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中年兄弟一直也没钱买船出海,有时给人帮点零工,有时在家编织网具去卖,靠此维持生活,日子自然是过得怪清苦,但两人都是老实厚道人,也不太会转弯变通的那种。
盐湾村的荒废盐地承包下来后,梁自强也在那盖了间红砖小屋。哑巴兄弟中的老大李昌元,梁自强请他去了盐湾村,从现在起,长期就在那儿住着。
也不用干啥活,就只守着那片盐地那一大片的丰年虫,这玩意反正梁自强也没打算喂养,它自己在盐田里长到多少就是多少。
平时梁自强定期开船过来,倒腾一些丰年虫放到鲳旺村东的盐田去,可能这种时候需要李昌元配合出点力,平日里多数时候李昌元坐在那不用干啥就行。
哑巴兄弟中的老二李昌角,则留在鲳旺村,被梁自强请去守虾塘。平日里李昌角呆在自家就行,只有到了夜里,去村东虾塘之间盖起的那间小屋里睡觉,不让人半夜去虾塘偷虾就成。
白天几十亩虾塘交给岳父、舅哥,夜里则交给李昌角。
两兄弟的工钱是一样的,每天三块。他们这活计不用费什么力,自然就只拿工钱,年底不参与分红。
从4月下旬起,梁自强同父亲、大哥一起,开着船再次去到海面寻找亲虾。
这次有了去年的经验,要轻车熟路多了。不仅撒网捕捞回来大批野生明虾的亲虾,顺便也再次带回来不少的薄壳、蓝蛤、海蜈蚣、磷虾,这些都是能够放到塘底,作为辅助饲料的。
途中遇到一些红虾、滑皮虾、石头蟹,捞回了一些,也不卖钱了,给修建虾塘的那些帮工做菜吃。
这次帮工的人数可多了,不只请了本村里,还让岳父帮着从花谷村请来了一大批,反正都跟本村的帮工一样算工钱。
五一这天是银行摸奖的日子,而且是两家银行,他们手里头都有一把小额存单要去参与摸奖。
因为陈香贝要在家里忙着给帮工们做中饭,这次就没再同他一起去。
梁自强先在建行浅锣支行排队摸了一把,这次手气实在太一般了,光是“谢谢参与”的纸片就摸出来占一半。
剩下十来张存单,除了火柴便是肥皂。谁捡一大堆肥皂回家去干吗,这就离谱了……
摸到后来,最值钱的是一只塑料大脸盆。有总好过无吧,也算是没有空手……
再又去到滨舟区,在工行一开始也是连摸好几张“谢谢参与”。后来时来运转,摸到两块毛巾。
好吧,毛巾跟另一家银行的塑料脸盆还怪搭的。
其实这次工行的滨舟支行玩得还挺大,居然连彩电都出现了,怪叫人眼热的。毕竟彩电可比家里头那台黑白电视强多了。
只是眼热也没用,彩电是特等奖,总共就一台摆在那。
大概摸到十几张时,梁自强对这次都不抱啥太大希望了,倒是突然爆出来一个“五等奖”。
这次的五等奖,是一台录音机。
“熊猫牌”的,居然还是能够同时放两本磁带的那种,方便边播边录的款式,熊猫SL-05。
虽说船上有渔用收音机,家里也有黑白电视机,但相比于这台熊猫收录机,作用上还是不完全一样的。
而且这种牌子、款式的收录机,没有工业票的话,梁自强光凭现金可是没法子买到手。当他把收录机兑到手,旁边都已经投过来一大片羡慕的目光了。
最后几次机会也摸完后,没再摸到其他像样的大奖。拎上收录机,离开了工行摸奖现场。
两家银行,总共到手一台收录机,虽比不上电视机那回,但依旧可以说是手气极佳的了……
第391章 实力不凡的破坏大王
本打算拎着录音机就回家的,忽一想,不行,光有收录机却还没磁带呀!
想起迎宾路的新华书店、百货商店都是有磁带卖的,于是船开到浅锣湾再次停了下,上岸回到迎宾路。
他最喜欢听的83版《射雕英雄传》,找了又找失望了。果然由于电视剧还没开始在内地这边播出,主题曲、插曲之类好听的歌曲也就相应的还没开始在阳海市售卖。
看来,要听那几首他最爱的曲子,还得等大半年、一年,直到《射雕》开始登陆内地才行。
看了一圈,倒是已经有唱片公司专门汇集影视歌曲,制作成整本的磁带来卖。
瞄了下,这盒《影视歌曲精选》中有《万水千山总是情》、《大地恩情》、《大海啊故乡》、《聪明的一休》、《谢谢你》。
是由我国唱片公司花城分公司印制,时间1984,去年发行的了。
一问售价,竟然一点也不便宜,五块五毛!
五块五毛,在这年头都能买到差不多五斤的猪肉了。看来不仅录音机是奢侈品,就连磁带在这年代一定程度上也相当于奢侈品了。
梁自强正挑选着磁带,旁边过来两个烫卷发的年轻人,转了半天最后一开口,竟然是问售货员:“有没那种空白磁带,一块钱一盒的?”
“想自己翻录歌?没有,我们这只卖正规磁带!”售货员毫不客气地给了人一张冷脸。
梁自强听明白了,这年头正因为磁带卖到四五块一盒,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都买不了多少盒,于是都变着法子来,自己买一块钱一盒的便宜空白带,然后再去借别人的音乐磁带进行翻录。
那两人讨了个没趣,讪讪地走开了,估计是沿街另外去找什么地方能有空白磁带出售了。
好在,对梁自强来说这点磁带钱却不是问题。
《影视歌曲精选》第1辑、第2辑,两盒都买了。
另外有沪市制作的《群星璀璨电视歌会》,1983年发行的了。
里面歌还挺多的,他打算买其中百花集、银屏集两盒。
还有本磁带,同时含有《蝴蝶泉边》、《妹妹找哥泪花流》两首歌。
《蝴蝶泉边》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歌曲,很小的时候他就听自己娘哼唱过。
《妹妹找哥泪花流》是另一部电影《小花》的歌曲。这部电影则是近几年在他们这带的农村露天放映过,他有时还听到媳妇偶尔哼唱一声。
既有娘爱听的电影曲,又有媳妇爱听的电影曲,一盒磁带能笼络两个人,性价比高得一逼。不用说,这盒要买。
看到有一本专门的粤剧磁带,收录了粤剧版的《女驸马》选段、《苏六娘》,还包含了春晚粤剧节目《南海渔歌》。粤剧爸妈都喜欢,这本买来专门给他俩有空的时候听一听。
(注:是七十年代末开始传唱的粤剧版《女驸马》,并非黄梅戏版。)
临了又瞟见一本程琳的专辑,全是《小螺号》、《妈妈的吻》、《童年小摇车》这类儿童味十足的歌曲。
嗯……这个也还行,买回去放一放,以后就是小景程的专用磁带了……
六盒磁带,一共三十一块,付钱拿走。
回到家门前,一眼就瞅见媳妇跟儿子。这次媳妇是扶着梁景程,让小家伙自己沿着空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现在5月多,儿子马上也快十一个月大了,已经不满足于爬行或者偶尔的站立,而是自己提着脚,总想学着大人那样,走上几步。
梁自强和媳妇每天都会扶着他小小地走上一段,也不打算让他走太久。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但程程自己似乎特别来成就感,觉得自己要飞,手舞足蹈还发出兴奋的声音。
“这次抽到个什么?录音机?!”陈香贝搂住儿子停下来,蹲在那里仰起脸看他,认出纸盒上的字顿时眉眼一喜。
早在一年多前,她听到说林百贤带回来能够播放歌曲的录音机时,就曾经流露出过一丝向往。虽然后来有了电视机,可录音机能够专门听歌,她自然还是挺向往的。
录音机拎进屋后,她一眼又瞅见他买回的几本磁带,瞬间就发现有自己喜欢听的。这次也不客气了,当即就把那盒印有《小花》主题曲的磁带递给他,让他先播这首来听听。
爸妈在鼓捣录音机,小景程也没闲着。他扶着椅子站在那玩自己的,现在只要有墙壁、桌椅之类东西助力,他就能一直站着不倒。
歌曲放到半首的样子,梁自强和陈香贝扭头瞅了眼身旁的娃。
不瞅还好,这一瞅,梁自强连肝都要颤了,陈香贝更是惊呼一声。
还以为梁景程乐滋滋在玩儿啥玩意呢,只见他摸到手的竟然是一盒磁带,磁带的塑料盒闪闪发光,显然已经被他用口水“吻”过了。
这都不算,眼下,程程正用手指抠出磁带中的细长带子,抠得一丝不苟。
就刚刚没回头去看的眨眼工夫,都扯出来一小圈了,棕黑色细带在空中飘啊飘……
“我的个爹呃!”陈香贝都手足无措了,不知道是该先抢救磁带,还是该先按住娃。动作稍有不慎,感觉整盒磁带都得毁。
梁自强还是头一回听到媳妇被逼到对着娃子叫爹。
他连忙过来搂住儿子哄,不料这货还扯住带子不放了,也不知是看出自家爹娘很宝贝这玩意,奇货可居还是咋地。这哪是揪磁带,揪心呐!
一阵手忙脚乱的哄劝,也换不来他的放手,两个人居然还搞不定一个娃了。
要强行从他拳头里扯出来,他就哭,委屈巴巴的,好像是别人在抢他的玩具一样。
动静大到都惊动梁母了,后者跨进门来就冲梁自强虎起脸:
“你怎么还把娃给带哭了?什么稀奇东西,他要玩就给他玩得了,有啥好抢!”
梁自强苦着脸:
“妈这是我新买回来的磁带,放歌用的,一次都还没听……”
“我以为啥宝贝,那就更用不着跟他抢了!”梁母不以为然。
“他手里抠的这盒,好像是粤剧《女驸马》……”
“买了《女驸马》?你看你,倒是早说啊!”
下一秒,痛心疾首的人就变成了梁母。这次三个人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哄的哄,找的去找别的正经玩具。
还好梁自强上次买了只通过扭弹簧就能自己跳的“铁皮青蛙”,本来打算等娃再大点给他玩的,这会儿提前隆重登场了。
绿油油的铁皮青蛙拧了几圈,放在地上就自己一跳一跳起来。
梁景程紧握的拳头一下就松开了,毫不犹豫地扔下磁带,蹬着腿要去抓那青蛙。
梁母抱着他去玩铁皮青蛙了,这盒奄奄一息的磁带总算被抢救了下来。
梁自强好不容易把掉出来的带子绕进去,这一段还能不能唱出来,他就没把握了。
“收好点,暂时不用的磁带全都收到他够不着的地方!”
梁自强痛定思痛,当即叮嘱媳妇。
以前觉得提防着梁小海就行,现在,家里眼瞅着就冒出来一个实力不凡的破坏大王……
第392章 滴水不漏的梁自强
基围塘建到一半时,梁自强打算跑一趟市渔业局,找去年自己认识的那几个人,打听打听承包一片海域“搞养殖”的事。
人都准备要出发了,突然钟永瑞匆匆忙忙地跑过来,说是县渔政站的人最近要下来察看几处发展海产养殖的典型。
虽说大力鼓励支持,可大伙暂时还没太转过弯来,沿海搞养殖也才刚起步而已,上规模上档次的典型还真不大好找。
据钟永瑞透露,全县这次确定察看的典型,也就四家。
一家是漂木岛的养蚝、养鲍场,这是最久的一家了;一家是红桥镇养青虾、螃蟹的,规模不大;还有一家就更远了,是在金濠镇,听说是养石斑的。
第四家就是梁自强了。钟永瑞透露,明天县渔政站先走访察看前几家,后天就会来鲳旺村,了解梁自强的养殖情况。
既然县里要派人下来,梁自强就暂缓去市渔政局走动了,等看看后天的情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