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都在海面找寻到了一些零星的冬汛,比起前阵子,鱼获算是不错的了。结果卖鱼时碰上这种意外插曲,谁不着急?
但再急也没有梁自强和李亮急。他们俩船上的带鱼才真叫多啊!
“实在不行,你们要不要直接开船去外县,找一找外面的鱼贩子?”邓招财帮着支起招来。
此前杨喜杨庆偷了很多海底窜的鱼,就是开了很远去外县销掉的。
“去什么外县,本镇其他村就有收鱼的!”梁自强回了邓招财一句。这货显然是思维被上次杨喜的事给带歪了。人家跑去外县,那是销赃,故意跑远点。
梁自强真准备转身去找其他鱼贩了。
“来了来了!”
却见一道人影从路上走了过来,是邓飞。
“邓飞怎么就你一个回来了,你能作得了什么主?郑六呢,是不是在医院躺着今天起不来了?!”
众人纷纷高声问邓飞。
“大伙放心,我先来给大家过称,郑老板回去拿钱了,一会就过来,保管一条鱼不落下,全给大伙收了!”邓飞肯定回应大家道。
“他能行吗,也不知道伤的哪儿……”有人嘀咕。
“也没多重,最主要就是脸被抽得没法看了。”邓飞透露道。
也有人问邓飞:“那事了结啦?那男人以后不会三天两头再来砸他的门揍他吧?”
邓飞往后边看了看,见郑六还没跟过来,便压低声音道:“了结啦,就是有点伤腰包,郑老板没少给人家钱!”
“我说吧,其实就是钱的事!”
“瞧郑六这事干的,又伤腰,又伤腰包!”有村民悲天悯人起来。
他们也不走了。毕竟涌向外村的话,外村鱼贩难免也会趁着这机会压一压价,还不如郑六这给的多。
最前头的村民已经搬着鱼获,给邓飞开始过秤。
屋里横七竖八的东西,也有人顺手给收拾了两下。
因为郑六还没来,那些过完秤的村民,数字都记下了,就站在一旁等郑六过来给钱。
不一会,郑六总算出现了,但出现时的面貌比较别出心裁。
脑壳有大半边被棉纱给包裹着,像个纱布包在人群中穿过。
村民们总算从棉纱外露出的眉眼认出了他:
“郑六你这脸没全包住呀,我们还是认出来了,害臊的话你得把整张脸包起来才行!”
“郑六我们在这等的时间可不短了,一个个冷的,你倒好,脑袋包这么严实,肯定暖和了!”
“脸有没毁坏,别影响下次出去找相好就是了!”
郑六趁着耳朵被纱布包住的,装聋,旁若无人地从村民中穿出来。
邓飞在一旁挤眉弄眼责骂那些村民:
“一个个年纪也一大把了,说话这么损,不能积点德呀!”
村民们幡然悔悟,知错能改:
“积德积德!郑六我知道你乱动别人的东西要补偿钱给苦主,今天我特意多打了些鱼,支援你赔款来了!”
“郑六你多收就能多挣,看看乡亲们对你多好!”
“邓飞把秤拿过来,我不想排队再等了,我要抢先支援郑六!”
郑六斜睨着众人,歪着脑袋,扯着嗓子:
“什么?你们说什么?!今天鱼多啊?鱼多是好事,老天爷赏饭吃啦!”
这装聋作哑的技术,也是神乎其神了。
村民们见他这样,也都没招了,一个个五体投地,安心排队过秤。
再说了,郑六带伤前来收货,这是何等可贵的敬业精神!
等候的过程中,梁自强、李亮他们倒也并没有浪费时间。
他们的鱼获中,有一批普通梭子蟹跟红膏蟹是完全混杂在一起的。这会儿,他们就慢挑细选,把两普通蟹跟有膏的分了开来。
急着支援郑六赔款的人那么多,暂时也不差他们。
等到他们把蟹清理得明明白白,其他人也差不多卖完鱼,散了。
轮到他们了。
“郑叔你看,我们搞来好多的红花蟹,值钱的红花蟹啊!”邓招财蹿到郑六跟前,冲他叫道。
郑六被他的大嗓门给震了一下,拉下脸道:
“去,少在这信口开河。红膏蟹就红膏蟹,哪来的红花蟹!”
邓招财立马揭穿道:“你看你这耳朵不好好的么,我说错一个字,你都听得明明白白!”
玩笑归玩笑,正事不耽搁。
邓招财帮着李亮一起把蟹搬过来过称,称完蟹,又称带鱼。
称带鱼时,邓招财在一旁提醒郑六道:
“郑叔,这带鱼实在不该按平时两毛的价呀!”
“南边带鱼都是两毛,带鱼价都不怎么变的,你想要多少?”郑六耳聪目明地回答道。
“这次不一样,这些带鱼可都吃了一肚子值钱的滑皮虾!”
“别说吃了滑皮虾,就是把你吃进去了,照旧也只卖两毛的价!”
说笑间,李亮的货卖完后,开始称梁自强的。
已经分开装好的普通梭子蟹是一百二十二斤,每斤五毛钱,六十一块钱。
分出来的红膏蟹是八十三斤,这个高多了,一块二每斤,九十九块六毛钱。
然后是真正海量的货,南海带鱼。
带鱼上午捞一拨,下午又捞了相对小的一拨,一筐接一筐称下来,竟是达到了一千零四十六斤!
两毛钱一斤。光是带鱼,就有二百零九块两毛。
另外,滑皮虾倒也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让带鱼吞吃下去的,跟着一起撒网捞了上来。
凑到一起,有十三斤。滑皮虾七毛钱一斤,好歹也是九块一毛钱。
所有的蟹、虾、带鱼加起来,梁自强这一趟的龙居岭之行,到手三百七十八块九毛钱。
还挺巧,竟然跟昨天的龙居岭鱼获非常接近。昨天是三百七十五块,今天要多了几块钱。
要说价格是昨天的大黄鱼和金鲳鱼要贵过带鱼,今天胜就胜在,带鱼确实够多、够密集。
李亮今天捕获的带鱼也是上了千斤,加上虾蟹,总收入同样三百多。
走出来后,在一边,这货笑得牙都包不住:
“强哥,知道我要娶小美了,你这彩礼、婚事钱送得怪及时的,谢了谢了!”
梁自强:怎么总感觉给林百贤添堵了?这事也没办法,那家伙劝都劝不动,想拉他去龙居岭一起发一波,他自己不去这能怎么办。
付了帮工费给到弟弟梁子丰后,梁自强照旧还有三百七十多。
揣着这钱回家,这次他心里有种特别踏实的感觉。
加上昨天的钱,光是龙居岭的冬汛,就挣到七百四了。当然这只是毛利,没扣除柴油钱之类的成本。
再加上前些天,卖掉飞机蟹和无名岛鸡爪螺那些的四百来块,最近这些天竟是到手一千一百多了。
靠着海底窜几十块、几十块维持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现在,增长缓慢的积蓄总算再一次火箭般往上蹿了起来!
第182章 三千多了
梁自强家的伙食真是够随机应变的。这次他搞了海量的带鱼,自然免不了留了几十条带回家里。
拿一条当天吃就够了,其它的全部晒制起来,做成带鱼干。过段时间要是没什么新鲜鱼可吃,带鱼干、龙头鱼干,各种鱼干便是渔家过冬的必备食材。
带鱼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脑部发育都是有益的,当然缺点也有,不能吃太多。带鱼热量高,吃多了体重有可能得往上蹭。
陈香贝上一世苗条了一辈子,梁自强还真没想过,现在的陈香贝万一变胖,躺在面前会是怎么个样子?
算了那画风跟现实中的陈香贝有点违和,不想了。
如果只是比现在稍胖一点,微胖的话,加上本身皮肤又白,那倒还不错,说不定,品一品又是另外一番美美的滋味了……
本来还想拿两条带鱼给到母亲和大嫂,结果不一会,父亲和大哥梁天成也出海回来了,也带了几条带鱼回来。
他们俩虽没有碰上大的带鱼汛,但在海面也找到了零星的小汛,带鱼也捞了一些。
晚饭时分,梁家全都飘出了带鱼味。
所不同的是,做法各异。清蒸带鱼、红烧带鱼……
而陈香贝做的是,带鱼炖白菜。
晚上陈香贝又到了温习数学课的时候,数积蓄……
原本他俩的箱底是已经攒到两千八百的,后来那次早晨去镇里买猪肉、猪肝、食油、大批煤球、柴油之类,花掉了一百多,还有两千六百多。
这段时间偶尔又用掉一些钱,毕竟从米到菜,基本都得买。地里新种的那些菜就那两三样,光吃那个肯定是单调的,营养也不够。
两千六,加上这些天拿回家的一千一,箱底的钱已经攒到三千七百了。
当然这三千七可能马上就得用去一部分。两人过冬的厚衣服一直都还没着落,被捕捞冬汛的事拖延到现在。这肯定会是笔不少的花费。
数完钱钻进被子里,好在被子倒是新的,够厚实。
睡在里面不仅不冷,梁自强反倒还越来越热起来。忽然一想,自己又大意了。
带鱼对男人的那啥作用可是公认的。看来,海鲜中能够鼓舞男人的玩意还真不少。
不过带鱼跟土鲍并不一样,带鱼是类似于星鳗那种,让男人感觉到了热量的增加。
听江文昂的描述,土鲍那是属于一种治疗作用。江文昂本身不够硬气,一直喝土鲍煲汤,慢慢就得到滋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