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79章 姜若惜提前准备高考
日子如潺潺流水,一天天悠悠而过,外面的时局也在悄然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曾经在社会上搅弄风云、不可一世的数字帮和文革会,也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曾经,数字帮凭借着投机钻营、巧取豪夺,在经济领域兴风作浪,扰乱市场秩序;文革会则裹挟在政治运动的浪潮里,打着各种旗号,肆意批斗、打压异己,搞得人心惶惶。
可如今,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逐步推进,国家各项政策逐渐回归正轨,他们的生存空间被一点点压缩。
在国家加强经济管控、整顿市场秩序的行动中,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再也无处遁形。
一桩桩经济犯罪案件被陆续侦破,主要成员纷纷被调查、抓捕,曾经聚敛的财富被依法收缴。他们苦心经营的非法商业网络,如同纸糊的楼阁,在法律的雷霆手段下,轰然崩塌。
而文革会这边,随着对“文革”错误的深刻反思与批判,人们渐渐从狂热与混乱中清醒过来,看穿了他们打着革命旗号谋取私利的真面目。在组织上,相关部门对文革会进行了彻底清查和整顿,将其中的害群之马清除出去,曾经喧嚣一时的文革会就此分崩离析,逐渐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这些变化,让社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不再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市场逐渐恢复了繁荣,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陆霆骁和姜若惜看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满是感慨,他们深知,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徐徐拉开帷幕,而他们也将在这个新时代里,继续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国家的发展,努力拼搏。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便来到了1976年10月6日,那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作恶多端的数字帮彻底倒台,长达10年的混乱局面终于画上了句号。
当这一消息传来,姜若惜和陆霆骁敏锐地察觉到,时代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在数字帮掌控华国的这十年,整个国家被搅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他们倒行逆施,肆意妄为,致使经济严重倒退,各行业精英惨遭打压。
无数怀揣理想与才华的人,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或是被迫下放至偏远地区,或是远走他乡,或是在街头被游街示众,身心遭受巨大折磨。
如今,阴霾散去,百废待兴。国家要恢复往日的繁荣,当务之急便是恢复经济,为那些蒙冤的行业精英平反。
而要实现这一切,恢复高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唯有让新一代的大学生用知识武装头脑,才能为国家注入新鲜血液,改变经济现状,扭转国家命运。
这一刻,姜若惜和陆霆骁恍然大悟,终于理解了姜母临行前千叮万嘱让他们好好学习的良苦用心,在往后的日子里,两人学习的劲头愈发高涨。
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屋子时,姜若惜便已坐在书桌前,专注地阅读各类书籍,从文学名著到经济理论,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与感悟。
而陆霆骁,结束了一天高强度的部队训练后,顾不上疲惫,便投身于军事知识、科学技术的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认真标记下来,第二天休息时,拉着姜若惜一起探讨。
为了不让陆霆骁被疲惫拖垮,姜若惜悄悄在自家水缸里添入空间中的灵泉水。灵泉水让陆霆骁在高强度训练后那疲惫不堪的身体逐渐得到舒缓,肌肉的酸痛感慢慢消失,精力也迅速恢复。
更令人惊喜的是,灵泉水似乎还为他们的大脑开启了智慧之门。姜若惜与陆霆骁在学习时,头脑愈发清晰,思维敏捷得如同灵动的飞鸟,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以往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容易遗忘的知识点,如今理解和记忆起来都轻松许多。无论是姜若惜沉浸在文学创作中寻找灵感,还是陆霆骁钻研军事理论、技术知识,都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而为了获取更多学习资料,姜若惜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渠道。她时常穿梭于各个图书馆、书店,请教学校的老师,收集以前的考试题目,哪怕路途遥远,也从不抱怨。
姜若惜花费大量心血,将四处收集来的珍贵资料,以及精心整理的历年考试题目,逐一筛选、分类,亲手制作成一本本习题册。这些习题册凝聚着她的期望与决心,每一页都承载着知识的重量。
闲暇时分,姜若惜便会和陆霆骁相对而坐,翻开习题册。他们时而眉头紧皱,专注思考;时而热烈讨论,各抒己见。遇到难题时,两人相互鼓励、共同攻克;解答出题目后,又会相视而笑,享受收获知识的喜悦。
陆霆骁也利用部队的资源,借阅珍贵的专业书籍,与战友们交流学习心得。两人还会定期组织学习分享会,邀请志同道合的战友军属一起,共同探讨国家的发展方向,分享各自在学习中的收获与体会。
他们深知,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可能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一份力量,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时代,他们要用知识铺就未来的道路,与国家一同成长,共同迈向辉煌。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就来到了1976年的年末。寒风凛冽,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着的喜庆气息,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忙碌筹备着。然而,对于陆霆骁和姜若惜来说,这个新年却有着别样的安排。
家中的三个宝宝尚小,正需要悉心照料,不适合长途奔波,回京市过年实在不方便。
陆霆骁和姜若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反复商量,最终决定今年还是留在部队过年。做出这个决定后,陆霆骁怀着歉疚的心情,先后拨通了陆家与姜家的电话。
电话接通,陆霆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歉意:“爸,妈,你们和爷爷奶奶说一声,今年过年我们回不去了,孩子们还小,路上折腾怕生病了,再说了火车上人贩子太多了,不安全,等明年孩子大点儿了再说!”
电话那头,陆父陆母虽满心期待着一家人团聚,但听到孩子的情况,还是选择了理解,陆母温柔地说:“孩子要紧,你们在部队好好过年,照顾好孩子,不用担心我们!”
随后,陆霆骁又拨通了姜家的电话,姜父姜母同样表示理解:“惜惜和孩子们好就行,你们在部队也能过个热闹年,等孩子大些,再一起回家!”挂了电话,陆霆骁心里满是温暖,父母和岳父岳母的通情达理,让他也暗暗想着,等来年一定要带家人好好团聚。
由于陆霆骁部队有任务在身,无法离岗,两家父母和爷爷奶奶今年便没有前来团聚。少了些热闹的氛围,过年的准备也就稍显简单。
好在陈婶儿和兰姨依旧尽心尽力,早早便忙碌起来,家中不时飘出食材独有的香气,年味也在烟火气息里慢慢升腾。陈婶儿和兰姨还兼顾着三个孩子,现在三个孩子大一些了,把他们放在小车里,给他们放一些玩具,他们自己就能玩得很开心,只要有空看一眼,不要从小车里翻出来就好。
姜若惜和陆霆骁看着战士们平日的训练和出任务,深知他们的不易。
姜若惜主动开口:“霆骁,今年战士们训练出任务太辛苦了,我想咱们自掏腰包买头猪,让大家好好吃顿肉,也过个热闹年!”
陆霆骁思忖了一下,痛快的答应:“行,就这么办,大伙肯定都开心!”两人迅速达成共识,决定找炊事班的采购人员帮忙购置一头300斤左右的肥猪。
采购人员接到任务后,次日一大早就出发前往附近集市,寻了许久,终于挑到一头毛色光亮、体格健硕的大肥猪。
得知陆团长夫妇自掏腰包买来猪肉给大家加餐,战士们顿时热情高涨,浑身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平日里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的他们,此刻迅速分工,主动承担起宰杀、清洗、切块的任务。
几个身强力壮的战士熟练地将猪安置妥当,干净利落地完成宰杀。紧接着,有人快速打来清水,用刷子仔细地清洗猪身,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每一道水流淌过,都像是在洗去一年的疲惫。
切块的战士们手持锋利刀具,凭借着训练中锻炼出的精准手眼协调能力,将猪肉均匀地切成大小合适的块状,动作行云流水。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朴实而满足的笑容,大家一边忙碌一边分享着生活趣事,欢声笑语不断。
厨房里,热气腾腾,烟火弥漫,姜若惜利索地挽起袖子,露出纤细却满是干劲的手臂,一头扎进忙碌之中。她动作娴熟地挑选着香料,亲手调制独家酱料,桂皮、八角、香叶在她指尖灵动跳跃,馥郁香气随之飘散。
灶台上,锅碗瓢盆碰撞出清脆声响,炊事员们各司其职,切配菜、烧热水,有条不紊,姜若惜在炉灶前专注搅拌着酱料,每一下都饱含用心,准备大展身手,做出几盘色香味俱全的拿手红烧肉。
一旁的陆霆骁也没闲着,他高大的身影在厨房中穿梭不停。只见他一会儿弯下腰,稳稳抱起一筐新鲜食材,健步如飞地搬到指定位置;一会儿又拿起抹布,帮着擦拭灶台溅出的油渍。
夜幕降临,部队食堂灯火通明。年夜饭正式开始,满满一桌的佳肴,最显眼的便是那几大盘色香味俱全的猪肉菜肴,红烧猪蹄色泽红亮,炖排骨香气扑鼻。战士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食堂的每个角落。
有人端起水杯,激动地说:“感谢首长和嫂子,这是我过得最难忘的一个年!”大家纷纷举杯,共同庆祝这个特别又温馨的春节,在热闹与欢笑中告别旧岁,迎接新的一年。
在这个特殊的新年里,部队就是他们的家,战友们就是他们的家人。虽然没能与远方的亲人相聚,但他们在部队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与欢乐,也共同期待着来年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80章 周岁宴
新年的喜庆气息在空气中弥漫,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在东北军区忙碌的姜若惜大哥,满心期待着过年期间能来到辽省,亲眼看看那三个可爱的外甥外甥女,捏捏他们的小脸,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
可部队里的任务任务繁重,将他牢牢束缚着。无奈之下,他只能在除夕之夜,拨出那通饱含思念的电话。
电话接通,熟悉的声音传来,姜大哥满是歉意:“若惜啊,哥今年实在请不出假,本想着去看看孩子们,只能下次了!”姜若惜听着,眼眶微微湿润,暖流在心底缓缓流淌。
这边刚挂上电话,远在鲁省军区的二哥也打来电话,爽朗的笑声带着浓浓的牵挂:“外甥外甥女们肯定又长高啦,舅舅这红包可是早就备好了,等下次见面,好好疼疼他们!”
这边刚挂电话,陆霆骁的大哥从广省军区的电话又打了进来,语气中满是遗憾:“霆骁,真不好意思,过年任务多,没办法去看侄子侄女了,给孩子们的红包可不能少,等到时候回京市了,我亲手给他们!”
刚挂上陆大哥的电话,紧接着,陆大姐的电话也追了过来,温柔的话语里全是宠溺:“霆骁,今年你们不能回来过年,我见不到小侄子小侄女了,妈老和我说他们怎么怎么可爱,怎么怎么好看,可馋死我了,要不是医院走不开,我早去看小侄子小侄女了,他们的红包都已经准备好了,等见面的时候,我带他们去买喜欢的玩具!”
挂了电话,姜若惜和陆霆骁看着在一旁玩耍的孩子们,相视一笑。陆霆骁轻轻搂住姜若惜的肩膀说:“虽然亲人们没能来,但他们的心意都到了,孩子们以后肯定能感受到这份跨越千里的爱!”姜若惜点头,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新年的热闹劲儿还未完全消散,转眼间,便要迎来了三个宝宝的周岁宴。回想起上次宝宝们的百日宴,因诸多事务缠身,一切从简,姜若惜和陆霆骁心中多少有些遗憾。这次,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宝宝们办一场温馨又难忘的周岁宴。
姜若惜提前许久就开始筹备,她翻看着育儿书籍,参考着邻里孩子周岁宴的模样,精心构思每个细节。在房间显眼处张贴一些寓意吉祥、祝福孩子健康成长的字画,比如“寿”“福”字,或者有寓意的花鸟图等,给周岁宴营造出喜庆的氛围。
用彩色纸条和简单的纸质拉花装饰房间的墙壁、窗户或天花板上,纸条或拉花的颜色以红色、粉色等鲜艳色彩为主,为房间增添活泼的气息。陆霆骁也没闲着,帮姜若惜布置周岁宴,邀请宾客,忙得不亦乐乎。
最后他逐一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诚挚地邀请大家来见证这一重要时刻,还特意叮嘱大家,这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节点,一定要来凑个热闹。
周岁宴那天。餐桌上,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大碗中放着面条搭配着鸡蛋等,寓意孩子健康长寿。
还有一些传统中式糕点,像枣糕、桃酥等,这些糕点造型可能较为简单,但味道香甜,也为周岁宴增添了甜蜜的味道,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亲朋好友们纷纷到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和精美的礼物。三个宝宝穿着崭新的小衣服,在众人的簇拥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抓周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桌上摆满了各类物品,有书本、印章、算盘、画笔,甚至还有玩具手枪、大团结……等。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宝宝们被轻轻地放在了铺着红布的桌子前,宝宝们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先大宝,大宝的小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随后毫不犹豫地抓起了一支毛笔,死死抓住不撒手。
见此情景,大家纷纷鼓掌,笑着祝福大宝将来能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姜若惜和陆霆骁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对孩子未来的期许。
等轮到二宝时,他睁着那双黑溜溜、满是好奇的眼睛,左顾右盼,对眼前琳琅满目的物件充满了探索欲。只见他先是一把抓起毛笔,那毛笔在他小手中被随意拨弄,没几下就被他扔到了一旁。紧接着,他小身子一扭,努力地朝着算盘爬去。
周围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心想这小家伙或许对算数理财感兴趣,就在众人以为他要抓住算盘时,他却突然一个转弯,目标明确地直直朝着那把玩具手枪爬过去。
小手一伸,二宝就将玩具手枪死死抓在手里,小脸涨得通红,满是兴奋,众人见状,纷纷笑着向陆霆骁祝贺,都说虎父无犬子,看来这小子以后也要投身军旅,继承父亲的志向了,陆霆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中满是对二宝的期待。
等轮到三宝时,她的举动更是让人忍俊不禁,三宝手脚并用地快速爬到红布前,没有丝毫犹豫,两只手直接就把红布上的所有东西都往红布中间拨弄,嘴里还不停“要,都要!”地喊着,那急切又认真的模样,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众人看到三宝这操作,下巴都快惊掉了,不禁感叹这小姑娘看着柔柔弱弱,性格却如此豪爽直接,什么都想要,倒一点都不贪心,一点儿都不懂得含蓄。
陆霆骁被女儿这可爱的举动逗得哈哈大笑,连忙伸手接住那些被拨过来的物件,顺势将三宝抱在怀里,轻轻刮了刮她的小鼻子,眼中满是宠溺。
“好,要,都要,这些都是咱们皎皎的,以后咱们皎皎只需要好好学习,做个好人,开开心心生活就好,操心的事儿交给你哥哥他们就好!”
姜若惜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温馨的氛围在屋内弥漫开来。
“霆骁,你就惯着皎皎吧,小心把她惯坏了!”
“我乐意惯着我们皎皎,再说了,我们皎皎是好孩子,你说是不?皎皎!”陆霆骁说着用下巴蹭蹭皎皎的脸蛋儿,刚长出来的胡茬把皎皎的脸痒得不行,逗的皎皎咯咯咯笑个不停。
看着三个可爱的宝贝,眼中满是慈爱,一家人沉浸在这幸福又欢乐的时刻,这场抓周仪式也成为了他们日后回忆中最温暖的片段。
周围的人纷纷鼓掌,笑说着孩子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在欢声笑语中,姜若惜和陆霆骁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幸福。他们深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也暗暗发誓,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给孩子们一个充满爱的家,让他们在温暖中茁壮成长。
周岁宴的热闹渐渐散去,姜若惜和陆霆骁迅速回归到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中。陆霆骁投身部队任务,一次次奔赴使命,虽没有遭遇重大危机,但难免会受些皮外伤,每次回家,姜若惜都会又心疼又骄傲地嗔怪几句。
家中的陈婶儿和兰姨宛如定海神针,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姜若惜能心无旁骛地沉浸在学习复习的世界里。
每天清晨,陆霆骁出门上班后,陈婶和兰姨便默契分工。兰姨推着婴儿手推车,带着三个宝宝在家属院里悠闲散步,小家伙们一路上好奇地张望着,时不时发出奶声奶气的笑声,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与此同时,陈婶儿前往菜市场,精心挑选当天所需的新鲜食材,满载而归。等她们一同返回,姜若惜刚好结束了一轮学习,便迫不及待地和宝宝们亲昵互动,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这时,陈婶和兰姨走进厨房,烟火升腾,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午餐就摆上了桌。陆霆骁也踩着点回家,一家人围坐,共享温馨的午餐时光。午休过后,陆霆骁又精神抖擞地奔赴岗位,日子就这样有条不紊、周而复始地流淌着。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1977年10月。
10月21日,《中国人民报》头版头条赫然刊登了恢复高考的重磅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各大广播电台纷纷播报,报纸也满是相关报道,瞬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轰动。只要符合条件,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亦或是应届高中毕业生,都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年龄要求在20岁左右,不超过25岁;有特殊专长的考生,年龄可放宽到30岁。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便是参加考试的敲门砖。恢复高考的考试时间定在12月10日至12日,部分省市安排在12月中旬。报名高考时间安排在11月份,各省市报名具体日期,由各省市自行安排。
姜若惜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和陆霆骁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激动与决心虑舟。
当晚,两人坐在灯下,仔细研究报考流程和专业,陆霆骁鼓励姜若惜:“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咱们一起努力,我全力支持你!”姜若惜用力点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这次改变命运的契机,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奋力一搏。
接下来的日子里,家中的学习氛围愈发浓厚,姜若惜除了照顾孩子和家庭,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投入到备考中,挑灯夜读成了常态;陆霆骁在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后,也会帮姜若惜整理资料、答疑解惑。两人相互鼓励、相互陪伴,共同期待着这场改变命运的考试,坚信通过努力,定能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
11月5日,天刚破晓,晨光熹微,陆霆骁便早早起床,他特意请了假,准备陪着姜若惜奔赴招生办报名高考。这个日子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承载着姜若惜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一路上,两人并肩而行,步伐轻快又坚定。陆霆骁不时侧头看向姜若惜,眼神里满是鼓励与支持,轻声说道:“别紧张,一切都会顺利的!”姜若惜微微点头,回以一个自信的微笑,心中的紧张感也随之消散了些许。
抵达招生办时,那里早已排起了长队,人群中满是怀揣梦想、眼神炽热的年轻人。陆霆骁紧紧跟在姜若惜身后,帮她拿着各种证件和材料,生怕有丝毫差池。
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姜若惜的手心微微沁出了汗水,她时不时整理一下头发,反复确认证件是否齐全。陆霆骁察觉到她的紧张,轻轻握住她的手,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终于轮到姜若惜报名,她深吸一口气,有条不紊地将证件递给工作人员,认真填写各项信息,江若曦报的第一、第二志愿志愿都是京大经济系,第三志愿是清大电子工程系。陆霆骁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眼神中满是关切。
当工作人员在报名表上盖上印章,宣布报名成功的那一刻,姜若惜和陆霆骁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喜悦的泪花。
走出招生办,阳光洒满大地,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他们没有丝毫懈怠,径直回到家中,又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他们为梦想全力以赴,坚信未来的美好正一步步向他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