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莱,需不需要整理资料,让小王去大办公室做。”李可问魏莱。
魏莱点点头。下雨天整理了一部分,还有一大部分没动呢。
“小王,你等我一下,我打印出来,之后你就按照那些我已经整理好的,把这些也弄成一样的。”魏莱边打印边跟小王说。
没一会儿,小王抱着一大摞资料去了隔壁大办公室。
“还需要做什么?”李可又问。
“最要紧的是要写个最终汇报材料,要不……”魏莱没好意思完全开口,写材料这种事儿,大家都犯怵。
“我帮你写,你这段时间主要干的工作总结了吧?”李可边说边在电脑前坐下。
魏莱很是惊喜,有人帮着写汇报材料真是太美了,况且,李可写材料的水平自然在自己之上。
魏莱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文件,“我刚才总结在这里了。”
李可打开,边看边点点头,“行,我看着写吧,写完你自己再补充补充。这么重要的检查,我估计我写出来的不一定能过关,你不是在区委办借调过吗?看然后能不能找刘主任(区委办主任)帮着把把关。”
魏莱点点头。
三人分工合作。
魏莱的压力明显小了不少,心里轻松了许多。这三个人干活,跟一个人干,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尤其是有李可这种工作能力强的人助阵。
魏莱甚至有心情、有时间发个微信,撩逗程樾一下。
“哥哥哥~”后面附带一个“爱心”。
程樾过了一会儿回复,“宝贝儿,今儿不忙?”
“刘书记找人来帮我了,效率高了好多。”魏莱回复。
程樾发来了一个“偷笑”的表情。
不得不说,李可的能力是超强的。魏莱准备硬着头皮写一天的材料,李可在中午就写好了,魏莱看过,真是比自己写的好太多了。
“写得太好了吧。”魏莱忍不住赞叹。
“逼出来的。”李可笑笑说,“不过还是最好找刘主任帮着润色下。”
这时,村官小王也把资料整理差不多了,三人一起去大办公室又捋了一遍,问题不大。
“我请你们去吃饭吧,就去村里的农家乐。”乐可和小王真是帮了她大忙,三人一上午干得活儿,顶魏莱自己干俩天的量。
“行啊。”李可爽快的说。
一边的村官小王也点点头。
魏莱叫了村主任,还有妇联主任一起吃,妇联主任霍姐有事没来。
农家乐也是小汇村一个特色,鸡鸭鱼这些都是饭店自己养的,菜也是自己种的。城里很多人周末带着家人来尝尝。
“小汇村真是个好地方,今年水稻种植成功了的话,以后辐射连带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李可笑呵呵的说着。
虽然李可比魏莱大不了几岁,可是魏莱觉得李可,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当然,李可一直工作上进,深受领导赏识。
下午三人又忙了一下午,魏莱对照检查标准,一项一项捋着,发现几乎完成差不多了。
果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忙完三人坐着,李可突然问了句,“魏莱,那天没事吧,雨确实太大了。”
魏莱心里“咯噔”一下,李可原来也知道了。
“没事没事,就是有点儿着凉。”魏莱微笑着说。
李可眼神稍微瞟了下正在看手机的小王,“没事儿就好,养好身体,工作上的事儿,我们都能帮忙。”
魏莱笑着点点头。
魏莱回城路上,肖潇就打来了电话。
“莱莱,你这出名了呀。”肖潇“咯咯”笑着开玩笑。
“怎么了?”魏莱边开车边问道。
“沈云飞他们医院都传遍了,你跟你家程大书记的佳话。冒着深水把你抱出来,上了救护车。哎呀,这个画面,光想一下,就男友力Max了。”肖潇自顾自说着。
“哎肖宝,你不该先问我,被困在水里,人有事儿没吗?”魏莱撇撇嘴,闺蜜这个八卦劲儿,真是绝了。
“有程大书记护航,你能有什么事儿。不过,下次千万别涉险哦。”肖潇正色说道。
“嗯嗯。不过我好奇,系统内知道也就算了,他们医院怎么知道的?”魏莱没想到,“波及”的范围这么远。
“救护车不有医生吗,再说现在那么多人,有家属在医院也会传啊。”
好吧,魏莱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这么出名。
第157章 插秧
李可和小王又帮了魏莱两天忙。
终于,省里发的三十六条对标标准,全都准备停当。至此,所有纸质内容就准备好了,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过个“五一”假期了。
魏莱的假期自是少一天,因为小汇村五一当天,要插秧。
程樾也要来。
很快刘主任就通知了平易镇,看来插秧又是一场盛事。
“五一”劳动节这天,天气很好。
魏莱一早就跟村干部们来到了水稻田地头。
广袤的水田在晨曦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映衬着村干部们灿烂的笑脸。
“我跟大家伙儿天蒙蒙亮就忙起来了,大家伙儿高兴着呢。”杨茂满脸洋溢着笑容,兴奋的说。
上午九点左右,区委书记程樾在分管农业的秦副区长一行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小汇村。
乡镇党委刘书记、镇长以及包片副镇长,魏莱杨茂和其他村干部,早已在田边等候。
程樾站在田边,目光深邃地望向这片充满生机的水田,详细询问了今年水稻种植的品种、面积以及预计产量等情况。
杨茂和魏莱一起在他身边回答着。
秦副区长则在一旁不时补充介绍着全区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持。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经验丰富的田云宝(水稻种植大户)和另一位技术工驾驶着插秧机,如同灵动的舞者,精准而迅速地从秧箱中取出嫩绿的秧苗,又以极快的速度将其插入田中。那动作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一株株秧苗被整齐地栽种在水田里。
随着插秧机不断向前推进,身后留下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秧苗。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领导们被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所感染。
程樾感慨地说:“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小汇村的水稻种植不仅关系到村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乡镇党委刘书记立马表态:“我们会积极落实各项农业政策,接下来,我们镇计划引进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活动,让村民们更好地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小汇村的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程樾满意的点点头,秦副区长也附和的说,“老刘对农业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这小汇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魏莱在一边儿默默感慨,这领导们就是会聊天儿,风向在哪,聊在哪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插秧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水田里的秧苗越来越多,嫩绿的颜色逐渐蔓延开来,很是喜人。
程樾一行待到中午,准备要走的时候,刘书记还试探的留程书记一行吃饭。
“老刘,今儿不行,假期忙完工作,我得陪我家里人。”程樾乐呵呵的说,还不忘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魏莱。
刘书记是有眼色的,“那下次有机会,程书记一定赏光。”
程樾一行浩浩荡荡离开之后,刘书记嘱咐了魏莱和杨茂几句,一行人也离开了。
“领导们挺重视咱们的工作啊。”杨茂感慨的说,“那天杨鑫还说呢,前十年见得领导次数加起来,也不如今年一年多。”
魏莱略微尴尬的笑了笑。
魏莱又陪着杨茂看了一会儿插秧,杨茂就说,“书记,你先回吧。你们年轻人,好不容易放个假,那几天赶材料也累坏了,好好休息休息吧。这儿也没什么活儿了,我盯着就行。”
魏莱也没客气,打了个招呼就上车了。
手机里躺着程樾刚发来的信息,“宝宝,回家等你哦。”
魏莱幸福的笑了笑,出发。
这个假期,邵玉芳和魏启山不回来了,一方面魏莱有工作,另一方面俩口子也想着魏莱跟程樾谈恋爱呢,好好玩一玩。
魏莱准备找一天时间,去省城看看父母。
程樾知道了,也要去。用他的话来说,“我得多在岳父岳母面前,刷刷存在感。好让他们放心的把宝贝女儿嫁给我。”
中午吃过饭,俩人午休了一会儿。
下午,程素年打电话给程樾,让他带着魏莱去家里坐坐。
程樾问魏莱的意思,魏莱点点头。总要多跟他家里人接触接触啊。
陆琛也在家。
“你看看你哥,老光棍儿一个,假期也没人约,就在家歇着。”程素年对着一进门的程樾和魏莱就是一通唠叨。
程樾笑着说,“姑姑,哥是想多陪陪您。你看人家多孝顺。”
“孝顺就应该像你似的,带着媳妇儿回来。”程素年可不听程樾忽悠。
“妈,您又来了。”陆琛从沙发上起身,对程樾和魏莱说,“樾子,魏莱,过来了。快过来坐。”
程樾和魏莱笑着挨坐在沙发上。
“莱莱,最近忙不忙?”程素年换了个柔和的语气,问道。
“还好,忙差不多了。”魏莱微笑着说。
“不忙了常来姑姑家坐坐。”程素年是真喜欢魏莱,说话的时候,眼睛都仿佛在笑。
“好啊姑姑。”魏莱点点头。
“见过你准婆婆了没?”程素年又问。
魏莱略显羞涩的点点头。
程素年乐呵呵的说,“那就好那就好。”她站起身来,“你们年轻人先聊着,我给莱莱做了小蛋糕,我去看看好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