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里人又不是罪犯,到饭点咋能不让人吃饭呢!
都年龄不小了,万一饿坏了,不是给你们添麻烦吗?
咱警民一家亲,你们局里值班的同志还有没吃晚饭的吗?
不嫌孬就叫出来一起吃一口,我们饭菜带来的多,吃不了也是剩回去。”
这位警察嘿嘿的笑了,“嘿!你这女同志有点意思!
来公安局一点儿不带怕的。咋的,还想拉拢腐蚀我们呐?”
陈红眼睛一瞪,“瞧你这话说的,国家从小就教育我们,有困难找警察!
我怕你们干啥?我还怕你们,怕我们老百姓呢!
再说了,要是一碗米饭就能拉拢腐蚀你们,那你们也太容易被腐蚀了,咱全国都没一个好警察了!
那这事可太可怕了,这老百姓可不敢挨警察的边了,一个不注意,妥妥的行贿罪的大帽子戴头上了!”
中年警察姓杜,名学友,以前在他们梨园镇曾经任职六年,没少和村长打交道,也算是老熟人了。
听了陈红一句不让的怼他,噎的他一句话也对不上来,只好讪讪地和村长说:
“老王,你们村里啥时候出了这么个得理不饶人的厉害茬呀?
是你们村的代言人吗?你们这几个老小子,咋都不发言呢?”
村长慢条斯理的夹了块肥瘦相间,油光红润的红烧肉,细嚼慢咽的嚼碎咽下喉咙,这才慢悠悠的说:
“这是我们村的陈红,娘家是济南的。你在梨园镇的时候,她还没来呢!
不过你可别小看人,她也是立过功,被政府表彰过的海洋卫士,最美市民。
做的贡献不比你们当警察的少,获得的荣誉说不定比你还多呢!
你也是,这么些年了,咋还改不了嘴贱的毛病呢?
要不是被你这张嘴拖累,你早该当局长了吧!
终于被怼了,心里舒服吗?老伙计,记住这个滋味吧!”
杜学友:这人老了老了不让人喜,啥时候变得说话也这么噎死人不偿命了?
“行了,闭上嘴,吃你的饭吧!我就多余问你。
唉,不对,你就是陈红吧!正好,我们还想明天找你来一趟呢!
现在你既然来了,跟我进来做个笔录吧!有些情况需要向你核实一下。”
陈红早有心理准备,公安局肯定会找她的,不过她也不在意,众目睽睽之下,她可没干任何出格的事。
陈红跟着杜学友进了一间询问室,随后又进来一位女性警察,和杜学友一起对陈红进行了询问。
“对高承山,是你先动手的,说说你是用什么工具打的他?”
陈红回答:“不对,不是我先动手的。高承山三个人动刀了,我记的村民们都吓坏了。
也不知道是谁用扫帚啥的挡住他,我怕高承山用刀伤到村里人,也不知道从谁手里夺了根棍子,打了高承山的右手肘。
我的本意是让他把刀放下,没再动他第二下。”
警察:“高承华也是先被你打倒的?”
陈红:“我不知道高承华是谁。”
警察:“你不知道谁是高承华?被你打到的第二个人是高承华。”
陈红:“噢!那我知道了。不过我并不认识他。
当时持刀的有三个人,我打掉高承山手里的刀,又扫到了西屿村第二个人的小腿。
他一下单腿跪地,手里的刀磕在水泥地上直接脱手了。好像另一个人是自己把刀扔了的。
我当时光想着把刀收集起来,怕被人拿到手出事,没再注意别的事。”
警察:“你是说,你没有再动手?”
“是的,我光想着刀的事了,把三把刀收集起来就挤出人群了。”
警察:“你是怎么想到用塑料袋收集三把刀留做证据的。”
陈红微微一笑:“电视剧里偶尔有这样的镜头。当时我刚出海回来,兜里有给族长几人分鱼剩下的方便袋。
说实话,主要是我嫌那三把刀脏,我这人爱干净。
对了,我这应该属于见义勇为吧?夺刀制服歹徒?”
女警抬头看了她一眼,继续询问:“高承水的胳膊是你打断的吧?当时用的什么工具?”
陈红眼露惊讶:“谁说我打人了?我当时是救人!
事发的时候我正好站在村长身后,村长站在王族长身后。
高承水手持刮刀差点捅伤王族长,我怕伤到村长,把他拽到一边去了。
那时候大家都喊杀人了,杀人了,我也是一时心急,没来的及多想。
从族长身后抓住高承水的手臂随手一掰,我是想让他松手放下刀的,没想到劲使大了,咔嚓一声骨头折了。
当时我也没多想,先把族长给拖出去了。老人当时吓坏了,坐地上不能动了。”
杜学友:“你是说,你没再动高承水第二下?”
陈红:“我动他干嘛?我根本不认识他。要不是他想用刮刀捅人,我只在旁边看热闹。”
女警手里的笔一顿,又抬头看了她一眼。
杜学友忍不住想笑,咳嗽了一声,才又严肃脸问:“这次事件的起因和你有直接关系吧?
高承山的渔船哪去了,说说吧!”
陈红:“你是说荣渔××号吧?我先声明,我可没搞破坏!
那船停在我的泊位上,也没人跟我通知,我当然不愿意。
我一生气,把船给拖到海上去了。不过我可抛了锚,船丢不了。现在应该还在海上漂着呢!”
杜学友:“……”
女警:“事发前,你和高承山发生口角了?把经过详细说说。”
陈红:“是有这事。我打渔回来,村长和王族长他们六个人上船参观。
我留下他们喝了壶茶,又给几位长辈分了鱼和生蚝。
那时候高承山带着三个人来了,嘴里不干不净的骂人,我是和他吵了几句。”
女警:“吵架就动刀打起来了?”
第317章 表哥上门拉投资
陈红:“你这话不对。是他跟族长和村长说村里的码头以后归他管了,我们村的船每个月都给他交保护费。
村里人不愿意,这才发生了冲突。一开始,他们就拿出了刀。
当时,村长怕我被打,还挡在我前面保护我,我真没动手。”
杜学友:你心里是真没数,是拦住你动手还是保护你,自己不知道吗?
最后陈红阅读核对了询问笔录,签字出来,快十二点了才拉着村长几人回家。
郭婶他们还没睡,一直在等着他们。
“大家都回家睡觉吧!啥事没有,明天还得早起送饭,都该干啥干啥吧!”
交待完陈红也回后院休息了!
随后的两天,就是村里人分批去公安局接受询问。
陈红知道,短时间这事解决不完。以后两个村子有的扯皮了。
利用假期的最后两天,陈红给北京发了一千斤蜂蜜。
又偷偷在家把储存了很长时间的新鲜茶叶炒制了。
去海上放生了几批鱼苗虾蟹苗,潜水抓了海参,采挖了鲍鱼和象拔蚌。
又顺便放出了大量的空间水,改善海水的品质。
这些海鲜她都没卖,全部养在空间里留着送亲戚朋友和自家吃。
直到假期结束,这场事故依然没有出来结果。陈红帮着去医院送了几次饭,其他的事陈红没管。
期间,候林曾经问过陈红,需不需要他托战友过问此事,陈红告诉他,这是村里的事,必须得由村里人共同解决。
第二天就要开学了,陈红带着于洋回了济南。
送孩子去了学校,她先去看了看大平层的装修进度。
尘土飞扬中,到处都在装修着。地上摆满了装修材料,根本下不去脚。
大致看了下进度,给工人们留下两箱鱼干生蚝,就去王叔刘叔家转了一圈。
象拔蚌,海参,鲍鱼打包好加冰,都给两家送了两箱。
到点去学校接了孩子,娘俩才一起回家。
于洋恢复了上学的节奏,陈红除了每天做饭接送孩子,还要跑工地,另外还要关注老家的事。
一周还有三节网课,头两周也挺忙的。这天,她前脚刚给哥哥装了几箱海鲜,打发走哥哥,随后就听到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陈红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她姨家表哥表嫂来了。
“哎,大柱哥,你咋有空来了?”
陈红把表哥两口子迎进门来,拿烟泡茶,无聊的话聊了一个小时,也没说到正题。
闲话从穿开裆裤都聊到结婚孩子们上学了,他们夫妻还是没说上门的原因。
陈红倒是不急,她心里明白,这个表哥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而且肯定不会是啥好事,有好事也轮不着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