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83渔耕山海间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溪水加塘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29 18:22:51

  晨光今天仿佛不来自亿公里之外,而来自这飞扬的炮竹。一封炮竹响到大半,鲳旺村的山山水水已经全都明亮起来。

  一样样的家具、用品都陆续搬入了新房中,摆放整齐。紧接着,便是贴对联。

  有自己请路老师写的,也有亲朋邻里送的对联。但其实一看就知道,都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路广才。

  大红对联贴上了每一道门,整个红砖新房看上去,又更亮眼了几分。

  那些迎客松镜框画,梁自强也都搭着梯子,高高地悬挂在了一道道木门的最上方。

  到了上午,新房里的人越聚越多。但凡关系还过得去的村民,都随手拿了点小礼品,前来恭喜梁自强入伙大吉。

  这次的饭桌比前些日子盖房时还要多,从新房的堂屋里面,一直摆到了房子外面的一大片坪地上。

  参加道贺的亲朋邻里们全都坐下来,一起吃了顿入伙饭。

  从今天起,梁自强跟媳妇算是在这个崭新的地方,落地生根了……

第213章 压箱底钱

  崭新的红砖房,木床也是成亲时新买不久的。搬进来后这两天,陈香贝怪勤快的,进进出出,拾掇个不停。

  灶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柴火点亮,炊烟升起,家的味道随之就弥漫开来。

  只要有她的身影,暖暖地晃来晃去,哪怕暂时还只是二人世界,那股温馨气也照样不缺。

  又是两天过去,新家也拾掇出一个样子来了,他俩夜里躺在床上,这次算是真正的放松下来,歇了一口气。

  木箱仍旧是搬放到了睡房之中,离他们的木床不太远。这样子平时放钱、取钱都方便得很。

  再有就是,存钱的重地,当然得在眼皮底下,这样就算夜里也能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什么闪失。

  两人一起点了一下木箱里的钱。

  原本梁自强的计划,红砖、瓦片之类所有建材,加上请了那么多的大工小工,加起来花费大概是在三千六百左右。

  现在实际算下来,居然没有超出,反倒还略低于这个数,只花费了三千五百来块。

  砖瓦泥灰木梁那些建材并没有省钱,与预估是一致的。倒是人工这一块,隔三差五,就有几个亲朋好友主动过来帮一帮工,又不肯要钱。这样无形之中相当于增加了人手、加快了进度,也就省下了百来块的人工费。

  当然,每天中午办饭,加上摆满坪地的上梁饭、入伙饭,置办饭菜的钱每顿至少十来块是一点也省不了的。烟酒糖果加伙食一共花掉了三百多、接近四百来块。

  把这个也加上,实际花费就去到三千八百多,接近于三千九了。

  他们木箱中全部的积蓄是四千来块。新房盖起来,积蓄矮下去。就只剩下少少的一百多块了。

  幸好还是后来高脚罾搞文蛤,捞到的木瓜螺里面开出来一枚火焰珠,积蓄瞬间又平添了一百八十。

  所以小两口现在数了数,压箱底的还有三百来块钱。

  目前这栋新楼,住着完全没问题了,但实际还有一个环节没完成,那就是二楼的楼板。

  现在他俩坐在床上,抬头就能直接看到头顶之上的瓦屋顶。在瓦顶与睡床之间,二层位置,空中则是整齐地安装着一根一根的木梁。

  以后,是需要弄来杉木板或者松木板,一块一块钉到木梁之间。等到四间房全部钉完,留一个能够搭放木楼梯的口子,二楼的空间就算成形了。

  到时二楼理论上又可以算作是四间房,平时摆放各种物品,都用得着。要是有亲戚上门来,留下过夜,也可以在二楼木板上摆个竹床,或者直接打个地铺。

  不像他们家以前租住的那处房子,自家几个住着都不够用,来了亲戚根本就没办法留下过夜。

  梁自强原本是想,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在入伙之后就马上开始铺楼板,现在看来,显然是得缓一缓了,日后再说。

  手里头这三百块钱,可不能花在这个上面。

  马上就得过年了,自己置办年货是钱,给长辈送送节礼也是钱;

  直到明年三月底四月初浅海才重新开始有鱼可捕,中间这几个月没什么进账,吃饭过日子需要这钱;

  媳妇中间还得去下医院做做检查,平时养胎改善营养,都是需要花费的。

  想着想着,梁自强开始觉得,这三百光是以上那些花费,都算紧巴的了。

  不行,不能等三四月,过完年后自己还得尽快再想想法子,看能不能早些从海里面重新搞到钱。

  挣钱对他来说,简直是人生中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紧迫主题啊……

  把钱收好放回箱底,两人干坐在床上,似乎除了数钱就再找不到别的什么娱乐了。

  这才刚吃完晚饭,时间还怪早的。要是以前在租房那边,荔枝、小海这会儿闹得可欢腾了,没有节目他俩能给你整出几道节目来。

  而这里,七八点却安静得跟大半夜一样。多宝偶尔的汪汪几声,窗后鸟雀的咕噜几嗓子,非但没带来嘈杂,反而更显得夜晚很宁静。

  没有娱乐自然得创造些娱乐了。再说了,安静不是坏事,这不是梁自强他求之不得的么?

  想到这,他就朝自己媳妇越挨越紧了,凑在她耳根说着:

  “媳妇,新房新开头,搬进来后,都没好好庆贺一下!”

  陈香贝觉得他在睁眼说瞎话:

  “你瞎说,怎么没庆祝,入伙那天,放了好多炮仗!”

  “那些炮是在屋外放的,关起门来还没放过……”

  “你在说什么?”

  陈香贝在某些方面终究太嫩了,还跟不上。直到他配合手上的动作,在她身上一番启发。

  她总算醒悟过来,此炮仗,非彼炮仗。

  “你想什么,才刚吃过晚饭,哪有这么早就……”

  她似乎形成了思维习惯,不能太早,平时都等夜深人静,家里老老少少几乎全入睡了,他俩才开始悄悄行动的。

  梁自强觉得这点不好,这个习惯该改改了:

  “你还以为住在老地方呐,现在就我们俩在新房这边,爸妈荔枝全还没来。再说了,就算往后他们搬过来了,也不用再担心了,我这墙多厚呀你也不想想……”

  他有恃无恐,还带着几分自鸣得意。

  不料,不提这墙的事还好,一提起,她就想起那天在盖房现场被全村人恭贺“多子多福”的事了。

  “什么墙厚,是你脸皮厚吧!”她气恼道,“害我被那么多人说,个个还以为是我怂恿你砌这么厚的隔墙!你起开!”

  她越想越愠怒,不让他欺身上来,一个劲推开他。

  这怎么还弄巧成拙了?

  不过没关系,嘴上说不过,手又不是摆设。

  手不能停,继续启发她,加大启发……

  面对香喷喷暖烘烘的媳妇,他的手向来很勤劳,勇于摸索。事实证明天道酬勤,她责怪了一番,慢慢就被他的勤劳打动了,喉咙里取代成了另一种声音。

  趁这机会,梁自强果断行动,得手了……

  美中不足的是,媳妇的喉嗓好听是好听,但依然是一如往日的蚊子音,伊伊呀呀。

  这么低调的声音,有点浪费墙啊!亏他刚刚还特意下了一下床,把加厚的实木房门也关上了,就是想让她从内心里能够放心一点、放开一些。

  “媳妇你不能憋在喉咙里,高兴你就放开来,这墙你是知道的,质量可靠得很!”他很想让事情再完美一点,低声要求道。

  “憋你个大头,没感觉,想睡觉!”

  “这还没感觉,那我换换方法……”

  “你别换了,哪来这么多歪招……”这回她是咬着牙,强忍着说出来的。

  自己这媳妇是真倔啊,都这个样子了,还死咬着牙,就是不放开嗓。

  等着,总有一天,让她的好嗓子飘上头顶崭新的房梁,绕梁三日……

第214章 你想做我三婶?

  腊月里的日子,时不时会起风,但没再像上次夜里那样,刮那么大的风,卷起那么大的浪。

  只要晚上起的风还算比较大,第二天白天又转晴,梁自强就会去浅水中推一推高脚罾。

  这种腊月,除了推高脚罾捞一点泥沙中翻卷出来的文蛤、迎春虾,实在也没其他什么方法从大海中讨到好处了。

  兴许是晚上的风浪不够猛,白天他再也没在浅水中推到那种大个头的木瓜螺。陆陆续续倒是收获一些小蛤小虾,也算给媳妇改善了一下伙食。

  搬入新房又过了些天后,弟弟梁子丰得去县城了。路广才说话算话,真找到自己在县里教高中的几个老朋友,跟他们约好,见见梁子丰,当面带一带,点拨点拨阿丰。

  梁子丰大清早出发,跟着路广才从镇里搭车去了县城,然后直到下午才重新搭车回镇里,走回村里已经黄昏了。

  头一天是路老师带着去,后面再去,梁子丰已经熟门熟路,就自己一个人去了。

  梁自强得知阿丰最近天天去县城的高中附近后,特意跟媳妇商量了一下,从木箱底那三百块钱中,拿出了三十块来,打算给到梁子丰近期用。

  他听说,爸妈是给了子丰一些乘车的钱,同时也给了他中午在县城中学附近吃饭的钱,另外其实子丰身上还藏着一点私钱,以前替他出海帮工攒的。

  但梁自强想想,人家高中的老师单独指点他,也是费时间又费心力的。就算人家自愿,于情于理怎么都得感谢一下。

  这三十块,他就是想让梁子丰买点烟酒,拎过去送给那两个老师。

  梁子丰读书的事,陈香贝还是很支持的。虽然手中只剩三百块,接下来几个月都得靠这个过日子,但陈香贝想了想还是点头赞同了。

  其实真要说起来,最近盖新房,梁子丰也一直都在桔子坡这里帮工干活,从动土干到上梁。这要是按正常工钱来算,怎么都不只这三十块了。这点,夫妻俩心中都是有数的。

  当然,不只是子丰。梁父、大哥梁天成,都是在新房这边参与帮工,从头帮到尾。这种事情是相互的,到时梁天成开始盖房了,梁自强肯定也是一样,得去帮工挑砖、砌砖。

  包括村里其他主动前来帮工还不要工钱的,到时人家有需要帮的地方,梁自强也一样要去。

  有来有往,才是人情。

  赶在过年前,李亮定下了正式迎娶袁小美的日子。

  他们成亲这天,嫁娶的路线能把人绕到晕。

  明明袁小美的家跟李亮的家都在村里头,相隔还并不算多远,但按结婚的风俗,肯定不能让袁小美就那么几步脚的路,直来直去的走进李亮的家里。

  得绕得远远的,还不是绕陆路,是绕水路。

  袁小美从村里出发,走路到海边码头,乘上一条披红带彩的送亲船,在海面绕一圈。

  李亮的迎亲船等在海面,把她接上船,然后又是一圈,绕回来。

  回到村里另一个码头,上岸,接进李亮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83渔耕山海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