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大学!
这样的事情,程织本来还觉得和自己无关呢,没想到竟然还能有有朝一日实现的时候。
当初程织初中毕业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直接考中专,毕竟当时中专是很多人的首选。
上学的时候学校负责食宿,毕业之后学校负责分配,到时候根本不用愁。
只是当时中专的招生并不多,而且大家都倾向于女孩子考卫校或者是老师,但偏偏这两个职业,程织都不感兴趣。
剩下的中专学校,想要进去,也很麻烦,要不然就是需要单位
推荐的进修人才,要不然就是需要父母在系统内,参加考试。
总归程织哪个都不合适,中专的挑选余地太小了,程织不感兴趣。
再加上程父程母都有工作,到时候两人不管是谁退休,程织能都接班,归根究底是一样的,所以程织选择了高中。
高中两年,程织的成绩也确实能说得过去,名列前茅,但是整体风气在那里,学校的老师们其实不怎么把心思放在教学上。
逼近这几年,初高中教师,实在是个危险的职业,一个不小心,说错几句话,就很容易被学生盯着,甚至批斗。
所以在学校的时候,大家都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师们都尽可能在学校里少说话,绝对不说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英文课本程织是有的,但是程织也只是会认识上面的单词和字母,至于开口说英语,程织是不会的。
毕竟大部分人对英文还是抵触的,在程织上高中之前的几年,高中外文课本一直都是苏语,一直到程织这一届学生,才改成了学英文,平常又没有什么有利条件创造。
英语水平马马虎虎,至少程织自己是个完完全全的哑巴英语。
这样的英语水平,继续按照课本学一学,只要高考的时候不考口语,程织对自己的水平还是有信心的。
但是弹幕提到的外贸会,程织就有点担忧了。
外贸会,肯定是要说外语的,而程织说不出来。
程织盯着一行行弹幕,心中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要发弹幕的这些人教她英语。
从这些人发表的评论来看,弹幕系统之所以能够出现,也是因为国家发展飞速,技术水平的提高,那个时候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英语更是从小时候就开始教育。
但程织也只能想想,她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办法同弹幕那些人直接沟通,只能放弃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
不过被弹幕这么一说,程织也没了继续看语文课本的想法,主要是激动到有点看不下去。
外贸会这件事情,虽然让人激动,可是也能忍住。
可是高考不同,她能考大学!她能上大学啊!
上大学这件事情,光靠想,都能让人心里美的冒泡。
程织将自己有些落灰的书本,一一擦拭干净,摆在了平常最显眼的位置,顾一舟和顾一盛进门之后,一眼就看到了桌面上的书。
“嫂嫂,这些书,是你找出来让我学习的吗?”顾一盛率先走向那些书,但很快又失去了兴趣。
程织从小到大的课本保存完好,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一本不差,全都被她找了出来。
只是高中的书本放在了最外面,顾一盛打开翻了翻,发现并不是自己能看懂的东西,很快又放了回去。
“我们一起学习。”程织帮顾一盛将小学的课本拿出来,放到顾一盛面前。
顾一舟盯着那堆书本,一直保持着沉默。
“你想什么呢?”程织在顾一舟眼前挥手,“你不想学?”
据她所知,顾一舟读完初中回乡下之后,确实是没再读高中,难不成看见高中课本勾起了顾一舟的伤心事?
但就算是伤心事,也得学习!不学习怎么能进步呢?
“怎么突然间把这么多书都拿出来了?”顾一舟若无其事地移开眼睛,没再深究。
“读书让人进步,每年单位都会评选优秀的积极分子,我虽然进街道办的时间不长,但我这不是想落于人后,所以想着读书,再充实充实自己。”
程织飞快给自己找了个完美的理由,随后又问顾一舟,“我们是一家人,进步的时候当然要一起进步,你下班之后和我一起看书吧?”
在程织的记忆中,上初中的时候,顾一舟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但好歹顾一舟也是书中能成为大佬的人。
而且顾一舟继承顾爷爷的医生事业,干得也有模有样,有不少人都专程上门来感谢顾一舟,可见顾一舟脑子还是聪明的。
程织认为自己也是个聪明的。
她们夫妻两个聪明人,两个聪明人提前几年学习,到时候考上大学的机会肯定很大。
程织在心中不断给自己鼓舞士气。
但是看向英文书的时候,依旧忍不住面带愁容。
第60章
不过再愁,程织也要学,如果不知晓弹幕说的那些事情,不学就不学了。
但是现在知道了,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程织觉得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程织每天将英文书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督促自己随时能够看到,方便自己学习,就是进度有点缓慢。
不过程织也不在意,再怎么说她也是提前学习呢,只要有进度就是件好事。
“你会英语吗?”程织拿着英语书,愁眉不展,看向坐在一旁的顾一舟。
顾一舟停顿了片刻,摇头,“只会一点,会的不多。”
顾一舟对英文很熟悉,但这个时候也不能说自己会,要不然连借口都找不出来。
不过即便是这么两句,也引来了程织的好奇,“你竟然会!你怎么学的啊!”
“在村里学了几句。”顾一舟想了想又加上了一句,“改造的那几个,找我爷爷来看过病。”
程织听到这话,没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心里却琢磨着如果有时间自己也去找机会接触一下。
“因为啥下放的?你和他们接触大队长和支书没说什么吧?”现在风气还没有改变,下放牛棚改造的人大家都不怎么接触,也都不敢接触,毕竟都是来下放改造的。
都说是思想不正确,成分不好的人,接触容易影响自己的思想进步。
这些改造的人,除了日常要干活之外,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批判和游行。
这两年风气好了一点,游街的事情少了很多,鲜少能见到,前几年的时候,程织经常在街上遇到这种事情。
“家里搜出来两封和外面人的信。”顾一舟对这件事情还有印象,
顾爷爷所在的大队,风气还算好,下放改造的人虽然也是住在牛棚里,但是牛棚是经过改造的。
而且也不经常游行批斗,但是对于那辆封信,村里人却人人都看过。
村里人不识字,也不清楚那封信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村里对那两个改造人的批判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听两人念念这封信。
起初的时候,还有人感兴趣,现在已经彻底没人感兴趣了,牛棚那边也去的少。
程织听了个囫囵,本来还有心想要顾一舟教自己英语,但现在已经没了这种心思。
她总觉得顾一舟那英文水平可能还不如自己呢,但是没想到顾一舟打开英文课本,读的还挺像模像样,程织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不管怎么样,先学了再说。
当然程织也不能将学英语的希望都寄托在顾一舟身上,开始打听自己以前的英文老师,或者有哪个会英文的人。
但这种事情不好光明正大的打听,程织只能慢慢来。
在程织打听到真正的英语老师之前,街道办关于她的任命下来了,程织被调去了妇联组。
“后勤外联那边
也想要你,说是和公安那边沟通方便,你怎么想的?“主任坐在办公桌前询问程织的意见。
之前公安局的人特意送过锦旗,和程织相熟的人也说,程织在公安局那边有熟人,沟通起来比较方便。
所以外联那边一直想要程织,再加上程织力气大跑得快,同主任说了好几次。
但是主任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将程织调去妇联组里更合适,不过具体怎么样,还是要问过程织的意思才行。
“我去妇联。”程织对这件事情没有过多的考虑,很快就给出了答案,上次在医院遇到过那样的事情之后,程织就认真地想过,她想去妇联。
“行,那到时候你和胡秀秀组成小组,你们互帮互助。”交代完事情,主任挥挥手让程织离开,低头忙碌自己的事情。
“怎么样?怎么样?确定去哪里了吗?”胡秀秀看到程织出来,连忙招手。
程织:“妇联,和你一组。”
胡秀秀:“主任真给面子!”
程织这才知道,胡秀秀特意找过主任,提出想要和程织一起的想法。
程织自己抽屉里的花生递给胡秀秀,“昨天刚炒的,你尝尝。”
程织是愿意和胡秀秀一组的,胡秀秀本身就是妇联的熟手,之前两人配合工作,也没红过脸,自然是继续搭配下去比较好。
而正式上任妇联岗位之后,程织很快就和胡秀秀行动起来,她们今天要去慰问烈士军属。
她们街道的烈士军属不算很多,但也不少,月月慰问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是今天上门并不是慰问,而是去断官司的,有一户找到了街道办,说是已经快一年没有领到抚慰金了。
但是根据街道办和居委会的记录,抚慰金是月月都发出去的。
老太太一个人带着孙女,快一年没领到抚慰金,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才想起来找街道办反应。
程织拿着街道办的资料,又去了居委会那边,发现每个月的签名手印确实齐全。
居委会的人和程织胡秀秀是一起到的老太太家里。
老太太今年已经快七十岁了,早些年逃荒的时候坏了腿,之前还能拄着拐杖能走,这一年多算是彻底躺床上了。
好在小孙女已经十二岁了,能照顾奶奶,祖孙两人的生活倒是还能继续。
老太太的牙都要掉光了,开口说话透风,程织听了很久,才听出来之前老太太能走的时候,家里的抚恤金都是老太太去领的,小孙女根本不知道这个事儿。
居委会每个月都会上门慰问,家里条件虽然比以前差了点,但是小姑娘也想不到那么多,毕竟奶奶也没说过之前还有抚慰金的事情,就这么磕磕巴巴过了一年,老太太实在是觉得这日子不对劲。
最开始的时候,孙女只炒素菜不炒肉,老太太只以为孙女还不会炒肉,或者是有票没买到肉。
毕竟买肉这种事情,有时候确实要看运气。
再加上她的牙早就没了,吃肉也吃不动,自然也就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