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弟弟松了一口气,又问:“余医生,我这种情况,还能活多久?”
“余医生,还请坦言相告。”
余至明坦言道:“两三年时间左右吧,不过你这种情况,还可以移植治疗。”
说着话,余至明还瞄了一旁看上去相当健康的双胞胎哥哥一眼。
肝移植可以亲体捐献,又因为是同卵双胞胎,没有排斥免疫反应,可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肝脏捐献者。
双胞胎弟弟看向哥哥,长叹一声,一脸痛苦说:“哥哥,你的条件,我同意了。”
双胞胎哥哥轻哼一声,说:“你有什么可痛苦的,我要捐献一半肝脏救你,拿回来的只是本该是属于我的东西。”
“我可没有让你额外支付补偿。”
这是有重大内情啊,虽然余至明八卦之心大起,不过时间紧,任务重,他现在没有功夫听这双胞胎磨牙。
余至明看向双胞胎哥哥,问:“你也是来做体检的?”
“是的吧,赶紧躺下。”
双胞胎哥哥朝着余至明笑了笑,赶紧的在弟弟让出来的检查床上躺下。
余至明换上一副医用手套,按部就班的给双胞胎哥哥做起了检查。
但是没过一会儿,余至明就是脸色一沉,让双胞胎哥哥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可是知道余至明不善于掩饰表情,从他的面部变化,就能得知自己的病情的严重程度。
就这阴沉似水的表情,癌症没跑了。
“余……余医生,我……得癌了?”双胞胎哥哥吓得,说话都不利索了。
余至明轻轻点头道:“肺癌,为了避免误诊,你还需要去肿瘤科做进一步检查。”
“肺癌?”
双胞胎哥哥不相信,质疑道:“余医生,我没有咳嗽,没咳血,也没感觉到呼吸难受,肺部疼痛,怎么就肺癌了?”
余至明解释说:“肺癌的临床症状主要与发生部位、肿瘤大小、肿瘤类型、发展阶段、有无并发症、是否发生肿瘤转移等因素有关,通常有5%-15%的肺癌患者得了肺癌,并无任何不适症状。”
大多数肺癌患者,会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咯血、胸闷气短、体重减轻、发热、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声音嘶哑等。
但是,仍然有少数患者在得了肺癌,早期阶段并无任何临床症状。
这些肺癌患者之所以未产生临床症状,通常是病灶生长在肺部边缘,并未对肺门血管、神经和主支气管等结构造成侵蚀损害。
同时肺癌病灶相对较小,未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继发性肺感染,也未发生转移。
这些肺癌患者,也正是因为无任何症状,从而导致肺癌的诊断延误,影响治疗。
双胞胎哥哥,就属于这种情况。
“余医生,我这肺癌应该属于早期吧?好好治疗,问题不大吧?”
余至明实话实说道:“你的五个肺叶,全都出现了癌变,还不止一处。”
“一旦出现了症状,你的病情就会急转直下,预后情况不是很好。”
就在这时,双胞胎弟弟插言问道:“余医生,他得了肺癌,是不是不能捐献肝脏了?”
余至明点头回道:“原则上是不能的。”
他看了看同时变得失魂落魄的双胞胎兄弟,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一些话,不该由他说出口。
比如,严重肝硬化的弟弟,可以考虑把自己的肺捐献给哥哥。
再比如,癌症患者原则是不能捐献大器官给别人,但他们两人情况特殊。
他们是同卵双胞胎,哥哥肺癌还没有转移,弟弟的情况又非常不好。
肝移植,还是有操作可能的。
不过无论如何,最终结果,这一对双胞胎兄弟,没有同时救治的可能……
下午近五点五十分,余至明终于完成了一天的体检。
他出了隔音检查室,发现亓越老师等在外面。
“至明,封海清那家伙不是好的合作对象,不要答应他……”
第764章 人生苦短
隔音办公室,会客区。
亓越向余至明讲述他对封海清的看法,“虽然那家伙号称华山医院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位医学院士的种子选手,但是我认为,他永远不会被评选为医学院士。”
“他身上有许多争议。”
在亓越老师的讲述中,余至明对封海清有了更多的了解。
封海清是在美国完成的医学教育,随后成为美国著名肿瘤专家博佐·布罗科塔博士的医学助手,为他工作了七年。
之后,他作为引进专家来到华山医院。
“来华山医院工作三年后,他成功研究出了一种抗癌药。药品上市后不久就被布罗科塔博士告了,说是偷窃了他的研究成果。”
“封海清解释说,这抗癌药是他在为布罗科塔博士工作时的个人成果,不过曾经与布罗科塔博士有过一些讨论。”
“就在美国那边法院准备开庭时,布罗科塔博士忽然在一起枪击案中意外身亡。”
“那个案子,就被他的遗孀给撤销了。”
亓越迎着余至明的目光,说:“如果仅仅是这样一件纠纷,那也说明不了啥问题。”
“但是,封海清后续几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论文被人扒了出来,都是布罗科塔博士曾经做过的一些研究和试验。”
“有布罗科塔博士早年发表在专业论坛上的一些文章和帖子,还有学术报告为证。”
“还有人爆料说,布罗科塔博士去世后,他的所有研究资料、实验数据等等,都被封海清据为己有了。”
亓越笑了笑,说:“布罗科塔博士的遗孀有一个中美混血儿子,今年十二三岁。封海清每年都会去美国待上两三个月。”
余至明有些恍然,够厉害的啊,这是把人家的遗产全都打包继承了。
亓越又语带讥诮的说:“近几年,他就没有出什么有影响力的论文和医学成果了。”
“不仅如此,他的医院团队成员曾控诉过封海清把他的点子占为己有。”
“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一共发生过两次。虽然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但是,有句话说的是无风不起浪。”
亓越又分析道:“他这次要拉着你搞那个荧光成像技术,估计是想凭借这个研究成果冲一下工程院院士。”
余至明又问:“老师,他这个研究项目,是他自己搞出来的吗?”
亓越点了点头,说:“他现在有钱,又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申请科研资金和企业赞助,还是比较容易的。”
“美国那位遗孀也是医学界人士,也能为他联络一些国外相关技术支持。”
停顿一下,亓越又劝说道:“这荧光成像技术,虽然封海清的团队做出了一些成果,不过我从专业人士那里了解了一番,国内做的比他好的,还是有三四家的。”
“至明,你真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还有更好的选择。”
余至明轻嗯了一声,说:“老师,我现在每天的工作都不少了,也不想太累了,再让自己病上一场。”
“先把手头工作做好了再说其他。”
亓越轻笑道:“对,身体是第一位的。”
“至明,不要着急荣誉啥的,你还年轻,好多事情都可以慢慢的来。”
他起身道:“今晚的聚会,你这边?”
余至明回道:“老师,我稍作休息和收拾,一会就出发赶过去……”
把亓越老师送出办公室,送进电梯,余至明总觉得,今天好像遗漏了什么事情。
他来到周沫所在的大办公室,问:“周沫,我今天安排的工作都忙完了?”
周沫拿出手机,翻看了一下日程安排,哎呀一声,说:“余医生,娄医生说的那一位心脏畸形小患者,今天没来呢。”
余至明也想起了这事,吩咐道:“联系一下,出了什么问题?”
周沫打电话联系滨大附属医院娄兴华医生的助手,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人跑丢了?”
那个心脏畸形的九岁小女孩,在父母陪同下,乘坐地铁来华山医院的途中,突然一人跑下地铁,跑没影了。
到现在,人还没有找到。
娄医生那边,也是刚才不久才从孩子父母那边听到这个消息。
“余医生,这是害怕了?”
余至明对周沫轻轻点头道:“很有可能,心脏畸形矫正手术,风险很大,孩子一时害怕,逃避躲藏起来,也是很可能的。”
他看向还在电脑前埋头工作的周洛、段怡等人,道:“今晚上中心聚餐,都收拾一下,准备出发了……”
中心的聚餐地点,定在了由由大酒店。
距离由由大酒店只有十分钟出头的步行距离,在这个时间点开车过去,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且不太好停车。
他们一致决定,步行前去。
地下三层的病房,还没有住院患者,不需要留值班医护。
这一次,余至明领着周沫、秦医生、周洛、沈奇等人,再加上六名护士,全员出动,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了至臻楼。
被前呼后拥的余至明,感受到了大主任查房时的气派,颇为自得,唯一可惜的是,都穿着便服,还欠缺一些感觉……
周沫快走了几步,跟上余至明,扭头看了一眼已经落后他们五六米的护士小队伍。
“余医生,我们是去聚餐,不是去抢救患者,能不能走慢一些啊?”
余至明从谏如流,放慢了脚步。
“呵呵,一时习惯了。”
余至明讪讪的一句,又转而对身旁的周洛、沈奇几人说:“你们都是主治医师,都有独自接诊病人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