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外站着的张大海,听了这话,脸上有些愧色。
他不是没收到安妮的信,只是心里为难,怕把钱汇给媳妇,老娘会生气。
可不汇吧,安妮说得也没错,孩子大了,上学什么的都需要钱。
总让媳妇从婆婆手里要钱,确实不太好。
可他孝顺惯了,真心不敢忤逆母亲。
左右为难,根本不知该如何回复,恰巧这时有紧急任务,他便将这事暂时放到一边,带兵出任务去了。
等他回来后,安妮又再也没有给他写信,他便以为这事儿解决了,随后就将它抛到了脑后。
现在听安妮提及此事,又想起平常徐指导员对他的提醒,张大海不禁羞得红了脸。
他不是不知道媳妇的难处,也不是不知道留她一个人在老家看孩子实在太辛苦,可他每次让老娘那么一哭,他就忍不住心软。
他娘不容易啊,作为顶门立户的长子,他理当孝顺爹娘。
媳妇和孩子确实受委屈了,可这不是没办法嘛,以后他会好好补偿他们娘儿几个的。
可惜,安妮根本不稀罕他的“日后补偿”。
骤然看到归家的张大海,牛老太和张老头自是十分高兴。
安妮和几个孩子却是淡淡的。
安妮甚至都没有跟着大部队去堂屋,而是领着孩子继续回娘家。
在安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又小憩了一会儿,这才领着孩子回来。
回到东屋,屋里没有人,看来人家母子还在说梯己话。
安妮撇了撇嘴,然后试探的问张小满姐弟两个:“小满,银锁,如果爹和娘分开了,你们会跟着谁?”
张大海当兵十多年,才回来了四次。
基本都是三年才回来一趟。
可他去年刚回来,这还不到两年呢,又忽然回来,安妮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呵呵,没准儿是牛老太写信把他叫回来的。
这段日子牛老太过得有多憋屈,安妮比谁都清楚。
牛老太看她的目光更像是淬了毒汁,恨不能吃了她!
这般愤恨,可又不能把她怎样,甚至连抱怨都不能当着人说,牛老太估计都快憋出内伤了。
牛老太霸道了这些年,哪里肯受这样的气?
安妮琢磨,牛老太定会撺掇张大海跟她离婚。
张大海这次回来,估计就跟这事儿有关。
离婚?
安妮求之不得,但这种事儿,决不能让张大海先开口。
哼,是她不要这个愚孝的渣男,而不是被休弃!
张小满和张银锁听了安妮的话,居然没有任何的惊慌和意外。
他们似乎早就察觉到,妈妈变了。
过去妈妈经常会把爸爸挂在嘴边,所以,哪怕爸爸常年不在家,他们姐弟也不觉得生疏。
可自那日妈妈跟奶闹开了之后,妈妈哭着给爸爸写了一封信,求他好歹顾念一下几个孩子。
结果,妈妈没有等到爸爸的回信,从那以后,妈妈就再也没有提到爸爸。
其实,张小满姐弟两个心里对张大海这个爸爸也是满腹怨言。
他们出生后,就没见过他几次。
爸爸每次回来,都会带好多好吃的,可那些东西全都被奶锁了起来。
张银锁还好一些,到底是个男孩儿,爸爸带回来的麦乳精、桃酥、长寿糕、油茶面什么的,他还能吃到一点。
但张小满却被彻底忽略了。
每每看到二房的几个堂兄弟美滋滋的吃着爸爸带回来的东西,张小满心里别提是什么滋味儿了。
爸爸这个词儿,对他们而言太陌生。
过去他们会记得,更多的还是因为妈妈一直在提。
当妈妈都不提他的时候,张小满他们也渐渐淡忘了这个几乎不在他们身边出现的父亲。
这会儿听妈妈说要跟爸爸离婚,他们非但没有丝毫的恐惧、不安,反而有种理当如此的感觉。
姐弟两个一左一右攀住安妮的胳膊,异口同声的说:“妈,我跟你!”
张小雪快三岁了,见哥哥姐姐这么说,她也有样学样的爬上安妮的膝头,抱着她的脖子,奶声奶气的说:“妈,我也跟你!”
很好,安妮满意的吐出一口气,只等张大海回屋,她就跟他摊牌……
第444章 农家极品大嫂(二十一)
张大海的头都要炸了。
从他进门开始,他娘就开始絮絮叨叨的说安大妮的不是。
之前偷奸耍滑、跟婆母顶嘴什么的,已经是小意思了,现在的安大妮,已经发展到威胁婆母,不把张家看在眼里的地步了。
“大海,你媳妇也太不像话了,每天都跟我要鸡蛋、要白面馒头,呜呜,现在可是荒年啊,哪里来的鸡蛋和细面?”
“我的话,她根本就不听啊,稍有不高兴就对我举拳头。你看看,你自己去看看,好好的房门,硬是让她给摔坏了。”
“还有,她整天往娘家跑,她也不想想,她早就是咱们张家的人了,还整天惦记娘家。今天的事,你自己也看到了,队里刚分了点野猪肉,她就往娘家拿,婆家是一点儿都不留啊。”
牛老太攒了几个月的火气,总算有了发泄的地方。
她拉着张大海的手,不停的说着安妮的各种错处。
说到最后,牛老太更是老泪纵横,“大海啊,娘求你了,你赶紧把这个安大妮休了吧。呜呜,她要是再在张家待着,我非得折寿不可。”
牛老太那模样十分可怜,看得张大海心里一阵阵的难受。
虽然他心里很清楚,娘这些话肯定有水分。
但他还是忍不住会心疼,没别的,这是他的亲娘,是生他养他的人。
且娘都这么大岁数了,又能活多少年?
就这么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小辈们忍一忍就好了,何必跟她置气。
想到这里,张大海不禁对妻子生出几分不满。
好不容易劝住了牛老太,张大海这才沉着脸回到了东屋。
结果,刚进门,还不等他质问安妮,迎面便砸来一句话
“张大海,咱们离婚吧!”
哈?
离、离婚?
张大海有些傻眼。
是,这些年他确实不在家,让安大妮受了委屈。
可、可他们两人还有四个孩子啊。
而且,不是张大海自夸,放眼整个红星大队,也没有比他更有出息的人了。
张家的生活条件也是四个村子数得上的,就算当家做主的是他娘,媳妇和孩子可能受了点委屈,可日子还是比其他村民过得好哩。
条件这么好的男人、生活这么好的婆家,妻子竟真的舍得抛弃?
难道妻子在以退为进?
也是,娘对大妮的不满,估计大妮儿也知道。
她应该也猜到自己这趟回来,可能是被娘叫回来的,说不定还会提出跟她离婚。
她不想离,所以就来个先下手为强?
张大海脑补得也不算离谱,毕竟平心而论,他的条件真心不错。
反观安大妮,虽然有个力大无穷和神医的名号,但有这样特长的女人吧,当个朋友、亲戚没什么,可要是娶回家,啧啧,大多数男人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心里认定了安妮在使手段,张大海伸手揉了揉脸,有些疲惫的说道,“大妮儿,我知道我娘行事强硬了些,可她到底是我娘,你看在我的面子上,让让她还不成吗?”
“你把猎物上交大队的行为就很好,大公无私,一心为民,没有给军嫂丢脸。”
“可你既然能对乡亲们都这么好,为什么就不能忍忍我娘?”
“大妮儿,你放心,我不会和你离婚,我想好好的跟你和孩子们过日子,你改改性子,咱们还跟过去一样,不好吗?”
张大海自以为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安妮的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黑。
什么叫让让、忍忍?
牛老太是张大海的老娘,对他有生养抚育之恩,所以张大海怎么孝顺都不为过。
可“安大妮”又不欠牛老太什么,凭什么要让她、忍她?
就是血缘至亲,古人还有句话叫“母慈子孝”。
何谓母慈子孝?
母亲慈爱,儿子才会孝顺。
安妮根本没在牛老太身上感受到任何慈爱,反倒是看到了又一个“千年媳妇熬成的婆”。
牛老太就是想把自己受过的委屈、遭过的罪,再让儿媳妇受一遍!
“都是头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要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