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林遇梵写出吹竹心服口服的文章,先不管难度大小,单单一条需要吹竹自己承认,就很难办到。
这十拿九稳,稳赚不赔的打赌,有什么不敢的?
米尔太太大声道:“我当然支持吹竹!听众们听好了,这个‘服’字,我可以亲自写!”
听完广播,林遇梵看着气得不行的桂香,问:“这个节目好像晚间要重播的,你让人帮我录下来。”
桂香忙应了一声,“好,我去小别墅跟办公室的人说。小姐,你是不是要告他们?”
林遇梵笑着没说话。
节目播出后,第二天就有报纸跟进报道,嘲笑《风华》杂志总编是孬种,自己跟自己打赌,左右都是赢。
毕竟要他心服口服的文章就算出现了,他也不会承认。
只要不承认,他就不会输。
三天后,《风华》杂志社收到一篇中篇小说投稿。
小说名字叫《等候》,讲述在轮船候客厅里,一个水手和一个千金小姐邂逅的诡异爱情故事。
之所以称之为诡异,是因为那个千金小姐从此在车站等候多年,但水手再也没出现过,而周围的所有人,都说轮船公司从来没有这么个水手,大家都认为,那是千金小姐臆想出来的人。
她是自己跟自己在谈恋爱。
整个故事带着点黑色幽默的冷色调,洞察人性,用词精准且高级,一看就是文学大家的作品。
《风华》杂志编辑部收到投稿的编辑,被这部作品震撼住了,他当即拿去给吹竹。
吹竹一看,不忍拍案叫绝,再一看作家名字凡壹,没听说过。
但这不影响他的喜欢。
吹竹当即决定:“刊登在下期《风华》的前三篇里。”
这么重要的位置?
编辑问他:“点评谁写?”
“我来写!”吹竹想起米尔太太骂他,近期《风华》杂志内容越做越差的事,他道:“这个作者有前途的,我要把他签下来,我要造神!”
*
林遇梵跟德晟地产三公子张维第二次见面是在她的办公室。
张维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林遇梵的两栋办公楼,跟德晟相比,林遇梵的出版社也就是个小公司。
但他似乎对文化产业很有兴趣,看什么都新鲜。
到了林遇梵的办公室,张维说:“把龟背山推平之后,我们会建几栋办公楼,到时候你们办公室可以搬到那边去。”
林遇武感叹:“哟,那我们瞬间就变高级了。商业中心区的办公室,肯定比这里的高档。”
那当然,出版社这两栋破楼可不值多少钱。
出版社不需要直接面对读者,所以也不需要装点门面,林遇梵倒不太想搬:“这个以后再说,先听听你们的计划。”
张维这次拿来了一个全新的计划书,他属下副总拿出图纸给林遇梵和林遇武讲解。
这是一个完整的商业街区规划,跟德晟旁边的其他地块连成一体。
有商业大厦,有步行街,还有住宅小区。
“按照我们之前约定,我方占七成、贵司占三成进行分配,我们有两套方案供选择。第一个方案是分股份,就是整体股份制,你们占三成。另外一种方案就是分物业,建好的商业楼宇,你们分三成。”
股份制就等于跟德晟地产长期捆绑,林遇梵不太喜欢这样,她想要直接分物业。
但怎么分,需要详细沟通。
她问:“我们可以要部分商铺,部分办公室,再加一些住宅,住宅最好是一整栋的,这样可以吧?”
“当然可以。我们规划的住宅不止三栋,所以你们要分物业的话,肯定是能拿下不止一栋住宅的。”
林遇梵是想要多一些住宅,到时候可以给分给跟她一起打江山的元老们。
大家沟通了一上午,最后基本上确定了合作,并约定下个月拿出最终规划图纸,再签合同定下来。
送走张维,林遇梵到B栋去走了一圈,因没看见王牧寻,她问阿晋:“王牧寻哪儿去了?”
阿晋把铅笔夹在耳朵后,道:“牧寻今天休息。社长你有什么吩咐?跟我们说也是一样的。”
林遇梵找王牧寻不是因为公事,她就是想了解王牧寻搬家之后,有没有遇到什么新情况。
不过,应该是还没有发现,如果有,他会来找她。
此时王牧寻刚起床,他在楼下的茶餐厅吃炒粉。
他坐在最外面的位置,看着路口人来人往,而对面不远处,就是国民政府驻港办大楼。
王牧寻搬过来一个多星期了,目前还没遇到上一世跟他讲故事那个络腮胡男子。
店小二端来炒粉,王牧寻拿起桌上筷筒里放着的筷子,大口吃起来。
他没吃早饭,这是早饭兼午饭。
“老板,一碗牛腩粉。”又有客人进来。
声音有一点熟悉,王牧寻忙抬起头看过去,只见一个不到三十的青年,干净利索,脸上光洁……
就不就是络腮胡吗?
此时他还没有留胡子!
没想到留了胡子看上去四十多岁,刮了胡子,却是个小年轻。
外面又进来两个人,有人冲着年轻时的络腮胡说道:“龙井,今天你请客我就不客气了!”
“六哥你想吃什么随便点。”龙井对着王六大方说了句。
第84章 姜汁撞奶
快到午餐时间,茶餐厅里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坐到了王牧寻对面跟他拼桌,周围各种乡音都有,但主要还是本地土话。
很是嘈杂。
王牧寻已经没心思吃了,但为了不引起怀疑,还是快速扒拉完盘里的炒粉,在门口付了饭钱,出门离开。
到了马路牙子,招手叫了辆黄包车,直接往公主大道而去。
从公主大道拐进小巷子里,黄包车停下,王牧寻三步并两步上了通往办公室的楼梯。
同事们都在楼顶吃午饭,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文莉坐在办公位上吃饭。
王牧寻问:“社长在吗?”
文莉小声说:“她在办公室吃午饭。你找她?”
林遇梵怀孕之后,赵之敖怕出版社的员工餐营养不够全面,如果她来上班,中午桂香必会送午饭过来。
王牧寻想了想,也不在乎这点吃饭的时间,他笑道:“没事,我等她吃完。”
他在外面大办公室看了会儿书,直到看见两个小丫头模样的人从林遇梵办公室里,提着食盒离开,他才让文莉敲门通传。
林遇梵此时刚吃了饭,正准备眯会儿,下午要跟顾慧玲过方案。
听说王牧寻要见她,她赶紧道:“让他进来。”
很快,王牧寻进来,把他中午在茶餐厅碰见络腮胡的情况,告诉了林遇梵。
林遇梵直到崔原、王六和邓宽,但她没听说过龙井这个人名。
很陌生。
她当即打电话告诉了赵之敖。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赵之敖派人送来一个信封,打开信封,里面是张照片。
这是特务一队几个要好哥们一起拍的合影。
林遇梵把照片递给王牧寻。
王牧寻只看一眼,就认出来了,他指着最右边的人说:“这就是络腮胡。”
林遇梵翻开照片背面,照片背后做了标记,最右边那位年轻男子,果然是龙井。
她没想到统领特务队的头儿是个这么年轻的人。
这人是高主任的领导?
她很诧异,有些不可思议,果然人不可貌相。
晚上回到家,林遇梵把关姐叫到赵之敖的书房里,她和赵之敖半真半假地跟关姐说了龙井的事。
*
过海渡轮上,每天早上熙熙攘攘,挤满了人。
有上班的,有上学的,有挑着担子卖货的,都挤在渡轮甲板上,从郊区过海去港岛市区。
邓宽挤在最角落的位置,面对大海,抽着烟。
他旁边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手上握着根扁担,身后放着两个装满了新鲜蔬果的竹篓,显然这人是个卖菜佬。
听菜佬说完,邓宽微微蹙眉,“怎么会是他呢?”
“怎么会不是?”
邓宽自持对龙井还算了解,“我直觉不是他,他没有这样的魄力。”
菜佬:“除了直觉,还有其他证据吗?”
这消息来得有点突然,邓宽手上确实没有证据,“龙井跟我说过不少他小时候的故事,他是中原郑县人,身上有很多中原人的习性,爱吃面食,爱吃羊肉,怕海鲜的腥味,不吃甜食。而雄鹰是江苏人,口味也应该是江浙口味,喜欢吃甜食才对。”
“这些都可以刻意营造,可以改的。”菜佬手捂着上嘴唇,外人根本看不见他在说话。
邓宽还是不太相信:“我跟龙井同事多年,他身上根本没有雄鹰应该有的狠劲。他的眼神就很……平庸。难道他演技真那么好?”
菜佬:“现在他是重点怀疑对象,你多多观察,把他圈定之后,不着急下手。组织想从他身上,把雄鹰手下的三大支系都给挖出来。”
邓宽吸了口烟:“知道了。接下来我会重点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