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崔医生颠颠的给你打电话给那个女医生的父亲安排手术,他们两人之间要是没有鬼,打死我都不信。”
余至明笑了笑,说:“这种事情,我们信或不信,无关紧要的。”
“别人的事情,不归我们管。”
青柠哼哼了两声,又一脸嫌弃的说:“崔医生都五十多岁的人了,长的又一般般,不知什么样的才会喜欢他这样的有妇之夫?”
余至明笑着说:“男人的魅力,皮囊只占很小一部分,最主要还是才华。”
“崔医生可是响当当的普外科专家呢。”
青柠又轻哼一声,叮嘱说:“至明,你记得明天偷拍几张那女人照片。”
“我得看看她到底长什么模样,能让崔医生不顾风言风语,积极的为她请托。”
余至明应了下来。
这时,冯思思拿着手机凑了过来。
“表姐夫,刚才,我在手机里问了一下,才知道那人做完骨髓移植才仅仅是开始,后续还经过几道关口才算是成功。”
余至明嗯了一声,介绍说:“骨髓移植后,患者需要在无菌仓内呆上二十天到一个月的时间,并且吃的所有饭菜,都会在进仓之前进行消毒。”
“因为这期间,要在体内长新骨髓,此时患者没抵抗力,最怕出现感染或其他症状。”
余至明喝了一口茶,接着说:“出仓后,患者还需静养半年到一年时间,还会做各种治疗预防感染,以及进行抗排异治疗。”
“如果两三年后,骨髓移植的情况较稳定,则基本才算移植成功。”
余至明又补充说:“总体来说,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只有五六成左右。”
冯思思轻啊了一声,失望的说:“这么麻烦,竟然才有一半多的成功率啊。”
余至明笑道:“能有一半多的成功率已经很不错了,白血病可是又称为血癌的。”
冯思思又问:“骨髓移植治疗这么繁琐,时间又这么长,需要不少钱吧?”
余至明点头道:“三五十万总是要的,期间要是不幸发生感染,上百万都有可能。”
“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选择放弃治疗是常有的事。”
冯思思转了一下眼睛,说:“表姐夫,我有几十万的零花钱,是我多年积攒的。”
“我要是资助一名家庭贫困的白血病患者做治疗,应该能获得减刑吧?”
余至明笑着说:“虽说你动机不纯,但是你这行为,是绝对值得称赞的。”
“让被资助者给你的监管部门写一封情感真挚的感谢信,应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冯思思嘿嘿的笑了笑,说:“表姐夫,华山医院肯定有不少白血病患者吧?”
“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位家境不好,但是会来事的患者啊?”
余至明轻轻点头道:“没有问题,我会请血液内科的同事帮着留心注意。”
青柠也提醒说:“思思,也别光想用钱来做好人好事,一些公益机构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多参加一些。”
冯思思用力的点了点头。
余至明也出主意说:“你要是能有利国利民的发明创造,专利啥的,也能减刑。”
冯思思接嘴说:“表姐夫,这就是难为我了,我可没有那样的研发本事……”
又和青柠、冯思思闲聊一会儿,余至明总觉的今天要是一点书没看,有些过意不去,一天太过虚度了。
他起身道:“我回卧室看会儿书。”
余至明又想起一事,对青柠道:“人参续命丸,汪医生那里加入正在配制的,要超过二百多颗了。”
“叶老送来的那棵人参,我们先暂时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总不能到了最后,我们自己人有需要时,却没有人参可用了。”
青柠笑着说:“正该如此。”
“就目前情况来说,如果一直研究不出替代药物出来,这五十年以上的野人参,总会有供不应求,用光之时。”
“我们确实需要预做准备,优先保证自己人的需要。”
余至明提醒说:“这人参的保存不能马虎,损毁了,功效流失了,就没用了。”
青柠嗯道:“我会去请教中药材行家,好好学习这人参的有效保存方法……”
余至明回到楼上的隔音卧室,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书,眼看时间过了晚上十点,就准备起身去洗漱,好上床休息。
他出了卧室,就看到青柠背靠在主卧的床头上翻看一本杂志。
“老公,告诉你一件事……”
“新闻上说,近一个小时之前,土耳其发生了七点八级的大地震,伤亡应该不小。”
余至明轻哦一声,感叹说:“天灾人祸,地球那么大,每年总会发生一些。”
青柠语带担心的说:“我国也是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国家。要是以后有重大灾害发生,以你探伤急救的本事,会不会被征调去灾难现场进行急救啊?”
余至明语带随意的说:“征调就征调呗,作为医生,本就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不过,需要把床车也一并运送过去。”
“不然工作一天后,晚上不能好好休息,第二天肯定就得歇菜了……”
洗漱完,余至明回到隔音卧室。
上床后,他习惯性的拿起手机翻看一下有无遗漏的电话和信息。
果然看到了来自市局魏浩的未接电话。
是十分钟之前打来的。
他拨打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余至明还没开口,魏浩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余医生,土国那边发来邀请,点名邀请你前去地震灾区进行救援。”
余至明很是惊讶,“我的名声都传到那里去了?”
魏浩的声音接着从手机中传来。
“政府层面会以你工作繁忙,患者不断为由替你回绝。”
“余医生,你自己也要尽量小心,不要陷入别人的提问陷阱,导致被动……”
第868章 孰轻孰重
时间转眼到了周一,新一周的开始。
早上六点准时醒来的余至明,先看看手机上有无未接电话或信息,然后在手机上翻看有关土耳其大地震的新闻。
根据报道,显示这一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一座大城市附近,造成房屋大量倒塌,预测死伤人数至少数万。
地震发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会第一时间派遣救援队参与救援,还捐赠了大量救灾物资。
余至明搜索了一番,没有发现有关土方指名道姓请求他参与现场救援的报道。
显然,这条消息应该被屏蔽了……
起床、洗漱、锻炼身体,除了健身操之外,余至明还重点练习了长寿功的呼吸法,还有已经初步掌握的两式……
早上近八点半,余至明和周沫赶到了华山医院至臻楼地下三层。
沈奇、周洛几人就一起迎了上来。
段怡叽叽喳喳的率先汇报道:“余医生,余医生,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病例,发生在男子身上的疑似苏萨克氏症候群。”
“他的记忆,只能维持两三个小时。”
苏萨克氏症候群?!
这个疾病名字,立时引起了余至明的极大兴趣。
这是一种医学上的罕见病症,病因不明,全球已知病例仅二三百例。
患者大脑出现病变,记忆最多只能维持二十四个小时。
发病者主要是二十至四十岁的女性,并伴有头痛、畏光等症状,视力、听力及平衡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余至明第一次知道这种病,还是从一部《初恋五十次》的影视作品中知道的。
不过,因为这种疾病相当罕见,就大多数大医院的神经内科而言,数年,甚至数十年也不一定能遇到一例。
余至明确认的问:“真的?假的?记忆维持两三个小时就覆盖重新开始了?”
沈奇轻声回道:“余医生,患者确实是记忆只能维持两三个小时。亓主任给出的诊断,是海马体缺血导致的阵发性失忆。”
余至明兴致满满的吩咐:“沈医生,具体情况,你详细说说。”
沈奇几人跟着余至明进了隔音办公室。
“余医生,患者就是周五晚上,我那位朋友已经饿了二十四小时的父亲。”
沈奇一边看着余至明穿白大褂,一边接着介绍,“他苏醒后,信誓旦旦告诉我们,他刚吃过饭不久,并没有一天没吃东西。”
“我一度以为他是老年痴呆发作,记忆遗失,后来进一步了解才恍然发现,他的记忆停留在了周四的午后小憩。”
“而且,每隔两三个小时,他的新生记忆就会被覆盖。”
“所以周五整整一天,他的记忆告诉他,他是在饭后小憩后醒来,无须进食。”
停顿一下,沈奇接着说:“周六,我请来亓主任给他做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给海马体供血的动脉,出现了显著狭窄。”
“亓主任认为,海马体的持续缺血导致它无法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不仅如此,海马体还过两三个小时就重启一次,产生类似喝酒断片的效果。”
海马体位于大脑内部深处,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它主要负责短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
酒中的酒精、杂醇油等物质,具有刺激和麻痹中枢神经的作用。
酒,微量饮用,可以使人兴奋;过度饮用,会使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