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_分节阅读_第349节
小说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5-02-08 11:58:25

  他们公司组织研发人员集体旅游,刚好是小芸接待的。

  也不知道是缘分到了还是咋滴,旅游回来,霍金辉铁树开花,知道追女生谈恋爱了!

  经过一年的接触磨合,小芸终于在一三年十月份结婚了。

  霍金辉这人虽然情商不高,但是人家智商高。公司里他有股份,每年的收入也不低。

  他和父母不住在一起,两边都有房子。霍金辉仅自己挣钱,就买了两套房子在高新区,他父母也有一套房子在老小区。

  奇怪的是他没买车,只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用他的话说,工作的时候脑子已经使用过度了,不想开车动脑子。

  陈红一开始不看好霍金辉这人的,情商太低,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男人,怎么能指望他照顾好妻子和孩子呢?

  可是小芸却认准了他,“霍金辉情商低,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这人认死理,不管是事业还是爱人,他只要认准了,就决不会改变!”

  小芸是这样对姐姐说的,陈红明白了,杜石的背叛让小芸伤透了心,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霍金辉为人迟钝,和人相处跟个本头似的,反而在小芸眼里是最大的优点。

  好在霍金辉对感情专一,现在也开窍了。生活中虽然不懂什么浪漫,话少行动力却很强,从他们俩谈恋爱,小芸家和陈红家的水电有故障都是他主动修,小伙子眼里有活!

  他对小芸和妮妮都特别好,长的也还行,家里也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倒是适合现在的小芸和妮妮。

  在霍金辉父母两次上门提亲后,陈红也同意了小芸和霍金辉的婚事。

  俗话说,买猪看圈(juan)娶媳妇看娘!嫁老公也是要观察他的父母为人处世的,这次小芸和霍金辉能成,霍金辉的父母给他加分不少。

  两位老人都是退休工人,上了一辈子班,在厂里的时候也都是普通的技术工,除了研究技术,别的也没什么花花心思。

  都是非常善良的普通老百姓,一辈子相互扶持,夫妻恩爱!陈红很欣赏他们开阔的心胸,对孩子的选择从不插手。

  小芸结婚的时候,老爸老妈都从济南赶来了,参加完小芸的婚礼,老两口一直住了一个月才又回到济南。

  这是他们住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家里孩子也大了,已经用不着老两口天天伺候吃喝了。

  现在他们只用接送二妮,给家里做做饭,也没其他的事了。

  老爸空闲时间多了,又捡起了老手艺,天天吃完饭没事,就去逛木材市场,到处找好木头,给孩子们雕玩具,雕摆件,雕盆景底座。

  现在,陈红兄妹三个家里的盆景、奇石底座,基本上都是老爸给雕的。

  本来老爷子是闲的没事干,手痒发挥余热,雕些木件让孩子摆弄看玩的。

  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了,竟然还开扩出一条财路来。

  老爷子手艺好,所雕的图样也是新旧结合,不但老玩家喜欢,也很受年轻人欢迎,见过他作品的纷纷上门订购。

  一时间,老爷子的订单都接不过来了!

  现在,老人边玩边干,轻轻松松的,每年也能赚个二三十万,老两口花都花不完。

  不但不再要陈红兄妹三个给他们打养老钱,还每年过年都给孩子们封个大红包!

  陈红爸用自己挣的钱买了一辆越野车,每逢孩子们放假,老两口还经常出去旅游。

  陈红妈感慨的说:“活了六十多年,从来没想到还能过上这样想吃啥买啥,想去哪玩去哪玩的日子呢,这辈子真没白活。”

  老太太这几年手里有钱,也想开了,不再光守着儿子不出门。

  对外孙、外孙女也好多了,有时候出门旅游,看到好看的玩具衣服,也会买下来寄到北京来,心里也有了孩子们的位置了。

  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孩子们虽然年龄小,心理却敏感的很。

  姥娘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在家也念叨姥爷姥娘,还经常给两位老人视频聊天,拉拉家常。

  连两位老人的生日,他们都记得,每逢姥爷姥娘生日,如果赶不上假期,他们会提前买好礼物,让妈妈帮忙寄出去。

  这就是两好搁一好吧!老人和孩子们也是要互相多接触交流,感情才能更好!

  一五年于洋十五岁了,已经上了高中,个子长到一米八,比妈妈高了半头,是个帅小伙了。

  他这几年跟着老师参加了十几次大赛,手里的奖牌拿了七八个了,有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是个能独当一面的男子汉了!

  本来陈红想送他去英国留学,可他不愿意,他说,他舍不得和弟弟分开,也不想离开家人,陪伴弟弟成长,才是他当前最想做的。

  这一年,安安五岁了,还是个调皮捣蛋的坏小子,陈红经常被叫家长,每次都是安安在幼儿园惹祸。

  和同学打架,和老师犟嘴,揪女同学小辫儿,简直是个狗洞里都能掏三把的臭小子。

  这小子从小就狡猾狡猾的,每次惹祸还总能占据道德制高点,错的都是别人!

第466章 练太极、学中医

  老师讲道理都讲不过他,那小嘴叭叭的,经常把老师堵的一愣一愣的。

  气得老师经常叫家长,陈红去了几次,人家老师也服了,她没想到周航同学的妈妈也不是个善茬。

  只要自己家孩子没错,坚决不会让孩子低头赔礼道歉。

  用陈红的话说:“宁让钱吃亏,不让人吃亏!我们错了我们认,我们没错坚决不认!

  孩子再小,你也得和他讲道理,不能是非不分,强压着孩子低头。

  不过真打伤了小朋友,该看医生看医生,该治伤治伤,合理性的医药费我们家会出的。”

  老师和园方都拿他们娘俩没办法,这样的事发生了几次后,只好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背后告诫其他家长们,

  “别把社会上那套让孩子带到幼儿园来,这里的孩子们太小,可不懂大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了,也只能认了!

  你能怎么办,孩子这么小,你还能把他拘了?就是想拘,你们自家孩子也不占理呀!”

  陈红和周易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差不多,用周易的话说:“军人的孩子,怎么能当软蛋呢?

  真打起架来,坚决要想办法赢!不过对手是小朋友的话,出手还是要注意分寸的,给他们教训怕了就行,别打太厉害。

  要不然,咱们家可没钱赔人家医药费!”

  安安小朋友点着小脑袋:“爸爸,我知道,妈妈说了,咱们家没钱,我们娘仨花钱,只有你一个人挣钱,不够花!

  我以后打架肯定不打破他们的头,我哥哥说了,打屁股最保险了。

  能让人疼,还出不了危险。小朋友挨了打还不好意思脱裤子让老师看。

  爸爸,你放心,我很聪明的,一定给家里省钱。

  爸爸,养我和哥哥,你太辛苦了!我给你按摩按摩背吧!

  我学会按摩了,天天都给妈妈按摩的!按的可舒服了。”

  周易感动的不得了:“儿子太棒了,你和哥哥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对了,你给爸爸说说,这次又是为什么在幼儿园里打架?”

  安安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我也不想打人的,可我太生气了,再说也不是我先动的手,我有很多小朋友证明的。”

  周易:“我没怪你,你不用铺垫这么多,说吧,说出来我给你分析分析,看看还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咱们光打架也不行啊,时间长了,我怕小朋友们都不敢跟你玩了!”

  “好吧,我告诉您!吴不凡抢我东西还骂我,他说他爷爷是局长,他爸爸是总经理,他姑父是煤矿老板,有钱有势,让我当他的小弟。

  他还说你是穷当兵的,就是为他们家这样的有钱有权人家看门当保镖的。

  你说我能不生气吗?我妈妈跟我说过,爸爸是英雄,是保卫国家和人民的。

  他家有几个臭钱有什么了起的!我就说有钱怎么还会抢我的零食呢?是不是他们家祖传的会抢东西?

  我们就打起来了,不过是他先动的手。我让了他一拳,才还手的,这次打架我肯定占理!”

  周易紧张的就要脱他衣服检查他的身体:“让爸爸看看,打你哪了,疼不疼?

  你看看能的你!还让他一拳,妈妈不是说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没记住?”

  “嘿嘿!我没挨打,我能躲的开,每天跟着哥哥锻炼不是白练的!

  让他先出手,我不是怕老师又找你们的麻烦吗?这样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揍他了!

  让他长长记性,看下次他还敢不敢惹我?”

  于洋怕弟弟挨批评,在旁边帮腔:“这样三观不正的孩子,和你不是一路人,惹你揍他就对了。

  不然他还以为你怕他,以后他更会得寸进尺的。

  别以为同学们还小都不懂事,就放过他,其实这些家里有钱有势的孩子恶起来,干出的事往往比大人还残忍。”

  这么多年,于洋早就见多了校园暴力,要不是他武力值高,妈妈也在他身后支持保护他,做为从小就是老师眼里的乖孩子,早不知道被那些坏胚子针对孤立多少次了。

  鉴于安安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性子,周易怕他惹祸,也怕他受欺负,不再教他练军体拳,托人找了位练太极的师傅,让安安学太极,用他的话说,“练太极能磨性子!”

  不过他失算了,十年后,安安被他师傅收做了关门弟子,成了太极门年轻一辈的第一高手,连他和于洋爷俩都不是他的对手。

  那时候,周易和陈红才知道,安安的师傅可不是在公园晨练的花把式,人家是正宗的杀人技-中国武术!

  安安练太极不但学到了防身制敌的武术,还因此跟着他师傅学习了中医术。

  这让家里人都很意外,老爷子和周易想培养安安当兵的愿望破灭了,有陈红这个当妈的支持,他们也只好放弃了他们早前的想法。

  于洋十八岁考入了国防大学,周航十七岁考入了中医药大学,兄弟俩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事业更是相距天差地别。

  对周航的离经叛道,周家的两位老人很是惋惜,他们觉得学中医,学太极前途不明朗,每每和别人说起,别人都会笑着打趣:“噢!就是一个大西瓜,中间切两半,一半送给你,一半推给他呀!

  这个我也会,我打的还不错呢!”

  几次下来,气得两位老人,都不愿跟人说孙子是练太极的了,只会敷衍别人:“小孙子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是中医药大学。”

  别人又有话说了:“不是听说你们家小孙子比两个大的聪明吗?怎么没考上国防,也没考上清北吗?

  咋上了那么冷门的学校了呢?北京其他的好大学也不少嘛,像是理工、人民、师范、科技、政法,哪一个不比中医药强呀?

  毕业后也好就业找工作,真想学医,首医也不错呀!

  五六年学出来,就能上手术台拿手术刀。干西医可挣钱不少,前途无量!”

  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老两口和人争辩了几次,也没争赢,从此以后,别人再问两位老人,老人直接说:“小孙子学医!”

  “学医好,学医好,现在挣钱最多,最有前途的就是当医生了。

  现在的人最怕生病了,生病住院还不都用的上医生呀!

  还是你们当家长的想的长远,家里出来一个医生,同行们都给面子,万一和医院打交道,可有门路了。”

  把老两口气坏了,“我们家人身体好着呢,可不用和医院打交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0页  当前第3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9/3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