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还是得让孩子多玩玩,也能开拓眼界,多长点知识,花钱也不多,让孩子玩去呗!”
陈红暗暗摇了摇头,心说:幸亏你没孩子,你要是有自己亲生的孩子,那得被你惯上天去!
钱都花了,东西也都买回家了,一大一小两个男人都特别高兴,陈红也就不再说败兴的话了。
只暗暗在心里记住,以后可不能让他们两个单独出去了。
他俩出门一趟,还不知道能带来多大的惊吓呢。这男人现在也不知道工资多少,出去这一次大概就能花完他几个月的工资了。
看着客厅地上的一堆玩具,陈红暗暗叹息,这下可好了,于洋小学毕业前都不用再买玩具了,各种玩具基本上都齐全了。
“你们俩先别捣古玩具了,赶紧去洗手,准备吃饭了。”说完,陈红陈红就去摆饭。
等这一大一小两个男人上桌,齐声惊呼:“哎呀,今天中午好丰盛啊,鱼虾蟹都齐全了,一看就非常好吃,今天中午我们可得多吃点。”
陈红无语:家里又喜添一大号马屁精!
陈红摇头给他们两个盛了饭,又开了一瓶葡萄酒,“今天中午喝杯葡萄酒吧,我记得上次在北京吃饭,你很喜欢喝这种葡萄酒的。”
周易脸上露出了笑容,咧嘴一笑,“这真是太让我受宠若惊了,难为你还记得。我们只吃过一次饭,你就记住我喜欢喝葡萄酒了。
其实平时我是很少喝酒的,只有偶尔聚会的时候才会喝一点点,不过上次在北京喝的葡萄酒,确实味道很好。
是迄今为止我喝过的比较好的一种酒,听说也是你自己酿的?”
陈红真斟上酒,“那你尝尝这瓶酒,我感觉味道应该比去年酿造的味道还要好。
去年的时候我是第一次酿,手艺还不太行,今年的应该比去年的更加好一点儿。
要是喜欢喝,走的时候给你带一箱。”
周易端起酒杯轻轻的摇了一下,看了酒液的颜色。
杯中酒液呈红宝石色,清澈明净,轻轻一嗅,迷人的酒香令人沉醉,轻轻的抿一口,葡萄的清香在灵魂炸开,味道不同于周易喝过的任何一种葡萄酒。
看来不光陈红的酿酒手艺非常好,所选用的酿酒葡萄,应该也是从未尝过的品种。
崂山山脉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出产的野葡萄也含着一种令人沉醉的滋味。
周易仔细品了几口酒,赞赏的说:“这次你酿的葡萄酒,味道简直是绝了。
品质绝不输于任何一款世界上的名品葡萄酒,这葡萄酒每年酿制的不多吧?”
第130章 一齐出海
陈红点了点头,“我试过了,这里山脉的面积虽大,但只有这一处野葡萄,味道才最好,其余的比普通酒品质稍好,但是差距也不大。
当然数量也不多,每年也就是能酿个百十来瓶酒,多了也没有。现在家里送人,大都是用的普通野葡萄酿的酒。
这种质量好点儿的也只有少数的几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每年才送他们两三瓶。
葡萄长在深山里,产量也不稳定,山里的动物比较多,它们吃剩下,才是我的。这样更好,家里每年有几十瓶葡萄酒也够喝了。”
三个人一起吃饭,边吃边聊天,陈红惊奇的发现,于洋和周易在一起,性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于洋的说话和思考方式都更趋成熟了,往往能说出一句惊人之语,都是娘俩日常生活当中不可能想到的。
和周易交流更启发了于洋,开阔了他见识,拓展了他的思路。
而周易却恰恰相反,他好像变得幼稚了,也没了两人初相见时冷冷清清的样子。
话也变得多了,偶尔还会和于洋开开小玩笑,逗得于洋和他自己都哈哈大笑。
也不知道他自己知道现在的变化吗?陈红心里痒痒的,可惜现在手机还没有录像功能。
不知道把他俩此刻相处的情景录下来,等周易严肃着脸的时候让他看,不知他会怎么样?
陈红心里坏坏的想,有机会去市里得买一台数码相机了,平时把生活中美好有趣的瞬间录下来保存。
等过几年再看,肯定是不一样的感受。
陈红感叹,年轻健康真好!
看着此时餐桌前的周易,坚毅的脸上满是温柔笑意,矛盾又和谐。
好像年轻了很多,纯粹的快乐难道能使人变得年轻?
还是笑一笑,十年少?
笑着的周易确实比板着脸时的他,更让人想亲近,没看于洋这两天像换了个人似的,话变得特别多!
饭后三个人也没休息,带齐了装备锁上大门,去旅馆给村长说了一声,就开车直奔码头。
加了油买了碎冰,又买了一些活饵,把皮卡车上的东西搬上船,陈红启动钓鱼艇,开船出港直奔大海航行。
这次陈红不打算去远海,带着周易和于洋准备去她以前的几个秘密钓点,钓点鱼,捞些海鲜就回家。
旅馆也缺鱼获了,这次出海的收获够供应旅馆用的就可以了。也不知道今年那两个有象拔蚌的据点,有没有被人发现。
现在正是象拔蚌最肥美的时节,她已经有半年多没给龙宫大酒店供应象拔蚌了。
捕捞海参也正当时,五六月份是海参肉质饱满鲜嫩,蛋白质最高的时候。
自己这段时间东奔西走,差点错过这个收获的最好时机!
陈红心里有了计划,开船直奔她的秘密据点。
周易和于洋在船上到处参观。于洋是第一次跟着钓鱼艇出海,几次上船都是妈妈把船停在码头卖鱼的时候。
孩子还没真正见过船速三十节行驶的钓鱼艇,坐在驾驶室沙龙区的沙发上,于洋看着船快速划过海面,两侧和船尾翻涌起白色的浪花。
他兴奋的嗷嗷直叫,由于船上安装了陀螺仪,船速虽然很快,但是却非常平稳,一点也感觉不到摇晃。
周易参观完了船上的所有房间,暗暗点头,这条钓鱼艇完全可以满足十几个人同时上船垂钓作业。
看样子陈红这条钓鱼艇经过了改装,平时陈红一个人用,更宽厰舒服,渔船的功能更强大。
船上减少了很多奢华娱乐设施,生活工作设施更加齐全方便,从此可以看出,陈红是个很有想法更务实的人。
这一点比许多男人要好的多,这些年,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可大家也都逐渐去追求名牌,向往奢华的生活,社会风气浮躁了很多。
像陈红这样花费巨额资金买了钓鱼艇,还能狠下心来改装成渔船,用作渔业作业的人很少了,这才是良性持续发展的好方法。
陈红的生活目标长远,不会只着眼于眼前的小打小闹,以后的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不会被社会发展淘汰。
周易站在甲板上,回头看着认真驾驶钓鱼艇的陈红,他对她越来越佩服欣赏。
这样一个苗条美丽的女人,却不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去走捷径挣钱,却不怕风吹浪打,敢于一个人独自驾船出海打渔。
她有能力,有勇气,更有智慧,她是值得人欣赏和敬佩的,更是值得他爱的女人。
看她和儿子的相处,她是一个很好的母亲,把于洋教育的善良聪明懂事。
和她们母子在一起,周易感觉到了久违的家庭气氛,这才是他向往的温暖的家。
陈红认真开船的时候,神情镇定自如,海风从窗口吹进驾驶室,调皮的撩动她黑亮的头发,美得让人心惊。
正在周易沉浸在陈红的盛世美颜中时,钓鱼艇终于到了陈红的秘密基地,一个小礁岛的周围浅水区。
陈红看了一下海里的情况,先给周易和于洋找了一个小鱼群,把船停在离鱼群不远的地方下了锚。
陈红问周易,“周易,你会钓鱼吗?”
周易点头回答:“我会钓鱼的,不过就是没太在海里钓过鱼。
大多都是陪家里的老人,在水库河道里钓钓淡水鱼。
而且这几年比较忙,很少有机会钓鱼了,不过基本的操作我还是会的。”
陈红指了指船前的水域,“我看过这片海域地形和洋流,这里经常会有鱼群出没,是我的秘密钓点。
经常会出现一些好鱼,给你鱼竿,你先上鱼线和鱼钩,我去给你们和些饵料,一会儿用来打窝。”
陈红边说话,边拿出四根鱼竿,有一根抛竿,两根船竿,还有一根海竿。
“你选一下,喜欢用哪种鱼竿?船上就是没有打路亚的鱼竿,平常我也不喜欢打路亚,所以就没准备。
这些都是平常我在船上使用的,质量还不错,用起来也特别顺手,你试试吧!”
把渔具都交给周易,让他自己捣鼓着,陈红拿出一个水桶,去厨房里兑好面粉、鱼粉。
偷偷加入空间水,用力搅拌均匀,抓起来捏了捏,不松不散,刚刚好,
看到周易已经上好了鱼线、浮漂、铅坠和鱼钩,伸手从活饵仓里取出一条海蚕挂在鱼钩上,随手一抖,铅坠就带着鱼钩坠入了海中。
陈红挑眉,看他的手法还比较熟练,看来是个钓鱼的熟手,也就不再关注他了。
她从驾驶舱的橱柜里,拿出一条安全绳,把于洋叫过去,先给他穿上了一件救生衣。
又把安全绳栓在了于洋的腰上,在海上,还是要保证安全第一。
陈红把给于洋栓的安全绳调整到长三米半左右,另一头系在了驾驶舱的门把手上。
这样既不影响他在驾驶舱和甲板上自由活动,也避免了意外坠海的可能危险。
这次她也给于洋安排了一根儿童用的钓竿,钓竿不长,也只能钓水里中上层的鱼,也不指望于洋能钓多少鱼,主打一个参与感。
帮于洋上好鱼饵,教给他怎样放鱼钩下海,怎样看浮漂,就让他自己坐在船舷边玩去了,反正船栏杆挺高。
周易和自己就在他身边,也不会出什么危险,海边的孩子能学会钓鱼,也是很好的一种生活技能。
陈红先把窝料撒下去打窝,钓鱼不打窝,钓鱼也不多。这诱鱼的方法虽然老套却很有用。
陈红慢条斯理的挂上活饵准备开始钓鱼,她早就看见了离船二十多米的左手边九点钟方向,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鱼群。
这群鱼最多的还是鲷鱼,真鲷、红鲷、黄雕和紫红笛雕都有,更多的还是黑雕,附近还有不少的鲈鱼和金鼓鱼等鱼类。
下层海水还有很多石斑鱼和大青龙和青蟹,梭子蟹。
这几种鱼和虾蟹的经济价值都不低,非常适合旅馆和家庭使用,价廉物美,营养价值都很高。
不过六七分钟,陈红就看到水下已经有鱼先游过来了,她对这里的水深早就心知肚明,也不用再探底调整浮漂。
鱼钩下水没两分钟,就有一条紫红笛鲷鱼吃饵中钩了,竿稍的铃铛只响了一下,就被陈红抬竿刺鱼。
快速的摇动渔轮,一会儿一条两斤半左右的紫红笛鲷就被她拉出了海面。
陈红麻利的用抄网把鱼抄上甲板,也没用控鱼器,直接带着手套把鱼钩解下,随手把鱼扔进了活鱼舱。
看了一眼周易和于洋,周易也正在收线,看来他也有鱼上钩了。陈红发现他没有戴手套,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己的忘性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