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真不知,这简直是飞来横祸。
但秦禅月认定了是她。
不是她还能是谁呢?这整个钱府还能有谁呢?除了白玉凝,谁还会针对秦禅月、针对柳烟黛呢?
想不出,根本想不出。
在听见一旁院中的人互相为白玉凝佐证的时候,秦禅月两眼都跟着发黑,后背一阵阵发麻,人都要晕过去了。
柳烟黛就这么凭空不见了,谁能做解释?谁能告知她?
她不知道,她想不出。
以前她在侯府那群人之间游刃有余、在二皇子这边重拳出击,是因为那些事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是她占尽了重生的先机,没人能够打得过一个重生的人,再羸弱的蚂蚁也能靠着泼天的机遇爬上天,更何况是占尽地位先机的秦禅月。
可现在,失去了那些先见之明,秦禅月就又变成了黑暗里的行人,没有灯,脚下怪石嶙峋、处处深坑,说不定哪一步就跌下去了,她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行,定然步步艰难。
秦禅月几乎都要被逼疯了。
柳烟黛到底在哪里呢?
她失去了方寸,也根本无法镇定,硬要叫人将白玉凝拖走,还要带人来搜查钱府,将钱府后院闹得人仰马翻。
柳烟黛失踪的消息,顺着风慢慢散开,飘向了各处人的耳朵里。
——
此时,东宫。
午后时辰,东宫内地龙翻滚,一片融融春意,太子靠在矮榻上,手里拿着一卷书看。
而在东宫的地上,摆着一副桌案,一个老御医正在勤勤恳恳的配药。
御医已经足足配了一整天了。
自从昨日晚间回来之后,太子就抓了御医过来,一双眼直勾勾的盯着那御医,问他:“孤的朋友,用过这药后,反而更快了。”
“为、什、么?”
当时夜色深沉,御医满脸狼狈的跪在地上,磕磕巴巴的回:“可能,可能是太,太紧张了,要不让您朋友今夜再去试试?”
太子死死的咬着牙,一字一顿道:“给孤找个更厉害的药,一定要两个时辰起的。”
他一定要一展雄风!一展雄风!让柳烟黛不敢再在心里腹诽他!
太子发了话,御医只能黑着眼圈配药。
御医配药的时候,心里面还在嘀咕,朋友朋友,哪有什么朋友?我瞧着就是这个太子自己太快了嘛!年纪轻轻就这么重欲,好一副荒淫无道的昏君相啊!
现在好了,以前只是柳烟黛一个人骂,现在还又多了一个,两个人在这里骂太子。
御医心里面腹诽,手上的动作却并不慢,一包包药按着剂量全都准备好,然后再一点点蒸煮,最后尝一尝药效。
不应该啊。
御医煮药的时候,盯着那口冒着热气儿的药锅,心想,太子龙精虎猛的怎么就不行呢?
怎么就能不行呢?
御医反复琢磨了一下,心说太子二十来岁了,以前一直憋着,说不准就是这把宝枪没怎么用过,暂时没磨砺开呢,回头磨开了,就不能这么快了。
再厉害的枪,那也得练不是?哪有一来就能鏖战不休的呢?
这还是得劝劝啊——总不能现在就开始吃药吧?这要吃个二十年,不得把人给吃垮了啊?
御医迟疑间,正要开口,突然听见东宫外头传来一阵嘈杂声。
什么动静,敢闹到东宫门口了?
御医回过头去,便瞧见一个太监匆匆忙忙从门外跑进来,进殿后直接滑跪到地上,对着太子大喊一声:“不好了,殿下——”
临窗矮榻上的太子缓缓抬起眼眸来,一言不发的看着那太监。
太子与太监其实并不亲热,他东宫里面的太监也都是几个小太监,而这太监是从旁人宫里来的——太子年纪小的时候,是万贵妃把持宫中事物,手掌凤印,执掌六宫,所以那些太监都是万贵妃这边的人,后来衍生到锦衣卫那边去,太子渐渐长大后,才养了几个自己的太监,但是都不堪用,锦衣卫那边更是插不上手。
眼前这个太监还是太极殿那头的人,是永昌帝手底下的。
什么样的大事,能让这太监一路跑来?
太子脑子里还在转,但还没来得及问出来,便听见那太监哭嚎着喊了一声:“不好了呀,太子殿下,皇上今日发病了!”
“发病”这俩字一冒出来,太子便觉得后背一紧。
他猛地站起身,一把将手中的书本甩掉,起身快步行出宫殿,一路直奔太极殿而去。
太子的脚步越走越快,踩着汉白玉的基石,穿过东宫一座座宫殿,跨过一道道门槛,经过一声声宫女们的问好,熟悉的景色、走过成千上万次的路根本不需要思考,他凭着惯性本能去走,脑子里想的却是永昌帝。
永昌帝发病……不是一回两回了,且,多是在冬季。
这毛病,还要从很多年之前说起。
永昌帝幼时,大概七八岁吧,经历过一场宫变,差点直接死在宫变里,所以自小他身子骨就弱,按道理来说,他这身子骨最多也就活到一个而立之年。
但是每一个有权有势的人都不想早死,自古以来,皇帝都要求长生。
永昌帝为了能多活几年,想尽办法求了一个蛊医进宫来,封位太上蛊医,靠着这个蛊医的奇门妙法,硬是拖到了现在,多生出了十年寿命。
而谁又能凭白多活十年呢?就算是皇帝,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太上蛊医给永昌帝的蛊叫“吞兽”,这种蛊,养在永昌帝的胃脏里,与永昌帝是共生关系,永昌帝死了,蛊就死,蛊不死,永昌帝就不死。
吞兽以吃掉同类而活,大的吃小的,永昌帝每日只要喂足够多的东西给这个蛊吃,永昌帝就不会死。
通俗来讲,就是每日永昌帝都要吃下足够的虫子去维持生命。
蛊虫这东西,是从南疆起源的,南疆常年高热,很多虫子天生就是生在热处的,等来到了长安,不习惯这冷冷的天气,所以每到冬日,蛊虫都会无缘无故死上一批。
那进贡给永昌帝的虫子就不够了。
他是靠蛊虫而活的,没有虫子,会怎么样呢?
寒风料峭,带来一阵冷风、吹起太子的衣袍,叫太子回想起他第一次撞见永昌帝发病的时候。
那大概是很久很久之前了,很多年了。
永昌帝突然来了兴致,要在冬日里去围猎,天子下令,其余人自然只能跟从,太子、二皇子、三皇子都随着去了。
长安的冬冷的要命,太上蛊医随身携带的蛊虫都被冻死了,永昌帝没有虫子及时吃,当晚就发病了。
发病之后的永昌帝……一点也不像是个人了。
他急迫的去吃所有能吃的东西,像是一个饿了几十年的恶鬼,甚至去咬一个宫女的脖颈,活生生将宫女的血管咬破,跪在其身上喝血,将肚子吃的鼓鼓囊塞,但四肢却很薄细。
很像是以前闹饥荒的时候,那些吃了观音土,被活生生撑死的人。
当时随着永昌帝去围猎的、在永昌帝身边的皇子只有一个太子,二皇子、三皇子都不在,因此,这个秘密也就只有太子知晓。
这也是太子第一次知道他父皇长寿的秘密。
这一场发病,最后以永昌帝被人打晕而结束,再往后,每年的冬季,永昌帝都会有一段时间不见人,对外称病重。
万贵妃死死瞒着二皇子,不让二皇子知道这些,但是太子心里清楚,永昌帝不是病重了,他是发病了。
最开始,太子是没有去探望永昌帝的资格的,万贵妃那时候死死把持后宫,太子年幼,甚至要担忧,皇上昏迷的时候,自己会不会被万贵妃下手害死。
那时候,万贵妃还没有这样的胆子。
也幸亏万贵妃没有这样的胆子。
而随着时间流逝,太子终于渐渐成长起来了,不必担忧自己会死,但是每年落雪的时候,他还是会看着飘忽的雪花,想,永昌帝什么时候会死呢?
今日,太子行到太极殿之前,还是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今日无雪,今日甚至不是冬日,只是深秋。
只是这样的天气,永昌帝就受不了了吗?
那他真的快死了。
一想到永昌帝快死了,太子身上的血便发着热,呼呼的往脑袋上冲,他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行到太极殿之后,才缓缓停下来,由着前面的太监去禀报。
不过片刻功夫,里面的太监便进来迎太子进去。
太子提膝入太极殿,滚热的地龙扑面吹来一阵热风,永昌帝畏寒喜热,所以地龙一向烧的极热极热,真如南疆一般。
他行入内殿,便看见万贵妃坐在矮榻旁边,而永昌帝躺在床榻内。
见到太子来了,万贵妃赶忙从矮榻旁边站起身来,伸手擦了擦眼泪。
太子躬身行礼,说“儿臣见过父皇”之时,还顺带看了一眼永昌帝的面色。
唇瓣是苍白的,可是脸上泛着诡异的潮红,躺在床榻上的样子虚弱极了,像是连手指头都抬不起来,听到太子的动静的时候,他颤了颤唇瓣,才挤出来一句:“阿锋,坐。”
阿锋,太子的名。
太子姓陈名峰,但是很少有人这么叫他,小时候母后会叫,父皇一年到头也就只叫过那么一两回,现在乍一听到这个名字,太子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瞧着苍老了太多的父皇,半晌,低低的应了一句:“儿臣在。”
永昌帝想说话,但不知道哪口气喘的不对,竟是开始猛咳了两声,咳得几乎都说不出话来了,惊得一旁的万贵妃过来伺候。
永昌帝呼哧呼哧的喘了一会儿,才遗憾的叹息道:“朕,老了,怕是就要在今年去了。”
今年……他就觉得自己身子骨不行了,特意让太上蛊医给自己加了药,希望能多活几年,但是可惜的是,毫无用处。
他真的要死了。
他临死之前,得给他的二儿子安排好一条去路啊——他也是没办法,他给二皇子这么多机会,二皇子都上不来,最后,他只能想办法让二皇子离开了。
这江山社稷不是玩笑,他不可能将太子丢到一边,孤注一掷的将皇位传给二皇子,那样的话,一定会闹出来兄弟相残的戏码的,而且,他这么多年也算得上是勤政,他不愿意落得一个“老来昏庸”的名头,他也爱着大陈的万里江山,他也希望这江山有个好主人。
二皇子和太子比起来,太子确实是一个更好的继承人。
永昌帝疲惫的说完了这句话后,人看起来是又老了很多,眉眼间都带着几分气若游丝的意味,万贵妃看着永昌帝,低头就开始哭。
太子静默的站在原地,这个称呼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母后还在。
几息之后,他已恢复了清明,神色平淡道:“父皇有何吩咐,儿臣一定照办。”
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永昌帝不会平白无故在发病的时候将他叫过来,既然永昌帝是要死了,那在他死之前,一定是有些事儿要交代的。
永昌帝都肯在此刻向他示好,唤他小名,足以说明永昌帝已经撑不住了。
“你那两个弟弟——”永昌帝闭上了眼,轻声道:“你挑两块封地,送走吧。”
听到永昌帝的话,万贵妃的哭声僵了一瞬,她的脸色有一阵扭曲,大概是有点不甘心,随后又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僵住,但是现在再继续假模假样的哭出来好像也有点太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