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适合自己用来防身了,简直雪中送炭。自己这段时间正在忧心忡忡,到处搜刮私制防身武器呢!
这不是天降神兵吗!这肯定是一把宝刀,要不然也不会被人这样仔细的包裹,其重视程度更甚于宝石。
说明这把刀的价值肯定也不会低于那袋宝石的。
从此这把刀就被陈红珍藏在空间里,这次首次捕获到金枪鱼,正好拿出来试试锋口,平时也没机会用呀,陈红早就跃跃欲试了。
这一试,还真没让陈红失望,切鱼如切豆腐,悄无声息地就切开个大口子,而且还兵不刃血,刀身上干干净净,散发着幽幽的冷光。
胸鳍和尾鳍处各给了一刀,先给它插上自来水管迅速的放血排酸。
又给大眼也来了同样两刀,陈红对大眼儿的爱没有那么深沉。等蓝鳍儿的血都干净了,陈红才给他也安排上水管。
也不管它在甲板上孤零零的被放血,陈红把蓝鳍儿收进空间放进冰冻舱。回来对大眼儿也依法炮制,放进冰冻舱。
拿高压水枪把甲板上的血迹冲洗干净,洗净双手开船回家。
哎呀,只要出门就要回家,怎么每次回家心里还是很激动,是怎么回事呢!
进了黄海,好像是回了自己的地盘,心里又激动又踏实,哪里也不如自己家好呀!
一进自家地盘,只等手机有了信号,陈红立即给张百强打了电话:“张哥,我回来了。你快点准备冷链车,来我们村码头拉金枪鱼。
我特意给你打了两条,有一条是四百来斤的蓝鳍金枪鱼。再有两三个小时就到了,你可别耽误了,还热乎呢,刚打的。”
陈红兴奋的有点语无伦次,这回自己可没吹牛,真有蓝鳍金枪鱼送上门了!到码头的时候快七点了,大家都在泊位前等着。
连村长老俩口也领着于洋带着两狗子在迎接陈红回港。陈红的眼睛有些酸,自己也是有人牵挂的。
家人,朋友,长辈,邻居自己一样也不缺!
等船停稳,大家都纷纷走上船。先去看了活水舱,里面的鱼都是个头大的好鱼。
活饵仓里的鱼也都活力十足,个头也不小。等大家看到冰冻舱里的大蓝鳍金枪鱼的时候,都惊奇的瞪大了眼睛。
普通渔民一般都在近海打渔,很少见到金枪鱼,更何况还是这么大个的蓝鳍金枪鱼,都没有亲眼见过。
就连张百强这样的连锁酒店采购人员,也是很少这样近距离的见到四百斤以上的蓝鳍金枪鱼。
那条大眼儿死不暖死不冥目躺在冰冻舱里,有了大蓝鳍,它死了也不被大家重视,真是鱼生之悲哀啊!
欣赏够了金枪鱼,大家开始行动,忙活着抓鱼过秤,计数算账。
还是老规矩,张百强先挑。两条金枪鱼都归他,石斑鱼,青衣,粉衣,红鲷,黄鲷等各种名贵鱼类。
台湾老虎虾,棘刺龙虾和各种大螃蟹他也买走了一多半。
这条蓝鳍金枪鱼按260元每斤,共四百零七斤,给了十万五千八百二十元。
大眼226斤,每斤180元,给四万零六百八十元。
其他的鱼获和虾蟹一共结了三十二万,加上金枪鱼,这一家就给陈红转帐了接近四十七万块。
张百强急三火四的拉着鱼获走了,另外三家也一个个过秤结账。郑高兴买了六万八千多块钱的鱼获。
刘泉田最高兴,除了留给刘老虎爷俩五万两千块钱的低档鱼获,其他的都被他给包圆了,他一共给陈红结算了十六万多。
陈红第一次新船出海,获利不算两条金枪鱼的话,总计是六十万多点。
加上两条金枪鱼那就是七十六万多,这一趟真是挣得盆满钵满,一次就把船钱给挣回来了。
幸亏船上没外人,除了运货回去的购货商,就是村长和二虎叔两家人。
不然,得让别人眼红死。就这样,老实本分的二虎叔和村长几人,到现在还没回过神来。
咋能卖这么多钱呢?七十多万,放一块得多大一堆?
都不敢想象那个画面,太美了,不真实,简直是在做梦!
可看着陈红正在冲洗甲板的身影,这不是有人做到了吗!还是自己身边最熟悉亲近的人!
这事震惊的二虎叔家三口人一时回不过神来,机械的干着手里的活。
等把一筐筐延钓绳和螃蟹笼鱼网都搬下船,才清醒过来。
第82章 村长的遗憾
陈红在大家的帮助下,把船上的东西都收拾好,锁好舱门。鱼竿线轮和增氧机,都搬到电动三轮车上,又搬了一箱特意留下的鱼获下船。
她对王二虎说:“二虎叔,这以后你们的工作量更大了,不光要清理这二十几张渔网和螃蟹笼。
这艘新船上要经常使用延钓绳,整理延钓绳也是一个费时间的麻烦事,这活儿以后也给你们来干。
延钓绳也给你们按五块钱一套结算,你们看行不行?以后的螃蟹笼也按每个五块钱结算,这些琐碎的小活全都交给你们家了,还请你们家多费心了。”
二虎叔一家听了高兴坏了,本来陈红就有20多张网,和20个螃蟹笼,现在又增加了30套延钓绳,清理一遍就得350块钱。
随着陈红出海越来越远,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多,他们家的收入也会跟着增加了。
“行,你放心吧,保证给你弄得干干净净,不会耽误你用的。”二虎叔很高兴。
“二虎叔,这次你们不要着急,预报这几天有雨,我下次出海怎么也得等天气转好,这两三天你们清理出来就行。
这30套延钓绳还是不够用,我准备再买几十套,直接送你家,你们帮我整理好。
等我下次出海的时候,直接挂饵下钓就行了。”陈红一边帮二虎叔往推车上搬筐子边说。
“陈红,你不用动手了,你婶和弟妹都在呢,你也出海三天了,快回家去歇歇吧,孩子都想你了。”
陈红用手抄网从水箱里捞了两个龙虾和六个梭子蟹,又捞了五六斤沙丁鱼说:“这些龙虾和螃蟹都是断了腿的,也卖不上价了。
沙丁鱼虽说是便宜,但是自家油炸的也挺好吃,你们也别嫌弃,带回家去吃吧。”
二虎叔一家都习惯了,每次都是这样,只要陈红出海回来,都会送他家一些鱼获虾蟹,推让了几次也没成。
和陈红打了六七年的交道,也知道她这个人的脾气,不会虚情假意的假客气,是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们家的。
二虎叔一家三口,推着陈红船上的网笼等捕捞工具,提着陈红送的鱼获回家了。
不用往家拉螃蟹笼了,陈红的三轮车上除了钓鱼的工具,和留下自家吃的鱼获虾蟹,车厢里还有很大的位置。
陈红把钓鱼艇上的马扎和小凳子放到车厢里,让村长老两口和于洋坐进去,拉着他们一起回别墅了。
到家都九点了,郭婶已经做好了饭,为了等陈红一起吃,他们也都还没有吃饭,四个人热热闹闹的吃了晚饭。
村长叔一直好奇,陈红这次去哪里钓来的蓝鳍金枪鱼,这么大的鱼,陈红一个人是怎么弄上船的?
村长一辈子都在近海转悠,连远海都很少去,更别提专属经济区了。看到陈红出去一趟就收入这么多,捕捞了这么多他没有见过的鱼类,真是非常的好奇和向往。
“要不是我年龄大了,我一定要跟你上船去远洋见识见识。我们年轻的时候,是真穷啊。
家里能有一艘木头的小渔船,也都是传了一两辈子的,哪里会像你们一样买到这么先进的钓鱼艇啊!
不光个人,就是集体的渔船,也不是很先进,能有个大功率的发动机就不错了。
也就是这二三十年,咱们国家发展的最快了,可我们这批人也老了,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了。”
陈红也曾经有过遗憾,非常能理解村长叔的想法。是啊,时不我待,时机稍纵即逝,能赶上国家现在快速发展的时期,是我们这代人多大的幸福啊!
家里的老人,在以前那么落后的年代,什么高科技工具也没有。
就靠着一双手劳动,一颗汗珠摔八瓣,每对夫妻都养育好几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再想想后世的孩子们,手里玩的不是手机就是电脑,不工作的时候天天宅在家里,把人都宅废了。
尤其是城市的孩子们,大学毕业生多如牛毛,有工作的嫌弃挣得少,没工作的在家啃老。
可消费观念却是不健康的,买什么都追求名牌,觉得都是高知人才,往往买东西都是交的智商税。
后世很多城市里的人,日子过的不如农村人好,大多原因都在于此。
农村人大多务实,能有活干,有饭吃,有衣穿,一年再存个三五万,就是很幸福的日子了。
可能三五万块钱在城市里年轻人的手里,都不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
记得前世热搜上,有人炫耀一天的生活费十几万,这种行为,在陈红看来,简直不知所谓。
这十几万的食物被你吃到肚子里,能真正被身体吸收的有多少?她想,也不比老农民一天三顿农家饭,鸡鱼肉蛋,青菜粗粮吸收的多。
农村人除了极个别的盐醋之类的,其他都是自己种植养殖的,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添加,吃的更放心健康。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一个人每天摄入的各种营养成分是有数的吗?你就是天天吃龙肉又能吸收多少呢?
其他十多万还不是给城市的污水系统增加了负担,有什么好炫耀的呢?
就这样还有人追捧,纷纷晒自家的生活支出。在陈红看来,这些人都有病,有大病,还是无药可医的大病。
这样的人就应该让他们穿越到末世,也去尝尝吃不上饭的滋味,才能治好他们的病,华妃有句名言说的很好,用在此处正适宜。
更让人可气的是,吃啥喝啥用啥是你自己家的事,做为名人,还占用公共资源大肆宣传,引导不好的社会风气,实在是气人的很。
他们这些人生活糜烂,除了吃喝咋不把另两种行为也在网上宣传宣传呢?就知道踩着大众的道德边界跳舞,也会害怕踩缝纫机。
这些光鲜亮丽的人,也只能远远看着,娱乐娱乐眼睛就行了,可千万不能走心。
像后世的这粉那迷,整天不务正业,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还把精力放到这些人的身上,纯粹是自作孽不可活。
前世陈红的邻居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不好好上班,天天追星。你说你追就追呗,看看他演的剧,听听他唱的歌也会给他带去流量和收益。
哎,她偏不,到处买人家流出来的东西,什么体恤衫,帽子,什么鞋子,眼镜。买不到人家穿过的就去买同款。
你说你买了那么多你又不能穿,图啥呢?一个月七八千块钱工资都不够她糟蹋的,天天追着她爸妈哭穷要钱。
要是把追明星的这份心用在她爸妈身上,也不会把她爸妈气的死去活来的,天天犯心脏病,还舍不得打她!
陈红前世经常带孩子们回农村老家参加春种秋收,让他们亲手种植收获,明白这世上只有自己奋斗努力挣来的东西,自己吃着用着才最踏实幸福。
天天不切实际的空想,美梦是不会实现的。天上掉馅饼,也是做好准备的人才能接住。没准备好的人很可能会被砸死!
吃完晚饭,陈红被两位老人赶去睡觉休息,洗碗刷锅郭婶都没让她沾手。
于洋腻腻歪歪的在她身边,要求今晚要和妈妈睡,陈红答应了他,就高兴的洗完澡回房间抱了枕头就往妈妈的房间跑。
陈红知道她出海三天,儿子心里担心妈妈了。她也很想儿子了,洗了澡陈红早早上床睡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村长叔老两口了,陈红放心的很。
一觉睡到早上八点,陈红被窗外的阳光照醒了,原来于洋起床后忘了拉上窗帘。
“还真是太阳晒脸了,也不知道咋都说晒屁股。怎么样也晒不到屁股呀,睡觉都不盖被子的吗?”
陈红自言自语,这可能是独自一个人出海养成的习惯,她经常会自说自话。
洗漱完下楼,只有郭婶在家,村长叔去地里了,于洋也早就去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