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电话接通了,梁自强开口道:
“辉哥吧,我阿强,你回阳海来了?”
“谁?哦阿强是吧,我……”
后边的话,梁自强一个字也没太听清楚。因为自己这边突然又是一阵更大的声浪袭来,这次听起来是欢呼声,看来电视剧的主角是在刚刚短短的分把钟完成了奇迹般的反败为胜,起死回生。
梁自强情绪都断层了,揣测了一下庞家辉那边说话的大致含义,重新酝酿了一下情绪道:
“你最近刚从港岛那边回来对吧?请你帮忙买的那些,应该都买到了吧?”
“买到了,带回阳海有几天了,本来想让杜子腾怎么样联系一下你,现在你自己打电话过来了最好,我看看……明天中午我去月海吃饭,十一点多你过来我应该已经在那了。钱的话,上面都有标价,折合内地的钱是79块钱一克,三样总共重量是……”
正听到重点处,梁自强这边耳畔又是一阵吁声响起,吞没了电话那头的讲话声。
庞家辉那头显然也听到了,问了声:“你那边在开大会?”
“村里只一台电话,门外都在看电视呢……”
刚说完,片尾曲的声音传来。不料庞家辉那头还听清楚了:“是在看霍元甲?”
听到肯定回答后,庞家辉哈哈大笑:“你别说,这片子我也爱看,但我是在港岛的时候看的了,比阳海这边播的早很多!”
这怎么还交流起电视剧来了……
庞家辉怕他没听清,又把首饰的事复述了一遍。这回梁自强听清楚了,三金加在一起是19克,一千五百零一块。
结束通话,照旧放了钱在桌上当是打电话的钱。
说实话,从钟家出来的时候,他还是挺佩服钟永瑞的,接纳了一屋子的人,这个走了那个进来,扎堆看电视跟吃流水席似的,连片刻的清静都没有。
钟永瑞许萍也不烦恼,这一点梁自强自问做不到。所以人家适合做支书,梁自强感觉自己只适合不声不响闷头闷脑往口袋里搞钱……
跟屋里那些人闲聊了几句,他就回家去了。
没一会陈香贝已经把饭菜做好,一家人坐下来吃晚饭。
特意做的清蒸大虾,就是为了好好尝尝明虾本身的味道。
梁父品得很仔细,品完眉毛一舒:
“这比出海捕的明虾差在哪了?这嚼劲,这鲜味,比野生虾没得差,还要好一丁点啊!”
“好甜!”吃到两口,荔枝也叫出来。她不会细说,好吃的东西在她那里简化一下,四舍五入,就是好甜。
梁母、陈香贝尝完一只,也连称好吃。
梁自强听完了“市场反馈”,开始自己亲尝。
他夹了一只咬了两口。
这一刻,对于那几塘明虾的销路与售价,一下子就有谱了……
第371章 卖出口碑来
父亲应该算是总结得比较到位了。明虾本就个头稍偏大,他这些养到现在更是每一只都不小。
饱满、晶莹的虾肉,比较紧实,比普通虾多点嚼劲,但同时又很嫩滑。入口很鲜,再品带着一丝甜香之味。
梁自强后世在工地食堂吃到过养殖虾,肉比较松,味也淡,缺少这种紧实的口感和甜香味。
要说有什么野生虾能更胜过这个,也不是没有,比如无名岛那种体型格外肥美超大的明虾。
除那之外,比起普通浅海撒网捕捞的明虾,这个还真是一点不逊色。
后世专家们把丰年虫夸成“来自卤水池中的黄金”、“养虾的最优质饲料”,现在看来,人家还真是没带半点的虚夸在里面。
二零一几年丰年虫被加工成最值钱的虾类饲料,卖到高价,还真不是没道理。
第二天早上,清早父子三个就去了村东,用撒网的方式,捞了一部分的明虾。
其实要从生长周期来说,明虾养到现在已经可以全数卖掉,清空池塘。而且冬季生长速度大为放缓,就算继续投喂也不会再有此前的长势了。
但梁自强很清楚接下来两三个月明虾价格还会继续一路往上,只要留着,等到那时候再卖必然就会迎来收入的大大增加,所以当然得把大部分都留着,先卖一部分只当是投石问路。
明虾完整的生命周期是一年,当然也有活过两年的,不多见。梁自强只要在一年之内,也就是六月前把它们全部卖出就行。
梁自强在投放虾苗的时候就注意了对密度的控制。算下来,虾长成现在这么大后,基本应该是在每亩一百多斤的样子,就算再肥也不会达到两百斤的密度。
这个密度在后世看来就拿不出手了,后世一些养殖场能做到每亩大几百斤,甚至上千斤、千多斤的明虾。那是因为后世借助了增氧器之类的设备,他现在所处的这个年代想找增氧器?根本没可能的。
没有增氧器,养殖密度没法高,超出每亩百多斤,光是缺氧,所有虾就得臭掉烂掉。
他初步承包的是七亩虾塘,以目前这虾长成的个头,估计七亩总共能去到一千多斤。父亲与大哥各承包了两亩,每家应该能有两三百斤虾的样子。
梁自强捞了大概一两百斤的样子,父亲与大哥则在他们的虾塘中各捞了四五十斤左右。梁自强拍着胸脯跟他们保证,说以这个势头涨下去后边几个月只会更贵,他们才决定只捞这么点先卖着试试,否则他们原本是打算卖光清空的。
开上梁自强那条莲纹船,趁早开往县城渔港。大嫂邝海霞因为要去县城买点什么东西,也一起在船上。四个人坐在船上,离县城越来越近。
“我说爸,”邝海霞瞅了一会那几桶虾,琢磨着冒出个想法来,“县城的人总不知道你们在养虾吧?你们养的这虾比野生虾味道一点都不差,要不就直接当成捕回来的野生虾卖给他们?这样多省事,少浪费些口水去讲价,还能卖得贵一点!”
说完,大嫂就看向他们几个,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
“那要看收购站的人仔不仔细,要仔细瞅,还是瞧得出来一点区别的。咱这个到底还是比野生虾看起来颜色浅那么一点点!”梁父倒没觉得大儿媳的建议有什么不好,只是认为不一定行得通。
其实梁自强也觉得,大嫂这次的想法倒也没多大问题。自己这些明虾口感、质量丝毫不输给野生虾,就算糊里糊涂就当野生虾卖掉,确实对方也并不吃亏。
但正如父亲所说,遇上细心的人,颜色上还是能看出点差别的。这还只是其中一点,更重要的是梁自强有自己的想法,他接过大嫂与父亲的话道:
“爸,大哥大嫂,这事我也想过。按质量,咱们这虾确实就值野生虾的价。可我思来想去,还是打算直接跟他们挑明这是养殖虾!
你们想呵,咱们能养出好虾,现在明虾价格又高,明年后年你们还只承包两亩塘?要不要多承包点,扩大点规模?要是扩大规模,就得让外面那些人认咱们的虾。不管是不是养殖虾,只要是咱们手里的,市场就都乐意要!”
“也是呵,”梁天成听着开始觉得有点道理了,“要是我以后不出海,养几十亩的虾,总不能都跟别人说是出海捞来的野生虾吧?量大了,编不下去啊!”
“你走养虾这路子确实比出海强!”梁父似乎至今对梁天成的出海搞鱼能力不甚满意,“阿强说的也对,吃虾说到底吃的是个味道。这两年有人试着养鱼养虾,价格上不去是因为味道赶不上野生的。咱们这胜在味道好,说不定养殖也能养出个好名头来,到时反倒不愁销路了!”
梁父显然也是听进去了梁自强的话,这次想想就转过弯来了。
听到几个这么说,邝海霞也似乎想到了另一层,没再说什么。
见想法都一致了,梁自强放心了。其实他之所以坚持要打开天窗说亮话,挑明自己这是养殖明虾,还有更深的原因。
那个涉及到他后续的计划,一时也没法跟父亲、大哥讲得清楚。
开到了县城渔港,梁自强却并没有直奔收购站而去。
在收购站的附近,另外还有两家收购点,规模没那么大。跟收购站不同,这两个点是个体户开的。
梁自强随便进了其中一家。这家店主姓韦,叫韦攀。梁自强平时来渔港次数多了,也算跟他互相认识了。
“梁老板,快过年了还在忙着出海挣大钱呐!”韦攀见梁自强这次竟然没去收购站而是进了自己店里,热情迎了上来。
其实临近过年这些天,出海的渔船进一步减少,韦攀这几天虽然仍开着店,但生意却比平时少很多。见到有人来,自然是本能地一阵欣喜。
“天气预报隔三差五说深海会起大浪,这几天没出海了。”梁自强如实道,“这是我自己养的一些明虾,今天先带过来一两百斤,你先看看再说吧!”
说着把虾拎近点给他看。
韦攀目光落向了桶中,蹲下用手拈起几只好好看了下,来了兴趣:
“你这技术不赖啊,除了虾壳和虾线颜色稍浅一点,个头、光泽都很不错!”
然而下一句韦攀话锋一转:
“可梁老板你也知道,光是外观一样没太大意义,这两年市场上也陆续出了一些养殖虾,主要是味道差很多,明显不如野生货,所以价格上,再怎么涨也总得比野生虾低一截!”
这话自然也在意料之中。梁自强也不着急,往店里看了看问道:“你店里头有锅的吧?”
韦攀一听明白了:“这是要现场蒸几只试试?”
“几只能试出个啥?”梁自强爽快地笑了笑,“你随便从这几只桶里拣几十只,清蒸一下试个味。你店里几个伙计呆会也都一起过来试试,味道反正一试就知道了!”
听他这么一说,梁父和梁天成也都把自己的桶拎上来。
韦攀听他说得这么有把握,倒是有几分好奇了,当即在每只桶子里都拣出来一些,凑起有几十只。
店里头平时要开伙,厨具肯定是有的。
清蒸是最简单省事的,同时也是最考验虾本身肉质、口感的。没用多久,大铝锅顶部的热气就腾腾地飘散出来……
第372章 售价直追野生明虾
“还挺香的!”
虾还没出锅,但香气已经冒了出来,韦攀店里几个干活的,有人走过大铝锅旁不由说了一声。
韦攀看差不多了,揭开锅把一盆虾端了出来,放在了桌上。
“来,都尝尝!”
其实也不用他招呼,店里几个干活的已经走过来了。
他自己是摸了双筷子来夹,店里另外几个男的却没管这么多,直接伸手拎起一只,往旁边小碗里蘸酱油。
冬天散热快,蘸了蘸酱油倒是不那么烫嘴了。
韦攀却是连酱油都不打算蘸,打算试试最简单的虾味。他夹起虾在空中稍停留了下,不太烫了便开始品尝。
“这个跟野生虾不大一样!”
韦攀还没开口,另外有个男的吃了一只,吧咂着嘴先说话了。
听得梁父、梁天成好一阵失望……
然而对方下一句冒出来却是:“紧实都是一样的紧实,但是野生虾没这么细嫩,再有就是,贼香的,一般的野生虾都没这么香吧?!”
另一个男的也开口了:“看什么地方。浅海的野生虾我没吃过这么香的,但深海有时候还是能碰到这样的。养殖的我还没吃过,不知道应该是个啥味。”
这时韦攀也连吃了两只,表情认真起来,接话道:
“养殖的我吃过不少次,根本都不是这个味。梁老板我多问一句,你这虾在哪养的,怕是在深海哪个什么岛围个地方养的吧?”
“目前还没那个本钱去深海养虾,”梁自强笑笑,“先在海边找的地方试一试火,以后可能去海里头养也说不定。”
“在海边就能养出这味道来了?”韦攀并未掩饰惊讶,“他们说的没错,这比一般的养殖虾好吃得多就不说了,比浅海里一些野生虾的味都好。你这也太会养虾了!”
“选亲虾的时候运气好,碰到最优质的亲虾了!另外就是养的时候也比较花精力一点。”梁自强含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