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83渔耕山海间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溪水加塘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29 18:22:51

  两人收网捞上来亲虾后,自然是不能倾倒在船板上,而是特意用大盆装满了海水,然后才将所有的明虾都放进了大盆中。

  可惜的是,香螺岛聚集的明虾并不多,捕捞了两三网,每网数量都很有限,最终也只装了一个盆子,另一个大盆还空着。

  梁自强决定沿着香螺岛周边,继续绕行下去,看能不能再遇见一两处聚集的明虾。

  一直把整座岛绕完,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地点,终究没再能发现新的亲虾群。

  时间也不早了,今天是无法继续找寻更多的亲虾了。

  但要说起来,今天收获也还不小。除了直接网到一些亲虾,同时通过今天的摸索梁自强也基本定下了明确的思路:

  找一些水质较佳,并且利于明虾产卵的岛屿,寻获亲虾的机会还是不小的,至少比在整个茫茫海面瞎找虾汛的效率要高!

  返岸前,他们又稍花了时间,下船去到礁石间,从石头上薅下来一些牛眼螺、马蹄螺。

  青口、蚬仔没要太多,只弄下来一点,自己够吃就好了。最近太久没吃到海里的鲜货了,青口、蚬仔虽不值几个钱,自己吃还是不错,鲜得很,可以好好解解馋了。

  薅了一些螺、贝后,就直接开船回村了。

  回到码头,滑皮虾也留了一些自己吃,然后全用箩筐装着,推去收购点。

  到了郑六那,郑六还有些奇怪:“今天怎么这点虾跟螺,没搞到鱼?”

  “我也想啊郑叔,不是每天都能碰上鱼汛的!”

  梁自强也不多解释,随口回了句。

  岛边聚集的滑皮虾并不密集,每网十来斤的样子,这么多网加起来也不算多,所以才会令郑六看了之后都嫌太少。

  称了一下,总共七十三斤五两。

  “七十三斤五两,七毛……”

  郑六这次话刚到嘴边,瞅了一眼梁自强,似乎是想到上次收购六线鱼时隐瞒价格上涨的事,被梁自强呛了几句,于是自觉了几分,连忙收口道:

  “哦对了,今天刚涨的价,滑皮虾七毛涨到八毛了!你看,郑叔第一时间就给你按最新价格来算!”

  “是吗?我们小浪村怎么听说滑皮虾前两天就已经涨了?!”朱天鹏简直无缝接驳,顺着他的话就来了句。

  “……”郑六看了一眼朱天鹏,自动屏蔽掉了朱天鹏的话语,嗯哼两声,继续说自己的,“八毛每斤,合计五十八块八毛!”

  牛眼螺、马蹄螺因为数量更少,才卖了几块钱。

  这次因为总收入才六十出头,不到一百,帮工费只按正常的三块给的。

  给完朱天鹏帮工费后,梁自强还剩五十九块多。

  见朱天鹏准备回小浪村了,梁自强把留在船上的滑皮虾拿出来一部分,让朱天鹏带回去自己煮吃。另外牛眼螺、马蹄螺、青口之类,也都让他各带了一点回去。

  梁自强自己也拎上余下的滑皮虾、螺,放进板车。另外,那一盆用海水养着的明虾也特意端到板车上。

  他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推着板车去了村东头,自己承包下来的那几亩池塘边。

  一口四亩的池塘,一口三亩左右的池塘,已经全都重新蓄满了水。

  此前的淡水排空后,经过改造、修整,现在蓄的全是海水。这些海水,自然是梁自强用单缸柴油机抽水泵,从海里面抽过来的。

  那处四亩的池塘一角,特意用泥土围出了单独的一个小池。这处小水池,便是临时用来蓄养亲虾的。

  梁自强把水盆中捕来的亲虾全都倒入了亲虾池中。这些虾在大盆中都还好好活着,一放入小池中,或许是感觉到了空间豁然开朗,全都游动起来。

  一转身,他取下板车上的水桶和扁担,挑着又去了自己承包的那几十亩废地。

  大片的丰年虫如同粉色的水中粉末,在废弃盐田中成片飘动。他拿起手抄网,向着比较密集的一处捞去。

  举手之间便捞起小半网丰年虫,把盐度极高的水分沥干一下之后,丰年虫则倒入了桶中。

  他一点也不担心丰年虫沥干后放在桶子中会影响活性。这东西生命顽强到叫人想不通,暴晒都晒不死。

  当然,梁自强可能不知道的是,这玩意极端环境中会自动生成保护囊,装死。

  要是他知道一万年前的包囊还能孵化出活的丰年虫,估计惊得桶子都要掉地上……

  捞差不多了,就返回到了亲虾池,用池塘中的普通海水把丰年虫稍微泡了一泡,减轻咸度。

  然后,把丰年虫全都倒进了亲虾池里。

  大团的丰年虫在池水中如粉红色墨水般晕染开去,又如同一场忽然而起的桃花雨,在水里烧。

  正四处瞎游荡着的明虾像是受到了猛烈的刺激,瞬间就冲锋一般围拢过来,杀进粉色的墨水之中,开始抢食。

  按说,大海那点咸度是滋生不出丰年虫的,海洋中极少存在丰年虫,这些明虾应该是从没尝过丰年虫的味,不知丰年虫为何物的。

  但事情就是这么奇妙,面对这种完全陌生的饵料,明虾们的反应却如同碰见天上掉下了最顶级的山珍海味,趋之若鹜,大快朵颐!

  后世专家们要选择用丰年虫生产最顶级的对虾饲料,当然是有原因的。

  见亲虾们抢食得如此欢脱,梁自强那些来自后世的信息算是得到了眼见为实的佐证,心里也更加放心了很多。

  等到正式养殖明虾时,肯定还得搭配一些其他的饵料。光吃丰年虫的话,不是不行,而是怕丰年虫不够吃。

  但是这些亲虾,梁自强不打算投喂花生麸,完全就用丰年虫这种最顶级的饵料喂养。

  有了最优质的营养保障,亲虾更易成熟、加快产卵,而且产出来的虾苗也会更优质。

  这批亲虾将是他养殖过程中的第一批功臣,值得享受这种最高级别优待的。

  对于亲虾进食的量,梁自强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但还需不断的观察,以求更精确一些。

  一部分丰年虫当场被瓜分掉了,还有一部分逃窜开去的丰年虫,够亲虾们慢慢追食大半天的了。

  现在,梁自强自己倒是肚子“咕噜咕噜”了两声,饿了。

  饿着肚子的梁自强,看着自己成功迈出的养虾搞钱第一步,却是一身的劲,抖擞得很……

第234章 找到新岛,薄壳与鲍鱼

  自己这池塘的旁边,是父亲与大哥家的另两处小池塘。

  那两处池塘,他们也是请人进行了改造、修整,基本上一切进展都跟梁自强这边是同步来的。

  帮工是他们自己花钱请的,但是修整完工后,往池塘中注入海水,则是梁自强帮的他们。

  反正梁自强已经买了一台抽水泵,共用就好了,没必要爸和大哥再各自买一台,费那钱。

  梁自强想到,得提醒一句自己爹和哥,也得开始启动寻找亲虾了。这时节找亲虾,正合适。

  回到家里,把滑皮虾、牛眼螺、青口、蚬仔一股脑给到母亲和媳妇,怎么做出可口美味来,她们有的是办法。

  身上五十九块钱拿回箱里前,想了想,他又留了一部分出来,打算明早去镇上排个队,买些新鲜瘦肉、猪心,或者割点猪肝。

  “这不是有滑皮虾吗,还买什么肉,我吃虾一样够营养的!”陈香贝抬头看了一眼道。

  “不一样的,已经有些日子没买瘦肉跟猪肝,这个不是海味能完全替代得了的!”

  听他这样说,她就没说啥了。

  晚上盐水滑皮虾、锅焖青口、蚬仔汤全都做出来了,一个冬季没沾这些鲜货了,吃起来满口全都是久违的鲜香嫩滑。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开船去镇上买到了新鲜的瘦肉,猪心也买到了。

  回到家时才早饭时间,朱天鹏也到了,说是今天已经自己在家炒了昨晚的剩饭,吃了过来的。

  梁父照梁自强说的,准备了大号的盆子,没一会梁天成也到了。四个男人开始往海边走。

  路上梁自强跟自己爹和大哥说道:

  “昨天我已经试过一回了,在海面到处找虾汛,还不如去远些的地方找那些小岛,能碰上一些聚在岛边准备产卵的明虾群!”

  “岛边这个月份是会有亲虾,”梁父赞同道,“观棋岛、香螺岛都去过了没?”

  “观棋岛应该不会有太多虾,香螺岛倒是有,昨天已经去捞过了!”梁自强去年放了那么久的海底窜,对观棋岛的情况还是格外清楚的,就不打算再去观棋岛碰运气了。

  “再远的那些岛,平时也没谁常去,有虾没虾也没个准,得去找了才知道。那就开远点,一个岛一个岛找下去吧!”想了想梁父又凭经验判断道,“先往南开,南边那些小野岛有可能明虾会比较多点!”

  父亲这一建议,跟梁自强此刻的想法也大致差不多。

  “对了咱们今天也不光是找亲虾,要是那些岛边发现有蓝蛤、薄壳、海蜈蚣,咱们也多搞点回来。这些东西提前放进池塘,让他们在池塘里扎根,以后虾苗长大了,这些都是现成的饲料!”

  梁自强又提醒道。蓝蛤、薄壳都是属于体型很小的蛤类,海蜈蚣个头通常也不大,这些小东西都是明虾爱吃的,堪称活体饲料。

  虽然营养价值和功效上,跟丰年虫那种逆天玩意不在同一级别,但作为明虾的常规饵料,也还是不错的。

  目标明确,两条船一直往南开去。

  像观棋岛这种比较近的岛屿,他们经过附近时就没停留了,一直再往南,寻找那些平时人迹罕至的岛屿。

  往南方向的岛屿还是比较多的,有些说得出名字,有些则干脆没有名字,一年到头也没人光顾。这么多的岛,或许总能撞见一两座是明虾最喜欢的那种环境,说不定就会遇上大量的亲虾在扎堆繁衍。

  “这里可以看看,这个叫羊肠岛!”

  在一座形状极不规则、比较狭长的小岛附近,梁父放慢了船速,对梁自强叫道。

  “爸你来过这里吧?”梁自强问。

  “来过,七八年前的事了。有没有对虾可搞不清,看看吧!”

  渔船围绕狭长的小岛边缘行进,他们边开着,边查看附近水面。

  “虾是不少,怎么全是毛虾?!”

  很快他们就看到水面浮动着不少虾子,个头较小。认出来是毛虾,梁天成不禁失望道。

  毛虾他们都直接视而不见了,继续沿着岛屿找明虾。

  然而这座岛附近就像是被毛虾给占领了一般,不仅明虾没有,就连滑皮虾、红虾青虾都少见。

  倒是渔船所经之处的礁石,总能发现有一些鲍鱼的身影。

  溜了一圈,已经不指望这座岛能找到明虾了。

  “鲍鱼也是钱呐,要不要停船,下去撬些鲍鱼下来?”

  梁天成找着找着,思维有些跑题。

  “个头小了,怕是卖不起什么价。”梁自强还是想着搞亲虾最重要。

  而且他说的没错,眼前这些礁石上鲍鱼个头都小得很,价格是比较便宜的。

  同样是鲍鱼,大小不同,价格堪称天差地别。

  像他卖过的三头鲍,是非常极品的大鲍了,所以能去到十块钱每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83渔耕山海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