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信访
魏莱这边,杨润也进了办公室,开始控诉了。先是村里的果园流转了村民的土地,流转费还没给;又是他年轻时候刚毕业,某单位答应要招聘他,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政府要给他解决工作;还有就是十多年前的村委会跟煤站签订的合同没给村民公开,村委会没有做到“三务”公开……
杨润说起来还是头头是道的,看得出来私下也没少下功夫。
魏莱一一仔细记录下来,列下来七八条。
终于,杨润没得说了。
“杨润,我刚来咱们村,给我点时间了解情况可以吧。”魏莱认真的看着他说道。
“书记你既然这么说了,我就相信你。你说多久吧。”杨润问道。
“一个月,我仔细摸清村里的情况,给你个答复。”魏莱言之凿凿。
“一个月就一个月,我等你的。”杨润说完,就起身走了。
办公室里的其他村干部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杨润这人,没信用的。今天答应了不闹,明天换个地方又开始了。”一位村民代表说道。
“是啊,而且他反映的事,纯属瞎闹。”杨鑫说道。
“对啊,多少年前老黄历了,单位不招聘他,找单位啊,找村委会干什么。”
大家叽叽喳喳的说着,魏莱仔细听着。看起来,杨润的人缘并不好。
这时,村委会主任杨茂清了清嗓子,说了句,“杨润现在户口也不在咱们村,在城区厚德苑小区,咱们现在就不是主管单位。不过念在从小在咱们村,他现在也挺可怜的,能帮他点啥帮点啥。”
“可怜?”魏莱疑问。
“是啊”杨鑫接着杨茂的话说道,“杨润本来已经结婚,还有个五六岁的女儿,后来他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老婆不跟他过了,带着女儿走了,现在在哪都不知道。他还有个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有个哥哥打工赚钱,养活他们母子俩。”
有过家室,现在基本成了孤家寡人。这会不会是个突破口?魏莱心里思忖。
接下来,魏莱听大家七嘴八舌的讲述这不同方面的杨润,对杨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主任,有机会多去他家里走走,看看有什么力所能及帮忙的,我这边也去镇里想想办法。”魏莱嘱咐道。
“行。”杨茂应承。
刚才提到杨润的前妻叫朱美华,娘家是邻村的,娘家应该有她的消息。
魏莱回到镇里,转手就给邻村的书记兼主任朱耀文打电话,说明了情况。
“小魏书记,是这样的,朱美华刚离婚的时候确实在娘家住了几天,后来就领着孩子走了。人们问起来,她父母只说去大城市打工去了,这几年也没见回来过。这样,我最近再给问问。”
“谢谢您了。”
魏莱又去经管站调了小汇村这些年的账目,经管站有要求不让带出去,所以魏莱就在经管站翻看起来。
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了,开饭铃声响起,魏莱才从一大摞账本里抬起头来,都十二点了。
还没去组织部呢,估计也开完了吧。
魏莱跟经管站的同事一起去食堂吃饭,看见李可回来了。
“李可,这就回来了?”魏莱笑着跟他打招呼。
“嗯,十一点左右就结束了。我就回来了。”李可边夹菜边回答。
“怎么样?”魏莱问。
“程书记跟宋部长、王部长都挺好的,特别关心大家的工作生活。”李可说道。
“程书记全程都在?”魏莱好奇又问一句。
“那倒没有,待一会就走了。估计也很忙吧,能抽出时间来坐会就很不错了。”
也是,全程在也不现实。那我就下午再去组织部吧。魏莱心里想。
中午吃了饭,魏莱回办公室躺了会,脑子里还是杨润的事。小汇村看起来风平浪静,隐患还真不少呢,只能一个一个想办法解决吧。
下午,魏莱又看了会账目,看着时间到四点了,差不多了,就起身往城里赶。
到了区委组织部,刚好四点半。
这两年有时候也来组织部送送文件,环境相对熟悉。
魏莱找到王浩办公室,王浩在。
“王部长,我是魏莱,我忙完村里的事,过来了。”魏莱礼貌的打招呼。
“小魏,你来了。一会你去隔壁宋部长办公室,找他汇报吧。”王浩四十多岁,头发乌黑中夹杂着几缕银灰,整齐地梳向一侧,显得十分利落。脸庞稍显方正,肤色微黄,一双眼睛不大却格外有神。
“好的,王部长,我先过去了。”魏莱跟王浩告别后,敲门进了宋杰明办公室。
宋杰明一指沙发,“小魏,坐吧。”
魏莱等宋杰明坐下,轻轻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
“小魏,上午的座谈会你没参加,叫你过来是跟你聊聊。”宋杰明一边解释一边说,“无论是区委还是组织部,都非常关心青年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你也不必拘束,咱们就随便聊聊。”
魏莱点点头。
“小魏,听你口音,是咱们本地人吧。”宋杰明笑容可掬。
“是呢,宋部长。”魏莱坐的板正,规规矩矩的回答。
“没结婚呢吧?”宋杰明问道。
这还真是关心党员干部生活啊。
“没呢,宋部长。”
“交男朋友了吗?咱们之后全系统准备弄个联谊,年轻人多交交朋友。”
“还没有,我一定踊跃参加。”
“我看你父亲是教师啊,在省城呢。”
“是呢,宋部长。我妈妈今年退休了,也过去了,方便照顾他。”魏莱顺嘴说道。
“生活中有啥问题,尽管说。”宋杰明说道,“至于村里,先熟悉情况吧,慢慢来。组织部就是培养干部的地方,会好好栽培你们的。”
宋杰明的一席话,如沐春风。最起码,听起来很舒服。
魏莱准备的汇报材料显然是多余了,宋杰明跟她的聊天像在叙家常,根本不需要准备嘛。她在心里暗自庆幸,大场合就需要周密的准备,需要长篇大论,自己没去,又逃过一劫呀。
从组织部出来,也不过五点多。今天偷懒下个早班儿。
魏莱迈着轻快的脚步往楼外走去。
二楼区委书记办公室,程樾站在窗前,看着那个小人儿,蹦蹦跳跳的走向那辆相对扎眼的小粉车。
第6章 微信
魏莱准备晚上再把肖潇叫来,妈妈寄的好吃的还没动呢。
肖潇电话里保证,六点半准时出现。
魏莱看时间还早,准备先把车放回去,再在小区附近溜达溜达。
小区东门有家花店,魏莱几乎每周都会光顾一次。她每周都会买束花,看花儿心情好。
今天阳光明媚,心情也好,所以她今天选了两朵向日葵,三支百合,插在花瓶里应该很好看。
结账的时候,老板娘说了句,“向日葵代表重逢的喜悦。莱莱,最近是遇到故人了吗?”
魏莱心一惊,什么?!
老板娘醒好的花,回来就能进花瓶。魏莱端详着已经插好的花,向日葵金色的花瓣如同阳光的碎片,百合花亭亭玉立。向日葵的热情与百合花的圣洁相得益彰。
脑子里盘旋着老板娘那句“重逢的喜悦”,自己难道还期待跟程樾见面吗?
今天的晚餐是红烧排骨,酱牛肉,水果酸奶,主食是饺子。因为都是半成品,上菜很快。
“阿姨的排骨真是绝了,好好吃啊。这个酱牛肉也好吃,几天不吃就想念。不像我妈。做饭那么的难吃。”肖潇嘴吃个不停,还说个不停。
“好吃我再让我妈寄。”魏莱边说还边又给肖潇夹块排骨。
“对了,周六跟咱俩出去的还有俩个男生。”肖潇突然换了话题。
“男生?谁啊,我还以为就咱俩。”魏莱也有点惊讶。
“是我的一个学长啦,不过他是学药学的,今年刚来人民医院上班,前一阵儿联系上了,说一起聚聚,这不是这周有时间了吗。刚好他还有个同事,俩人现在合租呢,也是同龄人,我一寻思还有你呢,这不就攒一块儿了吗。”肖潇边吃边解释。
“我还是不去了吧,俩个陌生男人,人家好怕怕呢。”魏莱边说边做出搞怪的动作,这是要打退堂鼓了。
“必须去,我跟你说实话吧,上学那会我就对学长有点意思,不过他那会有女朋友,我这暗恋不就无疾而终了嘛。现在这么巧,他来咱们这了,我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吗?你必须得跟我去,这是你姐妹的终身幸福,耽误了你养我啊。”
“原来如此,那必须去,你这么能吃,我可养不起。”魏莱这个工具人必须去呀,身负重任。
周五过的超级快,并且心情很快乐。毕竟,期待比拥有更快乐,六日不就休息了吗。
晚上下班,魏莱照旧去健身房锻炼了俩小时,说锻炼也就是在跑步机走走,最多再换到椭圆机上。她体育一直很差,人又有点瘦,每周锻炼当心理安慰了。
不过说起来也很奇怪,魏莱其实各科都不错的,但是体育出奇的差。
大学时候体测,每次都是程林替她测。程林是程樾的妹妹,在京读医科大学,本硕连读7年,研究生快毕业了吧。自毕业之后就不怎么联系了,应该是自跟程樾不联系之后,跟他妹妹也不怎么联系了。
唯一一次体测是魏莱亲自上阵的,是有一次联合体测,他们班“不幸”被抽中,要去华清大学几校连测。魏莱很苦逼,毕竟自己的体育太烂了,烂就算了,还要出去丢人,还要丢人丢到喜欢的人面前。
不出所料,程樾看着她“不堪入目”的体育表现,直摇头。
“魏莱,你看着我,我给你演示。”程樾边说边演示台阶测试。只见他有节奏地踏上台阶,再踏下台阶,如此反复。看着很容易很轻巧的样子。
“魏莱,你踏上台阶时,要用力蹬地,确保整个脚掌都落在台阶上。踏下台阶时,要平稳着地,控制好身体的平衡。你来试试。”程樾可以说是身体力行的在教学了。
魏莱硬着头皮试了试,还是一塌糊涂。
“算了,这也没什么。”程樾最终还是放弃了。
程樾的体育非常好,可能一方面是天赋,另一方面跟后天培训有很大关系。
他们是跟空军联合培养的,相当于半个军人,每天早上起来先空腹绕学校跑一圈,也就是十公里。之后每年还有一到两次的集训。飞行员对体能要求很高,因此培训强度也很大。
这一对比,天差地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