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七零:军嫂她美又飒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甯月雪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21 KB   上传时间:2025-03-31 18:36:01

  陆父和姜父在一旁默默地陪着他,虽没有说话,但眼神中也满是关切。陆母和姜母则在一旁焦急地抹着眼泪,嘴里小声儿的不停地念叨着:“菩萨保佑,保佑若惜和孩子都平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对于陆霆骁来说都是煎熬。终于,产房里相继传来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陆霆骁瞬间停下脚步,眼睛紧紧盯着产房的门。

  不一会儿,护士抱着两个婴儿走了出来,笑着说:“恭喜,是两个健康的男宝宝,妈妈也很平安!”陆母和姜母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们快步走上前,看着襁褓中那两张粉嫩可爱的小脸,满心欢喜。

  陆霆骁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他快步走上前,看着襁褓中可爱的小脸蛋,心中满是喜悦与感动。

  “护士,那我媳妇儿呢?”陆霆骁焦急的问道。

  “产妇还在做清理,一会儿就出来!”听到护士的话,陆霆骁总算把心放到肚子里。

  不一会儿,姜若惜被推出了产房。她面色苍白,但嘴角却带着一丝微笑。陆霆骁走到她的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深情地说道:“媳妇儿,你辛苦了,我爱你!”

  姜若惜看着陆霆骁,眼中满是爱意:“霆骁,我们的两个孩子很健康,一切都值得了!”

  陆父也满脸笑容,不住地说着:“好,好,平安就好!”

  随后赶到的陈婶儿和兰姨也在一旁开心地抹着眼泪,分享着这份喜悦。

  在众人的簇拥下,姜若惜被推往病房,新的生活篇章,也在这温馨而又激动的氛围中,缓缓拉开了帷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家和姜家沉浸在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之中。大家齐心协力照顾着姜若惜和两个宝宝,小小的四合院充满了欢声笑语。陆霆骁看着幸福的一家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份幸福来之不易,他会更加珍惜,守护好这个家,让这份温暖与爱一直延续下去。

  四宝和五宝的诞生,如春日暖阳,让陆姜两家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之中。姜若惜和陆霆骁满心欢喜,面对长辈们满怀爱意取的名字,细细斟酌、反复思量,最终选定了陆子墨和陆子琛,赋予这两个小家伙独特而美好的寓意。

  四宝得名陆子墨,小名唤作墨墨。“子”,古为尊称,饱含对男子品德与才学的期许;“墨”,文房四宝之一,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这个名字,恰似一幅笔墨丹青,绘就男孩儒雅智慧的模样,仿佛能看到他在书海墨香中,成长为温润如玉的君子。

  五宝则是陆子琛,家人亲昵地叫他小琛。“琛”,寓意珍宝,承载着家人对他的珍视与厚望,期望他的人生满是璀璨,凭借美好的品质,奔赴光明未来,成为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

  

第106章 姜若惜考研

  1979年,华国与漂亮国正式建交,结束了长达30年的不正常状态。这一外交突破,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国际上激起千层浪,深刻重塑了华国外交格局,显著提升了国际地位。

  对于在京大研读政治经济学的姜若惜而言,这一变化不仅是国际关系层面的变革,更像是命运的一声召唤,预示着未来经济领域将迎来全新机遇与挑战。

  同年7月,华国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广省试办出口特区,改革开放迈出关键一步,为经济腾飞铺就基石,也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姜若惜敏锐洞察到,时代巨轮滚滚向前,当下所学知识恐难以应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复杂需求。

  在月子中姜若惜经过深思熟虑,并与陆霆骁反复商讨,她毅然做出重大决定——考研深造。

  为了能全身心投入考研备考,姜若惜制定了严苛的学习计划,决心在有限时间内提前修完大学课程。

  尽管尚处坐月子的关键时期,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可姜若惜那颗渴望知识、向往考研的心,却如熊熊烈火般炽热,未曾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在那段日子里,初为人母的她,既要承受身体的疲惫,又要兼顾照顾新生儿的重任,但这些都没能阻挡她追求梦想的脚步。

  由于不宜长时间用眼看书,她便让陆霆骁坐在身旁,将那些密密麻麻的专业书籍逐字逐句读给她听。陆霆骁也总是不厌其烦,用沉稳的声音,将书中的知识传递给姜若惜。

  每听完一段,姜若惜便陷入沉思,随后与陆霆骁热烈地讨论分析,那些复杂的学术观点、晦涩的理论知识,在两人一来一往的探讨中,逐渐变得清晰明了。

  遇到需要记录、整理思路的内容,陆霆骁便迅速拿起纸笔,按照姜若惜的思路,认真地代笔书写,字迹工整而有力。

  就这样,在狭小温馨的房间里,姜若惜除了照顾孩子、调养身体的必要时间,其余时刻几乎都沉浸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之中。窗外的阳光洒进屋内,映照着她专注的神情和陆霆骁陪伴的身影,那画面满是温暖与坚定。

  好不容易熬过月子期,姜若惜仿佛一只归巢的倦鸟重新展翅,迫不及待一头扎进了学校的图书馆。

  这里,满是她渴望汲取的知识养分。她穿梭在一排排书架之间,目光急切地扫过一本本泛黄或崭新的书籍,如同在探寻着无尽的宝藏。

  找到心仪的资料后,便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坐下,一坐就是一整天。周围的喧嚣与她无关,她的世界里只有那些文字、图表和公式。

  饿了,就简单吃几口自带的干粮;累了,就稍作休息,活动下酸痛的肩膀,然后又继续埋头苦读。

  只是这样苦了四宝和五宝了,姜若惜每天早上给四宝和五宝喂完奶,姜若惜就到学校图书馆学习,一天下来姜若惜的胸胀的不行,后来每天的奶水也越来越少,索性姜若惜就早早的给四宝五宝断了奶。

  她日夜苦读,图书馆里常能看到她专注的身影,清晨的微光和深夜的灯光都见证着她的努力。笔记写满了一本又一本,难题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陆霆骁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不仅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还在生活中悉心照料,为她排忧解难。

  随着1980年寒假临近,姜若惜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懈努力,终于完成所有大学课程。站在新起点,她望着窗外校园,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

  考研之路布满荆棘,但她毫无惧色。此后,她将一头扎进考研知识海洋,图书馆的角落成了她的专属阵地,各类经济学典籍、学术期刊堆满桌面。

  遇到晦涩难懂的理论,她会反复钻研,查阅大量资料;做历年真题时,对错题逐一分析总结,不断完善知识体系。陆廷骁也会在闲暇时陪她探讨学术问题,为她缓解备考压力。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变革的时代,姜若惜怀揣着梦想,向着考研目标奋勇前行,期待在学术领域绽放光彩,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而她和陆霆骁也在相互支持中,共同奔赴属于他们的未来,见证着时代浪潮中个人命运与家国发展的紧密交织。

  得知姜若惜决心考研,家人纷纷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自做出决定那天起,家里和卤肉店的大小事务便不再让她操心分毫。

  陈婶儿和兰姨在家带四宝和五宝,三个大孩子也会在放学后帮着陈婶儿和兰姨带着两个弟弟,三个孩子带两个弟弟的时候,陈婶和兰姨就抽空去做饭,时间安排的很是紧凑。

  而姜母和陆母只要一得空,除了会帮忙照看孩子外,就是前往卤肉店,仔细检查食材的新鲜度,严格把控一下卤肉的火候与调味,确保端上桌的每一份卤肉都品质上乘,食客们吃得放心。

  为了不打扰姜若惜考研,陆母和姜母主动把四宝和五宝带到自己的房间晚上和她们一起睡。

  陆霆骁在休假期间,更是主动挑起照顾孩子和协助打理卤肉店生意的重担,他热情招呼顾客、熟练处理订单,将店里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姜若惜得以心无旁骛地投身于考研的漫漫征途。无数个日夜,她埋首书海,与晦涩的专业知识鏖战。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她已在书桌前背诵政治理论;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她还对着习题冥思苦想,在草稿纸上反复推演计算。

  随着备考日子一天天过去,姜若惜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有些前沿的学术理论,晦涩难懂,即使反复钻研也难以理解;还有海量的专业文献,需要逐一梳理总结,常常让她感到力不从心。

  但她从未想过放弃,每当遇到困难,她都会想起家人支持的眼神,想起陆霆骁在月子里陪伴自己学习的时光,这些温暖的回忆成为她前进的动力。

  她开始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向经验丰富的教授请教。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而陆霆骁,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工作之余,他会帮忙照顾孩子,让姜若惜能安心学习;还会在精神上鼓励她,在她疲惫时给予安慰,在她迷茫时为她指引方向。在陆霆骁的陪伴下,姜若惜愈发坚定了考研的信念,她深知,考研之路虽充满艰辛,但只要怀揣梦想,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自己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拼搏出一片广阔天地。

  终于,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姜若惜完成了那篇凝聚着无数心血的考研论文。当她郑重地将论文交上去的那一刻,如释重负之感涌上心头,紧绷许久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这段时间以来,她第一次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闲,终于能停下来,好好喘口气。

  她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决定先去好好睡上一觉,弥补那些缺失的睡眠。醒来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暖融融的。

  她走出房间的时候,看到孩子在客厅嬉笑玩耍,陆霆骁在一旁温柔地陪伴着,厨房里飘来姜母,陆母和陈婶儿,兰姨忙碌做饭的烟火气息。姜若惜满心都是幸福与感恩,她深知,没有家人的支持,自己难以走过这段艰难的备考时光。

  接下来的日子,她打算多陪陪家人,带孩子们去公园散步,和陆霆骁看一场久违的电影,帮两位母亲在卤肉店搭把手。

  在等待考研成绩的日子里,她虽心怀忐忑,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她相信,无论结果如何,这段拼搏的经历都将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家人的陪伴与支持,永远是她最坚实的依靠,伴她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去迎接更多未知的挑战与机遇。

  等待成绩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被拉得无比漫长,焦虑如同藤蔓,在姜若惜的心底肆意攀爬。

  她时而坐立不安,时而又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努力让自己相信这段时间的付出不会白费。终于,那个期待已久的时刻来临,当她看到自己成功考取京大经济研究生的成绩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多年的苦读与坚持,在此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回报。

  陆家和姜家人听闻这个喜讯,瞬间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在他们眼中,姜若惜是两个家族的骄傲,作为陆姜两家唯一的研究生,这份荣耀无比珍贵。

  两家人当即决定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为姜若惜举办一场盛大的庆祝宴。姜母和陆母早早地就开始筹备食材,精心挑选着姜若惜最爱吃的菜品,满心欢喜地商量着如何将这场庆祝宴办得尽善尽美。

  而陆霆骁看着姜若惜在学业和事业上一路拼搏、不断奋进,深受触动。他深知,自己的爱人如此优秀且努力,自己也绝不能落后。

  在部队里,他愈发争分夺秒,刻苦训练,钻研军事战略,一心追赶姜若惜的脚步。凭借在边境对越反击战中无畏生死的英勇表现,陆霆骁立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他的卓越功绩得到高度认可,成功荣升为京市军区最年轻的副师长。

  庆祝宴那天,家中张灯结彩,亲人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姜若惜身着一袭简约而优雅的连衣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陆霆骁穿着笔挺的军装,身姿挺拔,眼中满是对姜若惜的骄傲与爱意。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姜若惜举起酒杯,感谢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陪伴,感谢陆霆骁的理解与鼓励。她深知,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家人的默默付出。

  宴会结束后,姜若惜和陆霆骁漫步在庭院中,月光如水,洒在两人身上。他们畅想着未来,姜若惜分享着对研究生课程的期待,计划着在学术领域深入探索,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陆霆骁则讲述着部队里的新目标,希望在军事领域不断突破,保家卫国。

  尽管两人的道路不同,但他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相互激励,携手前行。未来的日子或许依旧充满挑战,但他们坚信,只要彼此陪伴,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他们追求梦想的脚步,他们将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在各自的领域绽放耀眼光芒,为家庭争光,为国家添彩。

  成功考取研究生后的姜若惜,像是一只振翅高飞的鸿雁,开启了人生全新的征程。她深知知识的力量与时代赋予的使命,除了在闲暇之余偶尔前往卤肉店,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对店面运营给出高屋建瓴的建议,把控发展方向,其余时间都一头扎进了学术的浩渺海洋。

  在校园的图书馆里,时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周围堆满了国内外经济领域的权威著作与前沿期刊。

  她埋首其中,时而蹙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在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研究课题中深度耕耘。为了剖析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难点与机遇,她深入调研各地产业园区,与当地的企业家、工人倾心交谈,收集一手资料。

  在研究世界经济格局时,她关注着每一次国际经济会议的动态,分析各国政策调整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姜若惜遇到了诸多棘手难题,不同学派理论的碰撞、数据的庞杂与多变都考验着她的耐心与智慧。但她没有丝毫退缩,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们各抒己见、交流思想,汲取多方观点,拓宽研究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陆霆骁虽身处部队,却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每次休假归来,他都会耐心倾听姜若惜分享研究中的点滴,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她提供新的启发,还会在生活上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她毫无后顾之忧。

  而姜若惜也会在陆霆骁为军事战略问题殚精竭虑时,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帮他分析国际形势背后的经济因素,为他提供别样的思考方向。两人就这样在各自的领域拼搏奋进,又相互扶持,携手前行。

  

第107章 崭新的一年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1980年8月末,华国做出重大决策,决定在广省的深市、珠海、汕头以及闽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这一消息宛如平地惊雷,在全国范围内激起千层浪,也在姜若惜心中掀起了波澜。她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旦抓住,不仅能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或许还能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姜若惜迫不及待地与陆霆骁商讨,两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在1981年暑假,前往广省探寻发展机会。陆霆骁原本满心期待能与姜若惜一同踏上这充满挑战与未知的征程,夫妻二人携手并肩,共同开拓新的天地。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部队安排他全力筹备9月份华国华北大型军事演习。这是一项意义重大且责任艰巨的任务,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展示和国防安全,陆霆骁深知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只能忍痛放弃与姜若惜同行的打算。

  即便无法亲自陪伴,陆霆骁也想尽办法为姜若惜提供支持与保障。他精心从部队挑选了一批优秀的退伍军人,这些军人个个身体素质过硬,纪律意识强,且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陆霆骁希望他们陪同姜若惜前往广省,一方面能让姜若惜在出行过程中多一份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给这些退伍军人一个开阔眼界、寻求新发展的机会。

  此前,姜若惜和陆霆骁就曾多次探讨退伍军人的就业安置问题,两人都深感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便萌生了创办一家公司来安置退伍军人的想法。

  这次听闻要建立经济特区,姜若惜便特意让陆霆骁挑选了一批退伍军人,和自己一同前去考察,看看那边的发展环境是否适合实现他们的创业构想。

  出发那天,阳光格外明媚,姜若惜带着精心整理的行李和满满的期待,与挑选出的退伍军人们在车站集合。

  陆霆骁早早地来到车站送行,他紧紧握着姜若惜的手,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舍:“媳妇儿,此去路途遥远,人生地不熟,你一定要万事小心,有什么事,随时发电报给我!”

  姜若惜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带着大家好好考察,你在部队也要专心筹备演习,我等你凯旋!”

  火车缓缓启动,陆霆骁站在站台上,目送着列车渐行渐远,直到它消失在远方的天际,姜若惜坐在车厢里,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心中思绪万千。她深知此次出行责任重大,不仅关乎自己的未来,也关乎着这些退伍军人的生计和前途。

  经过漫长的旅途,他们终于抵达了广省。一下火车,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蓬勃的发展气息。街道上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新建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种宣传标语和招商广告随处可见。姜若惜和退伍军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他们意识到,这里的确充满了无限可能。

  接下来的日子里,姜若惜带领着大家四处奔波,深入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投资环境。他们走访了一个个工厂、企业,与当地的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交流沟通,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发展机会。

  在考察过程中,姜若惜发现电子制造业和服装加工业在当地发展迅猛,且市场需求巨大。她心想,这些行业劳动密集型特点明显,或许可以吸纳大量退伍军人就业,正好与他们之前的创业设想相契合。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寻找合适的场地和合作伙伴时,他们遇到了诸多困难。由于对当地情况了解有限,再加上资金有限,很多场地要么租金过高,要么地理位置不理想。

  合作伙伴的选择也让他们颇费周折,有些合作方虽有实力,但条件苛刻,难以达成共识;有些则信誉不佳,存在潜在风险。面对这些挫折,姜若惜和退伍军人们并没有气馁,他们相互鼓励,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广省奔波忙碌的日子里,诸多棘手难题接踵而至,让姜若惜有些力不从心。在与陆霆骁通电话时,她忍不住将这些烦恼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言语间满是疲惫与无奈。

  陆霆骁听着媳妇儿的困扰,心疼不已,同时也迅速在脑海中思索解决办法。突然,他想起大哥曾经在广省担任团长,积累下不少人脉。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陆霆骁拨通了大哥的电话。

  电话接通,陆霆骁将姜若惜的处境一五一十地告知大哥,大哥听完,当即表示一定会尽力帮忙。巧的是,大哥有位关系甚好的战友在广省开工厂。陆霆骁得知后,连忙拜托大哥联系这位战友,为姜若惜牵线搭桥,看看能不能找到合作的契机。

  大哥办事雷厉风行,挂了陆霆骁的电话,便马不停蹄地拨通了战友的号码。一番热络寒暄后,大哥说明了来意,并着重介绍了弟妹姜若惜,称赞她的聪慧与果敢,以及此次来广省谋求发展的决心。

  大哥的战友一听,十分爽快地应下帮忙,还表示自己在广省打拼多年,对当地的市场环境极为熟悉,或许真能给姜若惜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大哥还了解到,战友的工厂做的正是当下热门的电子生意,与姜若惜的创业方向有不少契合之处,这让大哥心中燃起希望,觉得这或许就是打开局面的关键,于是,他详细地将姜若惜目前下榻的招待所地址告知战友,让他抽时间过去找姜若惜面谈。

  挂断电话后,大哥又给陆霆骁回拨过去,告知事情进展,让他放心。陆霆骁感激不已,连连道谢,挂了电话便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姜若惜。姜若惜得知后,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原本疲惫的面容也多了几分期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七零:军嫂她美又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