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所有人,第一次看见避难所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情况。
从中层的入口进入之后,就是蔚蓝色的天空和悬挂在空中的太阳。
镜头跟随着设计师,他为所有人介绍起了中层的环境。
比如说这些太阳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光源,但它会按照每天二十四个小时的推移,更变位置。
包括夏天白天长,冬天白天短之类的,也都几乎和大自然的完全吻合。
这一点和下层不同,下层的白天和晚上就是公共光源的变化,他们根本没有设计这样的太阳!
而且下层也没有好看的天空!
随后人们就看见了大块的草坪,以及一块“欢迎来到xxx城”的巨大牌子,大巴车的出现让人们有一种无法通过语言形容的情绪起伏。
仿佛这里根本就不是避难所,不是地下,而是在过去,在夏天中某一个地上城镇!
高度的绿化,还有一些飞鸟的影子,加上移动的云层,整个拍摄团队都陷入到对过去的缅怀当中。
一些感性的女性甚至都流下了激动和感伤的泪水!
中层没有海,连湖都是比较小的那种,这不是说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个世界的地下水资源并不匮乏,关键还是造价和成本问题。
上层居住空间的造价很高,成本能够吓死人,所以它可以有如同海一样的湖,还有人工海浪。
但中层居住空间的造价下来之后,再想要做大型的人工湖成本就控制不住了,所以这里只有湖泊和河流,都还是不大的那种。
但即便是这样,也让很多记者都充满了想要在这里生活的渴望!
随着大巴车进入城镇,这里就像是一个联邦看起来比较普通的小型城镇。
随处都是独栋的房子,在这里并不存在明显的社区的概念,越往市中心,房子越好。
实际上能够进入中层居住的人们,在这里也是会被区分开的。
账户里的信用点越高,他们就能够获得越靠近市中心的房子。
那些只是能够勉强达到中层标准的,则只能居住在远离中外环的位置上,真正的外环也是那些最有钱的人居住的,因为他们除了房子外,还会附带一些小农场。
当车队进入城市的中心地区后,一个繁华的城市终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记者团队集体的沉默了下来,他们回想起了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
这里已经有了很多居民,他们穿着夏装在街上闲逛,路边的商店不时就有人进入,或者有人提着购物袋出来。
慢节奏悠闲的生活总是这么令人向往,这也是下层人们最渴望,却很难得到的生活状态。
记者们都得到了一张有无信用点的不记名购物卡,他们可以自由的采访,甚至是去体验购物。
整个记者团队一下子就四散开,晚上管理团队在这里的酒店招待了他们,让他们再一次感受了一把“有钱真好”的想法。
当然在看见长长的账单时,也失去了语言的能力。
其实食物并不能够说多好,只是过去普通餐厅的水准,但在物资匮乏的时候能吃上真材实料的原切牛肉,而不是合成肉。
这可能就是最奢侈的一件事!
整个采访维持了两天时间,随后记者团就回到了地面上,紧接着他们就把采访出来的结果——
中层的生活,和下层的生活,放在一起做一个对比放了出去。
黑石电视台推送的片名叫做《避难所四十八小时》,他们找到了两户愿意接受公开自己生活的家庭,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拍摄,然后对比。
中层的那户人家早上五点半就会起床,健身,还留出了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而此时下层受采访的家庭还在睡觉。
早上八点半,中层的家庭已经用完早餐,男主人开始继续深入的学习,进行充电,女主人也开始准备一天的食物,孩子则已经去上学了。
下层的家庭一家人才刚刚起来。
一上午,中层的家庭都在充实的活着,下层的家庭只是活着。
到了晚上,中层的家庭一家人围绕在餐桌边上谈论着一天的收获,而下层家庭的一家人,没有什么交流的吃完饭后,挤在了沙发上,看着电视剧傻笑。
晚上,中层的家庭一家人在十点钟的时候准时熄灯,下层家庭的一家人,则熬夜看电视剧看到了十二点多。
重复的两天,让很多人看完都脸红。
同时电视台也很贴心的展示了两个家庭的生活成本,中层家庭每天的生活成本大概在零点五个信用点到一个信用点之间,这是不吃肉的情况。
如果要吃肉,一天的成本会超过三个信用点。
下层家庭每天的生活成本控制在了……零点零五个信用点,主要是超时电费的支出。
这种巨大的生活成本差距,也打消了一部分人想要去中层生活的念头。
毕竟他们承受不起这么沉重的生活支出!
但这也让一些人,加深了他们想要去更好环境生活的渴望,比如说斯兰妮一家人。
对他们来说,中层和中层的生活,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而不是底层!
第2872章
心理建设这个东西,分阶段。
当一件事并不是很紧迫的时候,心理建设其实是很难做的。
比如说当你口袋里还有几千块钱,但你又刚刚失去了工作的时候,你此时的想法往往都是先潇洒一段时间,然后再去找工作。
这个时候因为口袋里还有钱,对新的收入来源没有那么的紧张,所以你很大概率不会那么着急的去找一份工作。
同时你也会对下一份工作有很高的期待——
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福利待遇,更大的厂牌。
但当你口袋里只剩下十块钱,你却还没有找到工作,并且房租和花费都在告诉你你他妈再不充值就要完蛋了的时候。
心理建设就容易得多了,也没有那么挑剔,只要能给你一口饭吃,哪怕工资少一点,先把这段时间混过去就行!
时间越紧张,压力越大,心理建设越容易。
前几天斯兰妮还觉得自己不会去找林奇,但随着一部分人开始入住避难所,随着避难所中层和下层开放的区域名额申请结束。
她开始紧张了。
她不想去下层。
哪怕新拍摄的纪录短片中下层的普通人生活的环境其实并不太糟,但她依旧不想去下层。
鬼知道那个地方以后会不会变成另外一副模样,就像北方避难所里糟糕的模样。
晚上,躺在床上的斯兰妮难以入睡,暗淡的未来像是拳王的一记勾拳狠狠的冲在了她的下巴上,把她打的尿都崩了出来。
她的丈夫处理完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之后,回到了卧室里,躺在了床上。
弹簧床垫另外一半明显的塌陷让她知道,男人回到了这里。
“工作做完了?”,她问。
男人点了一下头,刚躺下,又站了起来,走到了浴室中,打开了换气扇,点了一支烟,“公司其他人决定答应全球通的条件,他们会买断我们的债务,我们为其他们工作二十五年,我们工作所得的百分之三十五归我们所有。”
用多工作五年,换来了收入增加百分之五,好像很不划算,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他们讨论的实际上并不是为全球通工作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讨论如果不为全球通工作,他们还能做什么的问题。
避难所的环境和地面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天然的阶级分层会让商品企业的策略更具针对性,但也会变得更不灵活。
上流企业会无限的向下兼容,但下层企业,就无法向上兼容,换句话来说起步越高的企业市场越大,而起步越低的企业越难以生存。
创业,他们没有这个本金,凑一起都不一定行。
为别人工作?
说到底还是在下层打转。
那么不如干脆为全球通服务,至少全球通的地位超然,哪怕他们是最底层,也绝对会好过为其他企业工作,甚至好过去创业。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面对未来的充满未知的恐慌和不安,会让人们会选择相对保守的那条路。
男人深吸了一口烟,“虽然我们每个月只能拿到实际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五,但工作也是有好坏之分的,就像工资也有多少的分别。”
“如果每个月我能够拿到六个信用点以上,就算我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的收入,也足够我们生活的很舒服了。”
纪录短片中那些中层居民每个月的日常家庭开销也就五六个信用点,如果不去经常吃肉,一个月两个信用点足以维持他们一家人体面的生活。
斯兰妮转身面朝着浴室的方向,男人的影子在磨砂的玻璃后若隐若现,“你怎么保证你能有这么高的收入?”
浴室的门开了一条缝,一股烟味一下子就窜了出来,如果是以前,她肯定会大喊大叫的让他把那该死的门关上。
但现在,她已经喊不动了。
男人看着斯兰妮,眼神坚定,一转不转,“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亲爱的。”
她看着自己的丈夫,眼神比起过往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所以你的意思是,我还是要去找林奇?”
男人很诚恳,“现在只有他能够帮助我们一家人了。”
“我知道他可能伤害过你,你不愿意再去面对他,但现在我们的问题除了他之外没有人能够解决。”
“我们还没有孩子,如果我们的境遇不发生改变,你觉得增加一个孩子对我们来说……”
他叹了一口气,“我不想说这些,可这些就在我们面前的路上等着我们,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斯兰妮这次没有强硬的拒绝,她只是安静的想了一会,突然间觉得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那种深深的疲惫让她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她过了好一会,才重新看向自己的丈夫,“他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如果佩妮知道了,一定会刁难我。”
“有可能她会让林奇当着她或者其他人的面艹我,这样的结果你也愿意接受吗?”
男人先是很愤怒,他都攥紧了拳头,眼神也变得有了一些攻击性。
但很快给完斯兰妮一记勾拳的现实又跑过来给了他一记摆拳,他挺起的脊梁再一次弯了下来,“他是你的前男友……”
斯兰妮看着这个男人,说了一些以前他不知道的,“林奇是一个不错的人,但也是一个冷漠的人。”
“真正麻烦的人是佩妮,当时她发掘了我,把我当作一个专门的性玩具来培养。”
“她是一个变态,一个十足的混蛋,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让林奇用各种方式来折磨别人。”