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此新帔,如披祥瑞之云,此后风雨难侵,愁绪不扰,福泽绵绵,顺遂无虞。”
赵怀璋望着眼前的双亲,积蓄已久的思念与愧疚瞬间涌上心头,惹得他笑中带泪,颤声道:
“父王,母妃,孩儿回来了。”
一家人拥在了一处。
泪水满盈,终得团聚。
———
九月十五,诸事皆宜。
沈嘉岁与江浔的新家终于落成,今日正是乔迁大喜。
二人不曾大操大办,只请了两家亲友。
宴上,安阳伯坐在沈征胜身旁,原还有些放不开。
谁知几杯酒下肚,便搂着沈征胜的肩膀,一口一个亲家啊,说到天南海北去了。
安阳伯夫人实在没眼看,索性撇过头去。
她前十年到底亏损了身子,虽然近一年来小心调养,但和一旁容光焕发的纪宛比起来,瞧着着实要年长许多。
因着心中始终对江浔有愧,她言语也格外少些。
但今日大喜日子,她心里也确实高兴,故而嘴角一直噙着笑。
纪宛的性子却要大大咧咧许多,安阳伯夫人和江浔母子间的旧闻,她早就抛到脑后去了。
又听沈嘉岁说,公婆待她极好,纪宛这个做母亲的,对亲家母也就格外热情,拉着安阳伯夫人的手,笑得眉眼弯弯。
蔺老也在宴上,养了大半个月,气色瞧着好多了,却不能饮酒。
这会儿他半个身子歪着,抬起宽袖,正准备偷偷浅尝一口。
谁知才举了杯,一只素手伸出来,盖住了杯口。
蔺老吓了一跳,一抬头,瞧见沈嘉岁正偏头冲他咧嘴笑着,登时就泄了气。
岁丫头眼神忒尖!
江浔被自家爹还有岳丈大人拉着喝酒,才仰头饮下一杯,眼角余光刚好瞧见这一幕,不由眉眼含笑。
至于沈嘉珩。
坐在一旁噘嘴闹脾气呢。
大好日子,爹瞧见蔺老,非要问一嘴他课业怎么样。
结果蔺老眉头一蹙,嘶了一声:“沈家公子?啧啧啧,少年人还得努力呀。”
得,又被爹娘一顿唠叨!
呜呜呜。
气煞我也!
“珩弟,嘟嘟囔囔什么呢?”
沈嘉岁一拍沈嘉珩的肩膀,笑着递来一根鸡腿。
沈嘉珩一看满桌人,就姐姐来关心自己,顿时感动得泪流满面。
“姐,还是你对我最好!”
沈嘉岁忍不住扬起嘴角,把鸡腿塞进沈嘉珩手里,笑道:
“那姐要是说,在府上专门给你留了一个院子,你随时都能来住呢?”
沈嘉珩:!!!
幸福来得太突然!
“姐,我要一辈子做你的‘走狗’!”
沈嘉岁:“......”
一看沈嘉珩仰着头,一脸期待地看向自己,沈嘉岁无奈拍拍“小狗头”。
“成成成,随你,都随你。”
.......
觥筹交错,满堂笑语。
一直等到送走了所有人,又将蔺老送回了松柏院,江府这才彻底安静了下来。
江浔牵着沈嘉岁的手,一路走回岁宁院,一身酒气也散得差不多了。
院子很大,是江浔特意改的,为的是方便沈嘉岁练枪。
正屋旁就是一个大书房,是沈嘉岁要求的,要给江浔备一个宽敞的公办之地。
院子角落放置了一个秋千架,旁边就是一个武器架。
南风和白芨他们都觉得很怪,江浔却道,这叫“柔中带刚”。
南风:“......”
无话可说。
沈嘉岁最不在乎这些,只觉闲暇时坐下荡一荡,兴起了伸个手,就拔枪舞一舞,很是方便。
白芨:“......”
无话可说。
江浔拉着沈嘉岁坐在了秋千上,轻轻摇晃。
今晚夜色正好。
沈嘉岁偏头靠过去,歪在了江浔的肩膀上。
“阿浔,今晚的月亮好圆啊!”
江浔舒臂揽过沈嘉岁,脸颊轻轻蹭了蹭她的额头,心中欢喜盈足,几乎要涨破胸膛。
他的妻,他的家。
他的信仰,他的归宿。
此刻,皆在身侧。
“岁岁。”
“嗯?”
“我何其有幸。”
“阿浔,该说这句话的是我。”
沈嘉岁仰头笑望着江浔,明亮的眼睛里盛满星河。
何其有幸,得遇阿浔。
晓我思,舒我困,照我一生如朗月。
江浔眸中柔情潋滟,忍不住低头靠近,在沈嘉岁的眉心处落下虔诚一吻。
何其有幸,得遇岁岁。
知我心,明我意,渡我一生如明灯。
热意洒在眼睫上,痒痒的,惹得沈嘉岁轻笑出声,扑到了江浔怀里。
二人在月下相拥,心意相通。
待来日,岁岁年年。
矢志如初,竭忠尽智。
心怀苍生黎庶,以天下为己任。
与吾所爱,朝朝暮暮,岁岁春欢,相偎白头。
(正文完)
完结感言
终于终于写完了!!!
天呐,写这本书太痛苦了。
开书的时候,只是觉得上本书写完了,真的休息很久了,该开了,然后确定了男女主人设和大背景,就落了笔。
写得很迷茫,一度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很难形容这种感觉,就是觉得,写得很悬浮,没有落地,也完全没有中心思想,没有一个想要追求的思想高度。
就这样在怀疑和坚持中稀里糊涂写了几十万字,这时候看到了一位读者的评论,甚至可以用醍醐灌顶来形容。
原话我已经不记得了,大意是这本书为大家展现了一幅很生动的宫廷画卷。
那时候我愣了一下,顿悟了。
不是一定要像上本书一样,有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自由如风”的上升内核。
我只要把书中所有人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完完整整生动地写出来,就很好了。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自己从中找到共鸣,生出感悟,或会心一笑,或眼眶湿润。
如果有的读者能受到什么启发,甚至得到些微的收获,那更是我,也是这本书的荣幸了。
就这样,我摆脱了迷茫和自我怀疑,开始继续落笔。
与此同时,又遇到了问题。
权谋、人心真的很难写,我阅历不够,输入不够,几乎是硬着头皮去写的。
上一本也涉及了很多这样的内容,导致我为了避免重复和雷同,要绞尽脑汁寻找不一样的突破口。
很累很累,一度觉得自己太过半吊子,底蕴太薄,很担心呈现的内容粗糙浅薄,让大家一看就透。
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就是硬写,一直写到完结(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