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83渔耕山海间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溪水加塘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29 18:22:51

  剩下还有些青斑,十多条算下来有三十五块钱。

  三头鲍十三斤六两,一百三十六块。

  所有的算下来,这次梁自强的总收入,达到了八百一十块零三毛!

  记得上次在月海酒楼卖海货的收入是七百多,后来是加上那颗蓝紫色鲍珠的两百,才去到九百多。

  如果单论海货收入的话,这次无疑是最高的,创下了新的记录!

  最关键还在于,随着季节变化、天气降温,全村的渔民现在收入都面临下降。

  八百多这么一大笔收入,对那些人来说完全就是天文数字,在这种季节里想都不用去想!

  也就梁自强,硬是通过夜捕,外加无名岛这个“私人银行”,能够逆着季节的寒流,依然不断地搞到一沓沓钞票。按后世的话说,算是“逆势飘红”了吧!

  当然夜捕怎么都是没法跟这些稀罕海货相比的。每晚一百多,还累到瘫,随便往哪一坐都能睡着。

  林百贤的收入要逊色不少。他这次不济的地方主要在于没钓到太多的值钱石斑,倒是钓了一大堆的白姑鱼、刺巴鱼什么的,还全都就地处决,给钓饵做了贡献。

  另外三头鲍薅得也没那么多。

  但也到手了六百零几块。

  从会计那领了钱后,路上梁自强问杜子腾:

  “腾哥,转眼要冬天了,冷天一直到春节前,你们酒楼的生意应该还不错吧?”

  “照往年看,年底生意比起平时没得差,只有好,算是旺季!”杜子腾似乎明白了梁自强要说的话,“到我屋里再坐下,我也想跟你们俩说下年底的事!”

  再次回到经理室,都坐下后,杜子腾看向二人道:

  “年底消费比较旺点,你们俩下次再来,可以比平时带来的货都多点!对了还有,我一直也不好问,不知道你们俩弄到这些海货的那个地方,算不算大海比较深的地方?”

  梁自强明白,对方已经与自己想到一块了,当即回道:

  “不算,离深海还远得很。所以我刚也想说这个事,我估计今年内,那地方也就只能再搞一波了。再有半个来月,寒潮正式下来,一是海上开始风大浪大,出海危险,二是那地方石斑、三头鲍什么的到那时绝对全都躲往深海去了,搞不到了!

  我是想,下一次再去不能再按半个月的量,接下来好几个月你们都需要货,按理得备足几个月的货才行。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法子保存,上次是听你说过不太好保存……”

  “是啊!”杜子腾有些犯难,“养久了就没法吃了,要是真那么好养,早就有人争着养殖这些值钱海货了!反正我肯定没那技术。”

  他皱眉想了想,最终说道:

  “石斑相对好点,你俩下次可以按平时翻倍甚至三四倍的量搞来都行,能养我就养久点,不能养我就冰冻,损失点口感。但鸡爪螺是真没办法,冰冻久了谁还吃它?只能比平时的量稍微多点就好!”

  “行,那我下次多搞石斑过来!”

  梁自强早就想好了,无论如何,在年底之前必须再猛攒一笔钱。

  出海、夜捕、海底窜,再加上无名岛淘海、钓石斑,各种能挣钱的法子一起上,就不信在这个“淡季”里,攒不够盖房的钱!

第148章 攒钱两千五了

  这八百一十块厚厚的现金,梁自强依然是放进了腰包里。别说,还多亏老婆给做的这个腰包,要不然以今天的收入之多,塞到裤子内侧的话,鼓鼓囊囊,只怕走在大街上又要提高回头率了。

  临离开月海酒楼前他问了声杜子腾,知不知道哪里有戴在额头上的那种头灯卖。夜捕了这么长一段日子,他觉得那种东西实在是太有必要了,但又担心旁边的百货商店里可能不卖这个。

  杜子腾想了想,头灯他也不清楚,但他知道哪个位置有条专卖五金用品、劳动用品的街,让他可以试着去那看看。

  梁自强记下了地点,走出酒楼后,先就近去了趟旁边的百货大楼。

  问了一下营业员,结果百货商店里还真没得这个卖。

  梁自强顿了顿,又问道:

  “那牛奶呢,你们这有得卖没?”

  营业员怔了一下,没想到他突然就从头灯跳跃到牛奶,切换得如此猝不及防。

  “牛奶可没有!你想吃牛奶也不是没办法,得天刚亮就去七咀巷那条街,有乡下养牛的人专门牵了奶牛在巷子口,想买的话拿碗到牛肚子下挤就行了!”

  梁自强:“……”

  牛奶他不是自己要吃,是想看如果百货商店有的话,买一些回去放着给媳妇吃。

  今早出发的时候问了媳妇,依然风平浪静啥也没来,看来怀孕的事基本是没跑了。他知道孕期女人特别需要注重营养,牛奶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还不是那些鱼肉能够完全替代得了的。

  但问了一嘴,得来这个结果,就没法弄了。谁天天跑那什么七咀巷等奶牛去。

  不过对此他也没太意外,那种包装的牛奶在这个年头还没兴起,来时的路上他就有心理准备,百货商店大概率没得卖。

  每天清晨排队挤牛奶这风景简直太美,他就不参加了。

  “核桃、苹果这些呢,你们有吗?”他转而又问。

  “也没有,这些你得去农副产品供销市场,从这坐车过去也不远。”

  难得营业员还算热情,把地点给梁自强说了一下。

  梁自强发现,农副产品市场的地点跟卖五金产品那街巷倒是挨得很近,于是出了百货店的门,直接去找农副市场了。

  这年代的“百货店”,其实是没那么“百货”的,涵盖的种类远没有后世那么全。

  转了个车,找到了农副市场,这次一问,核桃、苹果还有芝麻全有。

  “核桃怎么卖?”

  “八毛一斤。”

  “苹果呢?”

  “苹果有几种,三毛五到六毛,看你要哪种。”

  价格还都不便宜啊。水果分情况来的,像香蕉西瓜之类凡是他们本地出产的水果,在阳海市都是卖不起价。

  反过来,阳海市不出产的水果,像苹果、核桃这些长途运过来,价格比花谷村果园的那些贵太多了。

  “核桃帮我来八斤,苹果要六毛的那种,称十斤!”

  称完了这些,梁自强又一眼瞥见旁边有不少五颜六色的杂粮小米。印象中,这个对孕妇也是很好的,但阳海市本地也都基本不太出产这些。

  核桃、苹果,再加上芝麻、杂粮,总共花了十几块,快奔二十块去了。

  付钱时才想到家里大米、面粉、面条全都又快没了,前头在百货商店竟然忘了买。好在这些无论是百货商店还是农副市场,都有得卖。

  面粉最近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三毛五,买了三十斤,十块零五毛;

  家里没有种稻子,平时的主粮除了地里的红薯,其他全得靠买。

  大米如果配合粮票购买的话是三毛三,没有粮票贵不少,得五毛。

  梁自强显然拿不出那么多粮票,就按五毛价格买的。

  媳妇特殊时期,肯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两餐稀饭搭一顿干饭了,饭吃饱是最起码的。

  于是大米直接买了一百斤,五十块。

  转眼一百块钱就这么快花没了,旁边的林百贤看得一愣一愣。

  大米、面粉这些他能理解,毕竟人活着总得吃饭,以前村里顿顿喝红薯稀饭那毕竟是无奈之举。

  但是核桃、苹果、芝麻、杂粮这些看得他有些懵,插嘴问道:

  “这些很营养吗?我要不要也买这些补一补?”

  “没必要。”梁自强头也没抬回了一句。

  “啥意思,你有必要,我就没必要?”

  “先攒钱,你得有个老婆先……”

  林百贤依然没太搞明白,为毛有了老婆就需要这些。他脑子转了转,顿时就大聪明了:

  “喔这些能让男人变猛是吧?我懂,我懂!”

  你懂个毛球!怎么就还想歪了呢……

  从农副市场出来,林百贤一路上都有些恍然,不停地往口袋中摸那厚厚一沓好几百块钱。

  “要说娶媳妇,其实我现在也是能娶得起的人了!”摸了半天口袋林百贤突然冒出来一句感叹,好像那口袋里装着她未来媳妇似的。

  “怎么,你爸妈把你钱给收了,不给你讨老婆?”

  “那倒不是。我爸妈反倒催着我说亲事找对象呐!是我不想。我估计打一辈子光棍,媳妇是绝对不会娶媳妇了……”林百贤语气里有说不尽的黯然神伤。

  梁自强明白了他的意思,想安慰也不知怎么开口,便没接话。

  挑着大米、面粉、核桃、苹果那些,两人又走路去了卖五金产品的街巷。

  还真找到了头灯,这样一来,倒不用自己费神去改造,把手电筒用东西绑在头顶了。

  他一下买了三只,一只他戴,一只梁子丰戴,还有一只备用。

  就在同一条街巷,还买到钢丝、粗尼龙线,这两种他都准备用来做新的钓具,能够钓得起大鱼,还能够防范斑石鲷那种“铁牙怪”咬线。

  林百贤不搞夜捕,却也跟着买了头灯,说是备着万一要用。

  所有东西买差不多了,两人重新返回了浅锣湾。

  直接开着船返回鲳旺村,时间比较节省,才下午就已经到了家里。

  陈香贝见他买回来这么多东西,嘀咕道:

  “钱还得省着盖房子呢,你别尽买些吃的呀!”

  “就是些米呀面呀,过日子总不能饿着肚子吧。”他一边把东西挑回自己小房间一边回着。

  “米和面是要买,核桃苹果那些,我看你是嫌钱多……”

  “又不是买给你吃。”

  “啊?那你买回来干什么!”这下陈香贝是真生气了。

  “买给娃吃的。”

  “你!”

  她剜了他一眼,脸上却带起一枚酒窝。说到底,不还是给她吃嘛……

  屋子里梁自强解开腰包递给她。

  这次花掉了百把来块,带回来还有七百一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83渔耕山海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