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偏偏不让她说话,前面她脑子还清醒,后面完全被他带着随波逐流,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第36章 她在相片里吗?
林遇梵在水波荡漾的冲击之下,最终还是放弃了继续追问。
既然不知道更好,那就权当不知道吧。
她也怕自己过分好奇,耽误了他的事。
第二天一早,林遇梵如常去上班,桂香担心她在外面吃不好,想中午去给她送饭,被她婉拒,觉得没有必要。
而赵之敖送她到公主大道路口后,他先去参加了商业合作伙伴公司大厦的奠基仪式,回到公司已经差不多十二点。
他刚回到办公室,沈特就跟了过来。
沈特说:“二爷上午去见了季书宽,聊了大概半小时就出来了。”
赵之敖拉开办公椅坐下:“他们在哪里见面?”
“国民政府驻港办事处,季书宽的办公室。”
赵之敖猜测赵彦晖应该是把昨天发生的事跟季书宽说了,有了自己的默许,以后赵彦晖就可以光明正大跟季书宽来往。
沈特也拉开椅子坐在赵之敖的对面:“还有一件事,我没想明白。”
“什么事?”
“我让人去调查了,耀辉鞋厂因为费用问题,到现在还没完成过户。也就是说,现在耀辉鞋厂还是谢老板的,不是季书宽他们的。而且就算过户了,还要更换设备,招聘人马,接订单等等,他那么快就来跟二爷商讨买卖橡胶的事,是不是太早了?感觉很不合理。”
赵之敖还没告诉沈特他昨晚发现的新情况:“因为买卖橡胶只是一个由头,他们可以借着这个由头来做掩护,做他们想要做的事。而我二叔昨晚的投名状,不外乎想要让我放松警惕。哪怕我以后抓住他们来往过密的证据,他也有理会回驳,是我允许他们交往的,他跟我打过招呼了。”
沈特听明白了,再一想,又问:“他们想要掩饰的事,是什么呢?”
赵之敖:“就像阿亮说的,跟照片有关。季 家兄妹三人那天来赵家花园做客,季书同无意之中看见了三楼阳台上章艾明的背影。”
沈特恍然大悟,他担心道:“那赵先生你和章艾明岂不是都暴露了?”
国民党在港城有大量的特务,如果暴露身份,赵之敖和章艾明都很危险。
赵之敖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因为只看到了背影,他们目前肯定还不能确定,我的某个姨太太就是当年他们要找的人,所以季书宽才会来收买我二叔,让他去拍章艾明的照片。”
“这么说,还有机会扭转局势。”
赵之敖说了自己的想法,沈特点头表示:“我来安排摄影师。”
“谨慎一点。”
沈特答应了一声,又问:“康年下个月开始要去商行做事,他问他原先打理的那些物业要不要交给其他人负责?”
赵之敖摆手,“暂时还是让他继续打理,后面要不要重新安排,等过完年再说。还有,群青出版社的事,谈得怎么样?”
“群青出版社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不过亏的也不多,他们老板知道你有意接手,表示只要价格合适,他可以转让。”
“让老廖去跟他们谈,这么小的出版社也值不了几个钱,直接买下来就是了。”
“老廖已经去接洽,他们的办公地点都是租的,我估计四五万就能谈成。”
*
群青出版社二楼办公室除了林遇梵、红姐和一个负责后勤的刀姐外,其他都是男职员,出版社的社长和总编辑都在三楼上班,林遇梵从来没见过。
二楼平时就陈主任负责日常管理。
他们主要出版小说,偶尔也出散文集。
小说出版可谓五花八门,什么类型都有,但销量一般,所以第一版印刷量都不高。
林遇梵主要负责打字和校稿,偶尔翻译英文文件。
转眼到了中秋节,这天他们出版社只需要上半天班。
大概十一点左右,负责后勤的刀姐和阿棠抬了一箱的月饼回来。
宝华居白莲蓉月饼,所有员工一人一筒。
楼上的编辑全都下来领月饼,办公室里第一次这么热闹。
有人抱怨:“老板也是,要发月饼不早点发,拖拖拉拉的拖到今天,我昨天自己掏腰包买了一筒,早知道不买了。浪费钱。”
“那就今晚拜月光,多吃一筒嘛。”
“贵的要死。买四个月饼的钱,够我买十斤大米了。”
月饼用油纸卷好,一筒有四个,普通人家,中秋节能每人半个,已经算是奢侈。
大部分老百姓家里,一个月饼,是要分成四份的。
一筒月饼拿到手,红姐感叹:“孤寒老板转性了,去年前年中秋节什么都没发,今年竟然发月饼,还发的是宝华居的莲蓉月饼。”
坐她前面的强叔,回过头:“老板发达了,最近买了一匹马,一入会,就赢了第一跑。”
其他人好奇围过来:“你怎么知道?”
“我跟你们说多少遍了,我有关系。”
刀姐呛声道:“你有关系,怎么不见他给你涨工资?”
强叔嗤了一声:“给我涨工资,不给你们涨?可能吗?”
阿棠笑着嘲讽:“强叔,让老板给所有人加工资,加的工资我们都分你一半。你不就发财了。”
“嘿!”强叔不理会他。
大家互相眼神交流,都笑着没说话。
因为是中秋节,员工们都没心思干活,还没到中午下班时间,主任走后,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走了。
只剩下刀姐在里面仓库整理东西,而外面办公室只王牧寻和林遇梵两人。
王牧寻把他的月饼拆了,拿了一个在手上吃着。
林遇梵帮主任填写一份资料,桌上突然多了筒月饼。
王牧寻:“太甜了。不好吃。剩下这三个给你吧。”
林遇梵愣了一下,心想,王牧寻不是最爱吃莲蓉月饼吗?
她以前还特意帮他去宝华居买月饼,只买莲蓉馅的。
看着王牧寻一本正经的模样,她问:“你不爱莲蓉月饼?”
王牧寻摇头:“我不吃。给你吃。”
林遇梵怀疑他是故意让给自己的,毕竟他说他不吃的时候,刚刚大口吃完了一个。
她笑着婉拒:“我也不太爱吃。”
“你家人多吧?是不是还有小孩?今天中秋节,给你们家小孩。”
“我没小孩。”
王牧寻明显一怔,他并不相信:“你别骗我。你的手相告诉我,你有小孩,不过……可能不是亲生的。”
前世确实有一个不是亲生的。
林遇梵盯着王牧寻,她抿了抿唇,之前她心里就有个大胆的怀疑,现在这个怀疑更坚定了。
王牧寻在她面前挥了挥手:“想什么呢?不用感谢我。半筒月饼而已。我走了。”
“寻哥。”林遇梵叫住他。
“怎么了?”
林遇梵拿起他的那份莲蓉月饼走过去,塞他手上:“我家真没小孩,莲蓉月饼虽然甜,但挺好吃的,你用来宵夜和早餐都可以。”
王牧寻以为林遇梵误会他有什么企图,他也不好硬给别人,太热情反而容易把人吓坏,以后跟他保持距离,那就不好了。
他只好笑道:“行吧。明天见。”
“明天见。”
王牧寻刚走,刀姐从仓库出来。
后勤这位刀姐,三十多岁,一脸横肉,为人却很厚道幽默。
“他给你,你怎么不要?”
林遇梵借用了王牧寻的借口:“我不爱吃甜食。”
刀姐看出王牧寻对林遇梵有意思,她小声念叨:“别看阿寻平常不怎么好说话,其实他人还不错的。”
林遇梵笑着点头:“是,他是个好人。”
“你活儿还没做完?”
“差不多了。”
“别那么努力,长命功夫长命做。你越努力,领导给你越多活。走吧,下班了,我来锁门。”
林遇梵想把事情做完再回去,但她不想影响刀姐锁门,只好赶紧收拾东西,和刀姐一起下班。
到了楼下,才知道刀姐回家方向跟她一样,都是往基金会附近走。
刀姐问她:“你家不是这个方向吧?”
已经往前走了几步,现在改方向也显得怪异,林遇梵找了个由头:“我去找个朋友。”
快到基金会的时候,林遇梵随便找了个岔路口要跟刀姐分开,结果就是这么巧,刀姐恰好也往那个路口去。
刀姐问她:“你朋友家在哪儿呀?”
林遇梵怕再次来个巧合,便没回答,反而问:“刀姐你家就在这条巷子里么?”
刀姐笑道:“对,第三栋那个楼梯口上去。”
林遇梵往里指了指,“我朋友家还要再往里走。”
两人并排走着,刀姐跟她念叨:“我们租了一个很小的房子,一家六口人挤在一起,当年日本鬼子打过来,孩子爸爸为了救人被炸断半条腿,幸好捡回来一条命。”
“为了救谁?”
“邻居家的小孩。他现在干不了重活,只能给人补鞋,早几年我跟着他摆摊,有上顿没下顿,孩子一个个都饿瘦了。幸好我还识几个字,不然我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