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佳宜敏如今的年纪,只要两位阿哥平安长大,不说登顶帝位,便是封王也足以庇护马佳氏两三代不成问题,到时候马佳氏没准能一跃而成八大家族之首,毕竟原本的第一家族钮祜禄氏已经太久没有出过一个皇后了,如今在后宫不过一个温嫔撑撑场面罢了,连个子嗣都没有,想来翻不起多少风浪来。
盖山接到圣旨自然欣喜若狂,全族子弟都是弹冠相庆,自家姑奶奶终于熬出头了,皇贵妃再怎么尊贵,终究名不正言不顺,所出子嗣位同嫡子也依然不是嫡子,如今可好了,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家族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荣耀。
消息一传出去,各家帖子纷至沓来,瓜尔佳氏带着儿媳们接待上门的亲朋故旧更是几乎累瘫,最后不得不以奉旨搬家为由,谢绝访客。这可不是借口,而是真的准备起各种搬家事宜。
其他家族对此倒也没有大惊小怪,马佳氏人丁兴旺是众所周知的,单单儿子就有十多个,尤其盖山还健朗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分家的道理,这些年儿子们娶妻生子之后都没有搬出去,除了少数外放做官,一家子人都住在一起,而马佳氏的传统就是生儿子容易,说句好听的叫家族兴旺,说句难听的就是人多的住不下了。
举个例子,最年长的阿布凯生了八个儿子,其中四嫡四庶,大多数已经娶妻生子了,给他生了二十几个孙子,由此就能看到盖山府邸如今到底有多少人了?如今借着康熙赐下新府邸,盖山决定顺势给儿子们分家,他和夫人搬去新府邸住着,老府邸则留给阿布凯这个嫡长子继承,其余儿子无论嫡庶都每人置办一套宅子和些许钱财让他们各自搬出去,也算是自立门户了。
瓜尔佳氏本就是高门贵女,出嫁时更是妆奁丰厚,是个有钱的主,加上管家理财一把好手,对于庶子从不吝啬培养,分家的时候每人都额外给了些盈利的产业,叫那几个庶子感恩戴德,毕竟他们的额娘大多小门小户,没有多少银钱帮衬,没分家前吃穿用度都是走公中,不需要自家多少花费。
如今突然要自己顶门立户了,吃穿用度奴才仆婢样样要花钱,总不能靠妻子的嫁妆过日子吧,那以后他们还能抬得起头来吗?故而,当他们私底下拿到瓜尔佳氏给的田地店铺的契约时,一个个难以置信地感动,能有这样的嫡母,他们上辈子肯定是造福积德了。
他们一个个早已不是年轻人了,都已经在外谋了差事,看多别人家庶子被无视、被苛待,甚至养废夭折的更是常事,再看看自己,自小读书习武一样不落,成年了说亲娶妻也是精挑细选,如今分家了更是有钱有房有产业,怕是比一些家族的嫡次子都不差了,这样的嫡母去哪里找?简直是活菩萨下凡了。
瓜尔佳氏自然知道这些庶子的想法,她虽然不差钱,但也不是冤大头,这些庶子既然威胁不到她,那就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嫡脉强势,支脉自然依附,世家大族就讲究一个枝繁叶茂,外人才不敢欺上门来。
就像她膝下儿子加起来十几个,不说个个出色,好歹孝顺听话,哪个家族的当家主母比得过她?再酸也只能憋着。再说盖山年轻的时候还有点花花肠子,后来还不是拿她当祖宗哄着,谁叫她生了个得到仙佛眷顾的女儿呢?
当然嫡出的儿子自然与庶子不同,自小就有瓜尔佳氏给置办的产业,娶的妻子也都是高门大户的嫡女,手头上都是不缺银钱的,对于分家那是求之不得,谁不想自己关起门来当家做主啊?
阿布凯自然是最得意的一个,他都五十好几的人了,终于成了一家之主,自家妹妹马上要封后了,到时候他可就是正牌的国舅爷,还有两个阿哥外甥,马佳氏稳如泰山啊!
阿布凯站在盖山面前,毕恭毕敬地道:“阿玛,一切都按照你的意思安排好了。只是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他心里是有些犹豫的,自家阿玛可谓马佳氏的定海神铁,有他在其他家族无人敢放肆。
盖山抚了抚胡须,笑着道:“阿玛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也该好好颐养天年了。你这些年一直领着骁骑营,在军中也算培养了不少嫡系,如今也该由你扛起马佳氏的徽旗了。”
“阿玛说笑了,您老人家老当益壮,有您在儿子才有主心骨啊!”阿布凯心里苦笑,七十岁算什么啊,自家阿玛额娘那是天天拿着仙果灵泉当零食,身体倍棒吃嘛嘛香,随随便便活个百来岁不成问题啊!就跟曾祖母如今已经百岁开外的年纪了,还是红光满面,中气十足,妥妥的当世人瑞,谁家不羡慕?
盖山笑着摆了摆手,看着眼前年过五旬面容却不过三十许的儿子,道:“无需多言,阿玛已经准备好了致仕的折子,等你妹妹封后的圣旨颁布天下,便立刻递上去。不仅仅是阿玛,你图海伯父也会上折子乞骸骨!”
第188章 男儿意气
阿布凯不由一怔,喃喃道:“连伯父也……”图海文武全才,堪称马佳氏的传奇人物,从一介白身起家,历经坎坷磨难,如今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太傅,声望高隆,权势显赫。
他是马佳氏牌面上的扛旗人物,也是现今官位最高者,他若是致仕,对马佳氏一族而言可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啊!尤其自家阿玛一直手掌京城九门兵权,有他们二人在,马佳氏在世家大族之中地位稳如泰山。
“阿玛,这样是不是太急了?没了您和伯父在朝堂上,咱们家可就少了两根擎天巨柱啊!”其他世家大族一直对马佳氏虎视眈眈,一旦没有图海和盖山震慑,那还不立马扑上来撕咬。
“就算妹妹封了皇后,何以就到了如此地步?皇上也不至于就忌惮马佳氏至此啊?”阿布凯十分不解,本来敏儿封后是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可若是要换下两位手握重权的长辈,他宁可不要这外戚的尊荣。
盖山闻言不由得拢起眉头,一眼看出儿子眼中的不乐意,不由得叹了口气:“你啊!还是太年轻了,若仅仅只是一位皇后,自然不需要马佳氏付出如此代价,但是你妹妹膝下还有两位最年长的阿哥,再过几年就可以参知政事了,到时候我们几个老家伙若是还杵在朝廷上,那不是碍皇上的眼吗?”
“这……”阿布凯愣住了,承瑞和赛音察浑是他嫡亲的外甥,平日接触的机会虽然没有巴克什两兄弟多,但这次木兰秋狝却让他大开眼界,真正是天纵奇才的人物,满清入主天下多年,但仍然摆脱不了看重武功的老习惯,而两位阿哥在这方面堪称老天爷喂饭吃,年纪不大却武力惊人,底下的小阿哥们除非能出一位不世奇才,不然皇位之争几乎没有悬念。
“咱们马佳氏是阿哥的母族,天生就是与他们绑在一起的,无需如其他人那般几头下注,但单靠咱们一族支持,大阿哥是成不了事的,得给其他家族靠上来的机会。”盖山老神在在地锊着胡子,“在朝堂上急流勇退,明面上不掌权了,看起来也不那么扎眼。但是只要我们几把老骨头还健在,军权就还是牢牢攒在马佳氏手心里,何惧之有?”
“孩子,花无百日红,盛极而衰乃是常态,如今马佳氏已经富贵之极,敏儿一旦登上后位,那便成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于家族而言恐非好事,这些年底下的小辈已经出现了骄纵豪横的苗头,若再不压制一二,未来怕是要给阿哥们拖后腿啊!”盖山耐着性子,语重心长地谆谆善诱,阿布凯是未来的家主,必须让他懂得繁花似锦之下隐藏的危机。
这些话是他的岳父瓜尔佳老国公说的,他老人家一辈子行事稳如泰山,瓜尔佳氏从不拔尖,却底蕴浑厚无人敢惹。即使出了鳌拜这么个犯上的权臣,却也不曾动摇自身威望。这正是他马佳氏需要学习的,一时的辉煌不算什么,他希望家族能够长长久久,与国同栖。
阿布凯恍然,他常年待在军营里带兵,对于族中事务插手不多,那些小字辈在他面前向来服服帖帖,指东不敢往西,没想到私下里竟然有了纨绔子弟的苗头,他眉梢一扬,冷声道:“代代先辈浴血奋战铸就马佳氏的铁血威名,这些小子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养尊处优也就罢了,若是还敢纨绔败坏门风,想来是日子过得太滋润了。”
“阿玛,多少家族毁于不肖子孙,咱们马佳氏的辉煌才刚要开始,岂能中途而俎?”他对着盖山拱手一礼,斩钉截铁地道,“儿子如今在军中也算薄有威望,安排些家族子弟进军中历练还是没问题的,以后家族后辈成年之后,必须在军中历练三年,否则未来家族不会给予任何支持。”
盖山闻言哈哈大笑,欣慰道:“好好好,这才是我马佳氏儿郎的风骨!”
他面容严肃起来,压低声音道:“宗族已经做出决议,下一任的族长将会是你,你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将影响马佳氏整个宗族的走向,所以你要慎之又慎!遇事多与你妹妹商议,若是将来大阿哥……马佳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说到最后声音已然低不可闻,但以阿布凯的实力又岂会听不见,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天灵盖,若是他的大外甥真的登上了那九五之尊的宝座,马佳氏将在他的手上达到鼎盛,他将成为家族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家主,没有之一。
“阿玛放心,敏儿自小聪慧异于常人,乃沐浴神恩而生,儿子未来行事自然以妹妹马首是瞻,绝不会让家族成为妹妹拖累。”阿布凯虽然不是什么天纵奇才,但也不傻,他身为长子,在宜敏出生之前就已经成年,自然记得自家当初是个什么境况。
当年盖山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外郎,功不成名不就,他们一家也仅仅是马佳氏一族中最普通的旁系,堪称泯然众人。但最小的妹妹出生以后,家里的情况就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了,先是盖山弃文从武,通过马佳氏的关系加入军中,十年间立下赫赫战功,一跃而成马佳氏的领军人物。
然后就是母亲瓜尔佳氏的改变,她变得从容大度,悉心培养子嗣,手中似乎有了数之不尽的好东西,尤其身为嫡长子的他,得到了从前不敢想象的资源倾斜,当时他并未想到是因为自己的小妹妹,只以为是父母得到了什么机遇,从而带着全家一飞冲天。
直到自家小妹妹为推迟选秀做了不少大动作,他才发现自家父母对幼妹的特殊,那不仅仅是疼爱纵容,还带着一种发自骨子里的敬畏服从,甚至称得上是言听计从。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留意起自己这个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妹妹,也因此发现了她的不凡之处,用“所言无有不中”来形容也不为过。
真正得知自家妹妹得天眷顾还是在三藩之乱平定后,他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回京会就被调入禁卫军,就任骁骑营统领之职。之后他被阿玛带进了家族宝库之中,见到了那海量的天材地宝,还有那无数的珍贵典籍,那种震撼到头皮发麻的感觉至今难忘。等盖山告诉他这些都得自天授,乃是神人赐予幼妹,又被她转赠家族的,令他不由得肃然起敬。
然后他就看到了幼妹留下的信件,落款是康熙十一年,宜敏唯一一次回家省亲的那一天。他仔细阅读之后不由大惊,其中详细勾画了未来十年的天下大势,字字句句鞭辟入里。回首过去,竟然桩桩件件无一不中,让他悚然惊惧之余竟生出狂喜,这等女中诸葛生在自家,还怕这天下权势不入囊中?
这等天生神人他有什么理由去违逆?当然是宜敏说什么就干什么,谁敢违背就是逆天而行,他第一个饶不了对方。他自知不过中人之姿,能够达到今日成就已经是拖了幼妹的福泽,自然不会自大到觉得凭自己能够驾驭诺大宗族。
何况当年的宗族是个什么嘴脸他太清楚了,当年阿玛盖山为了谋个一官半职,那是赔尽了笑脸,终于得了个笔帖式,数年不得晋升的那种。就这还有族中纨绔时不时来讨谢礼,若非瓜尔佳氏出身世家,他们不敢太过分,那日子简直没法过。
盖山看着儿子意气风发的脸庞,嘴唇瓮动两次,终究没有说出口,轻轻叹了口气,他们始终是马佳氏的一员,别看如今宗族的人将他们捧上天,当年坑起他们家来也是毫不手软,若非敏儿最不缺的就是金银,如今怕是早就债台高筑,被死死拿捏在手心里了。
阿布凯察言观色,低声道:“阿玛不必担心,亲疏远近儿子分得清。”他那些庶弟还是他从小拉扯大的,如今都各自有些小心思了,何况是那些隔房的族人呢?自家崛起的秘密连嫡亲兄弟都要瞒着,更何况外人了,这等级别的资源足以让皇家痛下杀手了。
“你明白就好,敏儿与你们兄弟感情极好,所以这孩子对家族从不吝啬,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无限的,到了宝儿这一代,怕是就……”盖山已经把话说得很直白了,东西是上天赐给宜敏的,她肯给家族是看着父母兄弟的情分上,可是下一代与宜敏可没有多少情分。
阿布凯的长子阿宝与宜敏年纪相当,从小也算得了宜敏不少照顾,但是却始终并不亲近,若是将来老一辈都离开了人世,恐怕宜敏就算会照顾家族,也不可能再如现在这般不遗余力了。
阿布凯眼神一暗,他娶妻的时候家里尚未发迹,他的妻子只是个小门小户出身,眼界不高,他的长子阿宝资质普通,自小被他额娘拘在身边,生怕被宜敏笼络了去,与自己不亲。
直到宜敏选秀封妃,才想着让孩子们与她亲近,可是当时阿宝都多大了?都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哪里还能跟姑爸爸亲近得起来?就算如此,宜敏给的资源也从没少了阿宝那份,海量的资源砸下去才让阿宝勉强提升到中上之资,他一直带着阿宝在军中历练,不大不小也算是一员骁将。
但是跟他两位最小的叔叔比起来可就差远了,更别提跟妹妹所出的两位阿哥相比了了,至今想来依然扼腕不已,若是当初不顾妻子反对,把阿宝交给妹妹教养,如今何愁后继无人?
盖山叹了口气,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他嫡子不少,尤其最小的双胞胎跟宜敏亲近异常,天资也更高,如今分家自立门户,将来没准还看不上自家这点东西呢!
按照敏儿的说法,这以后打仗的机会少不了,马佳氏儿郎更擅长马背上打天下,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不适合他们这群直肠子,还不如扬长避短,好好发挥所长,免得在阴谋诡计中消磨了男儿意气!
第189章 册立皇后
“朕惟道法乾坤、内治乃人伦之本。教型家国、壸仪实王化之基,资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敦典。咨尔皇贵妃马佳氏,乃盖山之女也,钟祥世族、毓秀名门。温恭娴图史之规,敬顺协珩璜之度。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慈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恭俭以率六宫,仁惠以膺多福,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
康熙二十二年,一纸封后诏书昭告天下,大清朝迎来了入关以来的第四位皇后马佳氏。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朝野内外都很平静地接受了,毕竟这位新皇后本就只差一个名分,早晚的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皇上在康熙二十年行废后之事,本以为不久就该册立新后,不成想就足足等了两年。盖因这两年着实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叫所有人目不暇接。
赫舍里氏一族继废后的打击,又迎来迎头暴击,原四大辅臣之首索尼一系,因涉嫌卖官售爵、贪赃枉法、欺君罔上被抄家流放,死在路上不知凡几。
至于宫中的废后赫舍里氏,早在康熙二十年就因为心思刻毒,不忿报复,将瘟疫之毒传播于内廷,以至延禧宫内鸡犬不留,罪大恶极,已被挫骨扬灰,不入妃陵,弃尸荒野。所出之子宗谱除名,不入皇室玉碟。
消息一经传出,所有人不禁咂舌不已,这废后可真成了毒妇恶女的典范了,那瘟疫是何等可怕的东西,居然敢在内廷传播,这是要皇室一家死绝啊!什么仇什么怨?动不动就要让夫家死全家,堪称天下第一狠人!
这下子赫舍里氏的女儿名声一下子臭不可闻,有些家族宁可撕破脸也要退婚,便是没有退婚的,态度也是一落千丈,就当娶回家当个摆设。无数赫舍里氏旁系支脉都对索尼一系恨得牙痒痒,若非废后已经被挫骨扬灰,恐怕会被她们生撕了。
天下人顿时对皇帝同情不已,俗话说娶妻娶贤,古人诚不欺我。还有种说法就是太皇太后挑人的眼光不行,光看先帝顺治爷的两位皇后,再看看当今的原配皇后,这挑的都是什么人啊?就没有一个能当得起母仪天下重任的。
看来身为长辈,还是不要太过独断专行为好。无数世家大族的长辈,尤其是祖母辈当家的,顿时提起了心,纷纷重新审视小辈们的亲事,倒是挽回了不少悲剧婚姻。
在这种舆论之下,康熙下旨新后以迎娶元后的规制操办,倒是没有激起多少风浪,新后马佳氏这十多年来执掌后宫,年年选秀公正贤明,宫中百花齐放、子嗣繁盛,堪称贤良淑德的典范,与前头那位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地下,不怪乎当今如此行事。
自从皇帝的口谕下达到盖山府邸,顿时喜从天降,接着就是一片人仰马翻,只因他们家的娘娘要回到府中待嫁,等待皇帝亲临行迎娶之礼。这等待遇可是连前头几位皇后都没有的,以往的皇后都是礼部官员按照仪制迎入紫禁城,然后入后宫与皇帝行婚礼。
而当今圣上竟然亲自出宫迎亲,可见是爱极了新后,明显是把人放在心尖尖上,整个府邸顿时沸腾起来,主子们逢人便笑,下人们走路带风,这可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啊!
这下子大家终于知道为什么皇上提前两年赐下新府邸,还暗示盖山好好修缮,原来是为了这一茬啊!皇上明显是要让新后压原先那位一头,不但各种聘礼规制都加了一档,皇帝私库里的好东西如流水一般抬入府中,几乎将新后闺阁填满,完全用不着马佳氏费心如何安排主子娘娘的起居。
圣旨一下,图海就亲自带人上门道贺,马佳氏祖上从未出过高位妃嫔,更别提皇后了,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真真是祖坟冒青烟,族中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啦!族老们一个个老脸都笑出了褶子,宛若一朵朵老菊花盛开,好像年轻了二十岁似得,拄着拐杖声音洪亮地帮着招待起客人来。
整个京城震动,但凡有头有脸的家族都来了,无不是家主带着丰厚的贺礼亲自上门,陪尽了小心和笑脸,如今这马佳氏风头正盛,即便不能交好,也绝不能得罪。这新后可不是一般人,膝下儿女双全,入宫十余载圣宠不衰,还能让皇帝以原配嫡妻的规制迎娶,不服不行啊!
钟粹宫
正殿前,康熙与宜敏执手相望,一旁承瑞紧跟在宜敏身边,赛音察浑拉着三岁的阿鲁玳站在康熙旁边,都是依依不舍的样子。阿鲁玳更是眼圈儿发红,恨不能趴到额娘身上,跟着一道出宫算了。
宜敏抽了抽手,没能动弹,不由得忍俊不禁:“不过是十天半个月的功夫,何至于此?这黄道吉日还是皇上您自个选的,如今这是怎么了?”她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了回家的这一天,简直归心似箭呐!
康熙紧紧地握住掌中柔夷,瓮声道:“朕还真是有点后悔了,早知道就把日子定的更近些了!”黄道吉日难得,钦天监千挑万选了许多吉日吉时,他好不容易才挑了这么个最好的日子,想后悔都不可能了。
宜敏抿唇笑了笑:“是妾身该谢皇上才是,入宫多年,何曾想过能凤冠霞帔嫁为人妻,皇上这般爱重,叫妾身无以为报呐!”她是真的惊喜,本以为两生两世都与凤冠霞帔无缘了,没想到康熙竟然能给她一个梦中的婚礼,而且还不是从钟粹宫行晋封礼,而是回到马佳氏待嫁,重走六礼中后面三礼的流程,甚至皇帝还决定亲迎,这意味着她并非乘坐凤辇入宫,而是与康熙同乘龙辇经大清门进紫禁城,这是特地抬高宜敏的身份,向全天下宣告对新后的看重。
康熙此举确实取悦了宜敏,眼波流转间带起淡淡的水雾,感激仰慕的目光盈盈如水,一直看到了康熙心底,叫他涌起一股热血豪气,恨不得将天下最好的东西捧到她面前,以博卿一笑。
承瑞眼含笑意看着父母的互动,今日由他护送额娘回府,所以他暂时用不着与额娘惜别,倒是自家弟弟妹妹可能有点难受了。他眼珠子微动,就看到对面正努力安抚妹妹,还要对他龇牙咧嘴的赛音察浑,不由得想笑,对着弟弟露出一个调侃的笑,无声地做出一个口型——技不如人,愿赌服输!
赛音察浑额头青筋一跳,他不服!任谁被用轻功放了一个时辰的风筝,最后不得不憋屈输掉会服气啊!偏偏妹妹阿鲁玳作证,他连抗议都不行,不得不低头认输,简直气炸了肺好么?他也想陪额娘回府啊,留在宫里应付粘人的阿鲁玳简直可怕!
“额娘额娘,我要额娘!”阿鲁玳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开始在一旁闹腾了,手舞足蹈地想要从赛音察浑怀里挣扎出来。
宜敏见状连忙搂过宝贝女儿,连声劝哄:“乖乖阿鲁玳,额娘今儿是出宫办正事,待办完事便回宫陪你。”
小公主从小被宠上了天,一刻都没离开过宜敏,闻言哪里肯依,小金豆立马掉下来了。一把抱住康熙大腿,仰着小脸抽抽噎噎地告状:“皇阿玛,额娘不是阿鲁玳了吗?额娘自己出去玩,不带咱们……呜呜!额娘坏坏!”
康熙心疼的哟,立马弯腰捞起阿鲁玳,抱在怀里哄着:“阿玛的宝贝小凤凰,别哭啦,额娘出宫有正事,你……”
没等他说完,就被女儿“哇——”的一声大哭给堵了回去,顿时就闭嘴了,无奈地对着宜敏叹气,他可以对儿子疾言厉色,却对女儿视若珍宝,连句重话都舍不得。
宜敏扶额叹息,她对女儿向来是宠着,有求必应,康熙更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结果就养出一个小祖宗,谁来都不好使。她双手一摊,对着康熙使了个眼色,让他想办法解决女儿的魔音穿脑。
康熙一手拍着女儿小小背脊,嘴里不停许诺着什么,结果原来百试百灵的招式不管用了,女儿就是要“额娘”,他只能无语望天。总不能妻子回家待嫁,还要带个女儿回去养着吧?到时候他把母女俩一起迎进宫不成?成何体统?!
最终还是承瑞看不下去,出面接手了小祖宗,只见他伏在阿鲁玳耳边低语了几句,阿鲁玳就抽抽噎噎地收了声,看了看面色温和的兄长,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小脑袋,乖乖跑到赛音察浑身边,拉住了二兄的手,奶声奶气地道:“额娘,你去办正事吧!阿鲁玳乖乖,听话在家里。”
说着还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搭配上脸颊上未干的泪痕,说不出的可怜可爱,叫一对父母的心都要化了,连忙对她夸了又夸,问也不问承瑞许诺了什么?反正身为兄长,能降住弟妹就行,其余的无需深究。
宜敏仪态端庄地对着康熙一礼,柔声道:“皇上,妾身在家中等着您。”说完看了看赛音察浑和阿鲁玳,便不在流连,转身扶着承瑞的手出了钟粹宫,登上仪驾缓缓离去了。
等皇贵妃仪驾从顺贞门而出时,宜敏转身回望,当年她是在家中接到圣旨,封妃入宫走的是顺贞门,历经十四年,她重新走出这道门。
待她换了身份再入紫禁城,走的会是后宫女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行经的路线。
乘凤銮,走大清门、天安门,到午门钟鼓齐鸣。
经乾清宫,过交泰殿,以皇后之尊入主中宫,母仪天下!
第190章 凤还巢(一)
承恩公府
宜敏晋封皇后,恩及父母兄弟,其父盖山授一等承恩公,其母瓜尔佳氏册一品诰命夫人,其余兄弟皆受到各种恩赏。此时承恩公府的所有人都按品级大妆,盖山带着儿孙等在西街门外,瓜尔佳氏带着女眷等在公府大门外,一行人眼巴巴地望向街口的方向张望。他们的女儿、妹妹、姑爸爸,马佳氏的金凤凰马上就要回巢了。
早在半月前,宫内就派出些司礼太监、司仪嬷嬷到承恩公府,分别指导府内儿郎、女眷各种礼仪规矩。当然他们行事都规矩客气的很,毕竟这可是皇后娘家人,都不敢下狠劲教导,也就是面子上过得去就成了。
临近出宫前一日,宫中又有巡察太监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检查各处关防,指示銮驾莅临,马佳氏众人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听得一大家子人咂舌不已,直感叹这皇家规矩当真折腾人,却不敢有丝毫怠慢,一个个学得极为认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到了正日子,五城兵备打扫街道,撵逐闲人,围上布毡,任何闲杂人等都不能在此停留,更不要说探头探脑的围观了。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毡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
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皇贵妃仪仗缓缓而来,赤、黑素旗招展,金黄色凤旗迎风,赤、黑凤旗列阵。金黄、赤、黑三色素扇,赤、黑鸾凤扇紧随其后;两列宫女、太监分别执金节,拂尘行在两侧。七凤明黄曲柄盖一。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十六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明黄绣凤舆缓缓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