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为分析道:“因为行人走路总是要靠右走的,右边就是靠角落的里边,而知意喜欢角落,所以大部分时候知意就习惯站右边,采苓更喜欢宽敞的左边,采苓就站左边,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那我们平时跟其他同学一起走也不全是我站左边、知意站右边呀?”采苓挠挠头。
“因为不同人也有不同的走路习惯嘛,有些人跟你们一样喜欢站左边或右边,然后刚好碰到有喜欢同一边的,谁站左谁站右就比较随机了。”
“你这么一说还挺有道理!”
“相濡以沫知道吗?”
“知道啊,就是两个人一起吃对方口水,吃得多了就变得像对方了。”
“……我的意思是咱们一起磨合久了,总会找到彼此最契合的状态!”
贪玩年纪的少女们可不管这些那些的,换了个位置之后,就用跟平时不同的小手来跟他在兜里牵牵,感觉还蛮新鲜好玩的,莫名地有种自己在玩采苓(知意)最常玩的那只手的刺激感。
方为无语,什么换手游戏啊!
不过进了超市买菜打乱了站位后,再出来之时,俩少女又习惯性地站到了自己喜欢的那边去了。
今晚的晚餐是披萨,光从这音译过来的名字,便有种上流的感觉。
光吃披萨也不够,方为还买了三份牛排,像未来轻易就能通过外卖点单到的食物,对当下的少女们而言,还是相当新奇的。
女孩子普遍嘴馋,虽说俗话道抓住男人的胃就能抓住男人的心,反过来也亦如此,甚至一个会做美食的男人比女人更受欢迎,做饭和做美食是两种概念,事实上少女们跟方为同居的幸福感,有很大程度的来源,是因为方为可以做得一手好菜,而且还会做很多新奇菜!
装修的时候,方为特地给厨房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一开始老爸还觉得厨房用不着那么多平方数呢,如今体验下来却只觉得大厨房真好。
方为作为主厨在揉披萨面饼团,俩小丫鬟就一起在厨房里给他打下手,聊聊天或者看他怎么做的,亲眼看到美食的成型过程,最后再吃进嘴里,好似会更加美味一样。
“青椒红椒洋葱洗好了吗?”
“已经切块了!”
“火腿片培根玉米粒呢?”
“都弄好了!”
少女们分工合作,将要用的配菜和食材全部整理好。
方为能够感受得到,自从将感情上的事说开之后,一直横于三人之间的某种屏障好像打开了,看似相处的日常没什么变化,但三人心底都清楚,不用再为谁喜欢谁这种事而遮掩烦恼了。
不过有一点让方为有些料想不到的是——不是说好咱们先尝试和磨合的嘛?你俩这直接一幅‘嗷~~不管了!以后我们仨就是要永远一起生活了!’的样子怎么回事呀!
好吧,既然她俩都不管了,那方为也不管了,不然再啰嗦的话,肯定少不了被她俩戳着脊梁骨吐槽一句‘就你得了便宜还卖乖!’
“烤盘呢?洗好了没?”
“洗好了~!”
方为接过知意递过来洗好擦干的烤盘,在上面铺上一层锡纸,然后将擀好的面饼底放入到烤盘中。
饼底上均匀地涂抹一层披萨酱,然后撒上一层马苏里拉芝士,然后依次放上火腿片、培根、青椒、红椒、洋葱、玉米粒、黑橄榄等馅料,五颜六色的看着相当有食欲。
最后再撒上一层加厚的马苏里拉芝士,将馅料完全覆盖,其实做披萨也不难,好吃的核心还是芝士,可以说没有芝士的披萨,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躯壳。
待到烤箱预热到两百度左右,方为用工具将烤盘放入烤箱中,扭动转轮定了个时间。
“好香啊~!”
“……恭维说早了吧!我这才刚放进去呢!”
“那、那它这个要烤多久呀?我肚子好饿!”
“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吧,烤到芝士融化,表面变成金黄色。”
“等不及了!”
“你俩看着定时啊,我先煎个牛排。”
“我来我来!”采苓自告奋勇。
“你会煎嘛。”
“知意都会了,你教我,我也是有厨艺的好吧!”
“……”
唔,这倒是,这年头农村出身的女娃子哪个不会弄点饭菜呀,弄得好吃与否的差别罢了。
见采苓要学煎牛排,方为和柳知意便一起来教她,反倒是知意教得更细致一些,毕竟她也是刚学会不久,很多的新手经验。
傍晚的天空渐渐昏暗了下来,夜幕降临下,城里高楼里,一扇又一扇的窗户亮起了灯。
窗口里一幕又一幕的生活场景,像万家灯火的情景剧,有像方为三人一样在做饭的、有在吃饭的、有在看电视的、有在逗猫逗狗的、有下了班在阳台跟远方家人打电话的,谁又知道谁家正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方为和柳知意的指导下,采苓的第一次煎牛排很成功。
三块上好的牛排完成了它们蜕变的过程,厨房里弥漫着浓郁醇厚的肉香,随着方为拿小刀切开焦香的外皮,诱人的肉汁便从肉质纤维中渗透了出来,勾动着味蕾深处的渴望,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尝究竟的。
与此同时,期待已久的披萨也烤好了。
“很烫啊、你们闪开点——”
“好香好香~~~!”
闻到那层次丰富的披萨香味时,采苓和知意眼睛都要放光了!
刚出炉的披萨宛如一件散发着诱人魅力的艺术品,金黄酥脆的饼底,边缘微微翘起,面饼上,厚厚的马苏里拉芝士肆意流淌,色彩明艳的丰富馅料点缀其中,丝丝缕缕相互交织,牵出细长的芝士丝,泛着温润的光泽,散发着浓郁醇厚的奶香味!
少女们憋坏了!饿坏了!要等不及了!
方为慢悠悠地拿着小刀将披萨分成块,终于是切好给了她们。
马虎地吹吹,采苓和知意就迫不及待地将披萨送入口中。
这一口汇聚了多种美味的披萨送入口中时,先是芝士浓郁的奶香裹挟着饼底的麦香,紧接着是各类蔬菜的清爽、肉类的咸香以及黑橄榄的独特风味依次绽放!
“怎么样?应该没失败吧?”
“……唔!……唔!!”
俩少女已经美味到没工夫说话了。
也不知道是肚子太饿还是方为做的披萨太好吃,她们一口接一口,沉浸在这醇厚的美味之中,每一次咀嚼都是一次幸福的体验,直至最后一口咽下,仍意犹未尽,俏脸上全是不知足的幸福!
“好好吃——!还要再吃好多块——!”
“哎哎!留点给我啊!”
第275章 继续前行!
寒假时间短,结束的也快,赶完作业后,方为带着采苓知意又回家了一趟,和家人们过了元宵,等再回来时,也就差不多要开学了。
新学期开学报道的时间是二月八号周日,下午两点多的时候,三人便一块儿来到各自的班级报名。
除了采苓还在六班之外,方为和知意都换到了尖子班,方为在二班,知意在三班。
依旧是高一的教学楼,只不过教室变了,走过一班门口的时候,方为还有些不习惯,差点走了进去。
一班的班主任不再是梁老师了,方为在门口看了眼,新的班主任他也认识,是之前的物理科任老师,原先四班的班主任。
“李老师!你现在是一班的班主任啊?”
除了跟同学关系好之外,方为跟任教的老师们相处得也很不错,见状便笑着打个招呼。
“对啊!方为你在二班对吧?”
“是啊,刘波还在一班。”
“呵呵,要是你们都在一班就更好了。”
李老师是教物理的,跟梁老师一样,也是市级优秀教师,同时负责物理竞赛小组。
而刘波不但是尖子生,同时也是物理竞赛的王牌选手,想来在李老师的班级里,也是更加如鱼得水。
走过了一班,来到二班这边,方为就见到自己的新班主任了。
“梁老师!”
毕竟理科尖子班就两个,在见到一班的班主任是李老师的时候,没有太大意外,梁老师再次成了方为的班主任。
方为对此还是比较开心的,虽然梁老师的教学体验比不上文素素,但一个学期的相处下来也知道梁老师是个蛮不错的老师,已经习惯了他的教学模式,就不用再去重新适应了,若无意外的话,从现在开始一直到高考结束,都会是梁老师来带他了。
“呵呵,你们仨又一起来报名啊?”
梁老师笑问着,拿出来报名表,还记得刚入学时也是方为采苓知意三人一起来报名,那会儿俩少女还想着糊弄他进一班呢,时间一晃一个学期过去,初秋也变成了初春,却还是他们仨一起过来。
“对啊,梁老师以后就要带我们到毕业了吧?”
“看你们表现!成绩要是落下太多的话,可是说不准会不会放到重点班去的!”
“啊?尖子班压力那么大的嘛,还会有淘汰的呀?”采苓和知意惊讶。
“不是尖子班压力大,是从现在开始,你们的压力都会很大,分科分班之后,可就不能像以前那么轻松了!”
梁老师这话说得没错,尖子班的末位淘汰是一中一直以来都有的制度,当然弹性空间比较大,并非严格要求年级前一百二十名才能在尖子班,只有你实在成绩落后太多、并且学习态度不太行的时候,学校才会毫不留情地给你剔除出尖子班。
要说分科分班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大概就是从现在开始,周末不再有双休了。
每周六都要照常上课,只有每次的月考后的那个周末,才能有双休放两天假。
而寒暑假更不用说了,都是要照常补课上课的,待到上了高三以后,甚至连单休都没有,每周只有周日下午半天的休息时间。
假期的压缩,自然而然地就在大家心里产生了一种压迫感和紧张感,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从现在开始,目标就只剩一个,那就是考上一个自己心仪的大学。
零几年这会儿,大学生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并非说一定要考上大学才会有好前途,但考上大学之后拥有好前途的可能性毫无疑问更大。
方为是经历过这些的,他再清楚不过了。
事实上,如果按照体验感和学习进度来划分高中三年的话,用高一高二高三来划分是不准确的,更准确的划分应该是‘分科之前’‘分科之后’‘复习阶段’。
别看这会儿还是高一的第二个学期,但其实跟高二高三之间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毕竟没有了漫长的寒暑假作为间隔,每个学期每个学年的变化也就不再那么界限分明,也许等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是高三的时候,怕是已经开始在经历一模二模了。
只是大部分正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是感受不到这些的,人生是一场巨大的后知后觉,人很难判断当下的价值,直到它成为回忆。
“户口本复印件、报名费、寒假作业这些都带了吗?”
“带了的。”
方为拉开书包拉链,将报名材料这些一起递过去给梁老师。
梁老师接过他的寒假作业,只是象征性地翻看一下,便收好放进一旁的纸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