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魏莱很不好意思的说,“我初次上门,姥姥就这么隆重给我做衣服,我真是有点儿受之有愧。”
“老太太高兴,我这个老光棍儿终于有人接手了,可不得哄着你点儿。”程樾笑着开玩笑。
魏莱忍不住笑了,“程樾,你家人真挺好的,跟他们相处,比我想象中容易多了。”
“那他们这么好,我也不错吧,你什么时候考虑跟我结婚?”程樾继续笑着说道。
“你这算是求婚?这也太敷衍了吧,太不正式了,我可不干。”魏莱嘴里这么说着,其实还是心里没做好结婚的准备。
程樾表面上若无其事的笑了笑,心里却在想,当初的半年之约马上就到了,咱们不还感情日笃,好好的在一起嘛。今年势必是要把你娶回家的。
休息的日子,只要跟程樾在一起,总是过得非常快。跟程樾在一起之后,好像生活里围绕的已经都是他了。她想起之前一个人下班回家独处,周末也大部分一个人过的日子,好像已经很远很远了。
第149章 释怀
娟娟周末有时候会来小汇村,陪陪奶奶。
老太太一看见孙女,心情就好,身体也仿佛硬朗了。她还时不时把杨润给自己的钱,塞给孙女。
有时候,老太太也问,“娟娟啊,想不想爸爸妈妈复婚,在一起生活?”
娟娟像个小大人,说着很成熟的话,“复不复婚是妈妈的选择,她怎么选择,我都同意,只要她幸福就好了。”
再加上,老太太从杨润一说起朱美华的表情来看,十有八九,俩人是没戏了。
人到杖朝之年,经历过很多事,也看开了很多。现在孙女承欢膝下,经常能来看看自己;最让自己操心的儿子杨润,也改邪归正,好好生活了。自己也满意了。
至于杨润能不能跟朱美华和好的事儿,只能看造化吧。
经过一阵子的相处,朱美华对张礼安倒是了解了不少,他勤劳善良,待人真诚。
张礼安经常晚上下班送朱美华回家,朱美华刚开始的推脱,到后来的默许,逐步的跟张礼安拉近了距离。
关于自己和张礼安的事,朱美华也问过父母的意思。父母只说,这次全凭她自己做主吧,只要自己过得开心,父母都支持。
朱美华问问自己,张礼安合适吗?短短几个月里,这个男人关注着自己,频频对她施以援手,她在他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爱和怜惜。
但同时,她还是有点儿怕。上次失败的婚姻,让她深陷泥淖多年,这一次,她不想轻易的下决定,以免自己后悔。
促使朱美华鼓起勇气再往前走一步的,是发生了一件事儿。
娟娟是插班进的学校,在学校里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这个年龄的孩子,最是叛逆。农村家庭的孩子,父母不是忙着在田间劳作,就是忙着在城里打工,对孩子疏于管教,同学们之间很容易拉帮结伙,干点儿欺负同学的事儿。
很不幸,娟娟就是被欺负的那个。
其实,跟着朱美华漂泊的那几年,早已让小小的娟娟,学会了逆来顺受,隐忍不语。所以,同学们的孤立,她不在乎。偶尔的嘲笑,她也置若罔闻。
但是,越是这样,那些无聊的孩子们,越是想办法,想让她屈服。
于是,某天,趁娟娟课间趴在课桌上睡着了,一帮孩子就悄悄拿走她的校服,在校服上肆意乱写乱画,然后放了回去,想看看娟娟什么反应。
娟娟到底是孩子,看到校服被同学们乱写乱画,忍不住泪扑棱扑棱往下掉。她不仅是因为同学们欺负她,最重要的是心疼钱。
衣服被画成这样,铁定是洗不出来了,再买新的,又得花钱。妈妈赚钱不容易,得刷多少盘子,打扫多少次卫生,才能赚出来?
这天放学后,娟娟就没有立刻回家,她怕朱美华看见被涂花校服,怕朱美华跟她一起难过。
朱美华在家,左等右等,娟娟没回来,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说她早就走了。
朱美华心急如焚,最终给张礼安打了求助电话。
张礼安二话没说,就赶过来,陪着朱美华四处找孩子。
最终,俩人在离家不远的一家饭馆门外,找到了眼睛哭肿的娟娟。
把娟娟带回家,朱美华才问清了事情的原委,也是哭了起来。怪自己没用,让娟娟受了苦。
张礼安安慰着娘俩,并跟娘俩承诺,以后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
没几天,娟娟在学校,班主任老师就把她叫到办公室,给了她一身新校服,并且,找到欺负她的几个同学,让他们依次道了歉。
原来,张礼安托人跟校长打了招呼,说明了事情的原委,校长给班主任老师施压,解决了这个事情。
娟娟很高兴,朱美华也很感动,这是她们很久以来,第一次被一个男人像山一样保护。
娟娟主动跟朱美华说,“妈妈,张叔叔我很喜欢,你跟他在一起的话,我很支持。”
于是,等张礼安再一次提出,想跟朱美华相处时,朱美华同意了。
很快,俩人在一起的消息,就在煤站里传开了,也传回了小汇村。
杨润自然早就知道了。自那次他去食堂闹完,朱美华跟他谈过一次之后,俩人再也没有好好聊天的机会,杨润也试着打过电话,朱美华没接。
他也见过几次朱美华和张礼安成双入对,也听过同事们关于他俩的八卦,越听心越寒。
其实,从一开始,朱美华也没有要复婚的意思,是自己满腔热忱往里扎,还以为,人家愿意照顾母亲就是有想法;还以为,人家愿意让孩子回来,就是有想法;还以为,俩人能在一起上班,两人就有机会……
世间之事,怕的就是你以为。杨润脑子里,闪过了很多次俩人之前争吵的画面,那时候娟娟还很小吧,说话都不太清晰,无辜小眼睛被吓得怔怔的。
想到这里,杨润狠狠地扇了自己嘴巴,自己以前多不是个东西啊。
又想到那次上晚班,碰上了下班的朱美华,跟张礼安有说有笑的,猛然意识到,这个他曾经的妻子,永远不可能再属于他了。
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是吗?
是该释怀了。
在外打工的杨海,妻子给他打电话,他也知道这个事儿了。虽然也想朱美华跟自己弟弟复合,但人家的选择,他也没办法干涉,无能无力。
他又怕杨润重蹈覆辙,遂打电话给他。
“润啊,我听说朱美华谈朋友了?”
“嗯。”杨润的声音沉闷。
“谈就谈吧,这是人家的自由,你可不能去捣乱啊。”杨海不放心的叮嘱道。
“我知道,我想清楚了,好好上班,好好过好自己的日子。我不会乱来的,你放心吧。”杨润是真的想通了,自己也单身那么多年,继续单身也没什么。他跟朱美华,终究只能只是娟娟的父亲和母亲了。
杨海跟弟弟杨润打完电话,还不放心,又叮嘱自己的妻子,多注意杨润的事儿,有事儿第一时间告诉自己。
第150章 舅舅出事
短暂的休假结束,魏莱和程樾都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魏莱要准备专项检查最后的验收,只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了。
然而,就在此时,唐氏集团的工程出事了。
确切的说,是魏莱舅舅邵玉成承包的那部分,出了事。
原来,这天临近中午,在施工现场,原本一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推进着。
突然,一声惊恐又尖锐的呼喊声打破了原本的忙碌节奏:“哎~有人掉下来啦!”只见一名工人从高高的脚手架上直直坠落,重重地摔在地面,瞬间重伤昏迷,不省人事。
周围的工友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脸色煞白,短暂的惊愕后,现场迅速陷入慌乱。
但很快,组长当机立断,一边大声指挥着几个工友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靠近造成二次事故,一边安排另外几人飞奔去拿急救箱,而自己立马给邵玉成打了电话。
邵玉成此时正跟几个其他项目部的负责人吃饭,在别人的规劝下,还小酌了几口。
接到组长的电话之后,他心里猛然一沉,吓得一个激灵,扔下手里的筷子,就立马朝事故地点冲过去。
一路上,他心急如焚,脑子不听使唤的联想着各种可能,但无论如何,放在第一位的是救人。
到了现场,众人看着他来了,给他让出一条路。
邵玉成边快步走,边问,“叫救护车了吗?”
组长大声说,“叫了。等了十分钟了,估计快来了。”
邵玉成蹲在受伤工人王二身边,只见他还是双目紧闭,一动不动,后脑勺还殷出一些血迹。
邵玉成心急如焚,头着地,还有血……这事儿,大了!
围着的工人们也是低声众说纷纭,说什么都有。邵玉成越听心里越烦。
终于,又过了几分钟,救护车来了。
在众人的协助下,王二被顺利送上救护车。邵玉成和一名工友也跟着跳上了救护车。
很快到医院后,王二被迅速推进了手术室。
邵玉成在手术室外焦急地踱步,想着各种可能和应对之策。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王二没什么事儿,赔点医疗费和营养费误工费就完事。但如果王二出事了,重伤昏迷或者死亡,赔钱只是一小部分,邵玉成本人和他的项目部,都会受到很大的牵连,很有可能,会被清退。不仅做不成这个项目,以后也很难再找到项目。
邵玉成越想越是一头冷汗。
但无论如何,生命得是第一位的。邵玉成还是在冷静了一下之后,就率先给唐氏集团韩城这边的负责人,打了电话。
这边的负责人当时受唐聿怀授意,主动联系的邵玉成。所以,这次邵玉成的项目出事,他第一时间给唐聿怀打了电话,汇报了此事。
唐聿怀斟酌了斟酌,觉得这事儿,他得帮着按下去。如果事情大了,一切按程序办的话,哥们程樾会很为难。公事公办,怎么跟魏莱交代?出面平事儿,有损威信。
于是,他给负责人的指示是,想尽办法,把邵玉成从这件事中摘出来。
邵玉成之后又联系了伤者家属,告知他们事情的经过,并安抚他们的情绪,承诺会承担一切责任。
经过几个小时漫长的等待,手术室的门终于缓缓打开。
医生走了出来,邵玉成、工友和伤者王二家属都围了上去。
医生告知他们伤者已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仍在昏迷,需住院观察和进一步治疗。
听到这个消息,邵玉成暂时长舒了一口气,他跟着医生想问下具体情况。
医生根据伤者的情况推断,应该是工人摔下,强烈的撞击使他受到惊吓而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同时头皮裂伤出血。
他们经过检查没有发现颅脑内部的损伤,因此缝合了头皮的伤口。现在只能是进行适当的观察和休息,等着伤者逐渐恢复意识和身体状况。
“那他什么时候能醒来?”邵玉成焦急的问。
“这得看他的自我意识了,属于不确定因素。”医生直接告诉他。
邵玉成刚刚稍微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