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安起身,没走两步,就站在朱美华正对面。
朱美华仰起头,“你……干什么……坐会儿……啊。”
张礼安此时的并不高的身形好像格外伟岸,他探过一只胳膊,支在床上,深呼一口气,另一只手托起美华的下颌,吻了上去。
这是俩人单身多年,难得的体验。
朱美华并没有抗拒,在酒精的催化下,她想着,管它什么,想在想,就放任一回。
唇齿交缠,酒气弥漫。张礼安感受到美华没有拒绝,稍一使劲儿,把美华推倒在床。
此刻,两人多年空白的情感,在这个吻里,得到了释放。
张礼安试探性的解她衬衣扣子,不知是吻的太过认真失神,还是美华没有感知,终是,没有拒绝。
张礼安的唇接着往下探,美华娇吟出声。
皎月照水,月色映人。
干柴遇烈火,此夜长灯明。
几番过后,俩人相拥沉沉睡去,张礼安成功留宿在朱美华家里。
次日早晨,朱美华在极度困乏中醒来,多年没有过情爱之事,让她好似少女一样,干了坏事之后,浑身酸软。
她清晰的感受到来自身边的炙热,这是来自人体的温度。
昨夜的事儿像放电影一般,在朱美华脑子里过了一遍。
虽有些羞臊,但都是四十岁上下的人了,这些事儿,也不是多新奇了。
张礼安也睁开眼,看着美华醒了。
他倒有些不好意思,“美华,我……”
朱美华没做声,把头伏在他厚实的胸膛。
张礼安心中大喜,伸手在她光洁的后背抚摸着。
“美华,我娶你,好不好?我保证,让你过好日子。”
朱美华“嗯”了一声,轻微的呼吸,扫在他的胸膛。
张礼安眼神瞬间炙热,他扶起朱美华的头,“美华,我不委屈你,我明媒正娶。现在姑娘们要多少彩礼,我给你多少。我找媒人,上你家提亲。我……”
朱美华伸手捂住张礼安的唇,眼神里亮晶晶的,点点头。
第163章 典范
张礼安动作很快,两天后,他托的媒人就上了老朱家门。
朱美华父母早就说过,这次完全由美华自己做主,所以媒人几乎就是走了个过场,谈的很顺利。
于是,这门婚事定了下来。
张礼安按照风俗,给了美华10万元彩礼,还另给美华买了三金。
这些,是朱美华头婚时候,都未曾得到的东西。
俩人约定,订婚就俩家人简单吃顿饭,结婚典礼在七月举行。
订婚过后,美华就退了租的房子,带着娟娟,搬到了张礼安的房子里。
朱美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人生有了这样新的开始。
从没住过的宽敞明亮的楼房,从来没敢再奢求过的体贴自己的丈夫,现在,都拥有了。
很欣慰,女儿娟娟知道自己妈妈要跟张礼安结婚的时候,很开心,对朱美华说,“妈妈,你终于找到了对你好的人,娟娟替你高兴。”
好像前半生的腌臜难过,是一场支离破碎的梦。后半生,人生开启了新篇章,以后都是温情和希望了。
杨润在意料之中,也很快知道了朱美华要再婚的消息。
他没有了上次直奔食堂大闹的冲动,更多的是怅然若失的难过。
再去找杨茂喝酒的时候,杨茂看他,好似还没有上次来那么难过。
“杨润,想通了?”杨茂试探性问道。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无法阻止的事儿。况且,我想,如果张礼安真的对她好,我心里也能好受些。”杨润的语气里,是想通之后的释然。
“五一”节后,上开班的第三天,省里的验收组终于要来了。
前两天,魏莱和杨茂等村干部,镇里刘书记、镇长等人,都在巴巴的等待着,但是,白白等了两天。
省里验收组只说这周来,哪天没定,谁也不知道,众人只能干等着。
魏莱在紧张之余,也有点儿期待。毕竟这次验收之后,可以真真儿缓口气了,干工作也不用这么刻意留痕待检了。
魏莱今年迎了太多次检查,流程早已熟悉。
检查这天,又是惯常的一大早候在党群服务中心,摆好各种资料;没一会儿镇里的领导们都来了,再一会儿区里的领导们过来,市里的领导们过来……最后,省里验收组压轴出场。
这次,赵凯锋没来。
但程樾一样跟验收组的同志们谈笑风生。
验收组一共五位同志,分俩组,俩人在办公室里查看着资料,三人要去现场。
韩城区的同志们也自动分成俩组。
资料几乎是魏莱一人做的,比较熟悉。她就留在了办公室,以备验收组的问询。
水稻田杨茂全程盯着,就由他带路去现场。
因为验收组的组长要去水稻田,程樾自然而然陪同。
曾秘书没等程樾吩咐,就留在了办公室。
魏莱这边算是顺利,检查组指出的问题,魏莱也都能应对。
终是没挑出什么毛病来。
曾秘书在一旁暗自思忖,小魏书记这工作做的细啊,看来自己留下也帮不上什么忙。
水稻田长了十天左右,齐齐整整的,长势喜人。
检查组组长一看到绿油油的水稻,就露出了欣喜之色,“这绿茵茵的,是希望的色彩啊。”
他转身又问,“水稻种植面积有多大?产量有多大?收益有多少?”
秦副区长有条不紊的解释着,杨茂也适时做了补充。
组长很满意。“咱们专项检查的意义就在这里,切切实实给老百姓做点儿实事,踏踏实实为村里开一条新路。小汇村的整改我们验收组是满意的,比前两天去的大部分村子好太多了。”
听到上级领导这般高度的肯定,在场的所有人都难掩内心的喜悦。
这份认可不仅是对小汇村半年以来艰苦努力的褒奖,更是对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奋进的激励。
秦副区长激动地表示:“能得到验收组的认可,是我们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小汇村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将以此次验收为新的起点,进一步优化各项工作。一方面,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引入更先进的种植和灌溉技术,在保障水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村民的实际收益。另一方面,我们计划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与大型商超合作等方式,让小汇村的优质大米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杨茂也紧接着说道:“今后,我们村还打算利用村里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们既能体验到田园采摘的乐趣,又能品尝到我们自己种植的新鲜农产品,进一步拓宽村子的增收途径,壮大村集体经济。”
检查组组长满意的点点头:“你们因地制宜,想法很有前瞻性。希望你们能够将这些计划一一落实,把小汇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典范。当然,我们验收组不是今天来过了,这事儿就过去了。我们会持续关注小汇村的发展,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微风拂过稻田,绿浪层层翻涌,也似乎在为小汇村这次漂亮的翻身仗鼓掌呐喊。
省里验收组在所有村的检查完成之后,给出了最终的评分。韩城市的二十几个村子里,选出了五个示范村,小汇村是韩城区的典范。
党支部书记魏莱,代表小汇村,在市里分享了做法经验。
魏莱惊奇的发现,在这半年的历练里,虽然自己面对大场合难免还是会紧张,但是一旦上台,竟能做到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参加完交流分享会,何市长边往外走,边跟身边的副市长说,“唯一的那个小女书记,叫魏莱的,就是程樾的女朋友?”
副市长点点头,“小书记表现不错,我听说省里的领导也很赏识。”
何市长接着说,“怪不得我给介绍市里政研室的小徐,就是徐书记的女儿,他一口回绝了。”
“那不能比啊,听说小魏书记可是程樾从京城追来,才追上的……”
第164章 王二苏醒
工友王二苏醒了!
王二整整昏迷了半个月,邵玉成一家担惊受怕半个月。
邵玉成一方面还在小心翼翼的继续着工作,另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光是纪委找他谈话,就谈了两次。
纪委那种地方,就是你明明实话实说,也觉得没什么大事儿,却依然让人胆战心惊。
短短半个月,邵玉成就瘦了七八斤,人都瘦的脱相了。
韩城区人民医院在治疗了王二之后,又积极联系了上级医院,请来了相关的专家。程樾也从京城找来了该领域里的大拿,几方会诊,一致断定王二很快会醒,问题不大。
果然,住院半月之后,他就醒了。
医院立马检查他各方面指标,全都正常,只是躺的时间太长,缺乏营养,身体虚弱。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王二跟着邵玉成干工程也有几年了,人品是不错的。
他醒来之后,就有工友来看他。邵玉成也带了不少营养品来看过他两次。
王二陆陆续续听到工友的描述,以及家里人的叙述,他大概明白,自己这一摔,险些给邵玉成惹来了大麻烦,这工程差点儿黄了。
所以,在他苏醒之后的第三天,王二就想要主动联系纪委的同志,把情况解释清楚。
但他媳妇儿有些不愿意,“你这么做的话,这起事故就是你的责任了,那之前他们承诺咱们的赔偿金就全没了。你要知道,医药费全管,另外等你醒了,再给十万块钱,这还什么概念?十万块够你不吃不喝赚俩年的!”
王二听到“十万块”有一丝心动,但理智和人品还是占了上风。
“咱们不能这样,我都跟邵总多少年了。你也知道,我这人马马虎虎的,邵总还一直没丢下我。这几年虽然他工程也不多,但总算带着我,挣了养家糊口的钱。咱们不能恩将仇报啊。这次我找纪委说明情况,今后还能跟着邵总干工程。你不懂,这次的工程很重要,干好了,以后活儿多的是,十万块我给你很快赚回来。”
王二媳妇虽还是有些不情愿,但她做不了王二的主,只能任由他通过项目部组长找到了纪委的同志。
纪委本来也等的王二身体恢复些,要过来。他主动联系,推动了这件事情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