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5-02-08 11:58:25

  杨小凤也不吱声,喝着茶听着两位老人说话。

  陈红也只是笑着听,她不太在村里溜达,村里人也就是认识,还真不了解各家的情况。

  把草莓塞郭婶、二虎婶和小凤手里,又给大家添上水,坐在旁边听八卦。

  郭婶咬了口草莓,对二虎婶娘俩说:“你俩吃呀,陈红买的这草莓可好吃了。

  我看她今天下午是故意请你们娘仨来吃草莓的,别舍不得了,她这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拿出来,就是给我们吃的。”

  陈红笑了:“可不,你们还没吃过呢,这次我找到的这家卖草莓的,味道特别好,这是特意买回来的,快尝尝。”

第50章 老黄牛似的爸爸

  二虎婶娘俩都吃了一个草莓“是挺好吃的,特别甜,一定很贵吧!”

  “不算贵,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稍微贵点也合算,拿着吃,今天下午这盘你们三个都吃掉,洗过就放不住了,你们不吃,剩下也会坏掉。”

  郭婶经常来陈红家,不拿自己当外人,她知道二虎家娘俩都是实在人,就端起果盘往她们手里分果子。

  “吃吧,陈红实心实意地洗了这么多,就是给我们吃的,吃了不疼瞎了疼,别给她浪费了这么好的果子。”

  聊了一下午,杨小凤也渐渐的有些放开了,“陈红姐,中午你来的晚,不知道赵美丽一直针对杨小莲,人家和她也没什么矛盾,也不知道为什么?”

  郭婶在旁边说:“你整天和你婆婆就知道闷头干活,不知道这些女人之间的曲曲道道。她俩什么矛盾也没有,只不过是赵美丽显摆她的打扮呢,杨小莲一来,她觉得抢了她的风头。故意找事呢!”

  二虎婶也说:“你这孩子也是个憨憨,要不是我也坐这一桌,你也会被针对,这你也没看出来?”

  “她针对我了吗?我不知道啊!”杨小凤张大了嘴巴,非常惊讶。

  “你脚上这双皮凉鞋,是小峰前天去市里的时候买的,王家小媳妇问你,你直接说了实话。听说昨天晚上赵美丽还为了买衣服鞋子刚和男人干了架。她听了肯定刺耳朵,你没看到她一眼一眼挖你?”

  “没有,我以为她挖的杨小莲呢!”

  听到杨小凤的话,陈红忍不住笑了,看人家杨小凤活得多简单。赵美丽鬼心眼多,可惜的是,遇上杨小凤,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郭婶妯娌俩也笑:“憨憨有憨憨的好,心眼再多,遇上她也是个白费!”

  四个女人一直闲聊到五点,村长都找来了,她们才离开,回家照顾喝了酒的男人去了。

  村长叔喝得也不少,说话看着脑子都有点滑轮了,陈红赶紧帮郭婶把他送回去。又转身回家给村长拿回去一瓶蜂蜜,告诉郭婶泡给村长喝了能解酒,这才领着儿子回家。

  趁着今天时间充裕,陈红又去村里超市买了一些排骨猪蹄和大肠,回家仔细清洗干净,煮了一大锅卤肉下水。发面蒸了两锅包子馒头,煮了一大锅皮蛋瘦肉粥。

  留出晚上吃的,剩下的都收进空间当预备粮,出海的时候吃。上次准备的正好都吃完了,今天刚好补货。

  带着儿子在后院把菜能收的收了,该育秋黄瓜苗了,等再摘一茬,芸豆和豆角也该下架了,要再种一季秋豆角和秋芸豆,刚好和土豆芹菜地换换茬。

  晚上孩子睡了,陈红把下午摘的蔬菜都择好整理在纸箱里收进空间贮存起来。又把茶叶摘了炒了两锅茶叶,这次直接收了10斤干茶,老茶树进了空间,长得特别好。老茶树的茶叶只有自己喝,从来没敢给别人喝过。

  陈红觉得现在自己能干这么多活,又经常在空间里熬夜,却从来没有感觉到累,就是因为常喝老茶树茶叶的原因。

  摘了一篮草莓一篮蓝莓,采了金银花。闻着兰花的香味,陈红来到兰花前,惊喜的发现三棵兰花,每棵都发出了五六株小苗苗,看来得要给它们分株了。

  也不管花期能不能分株了,陈红直接拿铁锹给挖出来,暴力拆分了,一共又分出来十六株小花苗。间隔开距离,把它们又分别种了下去,提着水桶浇了空间水,就等它们自己慢慢恢复生长了。

  悠闲的转到榴莲树下,看到自己亲手梳过的果子慢慢长大,陈红仿佛已经闻到了榴莲成熟的特殊香味,闭上眼睛,先幻想一下身边是小山一样的榴莲,那种丰收的景象让人特别满足。

  每一个果子,都经过自己亲手抚摸,陈红觉得有点好笑,对榴莲的喜爱让自己变得有些魔怔了。其实每一种水果,陈红一样喜欢吃,并没有什么偏爱。甚至青椒,洋葱,生葱叶有时候陈红也会随手放嘴里吃着玩。

  真正喜欢榴莲的是儿子于洋,但是榴莲太贵,对于自己来说,买一次都是奢侈。但是每次买一小盒保鲜的榴莲给儿子吃,他却总是先把最饱满,最端正的那瓣果肉先塞进自己嘴里。

  直到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还时不时的想起儿子捏着一小块榴莲肉,眯着眼睛认真品尝的画面。这好象成了自己的执念,一种不好治愈的心病。

  看到那棵大叶榴莲树,树干上冒出了一簇簇小疙瘩,那是榴莲花的雏形,那棵树也快开花结果了,今天真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夜晚,空间里的植物欣欣向荣,枝繁叶茂。

  像陈红的生活,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美好的生活,就是现在这样的。

  第二天,陈红又回归了出海打鱼的努力挣钱生活。连续疯狂的干了两天,三条销路卖了快九万元,陈红开始放慢了节奏。

  九月一号来临,休渔期结束了。整个市场的渔货价钱都下跌了,普通鱼种每斤下跌了5―10元,有些鱼甚至每斤跌了20元。像陈红这样收获多的人,同样的鱼获,每天至少少收入五六千元。

  这么大的差价,陈红感到很心疼。但是市场决定了价格,这是个人无法左右的。村里普通渔民倒是都高兴起来,他们钓鱼的水平不行,但是下网收获却很多,虽说鱼价降了,收入却多了。

  陈红这几天心情不太好,决定休息一天,调整下情绪。

  三号的上午,给爸爸打了电话,知道他又去济南打工了。陈红心里非常难受,让他来这边帮自己看孩子,自己也能想办法帮他调理下身体。干了一辈子了,也该歇歇了。

  可他说什么也不愿意,说自己又不是不能干,自己挣钱花的舒服。对于爸爸的固执,两辈子陈红对他老人家都没有任何办法。

  老人一辈子只知道埋头苦干,听村里的老人说,爸爸的木工手艺是跟他爷爷学的。爷孙俩都是老实本份的手艺人,一身木工本领方圆百里无人不知。

  可生活充满了戏剧性,陈红的曾祖父和父亲都老实本份了一辈子,只知道拼命干活,挣钱养活一家老小。而他们中间一辈的祖父却是一个一生都爱吃喝玩乐,不爱干活劳动的“场面人”。

  祖孙两代供养他,而他却经常出门喝酒应酬消费。一辈子收了四个徒弟,却都是交给大儿子替他教出来的。

  所以,一到年关,徒弟们上门走动。年龄大的一辈先去师傅家,再去师弟(授业师弟)家,让满村人都私下笑话。

  陈红爷爷照样我行我素,轻松潇洒了一辈子,礼物照收,钱照花,酒照喝。陈红爸爸弟兄三个,一个妹妹。

  只有他十三岁就跟着曾祖父学木工,那时候是六十年代,只上了三年初小的爸爸跟着曾祖父,挑着100多斤的工具,翻山越岭的去山村给人打家具。

  二叔比较滑头,一直上到初中,没混到毕业,却混了个媳妇。两口子心眼都多,都不想下力干活,从结婚就和祖父闹翻,搬到大队里的磨房去住。

  二叔坚决不把挣的钱往家交,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只有老实的爸爸,在曾祖父去世后,接过了他祖父手里养家的担子。

  帮着祖父拉扯大了二叔,姑姑和小叔。直到哥哥都十二岁上初中了,二叔提前单飞了,姑姑嫁人了,小叔也要结婚了,像老黄牛似的爸爸才分了家。

  分家两年后,陈红家才攒钱盖了房子搬出来。那时候爷爷早就给小叔盖了房子娶了亲。

  陈红常记得小时候日子很难,自己一家五口挤在借来的一间六七个平方的泥房里住了两年。

  屋里一个土坯炕占了一半,炕头边放着个大缸,家里所有的粮食都被分装在袋子里塞进大缸。做饭在院子里的墙角下,一到下雨天就没法做饭。

  遇到连雨天,只能在屋子里做饭,满屋的浓烟,像是在熏兔子。好在用的炉子,是妈妈用掉了底的搪瓷盆,里外糊上掺了麦桔草的泥巴,上面糊成三角垛子,中间插六七根细钢筋,做成的泥巴炉子。

  炉子能随时搬到屋里,还能糊弄着吃上饭,当时就已经觉得很幸福了。现在看着家里两米的大床,陈红实在想不起来,自己一家五口是怎样在一个一米二宽的土炕上睡了两年的!

  等长大成家后,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可直到自己快五十岁了,经历了手里没有钱的窘迫。陈红才理解,妈妈说过的,关于她们小时候,爸爸被爷爷奶奶,因为一毛五分钱逼的喝了农药的绝望。

  人只有到了实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会去走极端。

  现在想想,爸爸当年,就因为实在忘了和徒弟们坐了一趟公交车,没有算上三张公交车票钱一毛五分钱。被爷奶率领全家人审了他一夜,因为对不上这一毛五分钱的帐,爷爷奶奶骂了他半宿。

  爸爸一夜没回来睡,妈妈还以为他在老宅和小叔一起睡了。直到早上爷爷来喊他去干活推粪,才知道他一夜没回家。

  爷爷也知道坏事了,发动全胡同的人去找,才发现他喝了农药钻在柴火垛里。

  幸亏瓶子里剩的不多,经过抢救才把他给救回来了。

  妈妈急了,回娘家搬了娘家人来打了一架,才分了家。可是还要每个月交五块钱养老钱,粮食另算,医药费三兄弟平分。

  七十年代的五块钱,那购买力绝对大于于海给的500元。为了离开那个吸血的家,爸爸妈妈都同意了这些,在那个年代非常苛刻的条件。

第51章 难以沟通的父母

  前世的陈红常常自我开解:对比爸爸在爷奶手里受到的剥削,对比爸爸在爷奶手里受到的委屈,自己的情况还算好很多。

  爸爸一个人挣钱拉扯包括爷奶、兄弟、妹妹、自己小家一共十口人生活,却当不了一毛五分钱的家。

  这样一对比,给儿子买点榴莲花二三十块钱还要悄悄的背着丈夫,自己已经算是比较财政自由的了。

  陈红最后就是靠着和爸爸的坚苦生活对比,才能坚持到大儿子大学毕业,小儿子也长大了。压抑的婚姻生活,谁经受过谁才能知道那个滋味!

  自己今生重新开始了,已经走出了那个痛苦无奈的宿命。可是自己的爸爸怎样才能改变他呢?

  陈红很头疼,她太知道爸爸的固执了。前世直到他病倒,再也说不出话前夕。

  劝他少干点活,少操心哥哥家的事,无论劝说多少遍,他都不听一句。他一生的座右铭就是《小车不倒接着推!活着干,死了算!》

  上辈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过通过看到他患病后期的眼神,陈红知道,他应该是后悔了。不过已经为时已晚,无力回天了。

  他为之奋斗了半生的儿子让他失望了,整个病程中,没怎么管过他。儿媳妇连边都不偎,小女儿远在北京生活。只有自己这个大女儿在身边,却也有心无力,自身难保。

  曾经经过激烈的夫妻争吵,陈红已经获得丈夫的允许,能接爸爸回家照顾。可是固执敏感的老人坚决不离开老宅,不去为难女儿。

  这样的爸爸让陈红无比自责难过,自从爸爸去世,她一直回避关于爸爸的话题。说什么呢?说自己的无能,说自己的无力,还是说自己的无奈。

  最后的日子里,父女二人只有互握着手,无言相对。陈红知道爸爸很担心自己,很后悔听了妈妈的话,太放纵哥哥,让哥哥也成了爷爷那样好吃懒做讲场面的人。

  虽然后期他也努力去扳正哥哥的性子,甚至父子产生了巨大的隔阂,甚至终于被气的中风血栓了,也没有看到哥哥丝毫的改变。

  爸爸是带着遗憾走的,他劳累了一辈子,三个儿女都没能让他安心的过好晚年。在爸爸最后的十几天里,三个儿女围绕在他的床前,他还不知道,最让她骄傲的小女儿在四十五岁的年纪也被离婚了。

  小妹瞒着家里所有人,一如现在的陈红一样,不想让家里人知道,只能担心难过,却什么也帮不上,重复着说着安慰的话。

  可有时候,家人的安慰也会像一把不开刃的刀,能刺痛人的心。还不如故作不知不懂,让伤痛被时间静静地带走,永远不要再提起。

  自从爸爸去世,陈红姐妹其实心底都有些埋怨妈妈,不知道怎样面对她。

  爸爸一生的痛苦,妈妈的责任很大。从哥哥很小的时候,她就重男轻女。哥哥做错了不但不管他,还为他找借口包庇他。才让他越长大越不着调,父子之间几乎成了仇。

  爸爸一生的积蓄在妈妈的筹划下,给哥哥置办了两套房子。一点养老钱也没给自己留,后期生病治疗捉襟见肘,困难重重。

  爸爸一生挣钱,前半辈子交给爷爷养父母兄弟,后半辈子交给妈妈养活儿子一家。

  直到他病倒,他都不曾存一块钱,一生都没有在银行拥有一个帐户。他所有的钱都在妈妈手里,也都给他儿子填了窟窿。

  陈红的哥哥也不是个坏人,只是从小被惯得花钱大手大脚,除了吃喝玩乐就是打牌酗酒,没钱了就跟妈妈要,根本管不住自己。

  在陈红和小妹看来,妈妈就是帮着哥哥一家人在吸爸爸的血。

  可无奈的是,在他们封建的思想中,为了儿子,累死也愿意,一切付出都是为了那个家。

  他们从没想过那个家不是爸爸一个人的,不能全家依靠他一个人生活。

  爸爸过世以后,哥哥照样也慢慢知道去打工了,嫂子也去了饭店端盘子,当快递员。

  妈妈黯然地一个人回了老家生活,那时只剩下她孤独的一个人,才知道了她的丈夫比儿子对她重要的多。

  重生后的这两个月,陈红已经给爸爸打过十几个电话了。让他来胶东帮着看孩子,她会按月给他打钱。

  可老人就是不同意,他不想接受女儿的接济,这让他感到丢人,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直坚信多干活下力就能挣到钱,谁也不靠。

  这样的固执的爸爸,让陈红急地直挠头,实在拿他没办法,他还没吃到前世的苦,是不会听任何人的劝说。

  陈红准备等过十几天回济南参加嫂子的满月宴时,告诉全家她离婚的事。和小妹一起装弱势把他给哄到荣城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0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3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