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是能够浮起来站在海上,跟个人似的,又还经常怀里抱娃,远远一看,渔民可不就觉得像个女人站在海上哄娃!”梁自强解释给媳妇听。
“真的就叫美人鱼?”陈香贝觉得这生物挺神的。
“其实叫海牛。皮肤像牛,而且也不吃鱼不吃肉,专爱吃草。到了有海草的地方,一路大片大片吃过去,跟割草机一样。是不是有点像牛?”
“那它不咬人吧?”
显然,陈香贝渐渐看清楚后,也发现这神奇的东西长得太有意思了,特别的憨态可掬,相比之下,比葫芦都可爱。
“你看它咬不咬我?”梁自强又拍了几下海牛圆滚滚的身躯。
后者连躲都不躲一下,倒是慢吞吞地直立了起来,抬眼看了他们一下,眼皮又合上了。
陈香贝这下看得更清了,发现海牛全身没毛,皮很厚实,还有皱纹。这东西居然只有像鳍一样的前肢,没有后肢,这就更加像人,而不像一般的四肢动物了。
其实海里面还有种东西跟眼前这海牛长得几乎一个样,也是憨憨的,叫儒艮。最大的不同也就在于尾巴,儒艮的尾巴是分叉的,而海牛的尾巴像把蒲扇。
看眼前的海牛这么憨,陈香贝忍不住了,也过来伸手在它身体上摸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手感实在不错,也或许是因为海牛太配合,陈香贝有点上瘾,一发不可收拾地摸了又摸,不打算收手了。
葫芦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下了水,这时也游了过来,就在海牛附近的水里兜圈子地游着,丝毫没有惧怕海牛的意思。
但是陈香贝摸着摸着就有点过分了,又伸手去逗弄人家怀里的娃。
海牛前肢一松,娃掉下来,海牛宝宝还真落到陈香贝手里了。
这下陈香贝笑得乐不可支,捡着宝一样,把小海牛娃索性抱在自己怀里哄起来。
神奇的是,就算娃被人抢了,大海牛依然没半点要生气的样子。说是海牛,这脾气可比牛都温顺太多了。
梁自强就没见过世上有这么没脾气的生物。
“你要不要也抱抱这小胖墩?”陈香贝又把小海牛递给他。
他还真接过来抱了几下。没办法,很少能碰见海牛这种东西,又这么好相处,碰上了谁不想好好逗一逗?
别以为他经常去深海就能碰到这玩意。恰恰相反,海牛从来都不去深海,只可能在浅海中出现。
但也并不是啥浅海都一定能碰上,我国的话,主要也就在南海的浅海偶尔有现身,再就是湾岛的海峡一带也有一点。
“等下别逗它了,快把娃还给它,好像哭了!”陈香贝看了一眼旁边的大海牛,突然赶紧催梁自强。
哭了?梁自强转脸一看,真哭啊?
海牛的一对眼睛并不大,此时,竟然如同开了泉眼似的,眼中不断地冒出泪水来,流得满脸、满鼻子都是,比人类恸哭那点泪水可夸张多了!
不仅如此,还成串成串地往海里掉。
谁能想到,铁塔似的海牛,哭得梨花带雨?
搞得陈香贝内疚坏了,连忙把小海牛塞回它怀里去。
然而抱回后,大海牛泪水依旧没停,直到一转身,抱着娃重新潜入海水中。
“它那不是伤心,也不是什么眼泪。海牛的眼睛离不开水,一离开,就要流这种像海水一样的东西出来,是要保护眼睛!”
大海里这些千奇百怪的动物,梁自强还是很懂的。
“这么奇怪吗?”
陈香贝愈发觉得这东西简直太有意思了,只可惜海牛潜入水中后,吃了几口海草,没再逗留,渐渐往水更深的地方游去了。
两人也收回了目光,重新撬起青口贝来。不一会,又撬了一大桶的青口。
发现水中有不少蟹在游动,陈香贝拿起桶里的手抄网,又去捞蟹。
梁自强则用弯头铁钳,专门夹躲在石头缝隙的那些蟹。
石头蟹、梭子蟹都有一些,可惜这个季节,没什么红膏蟹。
继续往前走,后来还碰上一窝红花蟹,也都捞的捞、夹的夹,弄进了桶子里。
掏出手表看了看,已经十二点了。
两人拎着几桶青口、螃蟹、蚬仔,一起回到船上。梁自强打下手,他媳妇动手做饭做菜,没一会船上就飘出了饭菜香气,像是一个漂在水面上的家。
虾虎鱼自然看不上了,陈香贝拿鸡笼鲳、红花蟹当今天的午饭菜。
她倒是细心,出发的时候提前带了油盐、酱油、蒜头、葱、姜,就连她娘家送过来的米酒她都连瓶子一起带上船来了。
鸡笼鲳被她放上酱油姜葱料酒,做成了红烧。
红花蟹是清蒸,但也放了葱丝。
“尝下看,鸡笼鲳入没入味!”在船上坐下来后,她夹起一筷子鸡笼鲳放他饭碗里。
梁自强吃了一口就连忙冲媳妇叫好:
“在船上吃到这么像样的饭菜,头一回!”
也是,平时出海打鱼都是几个船员胡乱弄下菜,全靠食材本身刚捕捞上来够新鲜,至于口味就没法讲究了。
吃完中饭,两人继续下船,沿着岛礁撬了又一桶青口。这东西反正可以带回家养很久,养得越久,肉里面沙子什么的吐得越干净。
随即还发现一小片鸡爪螺,虽然远没有无名岛那么肥美,但既然碰上了也撬了下来。
以前碰上鸡爪螺都是双眼发光,马上就拿去城里卖了。到现在,他自己还尝都没尝过这玩意到底啥神仙味呢。
如今深海捕鱼收入不少,倒并不太指望鸡爪螺来钱了,手上这点也不多,倒是可以带回家做来吃吃看。
梁自强其实挺想在岛上抓到一两只飞机蟹,以前就在这抓到过。
可惜直到太阳渐渐西斜,红花蟹发现不少,飞机蟹却愣是毛都没见着半条。
差不多快要结束今天的淘海时,陈香贝突然举起手里的弯头铁钳,对着他晃呀晃:
“阿强你快看,这只蟹怎么不大一样,感觉油都要从蟹腿里漏出来了!”
梁自强走近一看。
好家伙,飞机蟹没碰着,却碰上了比飞机蟹更加稀罕的好东西!
第460章 败家行为
“媳妇你这啥手气呀,这可是黄油蟹!”
梁自强看了又看。这蟹跟平常见到的所有螃蟹都大不相同,蟹的腹部呈金黄,腿很硬实,腿部黄澄澄到了通透的地步。尤其第二小腿的关节,几乎透明,里面浸出了黄油,一丝丝往外渗!
“黄油蟹?”陈香贝皱起眉,“没听过,很值钱?”
其实梁自强很想说,黄油蟹是由青蟹变异而来的,但很少有青蟹能够突然产生这样的变异。
大约也就几千分之一的机率吧。变异之后,浓郁鲜香,味道简直跟青蟹就不再是同一种东西。
由于青蟹转化为黄油蟹的概率极低,而且为何会产生这种变异,一直没被彻底研究清楚,人为相当难以操控,基本上全凭自然造化,也就特别的可遇不可求。
当然他想了想,提起变异的话,媳妇一定会反问,啥叫变异。
想了想,他还是怎么简单怎么说了:
“几千只青蟹才出一只,当然值钱了,一斤能卖到三四十块!”
其实后世才真叫贵,后世黄油蟹一斤能到两千来块。
但黄油蟹绝非是后世才被发现的,而是七八十年代就被港岛食客开掘出来,发现其味道实在超过一般青蟹太多,于是很多人都想一尝珍馐。梁自强从杜子腾口中听说过,就算现在这年头也是能卖到三十多块一斤。
“这么贵?这只怕是能有几两吧,能卖个十几块?”陈香贝很快就用目光把它转换成钞票了。
“这个算了吧,多的话还可以卖一卖,这一只十几块钱谁跑城里去?不如自己煮吃了,看看有钱人抢着吃的高级货到底是个什么神仙味!”
放在以前,十几块一只的螃蟹他肯定得留着到月海酒楼去卖,可现在,十几块还真提不起那个劲来了。
“十几块一只的蟹,你也吃?我不说你,你看到时妈知道了要怎么说你!”陈香贝开始觉得这个男人有点败家了。
虽说自己家跟公公婆婆经济上早就各算各账了,但遇上这种败家行为,她觉得婆婆肯定忍不住要数落。
“傻呀,我吃个蟹还告诉妈这是十几块一只的?不是,你什么眼神,你不会开口跟妈去说吧?不会的,我媳妇最疼人了,干不了那事,肯定的!”
“那可不一定!”陈香贝瞥了他一眼,忍不住笑,“看你馋成这样,这次先不告你的状!”
梁自强又往水里找了圈,还想看看能不能再捡到一两只黄油蟹,可惜千里挑一的东西哪那么容易找,倒是找到几只普通青蟹,还有红花蟹。
看看时候也不早了,夫妻俩上了船,载着满满收获回去了。
在岛上搞到那么多青口、蚬仔,肯定是不卖了,放家里用水多泡几天,把泥沙彻底泡干净慢慢吃。
鸡笼鲳是确实多,到岸后他用板车推到郑六那卖了些钱。
回到家,当晚黄油蟹、鸡爪螺就吃上了。
鸡爪螺是专门把肉切下来再炒的,吃的时候,梁父、梁母都说这肉太嫩、太香甜了。
梁自强就说这是淘海捡来的一种海螺肉,梁父梁母也没往鸡爪螺上面去想。
个个只夸陈香贝越来越会炒菜了,螺肉能炒这么好吃。夸得她都心虚了,不住地拿眼瞟自己男人。
休整完两天,梁自强又要出海了。
这次目标很明确。他亲自开着“自强号”在最前头,看似方向很随意,实际他正在朝着一个地方开。
那张铅笔海域图中很特殊的两个点。
不过,就算留意到了那两个点,方位也是相对固定,并不精确,没那么好找。
他找了好一会,发现已经开到的海域应该大致接近图上的其中一个点,可海面一览无余,就是没发现半点特别之处。
他也没说啥,让三条船都开始放下拖网,一边开展拖网作业,一边继续寻找。说实话,原图上被手指经常触摸而变灰的那个点到底什么意思,他也说不准。
一直进行了两个多钟头的拖网,总算有一个比较偏圆形的小岛出现在了前头。
梁自强让三艘船就在岛边抛锚停下,趁着船上在做中饭,他带着几个人下船登岛。
沿着岛边察看,走了一会,便发现一些奇怪的身影。
头朝下、尾朝上,整个身体又小又薄看着还特别脆,就像是一片片的剃刀在水中竖立。
“这啥鱼,一直就这么竖着也不辛苦?”林百贤奇道。
他们都并未见过这种小鱼,所以大感神奇。然而梁自强却不仅见过,之前还撒网捞到过一批,卖给江文昂,打捞过程中居然还断掉了一小半。
没错,这就是那种全身透明还容易折断的怪鱼,“玻璃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