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又一分的过去,余至明终于睁开了眼睛,意外看到丁晔和周沫就坐在餐桌的对面,睁着大大的眼睛,盯着他。
“什么结论?”
四目相对,丁晔急吼吼的问:“余医生,你什么也别想,就靠直觉直接说你脑海中的第一答案!”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余至明回道。
丁晔微微一怔,又问:“为什么?”
余至明白了她一眼,说:“既然是靠直觉得出的答案,哪有为什么!”
“真的只是直觉?”丁晔一脸的不信。
“就是直觉!”余至明回的异常坚定。
其实,他说谎了。
余至明并不是靠的直觉。
这是他在脑海中经过反复的分析,又和记忆中的既往相关病例数据,一一的做过比较之后,才得出的一个答案。
只是,患者不是眼前,这是余至明根据患者的病情资料,得出的结论。
这种形式的诊断,不是余至明的擅长所在,这让他有些不自信。
直觉错了,情有可原。
要是卖力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被证明错了,就有一些丢人了。
他可不想丢人。
余至明看向身前摆放的餐盘,里面堆放的菜品满满的。
有红烧肉、土豆炖牛肉、鱼排,还有清炒空心菜,香菇菜心。
他还算满意。
先喝了一口冬瓜汤,余至明问道:“我思考了多长时间?”
周沫轻声回道:“我们打完饭菜后,坐在这里等了你约五六分钟了。”
余至明轻哦了一声,心中有数了。
不知不觉中,思考了约十分钟。
余至明看向丁晔,问:“这位患者,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
丁晔解释道:“一个拐弯托到我这里的外地女孩。”
“她在当地的三家三甲医院做了检查,分别得出了三个诊断结论。”
“卵巢纤维瘤、颗粒细胞瘤、卵巢囊腺癌、一个比一个吓人。”
丁晔轻叹一声,接着道:“女孩和女孩的家人吓坏了,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更不敢轻易的做手术治疗。”
“就人托人的找到了我。”
停顿一下,丁晔又坦言道:“我对女孩的资料分析了一番,个人倾向于颗粒细胞瘤。”
“听你这么一说,我又觉得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要真是这种间质瘤就好了,手术后预后良好,不会复发或远处转移。”
余至明咽下嘴里的食物,说:“无论是哪一种诊断,都需要手术治疗。最终的诊断,还是要以病理分析结论为准。”
像女孩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会在手术中做组织取样,送去病理实验室做快速检测。
这个术中的病理快速分析,大概会在半个小时内出结果。
如果检测结果是恶性肿瘤,就会按照恶性肿瘤的标准做手术。
比如扩大化切除,淋巴组织清扫等。
如果检测结果是良性,自然会按照良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标准进行。
丁晔轻声哼道:“余医生,你说的挺轻巧。但三家医院出了三种诊断结论,会让患者失去对医院的信任。”
“哪里还敢放心在当地医院做手术?”
她又苦笑道:“只是如今,你又给出了一种新的诊断结论。”
“患者估计更是无从选择了。”
余至明笑了笑,问:“柳医生没看过?”
丁晔摇了摇头,说:“感冒发烧了,请假在家休息呢,我不好打扰。”
停顿一下,她问道:“余医生,我可以告诉对方,这是你给出的诊断结论吗?”
余至明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无论是不是直觉,无论对或是错,这确实是他诊断结论。
这样告知对方,也是可以的。
“我们不谈这个令人头疼的患者了。”
丁晔笑吟吟的转而说:“昨晚,有同事结婚请客,我们这些青年医生小聚了一次。”
“哎,消化内科的周洛,还有心血管内科的沈奇,确定要加入你的医疗团队了?”
余至明满嘴食物的点点头。
丁晔啧啧道:“这两人背景深厚,医术方面也属于青年医生中的佼佼者。”
“他们两人甘愿给你做助手,可见他们的长辈对你的未来不是一般的看好啊。”
“余医生,说实话,我都有些后悔过早定下去国外进修一事了。”
余至明咽下嘴里的食物,轻笑道:“医学之路是没有终点的长跑,你去国外只进修一年,又不是不回来了。”
丁晔嘿嘿笑道:“这倒也是。”
“早一年,晚一年,放在几十年的医生生涯中,区别不大。”
“不过先说好,等我出国进修回来后,你身边必须给我留一个学习的位置。”
余至明爽快的应了下来。
丁晔又提醒说:“杜冰那家伙,因我之故,对你的意见和怨念不小。”
“虽然以你今时今日的地位,即便是他的父亲找你麻烦,也无须担心。”
“但是,还是适当留意一下为好。”
余至明嗯了一声……
吃过午饭,余至明又在床车里休息了一刻钟的时间,就返回了中心小楼,重新投入了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
下午近四点,余至明又迎来一位访客。
一两个月之前,做过颅底肿瘤放射源植入手术的张涌。
“余医生,今天上午我来做复查。”
张涌又兴奋又担忧的道:“复查结果出来后,尤医生说,我的颅底肿瘤萎缩变动情况,已经达到了他想要的理想状况。”
“我可以做手术了。”
“手术时间,安排在了明天晚上。”
余至明明白张涌的担忧。
他的颅底肿瘤即便萎缩变动到理想状态,也只是提升了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依然有不小的失败机率。
而且,以张涌颅底肿瘤的复杂性,即便手术很是顺利,一些后遗症也不可避免。
失语、失聪,行动不便等功能性损伤后遗症,都是可能的。
余至明安慰道:“尤医生是滨海及其周边区域最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没有之一。”
“他主刀你的手术,成功把握相当大,你安心准备手术就行。”
张涌点头嗯了一声,又道:“不做手术,我只能再坚持一两年。手术成功后,我就能再活一二十年。”
“这取舍和要承担的风险,我明白。”
“为了明天晚上的手术,这段时间,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为应对最坏的那种情况,我也对生意和财产做了处置和安排。”
张涌迎着余至明的目光,说:“余医生,我知道你参与了一个促进大脑损伤恢复的研究项目,听说取得了很大成果?”
余至明明白他的意思。
他解释说:“那个项目还没到临床试验阶段,而且我只是挂名参与者。”
“虽说有几位临床试验志愿者,是因为他们的情况特殊,特意申请的拓展性用药。”
张涌直入主题说:“余医生,如果我捐赠一千万供项目研究,能不能申请到拓展性用药的治疗资格呢?”
这……
用钱砸,确实是不错的方法。
毕竟之前项目组已破例过几次,再多一次,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张涌又感慨道:“我现在深切明白了为什么说健康是1,财富和其他都是0了。没有了身体健康,其他的都没有了意义。”
“资金方面,可以再议!”
余至明含糊回道:“我会把你的请求跟项目负责人说一下。”
“具体的,还要看他们的决定……”
第586章 余医生,求求您
晚上近七点半,鲍莞拖着疲累身体,走进医院附近一家以砂锅菜闻名的小饭店。
她一眼就看到大堂一角,一位其貌不扬的三十岁许平头男子独坐在四人餐桌旁。
鲍莞脸上溢出笑容,在男子对面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