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安和随意找了个布袋子把毛票子装进去,然后摸着二十张崭新整齐的大团结爱不释手,笑得十分欣慰,“还是小囡想得周到,每次去存钱,都要随便换一些整钱放在家里备用,我们如今买车进货,哪次不是几十上百块的大钱花出去?要是直接拿着摆摊收的零钱去结账,不知道给我们自己增加多少麻烦。”
裴景书昂首挺胸,一脸“我就是这么优秀,还用你说么”的骄傲,看得裴安和手痒痒,想戳一戳这只傲娇小狗。
可惜时间有限,不能跟她打趣了,他正色道,“景书,这钱算我提前支取的,分润的时候记得把我这部分扣掉,如此便不用记在支出里。反正这车你以后也用不上,二哥自己掏钱买。”
十多天个体户干下来,裴安和为人处世得到了极大的历练,更是已经掌握了无尖不商的精髓,在外面把他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现在很多顾客宁愿买饭的时候多排会儿队,也要抓紧时间跟他们搭上两句话解解闷。
但他再怎么奸滑狡诈,也不会把这一套用在亲人身上,在自己从小宠到大的妹妹跟前,依然是那个毫无原则的好哥哥,宁愿自己吃点亏,也要让着妹妹。
完美好哥哥想着,妹妹只是跟着他打暑假工,暑假结束她就回学校了,可他还要继续干的,要是把买车的钱平摊到她头上,未免有点不公平。
兄妹俩合伙做生意,坚持同一个“亲兄妹明算账”原则,但他们对这个明算账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裴景书是坚决不占二哥便宜,同时二哥也不能占她便宜,而裴安和会更注意比他小的妹妹有没有吃亏。
他自己偶尔吃亏不要紧,这辈子也就他们几个能让他心甘情愿吃亏的了。
裴安和难得如此为别人着想,裴景书反而不乐意了,脱口而出:“这车就是我们出摊用的,为什么不能算在支出里?”
说完生怕晚一秒就她就花不出这笔钱似的,不由分说在账本支出一栏登记了一个数字,两百八十元,备注买车。
裴安和:……
裴安和就静静的看着她,眼中带着深深的打量。
这阵子他经常问自家妹妹,她还有多少惊喜是他们不知道的,其实他心里觉得,她有长进但不多,本质还是那个贪图享乐的懒姑娘。
就像他们做小生意,小妹看似跟他一样出工出力,为了赚钱不喊*苦不喊累,仿佛一夜之间彻底长大了,可变得勤劳了的裴小囡,天生就知道怎么挑轻松的工作、不着痕迹偷懒,她还能大言不惭管这叫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说他们彼此分工不同而已,她绝对不是偷奸耍滑。
轻松的事情全被她包揽了还理直气壮,可把她机灵坏了。
一肚子小聪明的裴小囡,突然主动要跟他分担两百八的车款,不让她花钱还不乐意,这么的舍己为人、乐善好施,可他怎么一点都不信呢?
没琢磨出什么的裴安和索性直接问,“突然这么大方,背后还有什么目的,一块说了吧?”
裴景书只是嘿嘿一下,既没有否认,也不多透露什么,学着长辈的样子挥挥手,“去交钱吧,我们马上就是有车一族了。”
上辈子她是体制内独生女,家境殷实,成年后就考了驾照,放假回家就开着父母的车出去浪,毕业前还得到他们的承诺,一旦她也考进体制内,就给她买四个圈上下班代步。
一朝穿越回到解放前,如今别说四个圈了,她连最“便宜”的夏利车轮子都够不着。
但是没关系,她裴小囡拿得起放得下,初步白手起家赚到第一桶金,不仅勾出了裴安和对事业的野心,也给了她自信,不要慌会有钱的。
他们现在买得起三个轮子,以后就能买四个轮子。
当然她不会急着买车,有这钱先囤它个七八套房子,搞不好哪天就赶上拆迁了——是的,裴景书现在不满足于一套套攒房子当包租婆了,她觉得开局这么好,不妨大胆一点,梦一个拆迁户!
没金手指不知道哪里会拆迁也没关系,只要有钱,她可以在各个区域都买上一套,坐等开奖。
万一运气好押中一两套,岂不是美滋滋?
裴安安和不知道妹妹青天白日发起了大梦,她不愿透露藏了什么小心思,他也不勉强,总有她憋不住自愿说出来的时候,遂欢欢喜喜的揣着钱准备去办大事,出门前问,“妈,小囡,要一起去吗?你们可以坐三轮车上。”
母女俩不约而同拒绝了他的邀请,裴安和挑挑眉,也就一个人出去了。
苗红旗拒绝不是不想,她只是不愿表现得太招摇,但小女儿自来是爱凑热闹的,怎么也不去?
她看着裴景书,张口问的却是另一个问题,“该不会让你二哥猜中了,你真在打什么主意吧?”
老妈问起来,裴景书就很坦诚,“有一点点,我还要再想清楚些。”
苗红旗也不是要阻止什么,孩子有想法有能力,她很支持他们闯一闯,只是要提醒一句,“那你最好想清楚再开口,你二哥别的都会依你,唯独影响学习的事,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松口的。”
裴景书神气活现的小脸瞬间垮了,刚做到一半的拆迁梦眼看要惨遭阻碍,她赶紧歪头卖萌求支援,“妈妈,你帮帮我,到时候一起劝劝二哥呗。”
苗红旗摇摇头,立场鲜明,“我什么都不会说,你们自个儿商量。”
她在周围看得很多,父母越掺和子女的事,越是事事都要操心,家里反而鸡飞狗跳,兄弟阋墙,像那些父亲或者母亲去世,剩下一方忙着养家糊口没心思管太多,他们家的儿女反而很团结,互帮互助叫人欣慰。
她吸取周围的经验,尽量做一个开明不多事的好家长。
裴景书也不意外老妈的态度,很快就接受了现实,并光棍的表示,“算啦,距离开学还有四十多天,时间多着呢,我不着急。”
苗红旗:……
第18章
裴安和裴景书兄妹俩,白手起家十来天,就全款买下了他们人生中第一辆车,从此也是拥有固定资产的一员了。
心潮澎湃是必然的。
爽完了,还是要把嘴角的幅度压一压,故作平静的出门摆摊,对外做出一副今天也是平平无奇、但充实的一天。
当然细微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今天忙完回家,迎接他们的是一桌新鲜出炉的热气腾腾晚餐,和整整齐齐坐在家里等着他俩回家才肯开饭的家人们。
刚开始大家也是等他俩收摊回家一起吃晚饭,但随着兄妹把时间无限拉长,四点多出门,有时候竟要七八点才肯收摊回家,苗红旗他们这些大人不是不能等下去,但小朋友可撑不住。
裴远山哥俩小学生,学校也不管暑假作业,放假唯一的主题就是玩,白天东奔西跑上蹿下跳还不够,晚上也要争分夺秒,吃完饭必跟小伙伴玩两场捉迷藏才肯回家睡觉。
如果要跟着爷爷奶奶他们一块等小叔小姑回家吃饭,他们势必要饿着肚子去捉迷藏,其他小朋友却是一个比一个撑得小肚子圆滚滚,这还让他们怎么愉快的玩耍?
大人想等兄妹俩回家开饭,孩子们也不答应,尤其家里还有个一言不合就哭嚎的三岁小豆丁,苗红旗索性让老大一家先开饭,早点吃完早点把熊孩子带走。
他们老两口等着就是了。
裴安和回来一看,居然让老父母饿着肚子等他们,也不干了,最后约定各吃各的,饭点到了他们该开饭开饭,也不影响他和妹妹忙完再吃。
没人在家饿着肚子等他们开饭,兄妹俩还自在些,想多晚收摊都可以,有时候遇上同行卖新鲜吃食,他们直接就地解决晚饭了。
今晚准备了稍显丰盛的晚餐,还有一家老少整整齐齐在家等着,显然是针对买车这件大事做出的庆祝,全家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裴安和那次为了争取停薪留职,直接向大哥大嫂亮出存折的举动,是很有意义的,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的有所隐瞒,隐瞒两个字本身就代表着隔阂。
他们又没分家,基本算是住在一个屋檐下,面对朝夕相处且关心他们的大哥大嫂,即便起初只是善意的谎言,后面也会需要用无数借口来圆谎。
每撒一次谎,都是对亲情的消耗,到最后都有圆不下去的一天,那可能就是分道扬镳的开始。
所幸他们及时坦白说开,一个隐患也随之消失,像是这次买了车,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诉家里所有人,而不必为此找各种理由搪塞或是隐瞒。
裴平洲和许向华也不用担心,或者揪着漏洞之处盘根究底,知道他们有这个实力,现在就是纯粹的欢喜,弟弟妹妹买得起三个轮子,他们同样感到与有荣焉。
就连裴远山这几个闲不住的小家伙,也兴奋的不行,之前爸妈都说小叔小姑的车是借的,弄坏了要赔钱,因此都不让他们靠近一步,可把哥俩馋坏了,知道这车成了他们家的,哪里还坐得住,小叔和小姑开着车出去做生意,他俩也破天荒的不去玩捉迷藏,眼巴巴待在家里等。
望眼欲穿的小叔小姑回家了,哥俩于是健步冲上去,围着两人又蹦又跳、问东问西。
“小叔小叔,你们真的买车了呀,那我可以告诉小胖他们吗?”
“小胖家楼上邻居有辆三轮车,他跟我们吹了一个学期,这可是我们自己家的车,我至少可以吹一年。”
“小叔小叔,我想坐三轮车出去兜风,你什么时候带我呀?”
裴景书不满抗议,“为什么不问问我?买这车也有我的一份。”
裴远河于是眨着大眼睛傻乎乎问,“啊,小姑也会骑车带我们去兜风吗?”
裴景书久违的校花包袱临时上线,脱口而出,“不行,你们带我兜风还差不多。”
她可是人称小龙女的校花诶,仙气飘飘冷若冰霜,吭哧吭哧蹬辆三轮车出门——那画面太美她不敢想!
裴景书当初决定把他们车的使用权让给二哥。他爱蹬就多蹬点。
她随口一说,好大侄裴远山却是眼睛一亮,暗想还有这种好事,可惜没等开口,意识到不对的裴安和,直接掐灭他的想法,“不行,这车不是你们小孩子能碰的,不过你们暑假好好表现,开学那天小叔骑车送你们去学校报道,怎么样?”
裴安和不仅有逼妹妹读书的毛病,两个上学了的侄子他也没放过,有事没事就逮着两小只念紧箍咒,导致有段时间,裴远山哥俩在小叔面前,比在他们亲爸妈面前还乖点。
爸妈对哥俩都只有一个要求,在外面不许打架闯祸,学习能学的进就学,学不进拉倒,读完初中就跟他们爸妈一样进厂工作。
唯独他们的小叔叔,一言不合就检查作业试卷,生日礼物居然是辅导书,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
这个暑假,趁着魔鬼小叔一心扑在做生意上,顾不上督促他们天天向上,兄弟俩痛快淋漓的玩了好些天,久违的听到“好好表现”几个大字,一时头皮发麻,当场就想拔腿开溜。
奈何三轮车的魅力太大,当着全校老师同学的面坐车兜风更是无法割舍的诱惑,偏偏唯二有资格动这辆车的小姑姑,是小伙伴们口中的“娇娇女”,娇气臭美还爱讲究,他们都不跟这种女孩玩的,这辈子指望娇气臭美的小姑姑骑车带他们玩是没戏了,还是要从小叔叔这边入手。
哥俩只能忍辱负重,并就着“好好表现”这四个字的要求,努力跟小叔讨价还价起来。
一顿饭吃完,他俩没讨价成功,反倒是割地赔款了,达成“完成几本暑假作业就可以开学兜风”的交易。
裴景书看到两张愁眉不展、仿佛承受了太多生活压力的小脸,瞬间笑得前仰后合、仙气全无。她不乐意被二哥鞭策学习,但她喜欢看他逼迫别人,痛苦果然需要转移到别人身上才能治愈自己!
全家一起吃了饭,还欣赏了二哥迫害熊孩子,她以为买车的事就这么过去了。
他们对这事有默契,自家人关起门来庆祝一番,对外一个字也没有透露。
但消息还是慢慢传出去了,外界反应也格外大。
赵林家跟他们也算街坊,住得近,这几个单位的孩子们小时候一起玩,长大了一起上学,家长们也互相认识。裴家低调行事,赵家却没必要藏着掖着,尤其是几家兄弟分了钱,人人喜气洋洋,周围的人一问要什么好事,哦,原来他们把车卖掉了。
再打听一下,买主是赵家孩子的发小、旁边糖果厂家属楼的那个,哪怕跟裴家不熟,他们在糖果厂也有几个熟识的,走在大街上随便聊一聊,裴家老二买车这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到糖果厂。
家属楼都惊呆了!
就这些天,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中心都是裴家老二,这孩子放着连他们都羡慕的好单位不要,非得学别人下海,年纪轻轻从体面工人成了无业游民,大家都觉得这个裴老二算是完了,好好的小伙子没了正经工作,媳妇都娶不上,这辈子能有啥出息?
有看不惯的人在背地里笑话苗红旗夫妻,顺风顺水半辈子,终于遇上不省心的事了,真是大快人心。
也有关系好为他们着想的,真心实意劝苗红旗两口子管管老二,不能看着好好的孩子自毁前程呐。
总之,他们打着各种主意轮番上门“安慰”苗红旗,却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看好裴安和兄妹的事业。
结果他们眼中自甘堕落的裴老二,不声不响买了辆三轮车,哪怕是二手车,其价格也不是他这个年纪轻易能掏出来的呀。
他们家里的孩子,上班几年能靠自己攒辆自行车回家,都够他们在亲戚邻居跟前吹一年的了。
裴老二靠他自己买得起三轮车,岂不是一跃成为整个家属楼最有出息的后生?
风向瞬间转变,先前指指点点讨论裴老二要完的言论销声匿迹,转而聊起个体户究竟有多赚钱,让个下海没多久的小年轻直接往家里添大家伙?
当然,更多是觉得传言太夸张、脱离了事实,忙着找苗红旗打听其中真伪。从她这里得到谦虚但肯定的答案,由不得人不信,于是恭维之声不要钱似的涌过来。
有人祝福羡慕,自然也有眼红嫉妒,明里暗里打听他们生意机密,说不定哪天有样学样也去摆摊了。
这些情况都有苗红旗应付,她不但游刃有余,心里甚至还有些暗爽。
当事人不受任何影响,心无旁骛埋头搬砖。
只是裴景书有一点郁闷,做生意也好,三轮车也好,明明是她先来的,可周围所有人讨论的都是二哥,她凭什么不能拥有姓名?
裴小囡不服,开始化悲愤为动力,学着二哥埋头搬砖,她要悄悄的赚钱,以后亮瞎这群人的狗眼。
这天,裴安和照例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裴景书也挤在里面,给他们洗洗菜、递个碗筷什么的。
大厨是二哥立志要当的,她不跟他抢饭碗,做个打杂小妹倒也乐在其中,冷不丁听到二哥问她,“过两天我有个朋友家孩子十岁摆酒,酒席应该是中午,我答应会去,你要不要一起?”
裴景书觉得他这话问得很无聊,酒席上少不了大鱼大肉,她岂有错过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