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女配自救指南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清越流歌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00 KB   上传时间:2025-04-02 19:52:52

  今天才周一,就安排好了周日请客的菜单,您这安排得也太早了吧?裴安和简直无力吐槽,只能艰难的点头,“……好。”

  说完回头,又对上妹妹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她自己跟小鹌鹑似的声都不敢出,还怪起他对老妈不够刚来了。裴安和感受到了会心一击,已经不想去追究,她这份迫不及待,到底是为了给叶峤西惊喜,还是出于别的什么理由了。

  今天连番遭受最亲的两位女士打击,坚强如裴安和也扛不住了,他暂时决定摆烂,啥也不管。

  可惜他的摆烂,丝毫并不影响什么。苗红旗按部就班推进待客流程,而裴小囡看二哥都反抗不了亲妈的权威,再怎么失望,也还是按照老妈的吩咐,提前几天向叶峤西发出了邀请。

  顺便安慰自己,学神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迟早要跟她一起接受学习机的折磨。

  她就这样开始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全新作息,一口气坚持到了周末。

  星期六的晚上,终于没有晚自习,她在家一边塞着耳机听歌、一边刷题,丧心病狂的二哥只给她一堆听不完的英语磁带,而机智如她直接摸到二哥房间,从抽屉里翻出好些粤语歌带。

  好家伙,二哥真是会享受啊,趁着她去上学,他在家都听上粤语歌了。

  现在的乐坛已经进入港娱时代了,二哥也算是时尚达人了。可惜她熟悉的天王天后都还没出道,翻了半天,找出两张里面有谭校长、林子祥陈百强这几个勉强听过的老歌手,哦不,人家现在搞不好都是小鲜肉呢。

  裴景书听着歌刷题,感觉就挺棒,学习都变得津津有味起来了。

  就是有点过于投入其中,等她发现客厅说话动静挺大,赶紧摘了耳机出去凑热闹,已经错过全程,只抓到二哥准备跟好友离去的背影。

  这可怎么行呢?裴景书果断拉住两人,“二哥你们要去哪?还有家成哥,你什么时候过来的,怎么也不叫我一声?”

  齐家成笑道,“今天下班早,也没什么事,顺便去毛纺厂帮你哥看看摊子,刚刚忙完收摊,就帮着一起把东西搬回来了。本来要跟你打招呼的,但我们走到门口,看见你趴在桌上奋笔疾书,索性就不打扰了。怎么,你写完作业了?”

  没写完,所以裴景书避而不答,眨着大眼睛看二哥,“所以你们现在要出去玩?”

  裴安和摇摇头:“不算是玩,明天的卤味请爸帮忙弄了,正好有一晚上时间,阿成约我去他家喝酒,正好我也想问问他大哥去外面的见闻。”

  就知道二哥今天有节目,裴景书双眼亮晶晶:“带我一个,我也想听外面的故事!”

第44章

  在裴景书赌咒发誓绝不耽误作业、把笔尖摩擦出火星子也要补完作业之下,裴安和最后勉为其难带上她这条小尾巴。

  但她不在意二哥是欢迎还是勉强,反正她如愿了,赶紧亦步亦趋跟在他们身后。

  齐家距离他们也不远,步行一刻钟,裴安和有车都懒得骑,跟齐家成大步流星的赶路,裴景书这大长腿感受到了压力,只好跑着小碎步紧紧跟在他们后面。

  还好她年轻力壮、年富力强,这么小跑一路脸不红气不喘的。

  路上,齐家成跟裴安和勾肩搭背聊着什么,偶尔也回头关照一下好友最疼爱的妹妹,“景书,听说这次考了班里第十四名?真是了不起,我们知道的时候都大吃一惊,这么优秀,怎么还这么谦虚?学习好就该说出来,让我们大家都为你高兴高兴啊。”

  裴景书听得一愣一愣的,“只是一次期中考试,怎么连你们都知道了?”

  好家伙,真该让觉得她现眼包的小伙伴们都来看看,她二哥可比她能吹多了,一个期中考试成绩,都能宣扬得亲朋好友都知道,等她期末当真考进全班前十,二哥岂不是直接拿个喇叭在家属楼全区广播?

  “我当然知道,你忘了?奖励你这次考试的随身听,还是你哥从我家拿回去的。”

  原来如此,那她冤枉二哥了。

  但裴景书一点也不心虚。

  齐家成说完继续夸,“你们一中已经是全市最好的高中了,能考进去的都是好学生,你这个成绩在一中也该是尖子生了吧,这两年努努力,保持下去,我们就等着喝你的大学酒了。”

  其实她目前的成绩,考专科还有希望,考大学还是差得远。别人不知道,齐家成却是最清楚的,因为他弟弟成绩比裴景书还好,小学初中从来没有掉出过班里前五,今年中考更是考了全校第一。

  填志愿时,全家都在一中和师专两个选择犹豫不决,最后他弟去了师专。

  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没有把握小弟上了高中,大学就能十拿九稳,但他选择师专,三年后毕业直接当老师。

  等他读书育人、领着国家发的薪水时,当年同学要么考上大学,还要再读四年,高考失败继续复读,毕业那就遥遥无期了。

  怎么说,连他弟这种从小成绩拔尖的优等生,都对大学没有把握,选择了稳妥的师专,齐家成心里觉得好友妹妹的大学梦想,委实过于遥远,凭她以往的表现,能考上专科,就够让他们大家刮目相看的了。

  不过齐家成在供销社上班,说话最是好听,毕竟他们的态度差只针对普通老百姓,看到干部模样的还是要点头哈腰、拿出服务精神,要是连大人物都呼来喝去,是嫌饭碗端得太稳了么?

  正是因为需要看人下菜碟,所以察言观色、说话艺术练得很溜,连裴安和这种人精都得甘拜下风。

  齐家成心里为裴景书捏了把汗,嘴上却把她说得天花乱坠,还带着一种让人不认怀疑的真诚不做作,成功捧得裴景书心花怒放。

  裴安和也不知不觉抛开了矜持,笑得牙不见眼,仿佛已经看到了妹妹考上大学他走上人生巅峰的画面,“那就借你吉言了。”

  齐家成也不完全是吹捧,他拍着裴安和的肩,“兄弟们都知道,你现在事业有成、前途无量,妹妹再考上大学,就是十全十美,你这辈子都没有遗憾了。景书看在你哥做梦都惦记的份上,再努努力给他圆一下梦呗?你要是能做到,家成哥也得给你包个大红包!”

  还有这种好事?

  她才不管家成哥的大红包,究竟是看谁面子给她的呢,反正钱到了手里,就是为她的买房事业添砖加瓦了,裴景书只管双眼发亮的应下,“那就一言为定,我们都听到了,家成哥到时候可不能反悔。”

  一路有说有笑到了齐家。

  齐家成父母兄嫂都在,全家人十分热情接待了他们。

  裴景书也不是第一次跟她哥来蹭吃蹭喝,十分坦然的在他后头打招呼、进门落座。

  说好的喝酒聊天,餐桌上摆好了几碟子小菜,有她爱吃的水煮毛豆、油炸花生米,甚至还有他们店里的卤味。

  整得这么隆重,裴景书怎么能客气?她不喝酒,可以吃点零食小菜,便也理直气壮跟着入座了。

  齐母打趣道,“景书也要上桌啊,那你不喝白的,阿姨给你打碗甜酒?”

  “好的,谢谢齐阿姨,不过我不用一碗,来一杯就够了。”

  齐母笑了,“好,就给你也上一杯。”

  不一会儿,她的甜酒到了,端上来的却不是齐母,而是一个皮肤黝黑、看着眼熟又想不起是谁的中年女人。

  因为似曾相识,裴景书道了谢,继续直勾勾盯着人家研究,女人有些局促的抿了抿嘴,裴安和注意到这里,忙笑着介绍道,“景书,这是齐悦姐,干嘛瞪着一双眼睛,你不认识人家了?”

  裴景书目瞪口呆,很快在二哥挤眉弄眼的暗示下,露出了欢喜的笑容,“原来是齐悦姐,好多年没见,什么时候回来的?”

  眼前这个陌生女人,居然是小时候带着她玩的大姐姐,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齐父齐母孩子生的密集,齐家成和他大哥大姐的年龄也就差了三四岁,也就是说,身为家中长女的齐悦,今年不超过三十岁,可看她的外表,至少老了十岁。

  齐悦不仅容貌憔悴显老,性格也和她记忆中爽朗活泼的大姐姐,判若两人,明明她是主裴景书是客,她却仿佛被裴景书的笑容烫到了,拘谨的回了句,“回来有段时间了,你们慢慢吃好好聊。”

  说完就转身回了厨房,背影都透着几分局促无措。

  没心没肺如裴景书,也不免在心里唏嘘,女知青真是太惨了。

  她还记得当年政策要求,每家必须有一个孩子要下乡,身为长女的齐悦姐主动报了名,后来齐大哥和齐家成才能顺利接班父母的工作。

  齐悦姐十八岁下乡,被安排去了云贵那边,好几个月后才寄信回来,听说路上就花了十天半个月,先坐火车再转汽车,最后翻山越岭才到插队的地方,交通实在不便,这些年跟家里只写信联系,一次也没回来探亲过。

  裴景书上一次听到齐悦的消息,是她二哥回城不久,跟父母闲聊时谈到的,据说在恢复高考之前,齐家就有了找关系把齐悦姐弄回来的想法,可她那时候已经结婚生子,自己写信回来拒绝了父母的好意。

  当时爸妈也感叹,这么好的孩子留在那穷山恶岭,这辈子都跟父母兄弟见不了几面了。

  这才感慨不到两年,齐悦姐就回来了,既然回来了有段时间也不急着走,大概率是要在娘家长住了。

  裴景书也就为小时候喜欢的大姐姐惋惜了两分钟,注意力就被二哥他们的对话吸引了。

  齐大哥两口酒下肚,便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聊起他这趟出远门的经历。

  裴景书凑过来听了两分钟,终于发现了盲点,“咦,齐大哥你这次去的原来是羊城,怎么不去深市看看?”

  她听二哥说了南方大城市、经济发达、偷渡走私什么的关键词,下意识认定他去的是最有名的经济特区深市,都没跟二哥再确认一下。

  突然得知齐大哥去的是隔壁羊城,她表示始料未及。

  然而大家对她的提议,都很不以为然,齐大哥还打趣道:“景书也知道深市呐,看来多读书是好事,见识也比别人多。不过你了解的还不够,深市听起来名头大,什么经济特区,其实直到去年才成的市,以前那里就是个小县城。就算上面看好它,出大力气扶持,发展起来也要时间的,哪里比得上隔壁的羊城历史多悠久,经济发达。”

  裴安和深以为然,“羊城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都知道那边繁荣富饶,不是什么小城市可以比的。”

  裴景书算是发现了,他们都认定她问了个蠢问题,调侃她照本宣科、把书上看到的事情当了真,有书呆子的嫌疑呢。

  好家伙,她还没笑话他们,对未来的国际化大都市一无所知呢。以后的人们常说北上广深,殊不知,深市的房价一度傲视群雄,均价有超越首都的记录,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反正在她的认知里,深市就是全国第三,羊城当然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说实话,论发展前景,裴景书肯定是更看好自家省会,大名鼎鼎的电商之都,能没有一点排面么?

  裴景书认为二哥他们重视羊城忽略深市,妥妥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但也不急于分辨。

  一来时间会验证一切;二来无论是羊城还是深市,和他们的生活都比较遥远。

  她没啥大志向,上辈子作为典型的江浙沪独生女,都被网友调侃是中了投胎彩票的幸运儿,现在也一样,包邮区的生活太安逸,裴景书打定主意一辈子不挪窝,这辈子基本蹭不上深市腾飞的红利,因此也没必要摁头让二哥他们都信她的。

  裴景书就当没听出他们的调侃,继续津津有味听齐大哥讲他在羊城的经历。

  “我这次去了那边十三行,听说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清朝设立十三行,当时主要卖咱们的绫罗织锦,这些都是国外有钱人追捧的,所以发展的很快,本地人说,民国时期十三行已经五花八门、卖什么的都有了,不过还是以服饰布匹为主流,因而发展到现在,最多的也是服饰皮包……”

  接下来,齐大哥洋洋洒洒讲他在十三行的见闻,“本地人说起十三行就一脸骄傲的竖大拇指,社会建设需要大量的外汇,而国家外汇储备远远不足,如今正是热火朝天创外汇的时期,他们十三行在其中贡献巨大,贸易出口率屡创新高。听到这些话,我还以为那里就是做出口生意的呢,去里面打听了才知道,更多的是我们自己人去批发。”

  “我看见那些个老板进货,拎一皮箱的钱就去了,看中哪些款直接让开单子,先交钱,货可以一圈买完再回来。档口看店的老板娘很多都不爱搭理人,开口不还价,一个款式最少几十件起拿,所以老板们钱带的多,一次也就能光顾三五家档口。不过,那里的衣服质量是真的好,款式又洋气,别的地方都见不到,所以很多人拿了货回去,就说是进口的,或从港岛传进来的,价格翻几倍照样不愁卖,拿货价再贵也是有赚头的。”

  “齐大哥,你说十三行是什么最大的批发基地?”裴安和对这一点很感兴趣,“不是说羊城到处是工厂?我以为去那边做生意进货,都是直接去厂子里,怎么还是去批发城?”

  “工厂我也去看过,规模大的厂没点关系是进不去的,私人的小厂子倒是挺多,但好像因为机器的关系,他们的产品很单一,毛衣厂就只做毛衣,牛仔裤厂就只有裤子,甚至还有很多是代加工厂,只负责某批服装的零件部位,找厂子进货反而费时费力——打个比方,一个女装店的老板去进货,店里卖外套、衬衫、裙子、裤子,甚至还有少量的女式皮包和皮鞋,这就要跑上七八家小厂把货凑齐,如果去十三行,一条街逛完就能把货拉走,你说哪个方便?”说到激动处,齐大哥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脸瞬间红成关公,也丝毫不影响他滔滔不绝,“话又说回来,十三行的档口去工厂拿货,量非常大,价格压得很低,同一家工厂,我们去是没有人家那个优惠的,搞不好去批发城还更便宜些呢。”

  裴景书虽然也听得认真,但远没有她二哥那连眼睛都舍不得眨的专注度,一边听一边还在发散思维,从十三行联想到了省会的四季青。

  四季青比不上历史悠久的十三行,但有一段时间,它在服装行业是鼎鼎有名的,走得也是高端精品市场,她还记得小时候去杭城的小姨家,四季青是每年必须打卡的地点,妈妈每次都很上头,在四季青买衣服跟去拿货的老板一眼疯狂,她还很乐意给同事朋友同学们代购。

  后来电商之都崛起,女装占据半壁江山,正是四季青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依托这座大型批发城,周边建立了许多女装工厂,发展好的后来都成立电商品牌了。

  可惜这会儿四季青连个影子都没有,电商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裴景书在心里叹了口气,转而想起离他们更近的皮革城。

  唉,怪她出生太早,这会儿皮革城同样毫无动静。

  反倒是日后举世闻名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好像就这两年准备成立小商品市场了,可以看看自己能不能蹭上这一波红利。

  那边稍微有点远,大巴好想要坐一上午,加上她还在上学,想要趁机去小商品市场分一杯羹是不可能的,所以裴景书不忘初心,想着到时候去市场买点商铺,当快乐收钱的包租婆。

  她还记得,父母他们口中的义乌,是个有名的贫困县,要成立小商品市场的风声已经传出来了,但周围人都是不看好,甚至当笑话一样讲,觉得他们纯属是吃不饱饭瞎折腾。

  裴景书这会儿把记忆挖出来,都觉得比做梦还离谱,这会儿有名的贫困县,四十年后可是国际化大都市,小说都不敢这么编吧?

  不过起点低有低的好处,正好让她裴小囡捡漏——小商品城如今穷困潦倒,房价岂不是非常低?

  在小商品市场里面投资间商铺,收益说不定比得上老家好几套房!

  嗯嗯,记下来记下来,这可是稳赚不赔的商机,而且可遇不可求。

  裴景书关心完小商品市场的进度,那边齐家成他哥也从十三行,讲到了运货渠道。

  此时的改革开放,又没完全开放,上面依然抓投机倒把,只是他们这种小商贩不被人家看在眼里而已。

  现在被重点关照的都是倒卖行为,比如齐大哥说的,从羊城进货回老家卖,就属于倒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女配自救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