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官在发布会上承认了联邦和彭捷奥帝国之间的“摩擦”,也承认了“摩擦”正在快速的升级。
不过他表示,一切都还在控制之中!
只是在场的联邦记者,国际新闻记者,并不那么容易被敷衍过去。
有人直接站起来提出了一个让新闻官无法回答的问题——
“如果联邦人在战斗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为什么你们不率先公布情况,还试图隐瞒,我们是否能认为,联邦的损失比你们公布的要大得多?”
这个问题……它其实是非常不讲道理的,这就像是“你不告诉我就一定是为了隐瞒/欺骗我”一样不讲道理。
虽然不讲道理,但是民众们却相信这种判断,你不告诉我们,就是因为真实情况比你们说得更糟糕。
新闻官其实对内情了解得也不多,他只是拿到了一份通稿,一份问答,以及一些核心内容。
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就在他快要露出“我他妈不知道,你们有可能说对了”的表情时,特鲁曼先生打开了麦克风。
“实际上我们歼灭的彭捷奥陆军,比我们损失的要多得多,而我们不愿意向社会公布这些数据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不愿意让摩擦继续升级!”
一句话,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特鲁曼先生的身上。
他低着头,正在看一份数据,然后读出了这份文件上的内容,“……截止x月x日晚十八点整,约在战斗中消灭不低于两千敌人……”
“……截止x月x日晚十八点整,约在战斗中消灭不低于三千五百敌人……”
他说着抬起头来,同时举起手中的材料挥了挥,又放回去,“这份原本不应该透露给你们的材料上告诉我们,三天时间里我们大约歼灭了约八千的敌人!”
此时立刻有记者站起来,新闻官看向了特鲁曼先生,意思是“是否让这个该死的混球提问”和“要不要把他踢出去”,特鲁曼先生微微摇头。
这个新闻太“劲爆”了,现在不回答他们的问题,他们为了谋求观众的眼球和所谓的“第一新闻时间”,肯定会自己胡编乱造。
有些人,特别是联邦中的有些人,总是希望联邦政府能倒霉,这些人的思想历来有问题。
与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对那场战斗的具体情况胡乱编写,颠倒是非和黑白,不如释放一些官方消息。
特鲁曼先生的手拿着一支红色的笔正在一张白纸的左上角描着方框,是的,他刚才举起来的文件,或者他看着的文件上,一个字都没有,那就是一张白纸。
但他必须这么做,这不是欺骗,而是一种策略。
为了让一切更真实,他必须尽快的手工绘制出一份“绝密”文件。
一般绝密文件会由一个“方框”和一个单独的词“绝密”组成,他不动声色的看着那名站起来的记者。
“特鲁曼先生,如果我们在战斗中取得了惊人的战绩,为什么我们要增派至少五万到六万士兵前往纳加利尔?”
你站在一群人面前,如果这群人只有几个人,你一眼就能看穿。
如果这里有十几个人,你可能要数一下。
如果这里有几十个人,你只能大概的猜测一下。
如果这里有几百人,上千人,你可能只会以为这里有三五百人。
如果有几千人站在一起,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两千人。
在“数人”的问题上,人们总是下意识的压缩自己的认知,这是因为人们的无知所造成的。
实际上有十万陆军前后赶赴纳加利尔,但是人们不可能数清楚,他们只认为那是五六万人。
这个问题也非常的关键,不过特鲁曼先生早就有了心理预案,他回答的也很快,“因为我们不愿意让摩擦升温,我们还保持着理智,但是我们要预防我们的对手失去理智,做一些可怕的事情。”
“他们前往纳加利尔并不是为了填补之前战斗后的损失,而是为了预防更大规模的战斗爆发。”
“我们在这里承诺会尽量不扩散战斗的范围,不让战斗升级,但如果彭捷奥帝国妄图挑战我们的底线,我们也不建议在此时和他们开战!”
闪光灯闪烁的更激烈了,纷纷有人站起来提问特鲁曼先生,在众多问题中,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意思是在向彭捷奥帝国宣战吗?”
会议室彻底沸腾了,如果联邦向彭捷奥帝国宣战,那么很有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要知道,世界发展委员会刚成立没有多久,如果现在就举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必然是二十四个国家一起,这不是世界大战,那么什么才是世界大战?
最后特鲁曼先生抬手虚按,站起来回答道,“这不是宣战,只是警告,警告我们的对手!”
“联邦从来都不畏惧战争,如果你们想要打过来,就要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
他说着收拾了一下东西,起身离开,不知道是不是他走的太匆忙了,文件的一角露在了文件夹外,上面用鲜红的颜色印着“绝密”的签。
这一幕被很多记者拍摄了下来,在下午特发的增刊或副刊里,多引用了这张有“绝密”文件页首的相片,以增加真实性。
回到了办公室后,特鲁曼先生就坐在了椅子上,他在等一个消息,一个来自前线的好消息!
与此同时,第一轰炸中队开始起飞,前后一共十三架飞机朝着预定地点飞行,在十分钟后,第二中队起飞,然后是第三中队……
一共八个编队一百零四架飞机,荷载了二百零八枚集束炸弹,数以万计的小型破片炸弹会在轰炸范围内爆炸,无论他们躲在什么地方。
树林里,滩涂上,甚至是河里,都无法完全的躲避这些轰炸,而且是持续的轰炸!
当飞机刚刚飞到指定地点上空时,突然间树林里响起了机关炮的“tongtongtong”声,沉闷,又充满了力量!
一颗颗机关炮弹射向了空中,一架轰炸机还没有来得及投弹,就被击中了机身。
这架轰炸机冒着烟开始“低头”,驾驶员绝望又愤怒的想要拉升,但很显然传动出现了问题,他没办法控制飞机的升降。
在最后的绝望中,他打开了投弹仓,并且一口气把两颗集束炸弹都丢了出去!
随着一道巨大的火光腾起,第一架飞机坠落。
“拉升,快,拉升!”
无线电通信中都是惊恐的命令,彭捷奥人知道联邦在飞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们配备了不少防空炮。
整个密林似乎都在震动,颤抖,无数的炮弹从树冠下激射上天。
因为那些树冠的遮挡,飞行员根本捕捉不到那些防空炮在什么地方,只能稍稍提前进行轰炸。
接二连三的飞机坠落,同时也伴随着集束炸弹的投掷开始了一场爆炸和鲜血的盛宴!
坠落的飞机会腾起阵阵火光,伴随着如同地震一样的轰炸,密林被成片的摧毁!
轰炸持续了三个多小时,除了一开始使用的集束炸弹之外,后续使用的都是普通的航空炸弹。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就是“复仇”,实际上并不是,或者说可以是。
毕竟林奇和国防部结账的时候是按照起飞的架次和投掷的炸弹个数算钱的,如果一直让飞机停在飞机场,那就赚不到什么钱!
第1220章 这只是一场实验!
前线的战况很快发回了各处,彭捷奥的皇帝也知道了前线的遭遇。
“在今天上午的轰炸中有接近两千多名士兵直接或者间接死于轰炸……”
彭捷奥的皇帝陛下打了一个哈欠,他抬起手,阻止了帝国元帅身边副官的宣读,“你说直接我很明白,但是间接……是什么意思?”
帝国元帅的副官愣了一下,连忙向后翻了几页,简单的叙述了一下什么叫做“轰炸间接致死”。
“……我们在轰炸过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大约有两磅到三磅重的一种圆形炸弹,这些炸弹无法被有效安全的清理,有可能只是把它从地里挖出来的动作,就会引起爆炸。”
“甚至是有一些踩上去也会引发爆炸。”
“我们的人在撤离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
房间里的人们多少有些惊叹,他们能够想象那样的场面,而这也是集束炸弹第二代的改变。
为了让这些“子弹”具有更多的延展性,除了落地即爆炸的破片炸弹之外,还增加了一些很特殊的“哑雷”。
这些炸弹在落地之后并不会立刻爆炸,在这些炸弹中有一个水平仪,当炸弹稳定下来之后,水平仪开始工作。
只要它的倾斜角度超过了一定的度数,一根钢片就会迅速归位,并且在归位的瞬间击打底火,引爆炸弹。
这样的设计实际上是为了在轰炸过后进行二次伤害,这些无法被清理的炸弹会成为大范围人员移动的一个限制器。
而且在这些被炸弹犁过一遍的地方,很难发现落在角落里不引人注意的那些炸弹,当有人从它们的上面走过去,或者触碰到它,或者好奇的把它拿起来……
它就会带来进一步的杀伤!
这种炸弹数量不多,杀伤的效率却很高,因为人们在轰炸过后首先想到的是清理废墟,寻找补给物资以及搜救存活的士兵。
他们必然会翻动那些爆炸过后的残骸,说不定这里面就有那么一枚!
人们不再避开它,而是主动找到它,然后引爆它!
听着帝国元帅的副官宣读了目前前线发回来的消息,彭捷奥的皇帝陛下又打了一个哈欠,还擦了擦眼睛里挤出来的一点泪水。
他一定不是因为阵亡了很多士兵而流泪,只是因为打哈欠。
他撑着下巴,总是一副没有休息好的模样,有着深深的黑眼圈,“我们从一开始的计划就是正确的,放弃发展战舰,直接从空军下手。”
他表情冷漠,又有些高傲,看着那些贵族,长老的神情就像是在云端俯视凡人的神明。
“继续加大对飞行器的研究,加大对空军的投入,还有防空武器……”
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插嘴或者打断他的话,更没有人反对他的想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彭捷奥帝国就面对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如果他们不想下一次战争中依旧被盖弗拉人堵在家里面出不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制约盖弗拉海军的办法。
但这个时候谈起发展海军对这个国家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他们的海军水平大概只相当于能让船离开这里前往其他国家的程度。
他们背靠着庞大的陆地,历来能被他们视为敌人的对手,都是来自于陆地。
他们缺少各种战舰方面的技术,别说十年,就算给他们二十年,他们也未必赶得上现在的盖弗拉。
当时彭捷奥的皇帝就制定了新的发展路线,继续强化陆军,并回避在盖弗拉优势的领域内和他们对抗。
那太蠢了,你明明不是对手,哪怕发展十年也不是对手,还要在这里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研究力量,然后在十年后把一切都葬送,不如从一开始就换一种思路。
于是彭捷奥开始研发各种水雷,鱼雷以及轻快得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的快船,也包括登陆艇。
他们只需要阻挡一些敌人的战舰,然后把陆军输送到他们需要去的地方就算完成了战略意图。
当联邦人在海战中用潜艇打败了盖弗拉的舰队后,彭捷奥帝国也开始研究潜艇,这将作为主要的对舰武器。
当联邦人又弄出了飞机时,彭捷奥的皇帝亲自作出了决定,将大半的力量都放在飞行器和空军的研究上。
海军配合不了陆军,而且海军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是联邦和盖弗拉的对手,但空军不同。
空军能和陆军进行配合,并且空军对陆地和海面上的目标都具有极强的威胁。
在其他国家还在试探恐惧的未来时,彭捷奥人已经开始通过逆推的方式复制改进奇-I型轰炸机,并小范围列装。
这一次的“摩擦”从本质上除了要试探一下联邦陆军的实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空军在陆地战争中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