟大人相助, 早日证明当年实情,是不是意味着她重获自由的日子不会太长?
文昔雀打起了精神来,憋在心口的郁气散了不少。
她担心他后悔, 赶忙说道:“谢将……夫君许可,我这就去准备回门礼。”
“夫君”二字说出口还是很不适应,为了父亲,不适合她也能说出口。
出嫁时,无法说明来源的一千两银子她带出了门,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至于她父亲给她做陪嫁的镯子和一百两银子,她趁父亲不注意偷偷给放了回去。
凌昱珩叫住了要出去找张耘张管家的文昔雀,“去哪儿?本侯手底下又不是没人,这种小事要你去?”
这女人,听话了,也是暂时听话,听一点点话。
文昔雀不放心,回门也好,回门礼也好,都是为了让父亲安心,不用整日里担心她过得不好,她不亲自准备,万一回礼太敷衍,以父亲的敏锐,必然是能察觉到的。
“可……”
“可什么可,你是觉得本侯缺银子,还是觉得本侯手底下的人办事不靠谱?明日张耘会拿礼单给你看,你只要不太过分,少了什么都给你补上。”
地位财富他都有了,真不知道她还有什么好不满的,他哪里就比什么监察御史差了。
他不与她为难,文昔雀仍心存疑惑,等礼单真正送到她手里了,她又对如今的凌昱珩有了些许的改观。
他对她有恨有怨,但日常用度上不曾亏待了她,连回礼都准备得很丰厚,张管家还特意准备了不少进补的药材,已是很用心了。
回门这日,文昔雀刚上马车,凌昱珩就跟上来了。
她默默地看着坐在她对面的人,他居然也跟着一起来了,不知情的人一定会以为他很在乎她。
细究起来,她虽是妾室,某些地方又受到了正室的待遇,真是奇怪。
不过,他一起回去对她而言是好事,既能让父亲更加放心,也给平息书肆多了一层保障,镇远大将军亲自登门,她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平息书肆就不会被人轻易欺负了去。
至于街头巷尾的一些非议,文昔雀一想起来,又觉得讽刺,她和父亲皆是不乐意这亲事,但在街坊邻居眼里,这多半是一桩攀龙附凤的好事,区区秀才之女能给风头正盛的侯爷当妾室,那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可这“好事”,伤了文家人的自尊,损了文家先祖的名声。
恩与怨相随,就像她说过的,是“恩赐”也不是恩情了。
马车驶入学林巷,来到了书肆门口,车帘一掀开,文昔雀就看到了早已等在门口的文徵元了。
她也顾不得身后的人,一把扑入父亲的怀里。
离家不过几日,她就想家想得不行了。
“爹,我不在家的时候,您好不好,有没有按时吃饭,药每日都喝了吗,书肆一个人照顾得过来吗?”
文徵元抱着女儿,也红了眼说:“有,药喝了,身子没什么不舒服,家里一切都好,喜鹊儿不要忧心。”
这厢父女情深,凌昱珩被晾在了一旁,从马车上下来了也没人管他,他静静地等着文家父女诉完衷情。
文徵元和文昔雀说了几句话,才注意到她的身后,凌昱珩也跟着来了。
凌昱珩此时上前,拱手行了一礼说:“见过岳父大人。”
文徵元微微侧身,回了一礼道:“不敢,侯爷里面请。”
几人先后进入了平息书肆。
凌昱珩对平息书肆很熟悉,他轻车熟路地入了后院正厅,他带来的人跟着他,将回门礼抬进了正厅。
好几个大箱子摆在正厅里,衬得里头都狭窄了不少。
凌昱珩坐在主位,喝着文昔雀亲手泡的清茶,跟文徵元闲谈:“几年没来了,这里什么都没变,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
文徵元面上带着浅笑,说出的话并没有多温和,“是啊,岁月易逝,外物依旧如故,人心似水,变化莫测。”
眼前之人与曾经少年已是判若两人,文徵元不由唏嘘。
他话里有话,凌昱珩也不跟他计较,他以前没名没分地住在平息书肆,也得了文徵元不少照顾,便关心他几句说:“李太医每月回来给岳父诊脉,您的病难以根治要好生保养,药材之类的也毋须担心,交给本侯处理就是。”
“有劳侯爷费心了。”
文徵元说这话时,言语很客气,笑容很勉强。
他的心被狠狠地揪住了,他苟延残活于世间,得太医调理身子,全是用他女儿的幸福和尊严换来的,是他,是他害了自己的女儿。
事已至此,懊恼没有用处,只待来年,金榜题名,要回女儿。
两人之间又闲聊了几句,书肆前头来了客人,文昔雀拦下文徵元,自己上前头照顾客人。
凌昱珩对此本来并无意见,他在平息书肆住过,对她和文徵元抢着干活是习以为常,可他在听了他身边张耘汇报给他的消息后,他坐不住了,起身前往前头书肆而去。
他快步而行,一把掀开了连接前店和后院的小门的帘子,果不其然,他看到了他最不想见到的人。
而文昔雀,正笑意盈盈地和那人说着话。
她嫁给他后,她不曾对他笑,对别的男人笑的倒是挺开心的。
凌昱珩黑眸一沉,怒意起,杀心动。
杀意只外放了一瞬,他敛了神色,恢复如常地走上前去,不经意地横亘于两人之间,笑着对那人说:“钟监察史,又见面了,真是凑巧,今日你又想来当本侯的‘客人’吗?”
第37章 起争执动手打他
文昔雀来前头招呼书肆的客人, 来客竟是钟玉铉,她不由高兴起来,她正苦于没有机会和他见上一面。
调查靖安侯府一事, 她能指望上的就唯有钟玉铉了。
然而, 她和钟玉铉刚说了两句话,凌昱珩就横插一脚, 挡在她面前, 隔开了她和钟大人。
正经事都要被他耽搁了, 她还着急着跟钟大人打听事情的进展。
文昔雀不太懂为何凌昱珩会如此针对钟玉铉, 而钟玉铉本人却很清楚理由, 他已是相当的克制和守礼了, 可言行举止能骗人, 眼神是不能的。
面对凌昱珩的嘲讽, 钟玉铉没有足够的立场和理由来争执,而且他也担心这位脾气不太好的武平侯会迁怒到文小姐身上, 他好声好气地说:“是,下官碰巧途径学林巷, 听闻侯爷车驾在此, 特来拜见侯爷。”
他言辞恳切,是在向凌昱珩传达,他来此跟文姑娘无关, 是为了他而来。
钟玉铉的话中之意,凌昱珩听明白了, 他并不信, 什么“碰巧”,明明是“专门”来的,打的主意多半是以为文昔雀会自己一个人回书肆, 钟玉铉好私底下相见。
他最是讨厌这些读书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
的嘴脸。
凌昱珩当场揭穿他道:“既来拜见本侯,门口就有本侯的下属在,何不让他们代为引见,反假借书肆客人的由头?不过是肚子里多几滴墨水,你以为你就糊弄本侯?”
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这两人都敢这么猖狂,凌昱珩不敢去想,在他没有回京之前,他们之间来往过多少回。
钟玉铉略有心虚,他挑在今日来平息书肆,的确存了想来看文姑娘过得好不好的意味在里头,他隐晦的心思是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讲的,而武平侯显然不打算适可而止。
钟玉铉摊开了说道:“侯爷信与不信,下官都问心无愧,今日来,是为了四年前侯爷被冤入狱,以及跟此事相关的地痞吴贵和南州刺史许译遇害之事而来,虽还没有证据,不过下官发现了一些端倪,如果侯爷愿意跟下官合作,当年之事想必很快就能查清楚。”
钟玉铉在靖安侯府庆贺宴上,就试图找过凌昱珩,被他身边的军师拦下了,此事没了后文。
他是私底下调查的,恩师得知他将要跟靖安侯府作对,不愿意调配人手给他,一个地痞和一个疑似感染瘴气而死的偏远南方的下州刺史,不值当将御史台牵扯进去。
靖安侯府百年世家,人缘广泛,又加上如今正得圣恩的武平侯,这浑水,没人会轻易趟进来。
因而钟玉铉才想和凌昱珩商量一下,毕竟他当年也是受害之人,只要得了他的许可,便能动摇不少人配合。
然而,结果并不如意。
“跟本侯合作?就你这不入流的样子,你也配?”
凌昱珩一口回绝,钟玉铉在想什么美事,让他帮着情敌在文昔雀跟前博好感,他是冤大头吗。
他冷冷地看着钟玉铉,没那个能力就别来文昔雀跟前显摆,碍眼。
他一通嘲讽,钟玉铉还没怎么样,文昔雀是最先忍不住了。
她被气到了,好不容易有一个不畏强权、敢为她出头的好官,他有什么资格说人家不配,文昔雀狠狠地推了一把凌昱珩说道:“你凭什么对钟大人冷嘲热讽,他不入流,难不成你入流,同流合污的入流吗?”
她听不得其他人对好官的讽刺和诋毁,她曾祖父就是一心为民的好官,可总有些人寻着借口来诋毁,说什么沽名钓誉,什么苛待士人,又说什么忤逆上命以博直名,她忍不了造桥修路无尸骸这类事。
凌昱珩咬着牙,怒视着她,厉声道:“你闭嘴,这儿没你说话的份。”
她居然帮着外人来责骂他,她还知道自己是谁的人吗。
文昔雀被他一瞪一吼,越是不肯示弱。
钟玉铉看到这针锋相对的局面,便知道自己还是给文姑娘添了麻烦,她的处境已经很难了,他不能再火上添油。
钟玉铉上前一步,引开凌昱珩的注意说:“侯爷说的对,是下官高攀了,不该用此事来打扰侯爷,下官就此告辞。”
武平侯不愿意帮忙,他得多费些周章了,他迟早会将真相大白,只是没了武平侯的许可,就是得多委屈文姑娘一些时日了。
钟玉铉走了,争吵的源头没了,受伤的情绪并没有跟着离去。
文昔雀没能得到事情调查的进展,又被凌昱珩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给刺激了,回家的高兴的心情被冲去了一半。
她闷头往后院正厅走去,被凌昱珩长臂一伸,拦在帘子都没来得及掀开的小门的门口。
他一手撑着门,一手伸到她跟前。
“拿来!”
文昔雀怒气未消,仰头不悦地说:“你还要什么?你都夺走我的一切了。”
“一切?”
凌昱珩冷笑,她明明什么都没有给过他,这个女人对他总是如此苛刻,他继续催促说:“别装傻,把玉佩交出来。”
什么玉佩,该不会是钟玉铉赠给她父亲,后来又被她拿走的那块玉佩吧?不应该的,他怎么会知道那块玉佩的存在。
她狐疑着问道:“什么玉佩?”
凌昱珩断眉一凝,面露凶相,“好啊,方才护着他的人,现在护着他的玉,你是把我当死人吗。”
他说的真是那块玉佩,为什么?难不成……
“你在调查我,还是在调查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