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一些礁石的缝隙,发现那些个头不大的鸡爪螺依然零星分布着。狐湾岛相对观棋岛也算偏僻,看来这段时间里,并没有什么人特意前来这里。
这次他们没有打算采摘鸡爪螺,因为才刚给月海酒楼供过一批鸡爪螺不久,品相比这个强得多,短时间杜子腾是不需要再进鸡爪螺的。
潮水越退越低后,章鱼、小虾、螃蟹全都露了出来,在浅水或者坑坑洼洼中活动。
最多的还是螃蟹。有些鱼虾对温度比较敏感,已经开始往泥底钻,但螃蟹还能再扛一阵子。深秋的蟹反而正是最肥美的时候。
“卧靠一大窝子的石头蟹,要还是不要?”林百贤一眼看见水坑中最多的那一窝,怕是有二十几只,可惜全是便宜一点的石头蟹。
“收了吧!在这里算便宜的,在岸边的话也算不错的了,好歹也能有四毛!”
梁自强回了一句,自己已经开始上手。这么一大窝,他都不打算用弯头钳一只一只去夹了,耽误工夫。
直接用手抄网,捞起多少算多少。
林百贤也带了手抄网,两人你一网我一网,捞了两下基本全收了。
梁自强第一网捞了有五六只,第二网四五只,加起来肯定十来只是有的。林百贤应该也差不多。
第三网基本就没戏了,螃蟹在水里逃起命来,速度也还是不慢的。
两人继续往前找。
“怪肥的这红膏蟹!”
好些只红膏蟹散落在石头旁,虽然没有前头的石头蟹那么扎堆,但一眼看去就比石头蟹肥美得多。
两人拼手速的时候到了。弯头铁钳伸到水中,赶在红膏蟹反应过来之前,稳稳夹起,然后丢进桶中。
再走一会,两人停了下来。一处浅水中,又是散落着一群螃蟹,不比前头的石头蟹少。但看形状,显然不是石头蟹。
“这是,面包蟹吗?”林百贤顿时来了兴致。
面包蟹虽赶不上红膏蟹,但比石头蟹要贵。
梁自强也兴致勃勃,打算再次运用手抄网去捞。然而再看第二眼,顿时就没劲了:
“这哪是什么面包蟹,馒头蟹啊这是!”
馒头蟹跟面包蟹,远看的话确实是有几分相似。有些小贩甚至会拿馒头蟹冒充面包蟹,但真吃起来,其实两者差别太大了。
眼前这些螃蟹,长相奇特,甚至算得有几分可爱。
整个外壳胖乎乎、圆滚滚,像吹起来的气球要胀到破似的。那极度发福的外形,确实酷似一只馒头或者面包。
给人第一印象,绝对蟹肉肥美。但这纯属外形上的欺骗。
实际上,它们的外壳下几乎是空的,里面根本没多少肉。唯一能吃的,只有两只钳子。有一种吃法,就是将粗壮的蟹钳子掰下来,清蒸后用菜刀或小榔头敲碎,里面的蟹肉还是挺紧实的。
看在它们蟹钳的份上,梁自强决定还是夹几只。
馒头蟹又号称螃蟹界的“傻狍子”,萌蠢萌蠢的,这一点下一秒他们就见识到了。
他们用弯头铁钳去夹时,离得稍远的馒头蟹就那么傻呆呆地看着,像在看好戏似的。
直到弯头铁钳开始动到它们附近的螃蟹,它们突然大彻大悟地反应过来,匆忙准备跑路。
但它们没有独自逃跑,而是双钳一拉,把旁边一只稍小点的雌螃蟹拉到怀里,紧紧地搂住不放,就这样抱着老婆一路逃窜而去。
馒头蟹爱老婆,这在动物界是出了名的。哪怕死到临头,其头等大事绝对都是抱老婆。等逃到了安全地方时,再把雌性放开,并赶紧挖坑,双双一起埋到海底的沙子之中,以求躲藏。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货的眼神并不大好,相当多的情况下,它们都是慌乱中随便一搂,错抱了别人的老婆跑了。
因此,它们又被称为动物界的隔壁老王。
当然,眼神不好也可能只是个借口,蓄谋抱错的也很难说。
两人对馒头蟹的热情不是太高,那些搂着老婆逃窜的,就懒得穷追猛打了,让它们逍遥去。
好在,收了一些馒头蟹之后,没过一会,就又发现了不少肥美的红膏蟹。
两人边走边捡,值钱的红膏蟹到手了不少。
不知不觉,两人已经围着狐湾岛走了很远了。这时,一块体积颇大、形状怪异、下部凹陷进去的礁石下,几道鲜丽的身影一下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
礁石底凹进去那地方,边缘处十来只大螃蟹,与前面所有的螃蟹都大不一样。
这些蟹体色很艳,堪称斑斓。蟹壳上,布满了深红色的花纹。
“红花蟹?!”
人们都知道兰花蟹是南海的代表性物产之一,但兰花蟹往往要去深海才能捞到。
红花蟹与兰花蟹一字之差,同样是南海特有的物种。
所不同的是,红花蟹不用去深海,也是能够碰见,且红花蟹外形更艳丽,因其独特美丽的花纹被称为“蟹类之美”。
红花蟹又名锈斑蟳,肉量饱满,蟹肉质地洁白,鲜甜丰厚,蟹味香浓,膏为结粒状呈鲜橙色。这蟹不仅味道极佳,且蛋白质、磷脂、维生素等各类营养丰富。
因为肉质优级,加上不易繁殖等原因,这种蟹比起较贵的兰花蟹,价格上还要更胜一筹!
原本以为在这狐湾岛上,一块二毛钱每斤的红膏蟹算得上是蟹中勋贵了。
没想到,居然还藏着一堆比红膏蟹更为金贵的红花蟹!
第156章 蟹中翘楚,飞机蟹
一开始梁自强、林百贤还以为只是眼前那十来只红花蟹而已。
光是这十来只,已经够叫人兴奋了。他俩抄着弯头铁钳,一人捡了四五只。
捡完后把弯头铁钳伸进礁石底部的凹陷处,捣了几捣,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结果捣一下,里面钻出来两三只。
收了,再捣,又蹿出来两三只。
如此再三,搞得那块凹陷的礁石底像是个自动往外吐东西的机器一般,源源不断。
负责收蟹的人,和负责往外掉的蟹,双方似乎都乐此不疲。
前后总共怕是跑出来二三十多只,全被两人收归桶中。主要是这样每次掉出来几只,反而更好抓,不会一窝蜂地四散而逃。
加上前头边缘的那十来只,两人怕是各抓了有接近二十来只红花蟹。
见实在捣不出个动静了,两人才罢休,转去了别处。
相对来说,最常见的还是石头蟹。在螃蟹大家族中,石头蟹算是大路货了。
两人差不多是一路走,一路捡石头蟹。
中途遇到不少毛虾,两人没要。平时高脚罾的时候还能收一收毛虾,出海撒网的时候勉强捞一捞凑个重量也行,但都来到狐湾岛了,谁还要毛虾。
倒是浅水底下,趴着几只红章,看个头还不小。
红章也能有好几毛一斤了,两人当即把几只红章收了。收到桶里,每只看着能有半斤来重。
这次见到的章鱼明显比上次来狐湾岛要少。章鱼跟星鳗一样,已经提前开始转移了一部分,所以近海范围的数量大为减少了。
捡完红章不久又碰见一小撮虾子在水藻间浮动。
“白虾吗,卧靠好像是明虾!”林百贤蹲下细看后叫道。
之前的毛虾被他们俩视而不见,但眼前这明虾就大不一样了。
明虾其实是对虾中的一种。对虾家族中种类不少,比如喜欢“玉碎”的九节虾,又称岛国对虾;还有后世从国外引进的,颇为著名的南美白对虾。
而明虾,则又称中华对虾,是我国本土典型的对虾品种。
明虾可不便宜,普通的明虾,价格起码也不低于极品的红膏蟹了。
可惜应该是受季节影响,眼前这些明虾的数量也不是太多,两人连着藻类一起捞,每人捞了有十几只的样子。
藻类过去一点,旁边有一丛草,似乎是喜欢长在海岸边的那种王冠草。
他们打捞明虾时,那丛王冠草突然猛晃了晃。
“有鱼吗?”
他们俩扭头看了一看。能够把王冠草弄得阵阵剧烈晃动的,应该不会是太小的生物。
梁自强走过去,试着用弯头铁钳拨开那丛海草,一缕斑斓的花色显露出来。
就在同时,对方受惊,横着飞快移动,显然是要从水草底下逃出。
梁自强暗喜了一下,谁能想到,这草下躲着只这么大的螃蟹!
还不是一般的石头蟹青蟹什么的,是前头逮过的那种红花蟹。
但论块头,却比前头那几只都要大得多,可以说是那些红花蟹中的王者了。目测的话,怕是有可能接近两斤!
披着一身深红色斑斓花衣的大蟹横冲直撞,瞬间也引起了林百贤的注意,他比梁自强自己还着急,忙道:“快点,别叫它逃了,传说中的飞机蟹,值大钱了!”
红花蟹一旦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叫红花蟹了,有一个专门的名字——飞机蟹!
红花蟹本就是蟹中贵族,身份持重。
从红花蟹到飞机蟹,又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价钱不是一点一点往上涨,而是飞跃。
只因能长到这种大个头的,实在太难得了。
只有一斤半以上的红花蟹,才能被称为飞机蟹。
梁自强追着用弯头铁钳去夹,发现块头太大不太好夹,立马改用手抄网,继续追上几步。
在那只飞机蟹要一头钻往深水中去之前,总算抄了过去,兜住了。
放进桶里,林百贤马上就跑上前来观摩了:
“飞机蟹,还是我小的时候见我爹抓到过一只了,平时村里都很少有人碰见啊,你这手气我服了!”
其实倒也不奇怪,红花蟹本就远不如石头蟹、青蟹那么常见,这也是来到这狐湾岛上,才碰上一撮。飞机蟹平时自然就更为罕见了。
只见落入桶中的飞机蟹犹不甘心,举着大螯,企图从桶子里设法越狱而出,只是桶子比较高,一直未能得逞。
它那对大螯伸展开时,形状像极了飞机的机翼。“飞机蟹”的名字,显然就是从这个来的。
“越是到了这个季节,红花蟹最肥,有时立冬前后能碰到三四斤的蟹王。这里能找到一只,说不定就还有,咱俩再找找!”梁自强怂恿起来。
在那处水草周围,两人用弯头铁钳一边拨动一边找。
其实梁自强不只是想找飞机蟹,心里更一直盼着能够突然出现几只重壳蟹的身影。毕竟他这次专程来到狐湾岛的目的,固然是抓一波红膏蟹去卖钱,但更直接的目的是想找到一些极稀有的重壳蟹,拿重壳蟹去钓极品石斑、大号石斑。
重壳蟹一直未见踪影,在这一带找了好一会儿,红花蟹倒是又抓了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