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剑来_分节阅读_第1883节
小说作者:烽火戏诸侯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25-01-30 00:05:46

  这种话,可能换成别人来说,就是狂傲,难免带有几分居高临下说教的嫌疑。

  但是曹慈来说,可能就真的只是一个极其心平气和的道理。

  就算是陈平安,也不是真的要学这几拳,唯一的用处,还是拿来“变着法子”打熬体魄。

  不同的拳招、拳路和拳理,可以磨砺人身体魄的不同山河地界,这才是武夫切磋的意义所在,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青同大笑道:“难道也是偷拳?”

  陈平安纠正道:“学拳。”

  青同疑惑道:“有区别?”

  言语之际,青同双脚交织出一阵雷电,如脚踏两座雷局,依旧是拳法,效果却等同于仙家缩地法。

  青同转瞬间就已经伸手按住那一袭鲜红法袍的额头,一路向前狂奔,同时一拳迅猛递出,砸中对方喉咙处。

  偷拳也好,学拳也罢,作为止境武夫,谁不会?

  这一拳,青同正是模仿陈平安的神人擂鼓式,右手五指如钩,死死按住那额头,虽说右手如同撞到飞速旋转的磨盘之内,可哪怕是五指渗血,虎口裂开,青同左手依旧出拳不停,倒要看看,自己这份一鼓作气的拳意,到底能够支撑二十几拳,对方又能够扛下几拳,到底是自己的拳意先断,还是对方的体魄率先出现崩裂迹象。

  眨眼功夫,青同接连递出还不知名的十九拳,双方身形已经在城内“走出”数里路。

  期间陈平安三次骤然加快“撤退”身形,青同便依葫芦画瓢,刚好与陈平安的速度持平,就像猫逗老鼠一般。

  不过青同不得不承认,自己这十九拳,力道不算轻,可惜意思不太够。

  武学宗师之间的切磋,学拳说简单也简单,很容易就做到七八分形似,只是说难也难,学拳之所以难,就难在得其精髓,难以准确看穿对方一口纯粹真气的流转路线,而这条道路,就像是一部文字繁复、内容晦暗的仙家长篇道诀,对于山巅境尤其是止境武夫而言,如果只是将一个拳招学个形似,又有什么意义,不得其法,就是鸡肋。

  但是青同此刻并不气馁,大不了以后自己反复演练几十万拳,几十万不够,那就几百万拳。

  天下拳招,终究都是死的。只有递拳之人,才是活的。

  青同站定,第一次更换纯粹真气。

  双方都已经离开城池,陈平安如同断线风筝,在远处摔落在地。

  青同笑道:“离着一炷香,差不多还有一刻钟,你行不行?”

  陈平安站起身,深呼吸一口气,吐出一股枯败气息后,突然像是变了个人,从先前一个古井不波的迟暮之人,变成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伸手抵住腰间一把狭刀的刀柄,笑道:“如果只说拳法高度,你实在很难跟半个神到般配,还是说其实你最擅长的,是使用兵器?”

  青同双臂环胸,笑道:“就算我赤手空拳,打你不是绰绰有余?”

  何况青同可没有真正倾力出拳。

  怕一个不小心,打得酣畅淋漓了,没能收住手,就打得对方跌境,或是干脆就直接打死了对方。

  青同瞥了眼对方的腰间叠刀,伸出一手,“你要是用刀,大可以随意。”

  陈平安微笑道:“你好像忘了说,两刻钟结束后,咱俩到底怎么算输赢?”

  青同说道:“那就打得一方认输为止?”

  陈平安点头道:“当然可以。”

  缓缓将那把斩勘抽刀出鞘,狭刀极长,光亮如水。

  陈平安再摊开手掌,竟是直接攥住刀身,伸手一抹,在那锋刃之上,如获敕令,焕发出一种古怪至极的五彩颜色。

  青同略微疑惑,这也行?准确说来,对方不算作弊。

  陈平安并没有用上修士手段,更像是一种临时起意的铸造,淬炼?

  青同突然问道:“真是那把斩勘?”

  右手持刀的陈平安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左手再次拔刀出鞘,笑道:“再猜。”

  青同内心震动不已。

  死死盯住那个双手持刀的家伙。

  青同嗅到了一股危险气息。

  青同再没有丝毫小觑心思,竟是主动再起一个古老拳架。

  一身磅礴拳意竟是如那修士现出法相,在青同四周,显化出一幅奇异画卷。

  有人弹琵琶,只有头颅和四肢,而无躯干。

  一位无头之人,双手作吹笛状。

  只剩下上半身的女子,正在抚琴,如被古琴拦腰斩断。

  有无臂者,身侧悬有羯鼓,摇头晃脑,作拍打羯鼓状。

  种种奇形怪状,让人匪夷所思。

  而且最让青同感到烦躁的,还是那把传说中十二高位神灵之一持有的“行刑”,关于这把神兵,光是那句“有幸见此锋刃者即是不幸”,就让青同感到一种厌恶,还有恐惧。

  如果说一把斩勘,只是相对最为压胜蛟龙之属。

  那么这把已经消失万年之久的“行刑”,现世之后,相信不管是纯粹武夫,还是修道之人,谁都不愿意亲眼见到此刃。

  陈平安向前行走,双手持刀,一把斩勘焕发出五彩颜色,而那把行刑,锋刃一侧,竟是漆黑一片,如开辟出一条太虚界线,尤其是刀尖处,拖拽出一条极其纤细的琉璃光线,竟是某种锋刃割破光阴长河的恐怖景象,而那一袭鲜红法袍,脚步不急不缓,笑呵呵道:“与其等到挨了无数刀,这副仙蜕破碎,折损严重,消耗几百年光阴都难以修复,等到了那个时候,青同前辈再取出趁手兵器与之抗衡,会不会太晚了点,丢的面子岂不是更大?设身处地,换成是我,就不要讲究什么脸面不脸面的小事了,务实点,当然是赢下这场切磋,才是当务之急。”

  大地剧烈震颤,地底深处闷雷阵阵,已经不见陈平安身形,原先脚下出现一个大坑。

  那只剩头颅和躯干的弹琵琶者,一刀即碎。

  无头吹笛之人,连身躯带长笛,刀光一闪,一并化作齑粉。

  唯有上半身的抚琴女子,被斩勘穿透胸膛,一袭鲜红法袍现出身形,伸出手臂,手持狭刀,将前者高高挑起在空中。

  身形转移与出刀速度,都实在是太快了。

  陈平安就像跻身了一种境地,人随拳走?

  这本该是一种武学大忌。

  青同已经退到城头之上,俯瞰城外那个持刀者。

  对方整个人像是在……无声而笑。

  那些异象只是拳意凝聚而成的半真半假之物,并不会伤及青同体魄丝毫,但是视线中的那个家伙,第二次让青同生出忌惮之心。

  第一次,只是行刑这把身外物而已。

  这一次,却是那个人。

  一身气势太怪了。

  不是那种一味的乖张,残忍,暴虐。可要说是那种冰冷,死寂,纯粹的无情,也不准确。

  就像人性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青同再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伸手一招,凝聚出一把类似斩-马刀的巨大兵刃,碧绿色,篆刻有层层叠叠的符箓,宝光流转。

  站在城头之上的青同,双手握刀,绕到身后,刀背贴后背,冷笑道:“锋刃无眼,若是不幸缺胳膊少腿,可别怨天尤人,这是你自找的。”

  陈平安手腕轻轻拧转,将那抚琴女子的婀娜身形瞬间搅碎,仰起头,看着那个白发老者,微笑道:“告诉你一个道理,打架话多不高手。”

  远处观战的青同阴神,原本一直颇为神态闲适,等到陈平安拔出行刑,就有点坐不住了,再等到陈平安出手,只以斩勘就将阳神身外身逼退到城头上,将手中那片金色落叶随手丢掉,转头问道:“怎么回事?!”

  小陌双手按住行山杖,“自己问啊。”

  阴神与阳神本就心意相通,完全可以视为一人。

  青同阴神叹了口气,“这么打下去,很难收场的。”

  小陌有些讶异,怎么感觉这尊阴神,有点不同寻常。

  不过无所谓了,小陌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双方重新返回城内的战场。

  急什么,这才刚刚好戏开场。

  其实小陌也不清楚公子对待这场问拳,到底是怎么想的,具体又是如何打算的。

  小陌只知道一件事,公子还没有真正给出杀手锏,这就意味着这场架,还有的打。

  因为陈平安曾经给小陌泄露过底细。自创拳法,只有两招,与剑术相通。

  其中一拳,被陈平安取名为“片月”,是一极简一至繁两个极端中的后者。

  第一次施展此拳,是在大骊京城内,收拾那拨差点酿成大祸的天之骄子。

  练气士之所以最不愿意招惹剑修,剑修的本命飞剑最麻烦的地方,还不单单是一剑破万法的蛮横无理,更在于飞剑伤人之后,遗留剑气,会长久兴风作浪,对人身小天地产生一种持久的损伤和破坏。

  曹慈的拳招“昙花”,是如此,陈平安的“片月”更是如此,这一拳若是打在对手身上,拳意蔓延极快且隐蔽,就像在敌人的小天地山河内,出现无数道鬼画符的榜书崖刻,几乎是不可逆的,留着就是大道遗患,受伤之人想要修缮,就只能磨掉那些石刻,比如匠人只能拿刀削平、或是拿锤头打烂。

  小陌瞥了眼那片被青同丢弃的梧桐落叶。

  一叶一世界,是一幅类似走马图的画卷,只是不涉及光阴长河罢了。

  不然青同要是能够抽取那么多的光阴流水,早就是十四境修士了。

  桐叶洲的山上领袖,是南北对峙的桐叶宗、玉圭宗。

  这就涉及到一桩很多年前的典故了,这两个气数绵长的宗字头,不是凭空出现的,属于应运而生。

  按照公子的说法,那位曾经的小夫子,也就是如今的礼圣,曾经有过一些尝试。

  最早是在大骊京城一座火神庙,遇到了封姨,因为那些以万年土作为泥封的百花酿,被陈平安一眼看破玄妙,猜到了酒水是一种贡物,封姨“话赶话”,便率先提起了一个线头,说到了三个进贡对象,主动聊到了那些与阳间幽明殊途的酆都鬼府六宫,还有那位权柄巨大的方柱山青君,手握地上洞天福地和所有地仙薄籍……总之这些都属于礼圣制定出的一些“崭新”礼仪,后来陈平安就顺藤摸瓜,私底下与先生多问了些内幕。

  与此同时,礼圣还曾亲自请出三山九侯先生,按照陆沉泄露的天机,陈平安相信三山九侯先生当年立碑“太平寰宇斩痴顽”时代,正是为了配合礼圣,才愿意重新出山,帮助礼圣重订天条,原本是专门用来针对天下鬼物。陈平安猜测,礼圣此举若是成功,包罗万象,估计就没有后来的那场斩龙一役了。

  但这都不是最夸张的地方,先生说的另外一件事,才是真正的惊世骇俗。

  人间竟然曾经有机会诞生出人道之主!

  这是一种极为涉险的举措,等于是礼圣剥离出一份自身大道了。

  而且一旦成功,证明此举行之有效,那么儒家文庙的地位,都有可能不升反降,反而是顺势走下一个台阶,就像后世的庙堂官员,辅佐有道之君,创建一个万年未有的海晏清平之世……

  之后陈平安更是在文庙功德林翻阅秘档,果不其然,有个意外收获,正是在那期间,其中有位中土神洲的得道君主,曾经将一片桐叶削为珪形,赐给自己的弟弟,这就是文庙功德林秘档上所谓的“桐叶封弟”和“一叶封侯”,在桐叶洲那条名为汾渎的大水之畔建国,当时大渎主要支流有那浍河、漱江。如今大泉王朝的埋河,还有燐河,都只是当年不起眼的河段、支流之一。

  可惜不管是什么原因,礼圣终究未能做成此事。

  城内之战,几乎毁掉了半座城池。

  每一次锋刃撞击,都是一场火星四溅的滂沱大雨,双方四周的建筑,如被秋风扫落叶。

  青同阴神脸色凝重,亏得自己那把精心铸造的法刀,品秩极高,不然别说对上那把行刑,就是斩勘,都要吃大亏。

  小陌伸了个懒腰,问道:“那个被我家公子尊称为‘吕祖’的道士,是什么来头?”

  青同有些心不在焉,随口答道:“纯阳真人,是一位真正的得道之士,家乡在浩然天下,但是成名之地,却是青冥天下,被誉为金丹第一。曾经游历过藕花福地,与老观主一见如故,云窟福地的老蒿师倪元簪,还有后来的俞真意,一定程度上,都模仿了纯阳真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6页  当前第18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83/26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剑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