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妈妈,今天咋开车来接孩子呢?洋洋爸咋没来呢?”
陈红:于洋爸爸咋这么能遭你们惦记呢?
“他呀,回部队了,他假期少,在家待不了几天。
没想到他才接了二十来天孩子,大家就都认识他了。”
两个老太太哈哈大笑:“还不是小伙子长的好,太勾人了。
不光大闺女小媳妇爱多看两眼,我们这些年纪大的老太太也喜欢和他聊天。
再说了,人家小周是当兵的,站在我们这边,那身板笔直笔直的,忒有精气神了,引的女老师们都回头往这看。”
“哈哈哈,”年龄大的家长们不分男女都笑了。年轻的妈妈们都羞红了脸,也不好意思的笑。
还有人问陈红:“于洋妈妈,听于洋爸爸的口音,像是北京人,他是在咱济南军区当兵吗?”
陈红:中国人只要聚堆真能八卦!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于洋爸爸在北京当兵,我们娘俩在济南,他放假也只能来济南团聚。”
一个老大爷安慰她:“看他还挺年轻的,先慢慢熬着吧!
到了一定的军龄,应该就能带你们娘俩随军了。当军嫂不容易,于洋妈妈,平时有啥事就吱声。
孩子们都是同学,咱们家长也得互相帮助!”
陈红:“谢谢大爷,我不会和大家客气的,有事会在群里跟大家求助的。
如果有我能帮上大家的,大家也别客气,在群里发通知,能帮的我肯定也帮。”
“好,这样好,咱们班的同学,家都分布在附近几个小区,咱们可以另拉一个QQ群,有啥事招呼一声,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吗?”
“好,这个主意好,把咱班孩子的家长们都拉进来,以后咱们就能互相帮助了。
等过一段时间,春天花开了,咱们也可以带孩子们一起去采摘园,摘摘草莓,摘摘杏和樱桃。”
老太太们也同意:“那感情好!等过一个月,郊区的野菜出来,星期天咱们可以带孩子们去采野菜。
不用花钱,还能吃到无公害的野菜。就是麻烦你们年轻人了,让我们年纪大的搭个便车。
我们几个老家伙,不会开车,往年春天去郊区不是骑自行车,就是乘公交车,可不方便了。”
陈红和另外四五个年轻的妈妈点头答应,还有七八个妈妈不好意思的说:
“不是我们不愿意,我们几个家里也没车,平时出门不是腿着就是骑电动车。
距离近我们能载一个人,距离远我们自己都去不了那么远。”
说着话,聊着天,十几分钟转眼就过去了,孩子们也都放学了。
大家纷纷带孩子们回家写作业,给家里人做晚饭。
到了晚上八点,于洋正在练吉他,群里一位班委会的家长发来邀请,他拉了个家长互助群,把大家都拉进去。
陈红接受了邀请,进了群里一看,里面已经五十多位家长了,陈红也跟着修改了昵称(于洋妈妈)。
她划了下屏,不由的笑了,首先进群的爸爸妈妈不多,反而最多的是××爷爷××奶奶。
陈红有些感慨,看来最想组群的都是老年人,他们最需要团体生活,也最需要帮助。
到了第二天,陈红进群一看,哟嗬!足足有一百八十三个人进群了。
陈红翻了下成员名称,××爷爷××奶奶××姥娘××姥爷,甚至还有××叔叔××小婶,××小姑等编外人员进群。
她不由纳闷,咋乱七八糟的亲戚都进来了,下一步,会不会有人在群里撒广告吧!
刚想到这里,果然就有自称××小婶的在群里散布了一条广告:她们××保险公司于×月×日在位于××街××号××大厦举办产品推介会,凡到场的都有价值一百二十元的××礼品免费赠送。
希望各位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毕竟是白送的礼品,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
这条广告只过了三个小时,群里的很多爷爷奶奶姥娘姥爷就坐不住了,开始询问详细细节。
陈红一看这个群要变味,赶紧联系了群主,让他关注下群里的不良风气,别好心好意拉个互助群,再把老头老太太的养老钱给坑没了。
到时候他们这几个发起人肯定会落一身骚。有些人贪小便宜吃大亏,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会找别人的麻烦。
有些老年人脑子不清楚,万一出啥事,那可真是和他们无关也能摊上责任了。
群主被陈红一阵叭叭,也重视起来,立刻在群里发了消息,任何人都不允许在群里发布广告,并把××小婶给果断移出了QQ群。
群主还贴心的提醒群里的老人们,看管好自己的口袋,别占小便宜吃大亏。
群里顿时消停了,不过也只消停了不到十分钟,又有人冒泡,说是去听听也没啥,礼品照拿,产品坚决不买,肯定不会吃亏。
群主也很无奈,到啥时候都有自己觉得是大聪明,吃饵不吞钩的贪心人。
哎!长胳膊拉不住该死的鬼,由他们去吧!不吃个大亏,逃过这一次,也会有下一次的。
…………
过了三天,王云燕通知陈红和她一起去跟房主面谈价格。
这三天,她们俩每天至少互通五六个电话,陈红也知道王云燕这几天的进展。
王云燕对门邻居杨三是在芙蓉巷卖卤牛肉,回民牛羊肉做的最拿手,他家生意不错,已经在小吃街扎根二十多年了。
他对芙蓉街这片小区的情况了如指掌,王云燕请他出面给陈红在中间谈价钱。
当天,杨三带着王云燕和陈红连续谈下来三间铺面,有四十平一间的,有八十六平一间的,还有一百三十二平一间的,一共花了陈红两百二十八万六千块钱。
说起来也好笑,这次买铺子,最神奇的是数小面积的贵,四十平的那一间花了陈红四十八万,平均每平一万两千块。
而最大的那间只花了陈红一百一十二万一千块,平均每平只合八千五百块钱。
最有意思的是那间八十六平的铺子,被杨三给谈到了每平八千块,才花了六十八万六千块。
整整一天,陈红板着脸跟在杨三身后,由着他顶在前面和房主谈价格,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和杨三有深仇大恨呢!
等房管局快下班了,她们才办完过户手续,转完账送走了三个原房主。
陈红才露出个迷人的微笑,这下终于落袋为安了。
第379章 王云燕的邻居
本来陈红想要晚上请客,但考虑到杨三也是回民,和自己也是头一次打交道,不好一起吃饭。
就跟王云燕商量了一下,决定晚上上门拜访感谢。
晚饭后,陈红留于洋自己在家学习,带上礼物去王云燕和杨三家跑了一趟。
先给王云燕家送了两盒海参、两盒鲍鱼、两只人参和两瓶茅台。
又由王云燕陪着去对门杨三家坐了坐,送了两盒海参和一张银行卡。
陈红早就通过王云燕和杨三说好了,如果按她的预期成交,会给他支付百分之二的佣金。
这可是济南房产中介金牌业务员的提成。价格打的更低的话,会酌情考虑给他奖金。
送走了陈红,杨三连一宿都没等得,骑上电动车就出了门。
离他家不远有家工行,杨三把银行卡插进自动取款机,输入密码一查余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不多不少,刚刚好五万!
杨三狂喜,嗯!王云燕的同学为人敞亮!这五万块钱是空手套白狼,一分钱的税也不用交。
实实在在的五万块钱进了他的口袋,只用了四天的时间,真是一笔意外的大财!
这个叫陈红的还挺能处的,来家里也没有空着手,还带了两盒大个头海参,据说是野生的,市场上最少也能卖小万八。
杨三喜滋滋的骑车回家,到家和老婆一说这事,他老婆说了:
“挣了这么多钱幸亏王云燕给牵线,咱也不能心里没数,看看买点啥去云燕家表示表示。”
陈红在王云燕家又聊了一会儿,知道给她钱就生份了,临走时再次提醒她:
“云燕,我听说明年,最迟后年芙蓉街肯定会整改搬迁。
就是买了铺子啥也不干,关门放着两年后也能发财。
钱放在银行本是折不了,可物价上涨,钱就不值钱了!
你要是想买的话,钱不够给我打电话,我可以借你点儿。”
陈红走后,对门的杨三就敲门进来了。杨三这人也会来事,给王云燕拿过来五千块钱。
“你嫂子说谢谢你,让我挣了这么大一笔介绍费,让给你买点东西。
我一个老爷们给你买东西也不合适呀,对吧弟妹?”杨三当着王云燕对象的面开了句玩笑。
“再说我也不知道买什么东西,想想还是来个实在的,给你拿五千块钱吧!
云燕呀,你这个同学挺场面的,说实话,她送了我五万块钱。
别的话我也不说了,咱们也是处了十几年的邻居了,以后有啥事你就吱声,杨哥我绝对没有二话。”
王云燕和对象对视了一眼,看到他对自己点了点头,伸手把钱推到杨三面前。
“三哥,你钱是你应得的,我同学和我是从小的关系,你帮了她就是帮了我。
你要是真过意不去,刚好我有事求你帮忙。”
王云燕把陈红临走给她的建议跟杨三说了:“三哥,我这个同学很信的过。
她这么不景气的时候还买了三间铺子,肯定心里有底。
我觉得听她的肯定错不了,我们俩口子这几天也没少琢磨这事。
想跟着也买一间吧,手里钱也不够。我同学也说了,如果我下定决心买,她会支援我一些。
三哥,这样吧,这几天咱们俩谈过的铺子我也相中了两家,你要是有意,咱两家一家一间。
你要是没意思,就帮我把价再往下砍砍,真成了,我也给你百分之二的中介费。”
杨三若有所思:“这时候买是不是有些冒险?房价今年开年就开始跌了,简直是一天一个价。
我觉得真想买的话也该再等等看,芙蓉街的房价他们撑不了多长时间。
出了正月,问价的都少了,买方和卖方,现在就看谁能抻的住了。”
王云燕又看了对象一眼,她对象是个老实人,对杨三说了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