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朋友之间走动也就几百块钱的价值,太低了拿不出手,太高了礼太重,也不太好让人家回礼。
就是这样,互相赠送一些家里常吃的用的东西,价钱不高,但多少也是个心意。
06年的春节就这样平淡的过去了,陈红的别墅也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小豪和王鑫天天来找于洋玩。
家里的温度正好,几个孩子带着两条狗子,楼上楼下的乱窜,空间大,玩的开,孩子们算是过了一个最快乐的春节。
好笑的是,今年陈红和儿子互送了红包。本来陈红给儿子包了一个1000块钱的红包,儿子接过来,在兜里装了一个小时。
又换了一个红包外皮递给妈妈说:“这是我给妈妈的压岁钱,祝妈妈来年平平安安,身体健康,越来越美丽年轻,天天发财,鱼获满舱!”
陈红打开一看,还是那1000块钱,儿子太有意思了,1000块钱转来转去,意义却不同了。
大年初一的让陈红特别感动,湿了眼睛。过了初六,儿子又交给陈红一把红包,娘俩仔细拆开算了一下,今年儿子一共收入190块钱。
村民之间的红包还是比较小的,像村长叔给的比较多,是个60块钱的红包,二虎叔给的是20块钱,刘老虎也给了20块钱的红包,于洋大爷也给了10块,小豪和王新妈妈也分别给了10块。
年初一这一天,儿子他们几个孩子满村乱窜,挨家拜年,多的给了两块钱红包,少的也给了一块钱,儿子06年的红包总共也就190块钱。
第75章 买船先改装
而陈红发出去的红包到了400多块,如果这样算的话,还赔了一半,不管多少,都是一份心意,代表了一份祝福,大人孩子们都很高兴。
从年初二开始,娘俩就挨家吃饭了,村民们不是你请我,就是我请你,反正就是互相请客陪客。
每家人都预约的满满的,有时候一顿饭几家人请,安排不开,还需要家里的孩子提前上门去拉人。
陈红的业务也挺忙,今天中午提一箱奶去这家,明天晚上搬一箱酒去那家,有时候换成食用油水果。
到她家请客的时候,陈红发现除了水果没回来,其他的牛奶食用油又都转了一圈回来了。弄了半天,礼品过年也在村里旅游了一圈!
一直到了初六,这股互相请客的风才过去,打工的人开始出门,村里街上很少见到人了,大多数都上班回城了。
陈红也在初六这天祭祀了龙王爷,开船在近海转悠了一圈撒了两网,算是今年的开张首秀,从此陈红又开始打鱼了。
刚过完正月十五,杨伟给陈红打了电话,他们海事局要处理一批被扣押没收的渔船和钓鱼艇,问陈红有没有换船的想法,可以去看看。
这批船都是私下处理的,定的价钱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给钱就卖。他觉得比陈红自己的渔船性能要好的多,陈红应该买一条,毕竟这样的好事可不是随便就能碰上的。
约好了去看船的时间,陈红联系了船厂的工程师耿大志,经过两个多月的经常联系,陈红已经和他非常熟悉了。
她毫不见外的请耿大志帮她一起去看船,如果发现有便宜合适的,或者方便改装的就能当场定下买一条。
因为年前刚收了人家陈红的礼品,耿大志也没好意思拒绝,痛快的表示可以帮她买船改装。
两个人第二天就一起去了海事局的公用码头。在杨伟的指引下,看到码头上大大小小停了八十多条船。
小到二三米的玻璃钢渔船,大到一百多米的大中型捕捞船,什么样型号用途的都有。
杨伟重点给他们指了一下,适合陈红购买的船,有四五条船和陈红的需求比较贴近。
各条船上转了一圈,陈红和耿大志一眼看中了一条17米多的船,这条船有九成新,配备了两台国外产的1500匹的柴油发动机,两个3000升油箱,续航800海里,最高航速40节。
一般船根本追不上它,简直是海上跑路的利器。两台大功率发电机,雷达探鱼器,海仪图,GPS一应俱全。宽4.5米,船头和船尾的甲板都特别大,冷冻仓和冰鲜仓占了船舱一半的面积。
只有三个卧室,两个卫生间,特别符合陈红的需求。
耿大志一看到这条船,就笑了,“陈红,你看这不是给你定制的船吗?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有这么一条船,才去我们船厂去定做呢?”
陈红心想,我哪知道,我就是想多打渔,我又不是弄一帮人去开游艇趴。
没想到这世界上真有和我一样想法的人,把船设计成这样,绝对是为了捕捞大量的鱼获多挣钱,不是图在海上享受。
经过杨伟的介绍他俩才知道,这是一艘从国外往国内偷运动物头蹄下水的走私船,冰冻舱和冰鲜舱是让他们偷运囤货的标配。
活水舱和活饵舱都是掩人耳目的。现在这条船上只剩下出厂配置的机器了,其他的家具家电厨房用具和钓鱼用具早已被人搜刮干净了,此时船上显得很是萧索。
这艘船海事局报价50万,如果陈红要买,后续所有的手续海事局会全部给办理好。包括CCS一类航运证,改装以后的申报核检证明,都会办好合法的手续。
耿大志一个劲儿的拽着陈红的袖子,“50万块买下这个可大赚了。不说船上其他东西光两台进口发动机都不只50万。
其他的你再花个一二十万去船厂改装喷漆,那简直比你量身定做的新船还要好。不出一个月你就可以开上新船了,而且海事局卖出的船肯定包办所有的合法手续。
开着这艘船,你就可以在任何的海上到处去捕鱼了。”
陈红知道一类航运证,在后世可不好办,现在海事局全部包办,那自己这不就占了捡了个大便宜吗?
什么事都不用操心了,所有的证件都能拿到手。于是陈红立即拍板,决定拿下这艘船,先交了30万的定金。等船厂改装完毕,申报核检合格,拿到所有合法手续,再交剩下的20万。
耿大志兴致勃勃的给船厂打了电话,从船厂开了一艘大船,来把这条船拖回船厂进行改装。
看着船上各种进口设备,耿大志甚至比陈红还要兴奋,这可有他的用武之地了。这条船他都没用别人插手,全部自己包办,根据陈红的思路,不到一个月就把船整的像新的一样了。
连舱内卧室都给重新装修好了,陈红再一次在船厂见到这条船的时候,都已经认不出来了。
现在这艘船重新焕发了生机,上半部分是白色的,下半部分是天蓝色的,颜色特别干净漂亮,前后夹板都铺设了防滑地板。
锚机,吊机,电动船载绞轮,收网机也给都给安了一台。耿大志还根据陈红的描述,给配了一台陀螺仪。后加板上下面是巨大的冷冻舱和冰鲜舱,前甲板下是活水舱和活饵舱。
驾驶室内给安装了一组六人沙发一张一米半的贵妃床,仪表盘雷达鱼探海仪图GPS各种先进的设备都有重新调试装载。船顶大射灯,诱鱼灯一应俱全。
下层生活区也给装修的非常舒适宽敞,三四个人在船上吃饭休息会特别舒服。卧室也很亮堂宽敞,卫生间也是按干湿分离处理的。
总之,这船全部造在陈红的心头上。耿大志不愧是名牌大学培养的优秀专业人才。
改造这艘船,耿大志真的是尽心尽力了。无以为报,偷偷给包了个两千元的红包,刚过完年,陈红觉得还是很应景的。
没想到耿大志说什么也不接,吱吱唔唔的说,想再要一瓶蜂蜜。年前陈红送的礼品里的两斤蜂蜜已经被他给喝完了,都断顿两天了。
这两天他又感觉精神不继,食欲不振,肠胃不通了。这些熬夜动脑子的毛病又出来了,他才惊觉陈红送的蜂蜜是好东西。
他一直嗜甜,以前忙碌忘记吃饭就会补充点糖果,巧克力,喝点蜂蜜水。既能补充热量,也让长时间坐着不动向肠胃通畅,减轻便秘症状。
过年这段时间,他一直都是喝的陈红送的蜂蜜,效果特别好,开塞露都停用了,那舒爽劲,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他为了陈红的船费尽了心力,也是想和陈红好好结交,想办法再弄点蜂蜜喝。
陈红把红包递给他,“大过年的,拿出来的红包,哪有收回去的道理。这红包你也拿着,我再想办法给你去弄二斤蜂蜜先喝着,你倒是好眼光,还能看出来那蜂蜜不普通。”
耿大志推辞不过接了红包,“那我就接着了,以后你的船有什么事,直接打我电话,不管是维修改装还是养护,一句话的事,千万别和我客气。
那蜂蜜我是喝得好,并不是看出来好。你瞧瞧我这500度的眼镜,我眼神可不行!”
陈红听了直笑,这人真实在。实在好呀,她就喜欢实在人。不就是一点蜂蜜吗?这相当于给自家雇了一个专业维修人员,以后船上的维修他能随叫随到,自己也算赚到了。
今天正好天气也不错,陈红和耿大志一商量,干脆出海试航吧!看着再好,也要开着顺手,用的方便才行。趁着还没下来检验合格证,万一有须要改进的,就再修改一下。
按说这么大的船,应该最少再雇佣两个人上船,才正好捕捞钓鱼。可是陈红不愿和不知根底的人在一起出海工作,就只能尽量改装简化操作工具,才能使用更加方便顺手。
这船一上手,陈红心里顿时有一种壮志凌云的感觉。真是太棒了,这可比她开着半挂货车要豪气多了。
飞驰在海面上,看船头分开海水,向两侧翻涌着白色的水花,连声音都能直击人心胸。
这船不愧是用来走私货物的,船速太快了,一路超越了十几艘大大小小的各种型号渔船,这谁也追不上的嚣张霸气劲简直了,无与伦比。
看着陈红驾驶着钓鱼艇在海上飞驰,连一向稳重的耿大志也忍不住热血沸腾。怪不得这几年国内钓鱼艇制造行业发展迅猛呢?看看海上钓鱼的人就知道了。
只要去见识过大海,没有一个人能忍住不去征服它。
看陈红开船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她操纵着方向盘的样子堪比汽车方程赛运动员,帅气潇洒,魄力十足。
像一个指挥官,轻松写意的挥着手里的指挥棒,指哪打哪。一个女人,怎么会那么帅气呢?
此时此刻,完全让人忽视了她的美貌,只被她的气势迷倒。
这样完美的女人,也不知道便宜了谁,但凡自己再年轻五六岁,也还没结婚,肯定会忍不住出手追求她。
下午回了船厂,耿大志开始着手加装用于钓鱼的小配件和机关,尽量做到应有尽有,简单易操作,连炮台都改进了好几版。解鱼刮网架也被耿大志改进成有抖网功能的了。
第76章 成宿拣豆子
所有工具箱,储藏间都做成了嵌入式的,合理运用空间。钓孔,水枪,吊机,绞轮都做了改进,力求高效省力好收纳。
陈红想到这人太厉害了吧,耿大志除了发动机造不出来,其他船上的设备他随时能给造出一台新的。
就是让他独立造一艘船绝对也没有任何问题。
回到家,陈红也无心干活,提了个榴莲去了村里,到了村长家,老两口正大眼瞪小眼呢。
“咋了婶子,你俩这是有什么事吗?气氛不对呢?”陈红很是奇怪,老两口好好的,这是出什么事了。
郭婶接过榴莲“这么贵的东西你又往家买!也没什么事,这不是孩子们都回济南了,家里乍一空下来有些不习惯了。
孩子们天天在家,吵吵闹闹的显得家里像养鸭子一样,可这乍一走,我们心里空落落的还挺难受呢。”
“那你们出去串门子,去我们家也行啊,看看电视,逗逗狗子,时间长了顺过来就好了,他们刚走还是不习惯啊!”
村长抽着烟说:“也不光咱家,你去街上看看,基本上村里家家如此。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又剩下些老弱病残孕了。”
陈红也叹了口气:“咱们这里的资源还是不行啊,养不了这么些人。咱们附近几个村才有五六家搞养殖的,别人都在观望。
盼着他们都有个好收成,明年就有很多人敢跟着一起养了。等养殖规模上去了,用的人多了,村里人就不会再背井离乡去打工了。”
村长又想起来问陈红:“我看你年前年后没少在家歇着,是不是天冷鱼获少了?”
陈红点了点头:“近海是真不行了,鱼小数量少,品种也不多,我准备换条好船再走远点去打渔,不能光薅自己家门口的鱼获了。”
“哟,换船可不是个小事,买艘新船钱不少吧?”
“是不便宜,能出外海的都得几十上百万。不过我通过朋友给的消息买了一条海事局没收扣押的走私船,现在正在改装,能省不少钱。”
“噢,二手船呀,也行,二手船只要船况好也挺好的,比买新船能便宜不少。不过你问没问,那船出没出过事?咱买回来得看个日子祭祭船!”
村长担心的说,老年人对出过事的船是很忌讳的。
“没出过什么事,人家就是把外国人不吃的头蹄下水啥的偷运进来卖钱,也没别的人命案子牵扯。”陈红对村长解释。
“那不挺好吗?人家外国人不吃,拉咱国家来,咱们啥都能做好吃了,为啥算走私呢?
我要知道外国这些个下水不要钱,我有能力也给他拉回来弄了吃掉,扔了不浪费吗?”郭婶纳闷。
“婶,这里边牵扯大了,肉类活禽动物啥的国家都管控的挺严,害怕从国外传进来传染病啥的。更何况这些杀过后剩下的动物零件了。”陈红只能拣老人能理解地告诉他们。
“那可不行,真带传染病那可太危险吓人了,是得抓。这吃食要出了问题,一传一大窝,可不得了!”
三个人说话聊天,老两口也忘了伤感了,直到孩子放学了,陈红才和于洋一起回家。
孩子们刚开学,那个热乎劲还没过去,回家之后还在向陈红讲着同学们过年时发生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