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安排的是上午的报告会九点开始,十一点结束。
然后绝大多数人直接去酒店安排好的大厅吃自助餐。
另外还订了十个包厢用来招待一些贵客。
但现在已经十一点半了。
喻成功那边已经打了两个电话来询问是否上菜了。
是的,这次跟酒店的接洽都是喻成功负责的。
但这边用来书写的黑板已经满满当当的写了五个,乔泽却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尼玛……
徐大江感觉嘴巴又要冒泡泡了……
没办法,他干脆弯着腰,走到陈校长身边,附下身子悄声道:“陈校长,您看,这已经到吃饭时间了,怎么办?”
“这……是啊,到吃饭时间了。”陈远志也没想到这种情况出现,下意识的看了眼身边的杨老,其实是看向杨老身边的李建高。
“哎……不急,晚点吃也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总不好打搅到孩子。”杨老听到了身边的陈远志的话,侧过头微笑着说道。
“哦,那行。你跟酒店说,上菜等我们通知。”陈远志立刻对徐大江说道。
“那行。”徐大江点了点头,然后准备出去给喻成功打电话了。
心里则是满满的纠结,都怪他,乔泽上台之前,应该跟他说下时间的。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乔泽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
没有停下来,无非是因为刚才的闹腾,让他懒得再把今天的板书过程分到下午。
稍微加快点速度,上午讲完,下午回答一些问题,属于他的报告会时间就过去了。
终于到了下午一点的时候,乔泽正好写满了八个黑板。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我们求得了在超螺旋空间下的通解,经过转换之后,就能得到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但是在这一步,有一个很容易出错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
那就是(G(x-y))是四维时空中的格林函数,其作用是描述杨-米尔斯方程的传播。换言之我们是通过格林函数与外部源项的卷积来构造的规范场。所以在解的转换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更复杂的数学结构跟数学原理。”
终于乔泽最后在黑板上再次书写了刚刚投影到大屏幕上的通解。
然后他放下了手中的笔,再次面向台下的听众们。
“以上就是整个杨-米尔斯方程的求解过程。我们通过引入超螺旋空间代数跟操纵场,来完成了求解。这种方式让我们可以开辟一种特殊能带结构的数学方式。
下一步我要做的是使用这一套完整的工具去证明质量间歇问题,并试图用数学的方式解释物质中质量间隙的形成。我欢迎任何能读懂今天证明过程的学者能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好了,接下来是午餐时间,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还有什么问题。鉴于这是个新推出的代数形式,我相信或许有人会有很多疑问。所以下午的答疑时间延长一小时。”
说完,乔泽微微弯了弯腰,然后便转身抬步朝着场后走去。
也就是这个时候,前排所有人长嘘了口气……
后排更是长嘘了口气……
……
“卧槽,醒醒,去吃饭了!你特么竟然睡着了?”
“额……结束了?”
“嗯,结束了!”
“呼……妈的,以后我再也不来参加乔泽的报告会了,再来我是狗!”
第195章 意料之中的明争暗斗
午宴上多少是有些尴尬的。
尤其是自主大厅里,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们打招呼时直接成了“嗨,你听懂了吗?”
然后换来了一个尴尬却不失礼貌的微笑。
如果打招呼的人够聪明,立刻补上一句“哈哈,其实我也没听懂。”
立刻就能换来对方的些许善意,两个人说不定就能凑到一起开始嘀咕起今天的内容,然后开始期待那些能调用超算资源的大佬们,什么时候才能验证出通解的结果是否正确。
聊的开心了,说不定还能一起交换下今天在报告会现场录制的内容跟拍到的照片。
如果最终学界验证出结果,乔泽给出的通解是正确的,那么这些现场的影音视频跟图片,可是极为珍贵的。
他们这些人也算是见证历史了。
至于其他学生们,则更能放开许多。
对于很多报名参加这次报告会的学生来说,本来也没指望能听懂太多东西。
哪怕乔泽讲的是关于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证明,大概也跟求解过程没什么不同。
就好像许多西林工大成绩排名靠前的本科生。
老师说的很明确,压根没指望他们真能靠听报告会能有收获,让他们来单纯是体验一下这种国际顶级学术报告会的氛围。
所以学生们可没那么大的心理压力。
然而今天的确带给了他们非常新奇的感受。
原来不止他们听不懂,带队的教授跟一些国际知名的学术大佬也听不懂啊!
于是这些吐槽更为欢快。
“完了,完了,道心崩殂了!这才是真的数学吗?”
“嘿嘿,这就崩殂了?有没有一种可能,未来如果想考乔神的研究生,就得学这些东西?”
“不是,我比乔神还大三岁呢!”
“你是在质疑乔神现在没资格当博导?”
“哈哈……我觉得乔神一出,以后数学界的各种辈分都要全乱掉!”
“早乱了!你们怕是不知道,乔神的项目组里,还几位博士都得叫乔神老板!”
“嘿嘿!不管了,听说乔神以后要做学校李教授的学生,以后我也要考李教授的研究生!到时候我就跟乔神是师兄弟了!”
“然后因为根本学不会,最后无法毕业而被逐出师门么?”
“但如果我学会了呢?”
“呵呵,别做梦了!”
“你滚!”
……
不得不说乔泽再次给这些孩子们上了一课,数学学到精深处原来不是会做题,能拿竞赛高分就是厉害,关键还是得有创造力,能弄出新东西来啊。
至于楼上专门准备好的包厢里,一群人讨论的东西又不太一样。
尤其是那些顶级数学期刊的编辑们。
“知道吗?这是我参加的最离谱的一次报告会,做报告的人甚至讲解的内容,将会成为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数学发现之一。如果乔泽是对的话,那么他今天讲的写成论文,当然也有资格成为当代最伟大的论文之一,但他直接讲了出来。”
“哈哈,鲍比,这是因为那个乔泽有足够的自信。他很明白没人敢偷窃他的成果。不谈他会在论文中加水印的小聪明,想要抄袭他这篇论文,首先要把他那套理论融会贯通。那么问题来了,谁能通过短短五小时,把一个全新开辟的数学领域完全弄明白呢?”
“该死的洛特大概又在想办法跟要乔的这篇论文了。该死的,这是要延续每个月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的节奏吗?难道乔泽就不愿意在别的期刊上发表他的论文?”
“算了,这次我甚至不嫉妒了洛特·杜根了。哪怕乔泽把这篇论文写出来,找谁来审稿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起码就今天在报告会现场看到的情况来说,我不觉得谁有那个资格来审核他的论文。”
“哈哈,米莉亚,你太不懂变通了。乔的这篇论文并不需要审稿人。只要他的结论能通过超算验证,有什么不能发的?相信我,等到超算的验证结果出来确定是正确的,乔的论文不管投给哪家期刊,都会直接刊载!这种已经超越了目前数学发展的论文,并不需要审稿人。”
“哦?”
“是啊!想要完全理解他的这套方法,需要一本完整的教材跟充足的例题。好吧,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刚才在电梯里戈夫拉斯教授说的。”
“对,刚才我碰到舒尔茨,他的判断也一样。我听到他跟爱德华交流的内容,他们都认为这个超螺旋空间代数的难点在于要接受这种特异性空间的特别性质跟边界条件。”
“哦,你刚才也在那个电梯里吗?我也听到了,他们还聊了关于这个数学框架跟物理框架的对应,包括规范对称性、场强张量的定义等等这些。还说如果能通过超螺旋代数找到相应的物理现象,也许就能够解决大一统的问题。”
“上帝呐?!这是爱德华的结论?”
“对,舒尔茨也表示同意,爱德华猜测这可能是微观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否则没有道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推导出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毕竟杨-米尔斯理论已经在实验室里被证明过了。”
饭桌上安静了下来,每个人眼睛里都在闪光。
如果乔泽的超螺旋空间代数真能成为解决大一统问题的一把钥匙,那么这篇论文……
虽然知道把这个消息分析出来的主编,其实也不是大方。
关键是现在乔泽的论文都是发在《数学年刊》上,也只有大家都一起去竞争,才可能博得那一点点机会。
这个时候是真应该团结起来了。
“也不知道乔现在是在哪个包厢里吃饭,要不等会去看看?”
“我觉得可以。去敬杯酒嘛,华夏似乎有这个礼仪……虽然都没喝酒,但华夏人似乎提倡以茶代酒的!”
虽然说绝大多数情况下,论文刊载不但不给稿费,甚至还需要作者倒付版面费,可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不能变通的。即便一篇可能为大一统理论奠基并开辟了一个新的数学方向的论文,是真没法用世俗价值来衡量的。
……
可惜的是,此时可不止是一众顶级期刊编辑们想乔泽,其实那些大数学家们也在询问这场报告会的西林工业大学举办方乔泽在哪。
但事实却是,乔泽没来参加中午的午宴。
也不是不礼貌,乔泽让苏沐橙对外给出的理由是连续四个小时的板书跟讲解,让他有些疲惫,下午还要答疑,所以想休息一下。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别提在台上讲课的,那些在下面听了四个小时讲解解题过程的教授们,都觉得大脑很疲惫。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种报告会上直接睡着的。
脑力劳动的辛苦很难量化,但用脑过度后的疲惫感,却一点也不比体力消耗一空后好受。
至于学校高层的想法,其实更简单。
乔泽懒得参加饭局其实更好。
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跟乔泽一起吃饭,并不是一件会让人感觉愉快的事情。
恰好相反,大家一起聊聊关于乔泽搞出的新数学,还能让气氛更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