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5-02-08 11:58:25

  爷俩说着话,陈红把车开到村长家门口,大门打开,郭婶伸头出来看到是陈红回来也唠叨了几句,要她不要太拼,注意安全。

  陈红随口应和着,把水桶里的抄网拿出来,从水箱里捞了两条一斤重的石九公,一条两斤重的花鲈,又给拿了三条带鱼放在桶里拿进院放在树下的石桌上。

  上了车和村长郭婶说:“关门睡觉吧,我走了。”开车就离开回家了。

  留下老俩口目瞪口呆,“不是,我说的话她听到了吗?”郭婶还没反应过来,还在唠叨。

  “听啥听,这话我都和她说一路了。你还不去看看这孩子又给留下鱼了,你说钓个鱼多不容易,起早贪黑,撇家舍业的,也不知道多卖两个钱,给我们吃倒是真舍得。”

  “噢,又给留鱼了,你这去接她不成了去要鱼了。这孩子,我都没反应过来,你咋不拦住她。”

  “拦啥拦,你认识她六七年了,她起心想给你的东西你拦住过几回?”

  “那咋办,明天再给她送回去?”

  “送啥送,你信不,明天你要是送回去,不光原样拿回来,还得再拐回来别的东西。送来就吃呗,这是闺女孝敬的,这样想,吃的时候不就安心了。”说着村长也不着急了,反而笑出了声。

  “老东西,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过亲闺女也就这样了,不行咱认下她算了。”

  “千万别,咱们老了,国庆又不在身边,认了亲就是给她添累赘。就这样处着吧,能帮一把尽量帮一把,本来于照华陈红就没给甩掉,要是再加上咱俩,你让孩子怎么管三个老人?”

  郭婶听了没再吱声,其实她从心里想认下陈红。可是反过来一想,自己老两口能给陈红帮上什么忙?真认了亲,过几年老两口不能动了不是拖累人家孩子吗?

  虽然自己有儿子,可老了去济南跟儿子养老不现实,现在儿子三口人还租房住呢,一共50个平方的面积,老两口要是去了得摞起来住。

  这要是在村里养老,儿子在济南上班肯定不能陪在身边照顾,那不成了人家陈红的拖累了。

  到时候不管不可能,陈红就不是那样狠心的人,再说还会被村里人笑话。这亲是不能认,郭婶想到以后的老年生活心情也不好了。

  提起水桶看了看,这么多鱼能吃好几天,既然给了就不能糟蹋了。把带鱼拿出来剖出内脏装保鲜袋里放冰箱冷冻,留着以后吃。

  看水桶里的花鲈和石九公活蹦乱跳地养到明天没问题,那就明天吃掉。看着东西不多也得值小300元,这吃的就是钱啊!

  郭婶边收拾边心疼,村长心大,对她说:“明天没事,你早点去她家看看家里有什么活吗,帮她干干,让她脱出手来去出海打鱼。

  孩子也没办法,不趁着年轻能干多挣点,指望谁也不行。幸亏陈红这孩子泼实能干,换一般人,海上这碗饭还真吃不了。

  你也放宽心,你看到陈红今天的收获了吗,少说也能卖三四千块。去除油钱损耗也能净剩三千多块钱,这要是一个月出海十五天,五万块肯定能挣到,安心挣一年,都能在济南买套房子了。

  这孩子有本事,于照华帮她看孩子,咱俩抽空帮她干干家里的活,让她好好干几年,苦点累点过几年就好了。”

  “陈红钓的鱼这么挣钱呢?不比别人家老爷们挣得还多?”郭婶有些不相信。

  “你没去码头上看,别人船上都是小鱿鱼仔,小雕鱼仔,小虾米,小巴浪,小红娘,上2斤的都少。

  又小又不值钱,一大堆卖不了几百块,满船三四个大男人出去一天弄回来两三百斤挣不上两千块钱。

  你看到陈红的车箱里,就没有一斤以下的鱼,你再看她给咱家留的鱼,都有三十块钱一斤以上,不值钱的鱼她都看不上,你说这孩子能不能?”

  郭婶瞪大了眼睛:“我没注意,还是你眼神好。以前有老人说,吃海上这碗饭也是挑人的。

  同样出海打渔,同样在一片海上,有的人就盆满钵满,有的人连根毛都打不到。”

  “是呢,这事可邪门了,我这辈子打渔虽说很少爆仓,可也很少空军,当年我爹就说我人品还行。

  你知道吗?村头刘老虎家为什么收鱼?因为他家从他爷爷辈就吃不了海上这碗饭,只要他家的男人跟船,跟哪条船,哪条船空军,可邪门了。”

第43章 村里的八卦

  “这是真的,我嫁进村里这么多年咋没听过这个说法呢?”

  “说啥呀,以前人都迷信,说他家人品不好。可是人家也不惹事也都挺和善的,和人品也挂不上呀。

  村里老人都不让议论这事,他家也只能赶赶海,种种地,收鱼还是这几年从刘老虎这辈干始干上的,万不能上船出海的。”

  村长老两口在讲古,陈红回家把大门锁好,三轮车上的鱼获全收进空间,工具鱼竿都搬进杂物房。

  又开自来水管冲洗干净车箱,这三轮车也要随时用水冲洗,不然泡多了海水,很容易碱坏了。

  去后院看了看鸡鸭,把鸡蛋鸭蛋捡了。进屋上了卫生间,又洗澡换了衣服鞋子。终于一身轻松了。

  去厨房馏了两个包子,做了碗鸡蛋汤,吃饱喝足开始收拾卫生。把衣服鞋子也给洗干净,陈红打开烘干机,取出海参仔细查看,非常好。

  果然科技改变生活,各种电器的应用便利了老百姓,让一些传统的技艺变得简单快捷高效。

  把这批海参装密封袋密封,过个十来天回潮再风干一天就可以正式贮存起来了。

  拿出腌制好的鲍鱼,加海水再搓洗一遍,把边缘的黑膜和黏液洗干净沥干水分就可以入锅煮了。

  锅里一半海水一半空间水,开火把水烧热到80º,下入鲍鱼,开锅6分钟捞出,放进空间水中晾凉,洗净沥干水分放烘干机,启动自动烘干模式,大功告成,只等明天晚上成品出炉了。

  厨房里的活干完了,空间里的活还有呢!进了空间自己就是地主了,倒背着手先把空间转了一圈,金银花又该采了,茶叶也到时候了,蓝莓又熟了,板栗也该打了。

  果树因为花期的原因,有的正在鲜花盛开,有的已经花朵凋谢,有的已经坐了小小的果实,这也都是活呀,最迟明后两天,就该疏果了。

  果树太小,果实太密容易对果树造成负担,果实也长不大。

  陈红转悠到榴莲树前,忽然发现这两棵树还不是一个品种。它们都差不多大,不过从叶片就可以看出不同,一棵的叶片椭圆形,叶子很大,颜色浓绿光亮像打了蜡一样。

  另一棵叶片稍小略圆,叶片中等大小,颜色黑绿边缘有小锯齿,关键是这棵小叶片的榴莲树,树干上长了很多一大簇一大簇的小花骨朵,看样子两三天内就会开放。

  前世看视频,据说榴莲花能吃,也不知道滋味怎么样,等抽空上网查查做法,等疏了花也尝试着做点吃。

  陈红围着榴莲树转了好几圈,仔细的观察了好久,没见过还很稀奇的。等看够了才想起来还有活没干呢。

  赶紧忙活起来,先把今天收进池塘里的螃蟹给捞出来绑上,手速飞快的绑着螃蟹,看着池塘里的大龙虾,不行,明天再出一趟海,以后三天都有雨,得想办法去找地方把龙虾螃蟹卖一批。

  这个池塘已经成了专养虾蟹的了,就这样好的居住条件,它们这些好战分子还有好多打架把腿打折的,这就影响价钱了。

  另一个池塘里的海鱼也要慢慢出一些,多留一部分好鱼就行,象拔蚌得另外找家高档酒店卖出去一部分,不能一直在空间里养着,也太占地方了。

  鲍鱼和海参一个也不卖了,陆续地全部烘干成干品,既好贮存也好找机会卖出去。海贝海螺最让陈红头疼,都开了找珠子吧,这么多肉吃不了浪费,不开吧都放空间里占地方。

  有什么办法既不弄死它,又能找到里面的珠子呢?陈红决定先放过它们几天,等忙过这几天再想办法对付它们。

  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一计不成再试几计,有的是时间去试验。

  边想边手里的动作不停,半个小时就把螃蟹绑好了,现在螃蟹已经一大箱了,龙虾在池塘里密密麻麻地乱爬。

  陈红用抄网把龙虾分了一半捞进一个空水箱里,怕它们爬出来,上面罩上一张小渔网。

  此时龙虾螃蟹在塑料箱里爬行,发出一阵阵令人牙酸的嗙啷嗙啷的声音。

  陈红提着个蓝子先把茶叶采了,采完一称,这次比第一次多了不少,而且质量也比上一次好,一芽一叶很肥,采完把茶叶摊在竹筛上先存放在空间里。

  又接着采了金银花,摘了蓝莓。板栗只能让它在树上挂着了,外面的板栗还没成熟,现在也没有办法拿出去。

  把草莓也摘了一行得有20斤,只剩下一行还没摘,等明天再摘吧,今天太晚了不摘了。

  出了空间,想了想还是进了厨房把大锅洗干净,连夜炒出了两锅茶叶。虽然睡得晚了点,可是茶叶不会浪费了,陈红还是很高兴的。

  这第二批茶叶炒的时候闻着都上头,像嗑了药似的,让人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累,陈红觉得现在让她去学高等数学,自己肯定能记住。

  绝对不会像以前一样一上数学课就被催眠,现在的脑子,无比清醒精神。

  把炒好的茶叶晾在竹筛上散热晾干,陈红才关好厨房门回屋洗漱睡觉。临睡前看了眼手机,三点多了,又是忙碌的一天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陈红做好饭,于洋爷爷领着孩子回家了,陈红赶紧摆饭,让于洋爷爷上桌吃饭。于洋爷爷不好意思地说:“我回去吃也一样。”

  陈红笑着说:“这么多年了,你怎么和我还作假呢,一起吃呗,还能少你一口饭吗?吃完饭你爷俩看家吧,我今天还要出海,明天开始好几天都有雨,也不能出海了,到时我再歇两天。”

  “行,你忙你的,家里的鸡鸭菜地都不用你管了,孩子我也会看好,你放心吧。”

  吃完饭陈红洗锅收拾干净厨房,趁于洋爷俩没进过厨房,放了三箱鲅鱼,一箱带鱼,一筐海星,一桶鱿鱼出来,又往大盆里放了一条鲈鱼两条石九公。

  进了堂屋,陈红对于洋爷爷说:“你今天带着孩子在这边看家吧,帮我喂喂鸡鸭。厨房里我放了一些鱼获,趁今天太阳大帮我晒些干货,先晒一天,明天晒半干了放烘干机烘干。

  今天里面烘着几个鲍鱼呢,千万不要动机器开关,到晚上它才能烘好。”

  陈红往三轮车上搬着东西,“厨房里留了活鱼,中午你们爷俩做了吃,冰柜里有牛肉排骨,想吃啥你们看着做吧。

  今天你们爷俩也不轻快,家里都是活,干不完别着急,等我回来再干,那些鱿鱼我准备弄成鱿鱼干,留着给小宝当零食。小宝好好听爷爷话,妈妈下午会早点回来的。”

  都交待清楚陈红开车去了码头,驾驶渔船又出海了。

  码头上几个正在修理渔具的村民看着陈红远去的渔船,在海面上慢慢变成一个黑点又消失不见。

  “陈红又出海了,这女人还真能干,只要天好每次都一个人出海。怎么老长时间没见于照忠家的人用这条船了呢?”李大妈问一起补网的村民。

  “你没听说?于海和陈红离婚了,这船是于照华家的,现在判给陈红了。于照忠家怎么还好意思借离婚了的侄媳妇的船。”旁边的村民说。

  “你这话说的不对,没离婚是侄媳妇,离婚了就不是侄媳妇了,两家没关系了。”“哈哈哈,这话没毛病!”

  “这是啥时候的事呀,我咋没听说呢?陈红这段时间经常出海,也没发现和以前不一样啊,前天我还看见于照华带着于洋去串门了。”李大妈问道。

  “于照华搬去他家老宅住,这事你们知道吧,不就是儿子儿媳离婚了老于才搬出来的吗?”

  “我早就知道老于搬出来了,还以为他们爷俩也干架了,住不到一块去呢。”

  “啥呀,人家陈红才不是那种打婆婆骂公公的恶媳妇,人家孩子可孝顺了。你们不知道,于海外面有人了,才回来闹离婚。人家陈红是个刚强人,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就是离婚了,还天天地给老于送鱼送菜送水果,还给买了一桶花生油,我都看到好几次了。”旁边的老大爷满脸羡慕。

  “我也看到几次,陈红包了水饺蒸了包子都给老于送。老于的命真好,摊上这么个好孩子。我家儿子是个眼瞎的,找的媳妇天天气死人,啥活不干,整天描眉画眼的,抹的嘴上像吃了死孩子。

  自家男人出海又累又危险,也不知道搞搞饭食,让男人吃好点,弄点钱都糊自己身上了。打扮的再好又怎么样,往人家陈红跟前一站,那个辣眼睛,真没眼看,真是丑人多做怪。”李大妈开启了唠叨模式。

  另一个中年妇女也说:“还真别说,也没见陈红怎么打扮过,人家就是长得俊,比电视上那些选美小姐都好看,还是越端详越耐看的模样。

  那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单摘出哪样都好看,电视上那些个美女要我说还真不好看,眼窝子抹的黑乎乎的,嘴画的通红,那眉毛剪的像沾上去的假的。

  现在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中邪了,就这还觉得美得不得了呢!”

  “陈红刚嫁过来的时候,走在路上那回头率真是…啧啧…大街上还真有人光顾看她撞电线杆上的。

  才来那年去市里买年货,公交车上有个小年轻想耍流氓,站在陈红后面蹭,刚蹭两下被陈红撂倒在车箱里,给好一顿踹,差点没把那人踹断气,估计那人那啥都快给踹烂了。

  当时一车人都吓傻了,直到最后那小流氓躺在地上直抽抽,司机才反应过来报了案。”

第44章 三老人帮忙

  “还真有这事?我听我家男人他们喝酒吹牛逼的时候说过这事,只说陈红看着挺漂亮好看一人,可不好惹,下手可狠了,咱这片的二流子都不敢招惹她。

  我当时只听了个话尾,也没明白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你快给咱说说。”

  中年妇女扒拉着李大妈的袖子,活也干不下去了,两只眼睛闪烁着熊熊的八卦之光。

  李大妈看到有人捧场,也把手里的渔网放下,跟她们讲起了当年的见闻:“当然是真的,当时我就在现场,还有村长媳妇、二虎家的、于照忠家的,还有几个咱村的妇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0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3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