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朝里有人了
渔业局离海事局不远,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进了渔业局,陈红打听到杨伟同学的办公室,就直接敲门进去了。
办公室里有两张办公桌,在靠窗口的位置并排而放,有两个男人们相对而坐。
她一进门,屋里的两个人同时站了起来,一起和她打招呼。
“哎哟,这不是于家村的陈红吗,你咋来了?”
“你就是陈红吧?杨伟刚给我打过电话,请坐。”
两个人有一位年纪在三十多岁,身穿白衬衫黑色鸡心领毛背心,下身着青色西裤。
另一位年纪在五十岁左右,穿着白衬衫深蓝子休闲西服。
先和陈红打招呼的就是他,听着是认识陈红,可陈红不记得认识这人。
年轻点的肯定就是杨伟的大学同学王兴元。
“我是陈红,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位领导,我眼拙,咋没认出您来呢?您是?”
陈红绞尽脑汁也没想起这位是谁,她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很是不好意思,脸都涨红了。
年纪大的中年人笑了:“我叫赵长民,你不记的我正常,咱俩也没打过照面。
你是咱们市里的海洋卫士,去年打捞上交了五次敌国的声呐装置。
市里开表彰大会的时候,我们渔业局的人都参加了。
当时我们都坐在台下,你坐在前排,上台领奖的时候,咱们市里的渔业局海事局职工都见过你。
你可是咱们荣城的名人呀!
你记我们不好记,我们记你可是一记一个准。听说你坚持两年花巨资往近海放生鱼苗,是咱们荣城渔民学习的榜样。
对了,你今天来咱渔业局有啥事,不会是又捞到敌国声呐了吧?”
陈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不起,让您失望了,今天来不是声呐的事,我是来给你们添麻烦的。”
说着看了看王兴元,对方也没想到他们科长竟然会认识陈红,看领导的态度,对陈红还挺重视。
他立刻会意,对陈红点了点头,表示可以对领导说,反正这也是正大光明的好事,再说他们一个办公室,根本也瞒不住。
王兴元转头对赵长民说:“科长,陈红是我朋友,她买了两条船,是来申请补贴的。”
赵科长笑的更开心了:“你看看,先进的人干啥也能走在别人前面。
这个政策,咱们的办事员都宣传到村了,来办理补贴的人还寥寥无几呢!
陈红,你这事干的很好,等补贴办下来,也算是给老百姓带了个好头。
国家的政策多好呀,现在很多人还在观望呢,都不相信呀!”
陈红笑着说:“我相信!领导,你看给指导一下,我该提供什么材料,怎样申报?”
在赵科长和王兴元热情的帮助下,陈红很快办完了申报手续,现在只等渔船交付的时候,拿着船厂出具的发票来领取补贴。
从渔业局出来的时候,陈红回望,赵科长和王兴元站在窗前和她挥手告别。
回程的路上陈红在想,还是做好事才能有好的回报。
基于她以前做出的成绩,这次的补贴能申请到百分之二十五,比她预想的多了五个百分点。
这还真是个意外之喜!
令陈红更加高兴的倒不是补贴提高了,而是身为普通渔民,会经常和渔业局打交道。
现在她又买了大船,谁也不能保证,拖网渔船一网一去,能不误捕国家保护动物。
万一有人使坏,渔业局是执法部门,他们严厉执法的话,罚款、没收渔具、扣船,甚至拘留进去蹬缝纫机也不是不可能。
零几年渔业局执法弹性还是挺大的,他们睁一只眼还是闭一只眼,结果差距还是很大的。
今天认识了赵科长和王兴元,她也算朝里有人了。渔业局的熟人哟,相当于渔民手里的尚方宝剑!
不仅仅是执法可以相对放宽,而且以后她们搬到北京去,想了解渔政方面的新政策,也只是一个电话的事。
回到于家村,陈红先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了一遍,晚上也没做饭,去前面旅馆餐厅和大家一起又吃了一顿。
期间,陈红把自己订购了两艘船的事告诉了村长他们。
二虎叔说:“陈红,我这辈子谁也不服,就服你!”
陈红纳闷:“叔,你这话是咋说的?”
二虎叔:“你婶子经常埋怨我,说我是蔫人出豹子,老是啥话也不说,闷不吭声就把事给办了。
和你比起来,我那些事才哪到哪呀?简直没法比!
花四五百万买两艘船,这么大事,你出去转悠一圈就把船给订好了,甚至连订金都交了。你是这个!”
二虎叔最后还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郭婶听他们说话只是笑,村长叹了口气:“咱们于家村三百多户,一千四百多口人,就没有一个人有你这种魄力。
今天村民大会,大家支支吾吾闹哄了三四个小时,也没拿出个确实的章程。
一家只让他们出一万多块钱,又不是拿不出来。
去年不说青壮们打工挣的钱,光去年在村里老人和妇女们挣的,平均每家都有四五万。
还是眼皮子浅呀!光靠小打小闹,在近海能撑几年?
想致富,还是得买大船往远海走。以前没钱买大船,靠小船生存。弄得近海资源匮乏。
现在国家政策给补贴这么多,还都不思进取偏安一隅,在自己家门口争那口饭吃。
也不看看新闻报纸,咱们邻国都换了大船去深海抢鱼获了。
我看呀,再不行动,再下去个十来年,买了大船也捕不到好鱼喽!”
玉生他们三个年轻人低头沉思,说不出话来。
侯林毕竟见多识广,比他们有见识:“村长叔这话说的对。
在海上讨生活,就跟我们当兵打仗一个道理。
就这么大个山头,谁先攻进去,谁先得利!好东西都归先进入的人索取。
第二波进去的人,能捡点汤喝。进去最晚的那波人可能连残羹剩饭都捞不着。
现在的国际形势就是这样,经过几百年探索挖掘,陆地的资源早已寥寥无几。
限于以前科技手段达不到,只剩下海洋资源丰富,还没被各国瓜分完。
人家西方国家,目光早就盯上了海洋资源。全世界都在为海洋疆域起争端。
咱们国家的海域也是别国眼里的肥肉,这二十多年,各国渔民之间的争端,其实也是各国政府之间的互相试探。
我觉得咱们渔民也肩负责任,买大船去深海捕鱼,也是一种为国为家抢夺资源的行为。
尤其是公海,那是全世界人民的,眼睁睁的看着别的国家渔民大肆捕捞,咱们中国渔民啥也捞不着,那能甘心吗?”
第391章 分蜂箱果园养蜜蜂
小豪一拍桌子,大声喊:“不甘心!海里的鱼是我们的!
爸,咱家也攒钱,等我长大了,我也开艘大船,去深海抢鱼去!”
小峰几人面面相觑脸色涨红,玉生狠狠的抽了口烟,“妈的,我现在越混越回去了,还不如个孩子呢!
我提议,咱们几家合伙,其他人都不能让他们跟着掺和,也去船厂下单买艘大船。
刚好陈红买了两艘,加上咱们几家的一艘,到时候三艘船一起出海,也有个照应。”
郭婶拍板同意了:“托陈红的福,去年咱们几家都挣钱了。
今年大家都投资了养殖场,要是手里钱不够,不行就贷款,我听说船厂能帮着办理贷款。
别怕背债,我们要有信心,今年都好好干,今年肯定会比去年挣得更多。”
他们四家合伙买船,陈红也表示赞同。都是知根知底的,一个村里相处了几辈子,互相放心的很。
他们几家之间的关系,比和陈红的关系还要坚固。
问清楚陈红订船申报的全过程,村长准备明天就开始行动。
让小峰拉着他们四家的当家人去船厂下订单,顺便也把补贴申报上。
陈红回家的时候,他们还在商量细节,毕竟对他们几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激动紧张些也正常。
回到家,陈红先喂了黑虎和眼镜,又去后院转了一圈,发现鸡圈鸭圈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蛋也被郭婶捡到前院去了。
给水缸里放满空间水,陈红又去杂物房把“发酵菌”灌满所有的塑料桶,才回到楼上卧室。
终于又一个人独处了,陈红洗漱换衣服,先给老爸打了个电话。
听声音他们爷俩气喘吁吁,正在外面跑步。
“家里挺好的,你放心办你的事。我和于洋在跑步呢,先挂了!”电话里老爸的声音洪亮。
老爷子还有点不耐烦,好像嫌弃大闺女打扰了他们爷俩锻炼身体。
陈红拿着手机苦笑,以为自己对于儿子很重要,其实有他姥爷在,她这个妈妈离开几天完全没关系。
儿子是真长大了,能够自立了!看来自己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陈红突然间有些醋了。
摇摇头,甩掉这种突如其来的伤感,陈红进了空间。
空间里的蜂蜜已经存了八千多斤,应该往北京送货了。
陈红用磅秤秤出了两千斤蜂蜜,分装在定做的加厚塑料桶里,全都整齐的摆放到一边,准备明天给北京发货寄出去。
吴大夫已经给她打了两次电话催货了,她一直在济南,都没机会给他发货。
陈红洗了一盘草莓,边吃边半躺在竹躺椅上休息。
环视空间,花香果香阵阵,鱼儿甩尾拍响了水花,蜜蜂飞舞忙碌,发出嗡嗡嗡的声音。
还是空间里的空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